APP下载

羌族语言的传承路径研究

2015-08-15彭小琴

贵州民族研究 2015年2期
关键词:羌族民族语言

彭小琴

(河南科技大学 人文学院,河南·洛阳 471023)

引言

语言是人们在长期社会生产过程中形成的民族共同交流的工具,也是民族重要的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区别其他民族最为显著的特征。就羌族来讲,羌族语言在当今社会发展过程中面临濒危的现状,如何加强羌族语言的传承是羌族最为重要的工作。特别是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的发生,羌族文化与羌族语言更加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同时,人民也重新认识到羌族语言与文化的重要性,认为要不断加强羌族语言的传承与发展,在羌族语言不断式微的今天,如何做好羌族语言的传承与保护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样不仅能够加强羌族语言的传承,而且能够促进羌族民族特色的发展。

一、羌族语言概述

羌族语言与汉语普通话相比,羌族语言系统比较复杂,声母有95个,韵母有253个,声母与韵母之间的搭配也比较复杂,有大量的辅音韵尾,学习起来比较困难。羌族南部受到汉语影响比较大,语言内部差异也不多,而且有声调。但是,北部的羌族语言则是受到藏族语言的影响比较多,没有声调,而且情态较多,内部差异大,有不少地区人民的生活都是受到藏族语言影响,而且有藏语借词。羌族人民在长期的生活中形成自己独特的语言,而且在保护本民族语言方面积累了非常重要的经验,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羌族语言的推广与传承受到了严重的挑战。根据我国社会科学院的对羌族语言使用情况的调查来分析,20世纪80年代就只有7%的羌族人只使用羌族语言,57%的人口使用的是羌族语言和汉语,36%的人口使用汉语普通话[1]。近年来,随着羌族人民与外界之间的交流不断加深,很多羌族人民纷纷使用汉语普通话,羌族语言的使用人数在不断地减少,羌族语言的传承与发展成为羌族文化保护的重点对象。虽然针对羌族语言不断减少的情况,四川省政府在羌族集聚区推行了羌族语言教育,但是教育的效果并不乐观,而且羌族语言教学课程开发的范围比较狭窄,在教学中课时安排也不多,这些都严重影响到羌族语言的传承与发展。

二、羌族语言的功能

(一)羌族语言承载重要的羌族文化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羌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历史文化主要就是通过羌族语言来继承的,如果没有羌族语言,那么羌族文化就无法传承下来。羌族文化主要包括了羌族人民的风俗习惯以及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形成的各种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特别是羌族人民的信仰和崇拜,羌族人民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产生了对原始万物的崇拜,在祭祀天神与山神的过程中形成的祭祀风俗与文化,对羌族语言的产生与发展产生了重要的意义,而且对羌族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羌族人民的精神信仰、风俗人情以及道德情操、审美风范在羌族语言中都有非常重要的体现。但是在当今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羌族语言的传承与发展面临新的困境,羌族文化的发展也就受到了一定的阻碍。只有不断加强羌族语言的传承与保护,才能够不断促进羌族文化的发展。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区别就在于不同民族之间有不同的历史发展文化和语言文字,羌族作为我国少数民族之一,其语言与历史文化在羌族人民生活生产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加强羌族语言的传承与保护,对发扬羌族的历史文化传统,保护与传承羌族优秀的社会历史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羌族释比与羌族口语

在羌族语言中羌族词语用羌族语言表述就是释比,在羌族语言中也称为“许”、“比”、“释卓”等[2],主要是指羌族原始宗教祭师。释比在羌族从事的活动都是与羌族文化与语言有很大的关系,特别是羌族语言中的土语和地方语言,在羌族传统的祭天、祭祀祖先中运用得比较广泛,在这样的情况下,一般都是由祭师主持,而且口里都要念一些关于祭祀的羌族方言,以求得上天和祖先的保佑和庇护。祭师口里念诵的经文就是原始的羌族语言。由于羌族人民生活的地区环境比较恶劣,所以每年都要祭祀天神、山神,祈求保佑,于是祭师的经文就是最为原始的羌族文学,涉及到羌族人民的社会经济发展、婚俗嫁娶、生产生活等各个方面。虽然这是羌族的地方方言,但是在羌族语言系统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是羌族历史文化与民俗风情的结合。这些祭祀活动都是羌族人民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民族特征和语言文化,即使是祭师的诵经都饱含了羌族人民的集体智慧和心血。在羌族没有文字的时代,祭师的这些口头诵经就成为羌族历史文化最主要的传承方式,也是羌族人民进行交流的主要语言,而且祭祀的内容涉及到羌族的社会历史文化以及各个方面。2004年,我国有关部门开始实施少数民族古籍出版项目,《羌族释比经典》经过多年的收集、整理和翻译,2009年终于完成了这项重要的任务。《羌族释比经典》共计340多万字,涉及到羌族社会发展历史中的各个方面,是最为原始的羌族语言,也是羌族语言发展和研究的重要宝贵遗产。

(三)羌族语言是羌族人民赖以生存的载体

民族语言最为重要的功能就是民族成员之间进行自由的交流,没有民族语言,民族人民就无法进行正常的交流活动,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讲,羌族语言是羌族人民赖以生存的重要载体。特别是在羌族没有文字的时代,民族之间约定俗成的口头语言就是羌族人民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比如《羌族释比经典》就是羌族人民口头语言的经典总结,是羌族人民在日常生活中的交流。而且这些语言在羌族的风俗文化和原始崇拜中表现得尤为突出,比如祭师所唱的“天神有一百,地神有一千”与羌族人民的原始崇拜就有很大的关系[3]。羌族人信奉宗教和原始图腾,宗教中的恐惧说、苦难说都在羌族原始语言与《羌族释比经典》中有非常深刻的反映。因此,羌族语言是羌族人民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重要的载体,也是羌族人民共同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精神支柱,是羌族人民世世代代积累起来的重要宝贵遗产,在羌族发展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羌族语言传承面临的困境

(一)面临多重语言的冲击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环境下,羌族语言传承面临诸多语言环境的冲击。一方面以英语为代表的语种强势进入中国,对中国语言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对羌族英语自然也会产生重要的冲击,因为学好英语意味着可以出国,可以找到好的工作,所以羌族的未来接班人都希望走出羌族,获得更好的发展前途,这样就影响到羌族语言的传承与发展。另外一方面,汉语普通话对羌族语言传承与发展也有很大的影响,汉族人口在我国占总人口的90%以上,羌族人口只是其中很小的部分,随着民族间的融合交流不断加深,羌族中很多人都会使用双语,只有很少人使用羌族自己的语言,而且这些都是羌族中年龄比较大的,年轻的一代和学生都在学习汉族普通话和英语,这严重影响到羌族语言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二)羌族地区羌语课程教学有待加强

学校是进行教育的重要场所,也是不断传承民族语言和文化的重要场所。但是羌族语言课程教育还存在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羌族语言课程设置的范围比较狭窄,目前,羌族语言开设的范围仅仅局限在汶川、理县、茂县、北川以及平武等少数羌族人住的地区,这只是羌族人民居住比较密集的地方,但是在其他地方还是有大量羌族人居住,也没有开设羌族课程。而且羌族语言开设的课时比较少,语言学习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同时要和羌族历史文化发展结合起来,但是课时较短,教师无法对羌族历史文化进行教育,由于学生不了解自己民族发展的社会历史文化,激发不起对本民族的热情和民族情怀,这样也会导致学生对学习失去动机和兴趣。第三,羌族语言教学还仅仅停留在听,读的阶段,还没有进行深入的教学。这样,很多学生在学习时,能够记得,但是过了一段时间就容易忘记,教学没有与实践相结合起来,严重影响到羌族语言的传承与发展。因此,要不断加强羌族语言的教学开发力度,不管是在课程教育的范围,还是在课程教育的课时上面,都要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这样才能够有效地提高羌族语言的开发力度和教学效果。

(三)孤岛式的环境影响羌族语言的传承与发展

我国少数民族居住的环境主要分布在比较偏僻或者是山区比较多的地方,经济发展比较落后,而且很多地区都被大山或者河流阻断,与外界的交往普遍都比较少[4]。但是,这样孤岛式的生活环境不仅影响到地区经济的发展,而且严重影响到语言的传承与发展,羌族也是如此,因为文化教育的发展,语言的传承必须要不断的投入经费,要让外界了解羌族的民族特征和历史文化,这样语言的传承才能够获得较好的发展。但是羌族主要居住在四川经济比较落后的地方,文化教育比较落后,年轻人的外出打工,学生为了追求更多的发展,对羌族语言学习的兴趣也在逐渐下降,因此闭塞的环境严重阻碍羌族语言的传承与发展。

四、羌族语言传承的路径

(一)增加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在民族发展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只有增加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才能够对自己民族语言产生浓厚的情感,羌族语言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没有得到有效的传承主要在于羌族人民内心缺乏自豪感和自信心。而且在很多羌族家长的眼里,羌族语言是落后的代表,汉语普通话与英语才是先进文化与思想的代表,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很多家长都让自己的孩子学习汉语与英语。如果缺乏对羌族语言的学习,那么传承羌族语言就无从谈起,很多人会说羌族语言,但是由于缺乏民族信心和自豪感,也就很少使用。

(二)加强羌族语言教育

要传承羌族语言首先要教育先行,因此要不断加强羌族语言的教育程度。首先,在课程开设方面,增加羌族语言的课时,这样能够保证学生学习的时间。其次,要不断加强羌族语言教育的教师队伍建设,只有充足的教师,才能够真正提高羌族语言的教学效果。随着羌族对外交往的不断加深,羌族“汉化”的过程也在不断加深[5],教师队伍不断减少,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加强羌族语言传承的重要路径。所以作为四川和重庆地方的高校,要加强羌族语言的招生力度,扩大招生人数,比如西南民族大学以及绵阳师范学院以及四川幼儿高等师范学校等,这些地区是羌族人民居住比较密集的地区,加强该地区的羌族语言教师培养,能够有效地传承羌族语言。而且只有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培养,才能够为羌族语言的传承与发展奠定一定的教师队伍基础。高校培养出来的教学人才,不仅有专业的羌语知识,而且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为羌族语言的传承与发展能够作出积极的贡献。第三,要加强羌族地区中小学教师的培训力度,由于汶川大地震之后,羌族中小学教师资源就更加紧张,因此,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不仅能够提高中小学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而且能够提高他们对羌族语言的认识,这对羌族语言的传承与保护有积极的作用。

(三)重视羌族语言的家庭传承

家庭教育在学生教育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家长的知识文化水平和修养对孩子的教育影响是非常重要的。所以,首先,要加强家长对羌族语言的认识,家长从内心深处提高对羌族语言的认识,就会主动的要求自己的孩子去学习羌族语言。但是在实际的过程中很少家长主动要求孩子学习羌族语言,因为学习羌族语言会影响到孩子今后的成长与发展,更多的是要求孩子学习汉语或者是英语,这样在将来工作和学习过程中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

羌族家庭对羌族语言的传承目前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羌语家庭,半羌语家庭以及非羌语家庭,羌语家庭成员基本都会说羌语,可以用羌语进行交流,主要分布在汶川以及茂县等偏远山区。在半羌语家庭中,年轻人基本都会说汉语,主要分布在偏远山区与半开放的地区,非羌语家庭受到汉族影响比较大,而且处于相对比较开放的地区,经济也比较发达,比如北川一带,这类家庭会说羌语,但是很少用羌语进行交流,也不会主动要求孩子学习羌语。在这样的环境下,羌语传承发展就会被逐渐淡忘。所以,羌族家长要要充分意识到羌族语言和文化的重要性,要有传承羌族语言的神圣使命感,在生活中多用羌族语言进行交流,养成羌族语言学习与传承的良好家庭氛围,激发孩子学习羌语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同时,政府有关部门要对羌语的重要性进行宣传,让家长从内心提高对羌语的认识,这样,羌族家长才能够在实际过程中主动培养孩子学习羌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够建立良好的家庭传承羌语的氛围。

(四)加强各种媒体教育宣传

在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任何事物的传播发展都离不开信息技术,加强羌语的传承也要不断加强羌语的传播,所以信息技术在羌语传播过程中具有不可或缺的意义。不仅如此,羌语传播还要加强传统媒体的传播效果,只有加强现代媒体与传统媒体在羌语传播过程中的作用,才能够不断加强羌语的传承与发展。不同的媒体在羌族人民中有不同的传播作用和效果,对于年龄比较大的羌族人民来讲,传统媒体的传播效果会更好些,但是对于年轻的羌族人民来讲,以网络为主的多媒体教学更加能够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动机。比如西南民族大学的贾银忠教授指出在四川广播电台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建立羌语部,开始创办羌语节目能够有效地传承羌语,促进羌族语言的发展[6]。

结语

语言在民族发展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地位,它是民族特色和民族文化的历史承载者。羌族语言是羌族人民在长期社会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具有鲜明的羌族特色和文化特征,也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因此,加强羌语的传承与发展不仅要依靠政府对羌族地区的经济支持力度,加强羌族人民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同时,能够体现我国的民族政策。因此,要发挥教育机构在羌语传承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培养优秀的羌族教师队伍,不断加强羌族课程的开发力度,不断加强以网络和电视为主的媒体宣传,只有这样,羌语才能够积极地传承发展下去,而且作为文化工作者,每位工作人员都有义务和责任把羌族语言传承下去,为羌族语言的传承贡献自己的力量。

[1]张 晶.羌族研究综述[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0,(3):45.

[2]钱 绥.羌族原始宗教祭司[J].宗教学研究,2009,(7):29.

[3]杨健吾.羌族原始宗教与羌族社会教育[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11,(8):63.

[4]张公瑾.语言的生态环境[J].语言研究,2012,(2):72.

[5]孙宏开.濒危语言的问题[J].四川大学学报,2011,(5):62.

[6]黄成龙.羌族原始宗教遗俗及其社会影响[J].西南大学学报,2009,(6):42.

猜你喜欢

羌族民族语言
羌族古籍瑰宝《刷勒日》图经
我们的民族
语言是刀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理县蒲溪村羌族释比戏文化初探
羌族作家谷运龙散文简论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多元民族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