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蒙古族村落社会富余劳动力流动现状分析——以通辽市蒙古族村落为例

2015-08-15

贵州民族研究 2015年2期
关键词:旭光蒙古族村落

吕 洋

(内蒙古民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内蒙古·通辽 028043)

我国正经历着工业化、城镇化过程,正面临着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问题。和全国其他农村地区一样,蒙古族村落面临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认真研究和有效解决蒙古族村落社会富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各种问题,是关系到他们“生活得更有尊严”,是关系到蒙古族村落社会和谐稳定、民族团结的重大问题。本文以经济学的“推拉”理论、社会流动理论的视野,采用田野调查和文献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以实证材料为依据,对内蒙古东部城市—通辽市的几个典型蒙古族村落社会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现状和对策进行研究。

一、蒙古族村落社会出现富余劳动力的原因

(一)历史上移民开垦蒙地造成内蒙古草原人口饱和

1902年,清政府在“移民实边”的名义下正式宣布开放“蒙荒”之后,大量内地移民涌入,到19世纪初,内蒙古地区总人口不到180万人,其中汉族人口增加到100万人左右;到1949年时内蒙古地区总人口600万出头,其中汉族人口已达到515.4万人。[1]新中国建立后,1958-1959年、60年代初以及1966-1976间十年动乱时期出现三次移民开垦高潮。[2]到1995年时内蒙古总人口增至2237.2万人,其中蒙古族人口为356.5万人。这样自古被誉为“地广人稀”的内蒙古草原,已人口饱和,特别是那些以沙漠、丘陵和沼泽地为环境的蒙古族聚居村落,出现并持续着人地(草原)矛盾。

(二)蒙古族村落生态环境恶化、耕地面积锐减 与人口持续增长矛盾明显

近百多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很大,内蒙古草原退化、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等现象也很严重。多年来我们一直努力控制和治理这种生态环境恶化现象,但成效微薄,有些地方不但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反而出现加速恶化的怪现象。草原严重破坏面积已达972万公顷左右,占草原总面积的的23.5%,其中沙化面积已达到308万公顷,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已达到164万公顷,流动沙地或裸地的面积达到148万公顷;草原盐渍化、石化等现象已达135万公顷;有217万公顷的固定沙地活动成为半固定沙地,由自然因素形成的草原裸岩、盐碱、干涸冲沟等面积达到603万公顷,两者占草原总面积的38%。[3]这种状态严重影响蒙古族生产生活环境,严重影响草原人畜承载量。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民族政策照顾下,许多蒙古族家庭生育两胎,蒙古族人口持续增长。以通辽市为例,通辽市蒙古族人口为1441275人,占全市人口的45.91%,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加13471人,增长0.85%;蒙古族人口却增加57326人,增长4.14%[4]这里蒙古族人口增长速度竟然比汉族人口高出好几倍。但人口增长量超过土地、草原承载量时,必将造成过剩人口。当时许多蒙古族家庭只考虑多生一胎,谁也根本没有考虑过多生一胎会带来后来的许多麻烦。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出生的第一、二批人员都已长大成人。内蒙古草原蒙古族村落的这一批青年群体不得不面对村落可耕土地面积日益减少,而人口有继续增长情况下的生存出路。扎鲁特旗鲁杰嘎查为例。当嘎查人口维持在300—400人左右时,农牧业都很兴旺,表现出环境和人口比例的合理运转状态;当人口发展至1200人以上时,远远超出本村环境的承载量,人均分得土地、草原面积很少,特别是农村第二轮承包(1997年1月1日至2026年12月31日)开始之后,本村集体所有的土地已经承包殆尽,再也没有什么土地可供他们承包,这就使得1997年1月1日出生的一批年轻人根本没有属于他们的土地、草原份额。这个生养他们的地方已经使其成为村落的富余劳动力。他们不得不另寻出路。

如上所述,在环境日益恶化下村落可耕土地面积日益减少,而村落人口却不断增长,这种“一减一增”必然导致过剩人口的出现,造成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出现。

(三)城乡“二元”结构下农牧工商一体化的乡镇企业发育不够

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由来已久,改革开放几十年,不仅未能缩小城乡差距,反而进一步扩大了城乡差距,特别是民族地区的城乡差别更甚。我国要实现全面现代化,关键在于农村的现代化,重点在于农村人口的城镇化,把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吸收到农牧工商一体化的乡镇企业中。这是实现现代化的重要过程和必然趋向。实践已证明,只靠商品流通和农副产品买卖从根上解决不了现代化问题,这种方式只是导致少数经商者富裕外,对广大农牧民的富裕没有多大关系。兴安盟宝力根花苏木在许多方面都具备了发展小镇和乡镇企业的条件,周围有70个自然屯,土地肥沃,物产丰富,苏木所在地就有各种商店、饭店、农资店等203家左右,遗憾的是这里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没有发展起来,这就为就近吸纳富余劳动力,集体走向富裕之路造成困难。内蒙古蒙古族村落社会基本上都处于这种状态。蒙古族村落社会的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必须走大力发展农牧工商一体化的乡镇企业城镇化道路。

(四)禁牧和生态移民政策因素导致富余劳动力

国家为了抑制“沙尘暴”和缓解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自2008年起对蒙古族农村牧区普遍推行以半年为期的“禁牧”政策,即在这段时间内一律不得放牧放羊。从制定政策的目的和期望来看,它是无可厚非,但是,在“禁牧” 的强压环境下,广大中小畜牧经营户开始出售使他们棘手的羊群,以通辽市科左中旗珠日很忙哈嘎查为例,由于负担不起圈养羊群的干草料费用,只好以低价处理羊群,该村处理羊群的户数已达50多户,羊群规模一般为50-100只羊不等,只有少数大户苦撑着局面。这种现象表明,蒙古族“半牧”经济体正在出现日益萎缩的局面,由此一直冠以“半农半牧”区的“半牧”已被压垮,本来就没有后劲的丘陵、沙地的农田不再是他们的依靠,许多失去“半牧”营生的蒙古族民众由此也逐渐加入到富余劳动力行列中。

国家和内蒙古自治区政府自2002年开始对一些蒙古族村落地区实施了“生态移民”工程,涉及内蒙古82个县级单位中的72个旗县,101个苏木乡镇的2419个嘎查村。[5]以整体搬迁的方式使这些村落的民众搬迁到新的生态移民点上,这种措施不仅有效地防止该地区生态环境的继续恶化,而且能恢复那些被终结的村落生态。然而,这些新移民来到城镇近郊之后,原来娴熟的生产生活环境已终结,他们不得不适应与原来生产生活方式截然不同的新环境,由此蒙古族生态移民区已出现移民进城打工现象。

蒙古族村落社会富余劳动力外出打工的直接原因,从珠日很忙哈嘎查和旭光嘎查劳动力外出打工动机看,主要由以下几点:第一、因家庭经济困难,为了增加经济收入而外出打工者有205人,占外出打工人数的65.2%。第二、为了使子女受到良好的城市教育,这样进城的有15人,占外出打工人数的4.8%。第三、年轻人不满足农牧区生活,向往美好的城市生活,这种外出打工者有57人,占进城打工总人数的18.1%。第四、因掌握一门技术而进城打工的有38人,占外出打工总人数的12.1%。两个嘎查外出打工原因多种多样,其中经济原因占主导地位。

总之,蒙古族村落社会出现富余劳动力的原因,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原因,现实原因是主要的;既有政策因素原因,也有生态环境恶化、耕地面积锐减、人口持续增长的原因,人地(草原)矛盾是主要的;既有城镇化因素原因,也有乡镇企业等发展不够的原因,发展不力是主要的。

二、蒙古族村落社会富余劳动力流动的现状

在现代化和城镇化进程中,蒙古族村落社会出现了富余劳动力。大量蒙古族富余劳动力以打工形式进城务工,但因城乡“二元结构”和“少数民族身份”等的影响,出现转移就业不顺等局面。

(一)珠日很忙哈、旭光两个嘎查的基本状况

通辽市蒙古族人口147万人,是属于农牧交错、蒙汉杂居的一个地区,而且蒙古族聚居地区、杂居的地区都有各自特点,在经济、政治和文化变迁等方面具有典型性。在生产方式上,通辽市蒙古族村落中存在着半农半牧区、纯农区和纯牧区三种形态。基于这种特征,本文选择科尔沁左翼中旗花胡硕苏木珠日很忙哈嘎查和舍伯吐镇旭光嘎查两个嘎查的富余劳动力和外出打工现状进行研究。这两个嘎查总体上都属于传统性蒙古族村落,但在生产经营模式上略有不同,珠日很忙哈嘎查主要是半农半牧,旭光嘎查基本上以农为主,牧业比重较低。这两个嘎查基本上代表了通辽市蒙古族村落的总体情况。

珠日很忙哈嘎查位于苏木政府东,距国道111线20公里,总土地面积5.3万亩,其中耕地面积5768亩,林地面积9800亩,草牧场面积12501亩。全嘎查砖瓦房率为32%,牲畜存栏2380头(只),人均耕面积为8亩。2010年人均纯收入为2600元,低于全苏木人均纯收入1620元,低于全旗人均纯收入2460元。农业占60%,牧业占40%,属于半农半牧区,全嘎查共有198户,总人口为736人(男376人,女360人),总人口文盲占60%。外出务工的有47户176人(男104人,女72人),占总人口的23.91%。

旭光嘎查是舍伯吐镇的直属嘎查,位于该镇东。全嘎查420户,总人口为1950人,其中蒙古族为1270人,占总人口的65%左右,其余是汉族人口,是典型的蒙汉杂居村落。土地总面积14000亩,耕地面积8800亩,草场面积400亩;农业占80%,牧业占20%,每人平均耕地面积为5亩,80%户住在瓦房,通有自来水、暖气等。交通比较发达,农业地都是灌溉地,虽然耕地面积少,但能够保证其温饱生活。他们农忙时务农,农闲时以打工为主。旭光嘎查转移的劳动力有315人(男177人,女138人),占总人口的16.15%。。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外出务工绝对人数,旭光嘎查比珠日很忙哈嘎查多,但按外出务工人员占嘎查人口比例计算,珠日很忙哈嘎查比旭光嘎查多7.8个百分点。

(二)蒙古族村落社会富余劳动力外流状况分析

研究人口流动的原因方面,巴格内首先提出“推拉”理论。他认为,人口流动的目的是改善生活条件,流入地的那些有利于改善生活条件的因素就成为拉力,而流出地的不利的生活条件就是推力,人口流动就由这两股力量前拉后推所决定。

当今蒙古族村落社会富余劳动力的流动现象,与“推拉”理论基本相符,不过他们流出的目的不尽相同,有些是为了改善生活条件,有些是为了出外闯荡世界,但多数还是因为成为富余劳动力不得不外流,生活无着落是他们流出的主因。

外流富余劳动力,属于社会流动的一种形式。社会流动是指“社会成员从某一种社会地位转移到另一种社会地位的现象。”[6]由于蒙古族村落社会富余劳动力是以少数民族身份进城打工的,而且又是因生计所迫采取的行动,所以与那些主流社会的富余劳动力进城打工也有区别。蒙古族农牧民进城打工所体现的蒙古族富余劳动力流动规律和未来走向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思考。

转移劳动力的男女比例。两个嘎查在外出打工劳动力性别结构如下:

珠日很忙哈嘎查外出务工的有176人,男104人,59.1%,女72人,40.9%,占总人口的23.91%;旭光嘎查外出务工的有315人,男177人,56.2%,女138人,43.8%,占总人口的16.15%。两个嘎查转移劳动力中男性比例大于女性,这种状况基本上与全国进城打工的男女比例相同,虽然两个嘎查在比例上略有差别,但它基本体现了外出务工男女比例的普遍现象。

转移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珠日很忙嘎查转移的劳动力年轻人居多,文盲占50%,小学占22%,初中占24%,高中占3%,大中专占1%。旭光嘎查进城打工人员,均受过一定的学校教育,受小学教育占34.3%,;受初中教育的占57.1%;受高中教育的占6.7%;大学毕业的有2人,大专生有1人,受大专以上教育的占0.95%;文盲有3人,占0.95%,都是年过55岁的人。总体看旭光嘎查进城打工群体中初中文化的占多数,参加一定技能培训的人也较多,而珠日很忙哈嘎查进城打工群体中文盲占半数,几乎无人参加技能培训。

转移劳动力的年龄结构。珠日很忙哈嘎查转移的劳动力年龄在25岁以下有37人,占进城打工人数的21.0%;年龄在25~35岁之间的有47人,占进城打工群体总人口的26.7%,年龄在35岁以上的有92人,占进城打工人数的52.3%。旭光嘎查转移的劳动力以中青年为主,年龄在25岁以下有66人,占进城打工人数的20.9%;年龄在25~35岁之间的有84人,占进城打工群体总人口的26.7%;年龄在35~54岁以上的有165人,占进城打工人数的52.4%(其中55岁以上的有3人,占进城打工人数的0.95%)。总体看两个嘎查转移劳动力的年龄结构几乎没有差别。

转移劳动力的进城方式。进城打工的劳动力中政府组织的很少,占进城打工人员总数的0.3%;大多数转移的劳动力是亲朋好友介绍的,老乡带老乡,占进城打工人员总数的77.1%;自己进城打工的也有一部分,占打工人员总数的22.5%。可以看出“老乡带老乡”的传统型模式是进城初次求职的主要途径,他们还没有进入到城市求职网络系统中。

转移劳动力的技能培训状况。珠日很忙哈嘎查有外出的劳动力科技培训班,进行电焊、勾机司机、蔬菜大棚等工业技术和农业技术培训,而且是厂部来人培训,上级有任务要求,又都是免费培训,但大多数人不愿参加培训。旭光嘎查外出打工群体的技能培训,由政府和有关部门组织的培训,9人,占进城打工总人数的2.9%;自发(自愿花钱参加)培训,100人,占进城打工总人数的占进城打工总人数的31.7%;没有参加培训的206人,占进城打工总人数的65.4%。总的来说,没有接受培训的人占多数。可以看出,传统思维模式对新生事物的排斥状态,不能理解技术、革新等对现代社会的重要影响,这些现象的出现归根结底还是由他们文化贫困所促成的。

转移劳动力的流动去向。珠日很忙哈嘎查转移的劳动力主要流向为通辽市外的东胜、巴盟、霍林河、大连,通辽市内也有一部分。旭光嘎查转移的劳动力流向为旗县内的208人,占外出总人数的66.1%;旗县外市内有45人,占总人数的14.3%;市外有62人,占外出打工总人数的19.7%。珠日很忙哈嘎查转移的劳动力主要流向为通辽市外;而旭光嘎查转移的劳动力流向为旗县内、市内,占转移的劳动力的80.4%.

转移劳动力的从业结构。两村转移劳动力的从业结构呈现多元化趋势。珠日很忙嘎查转移出的劳动力从事第一产业的22人,占转移劳动力总数12.5%,从事第二产业的56人,占转移劳动力总数31.8%,从事第三产业的98人,占转移劳动力总数55.7%。第三产业中,从事餐饮业的28人,占28.6%,从事运输业的12人,占12.3%,从事服务业的58人,占59.1%。旭光嘎查打工群主要从事的职业是建筑业、运输业、餐饮业、服务业等。其中从事人数最多的是建筑业,有180人,占转移劳动力总数的57.1%;其次是从事商业、餐饮业者,有64人,占转移劳动力总数的20.3%;再次是服务业、运输业等行业里打工者,有33人,占转移劳动力总数的10.%;还有跟随家人进城的大龄妇女,她们一般都处于无业状态中。

总体上看,蒙古族转移劳动力主要依靠体力劳动,在城市职业分层中处于最下层,属于城市“边缘”群体,在这里受教育程度在打工环境中的制约作用显而易见。

三、蒙古族村落社会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转移农村牧区富余劳动力是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增加农牧民收入的客观要求。然而,通过以上嘎查村的实地调查情况看,蒙古族村落社会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还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蒙古族村落社会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中存在的问题

从转移的劳动力数量看:转移比例低。由于农村牧区劳动力主观上认识和接受外界新生事物慢,客观上又受经济、交通条件等因素的限制,劳动力转移比例偏低,对提高农牧民收入、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方面还没能够起到有效的作用。珠日很忙哈嘎查有198户,人口为736人,转移出去的劳动力为176人,占总人口的23.91%;旭光嘎查全嘎查420户,总人口为1950人,转移出去的只有315人,仅占总人口的16.15%。内蒙古自治区虽然对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农村牧区劳动力输出的比重较低,今后向非农产业转移的任务仍非常艰巨。

从转移的劳动力素质看:文化程度和技术技能水平低。劳动力素质的高低影响着劳动力转移的效率和就业层次。随着经济的发展,用工单位对劳动力的知识和技能要求在不断提高,蒙古族村落的青年大部分属于初中文化程度,很多初中、高中毕业的蒙古族青年汉语交际能力较差,去外地打工会遇到汉语交际障碍,而目前技能培训的双语教育时间短,效果也不明显。调查资料显示:在2006年内蒙古自治区农村牧区转移的劳动力中,以初中文化程度为主,而大专文化程度以上的仅为3.2%。珠日很忙哈嘎查转移出的劳动力文盲占50%,小学和初中占46%;旭光嘎查进城打工群体中初中文化的占多数,占57.1%。由于农牧区劳动力素质偏低,劳动技能单一,从而增加了外出务工的难度,只能从事一些脏、累、苦、险等技术含量较低的工作,而且就业的稳定性很差。

从劳动力的转移模式看:转移模式单一、组织化程度低、盲目性大。蒙古族村落社会富余劳动力转移模式主要有:政府相关部门组织转移、农民自主转移、政府主导下的劳务经纪人组织转移三种模式。据抽样调查资料,进城打工的劳动力中政府组织的很少,占进城打工人员总数的0.3%;大多数转移的劳动力是亲朋好友介绍的,老乡带老乡,占进城打工人员总数的77.1%;自己进城打工的也有一部分,占打工人员总数的22.5%。外出的劳动力大部分是由亲朋好友介绍而转移的,以自发为主,盲目性和无序性较大。这种模式占主流,就往往无法保障外出劳动力权益。政府在农村牧区劳动力转移上的组织力度远远不够。

从劳动力的转移适应性看:城市融入性差。他们对城市管理的规章制度知之甚少或者心存抵触,沉浸于熟悉的文化环境中,习惯于同本民族的成员交往,客观上使得他们与城市的主流社会、主流文化相疏离。在跨民族交流中他们总是处于被动地位,形成了一种“过客心态”,对所在城市难以形成归属感,且经常产生一些矛盾纠纷和摩擦,这也是蒙古族村落富余劳动力转移“回流”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城市只靠打工不可能解决较高的租房费、家庭日常生活费和子女学费,有些家庭通过几年的体验后只好“打道回府”,有些甚至沦落为城乡夹缝当中的流浪家庭。究其原因,还是在于我国城乡巨大差距所致。

(二)蒙古族村落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对策

第一,改革创新转移富余劳动力就业制度,实现更多的蒙古族村落社会富余劳动力自由流动。目前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最为关键的是流入地的户籍制度和流出地的土地制度因素。因此,通过改革创新这两项基本就业制度,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自由流动。

改革户籍管理制度,创新城乡一体化的户籍制度。城乡分割的户籍管理制度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自由流动,而且在客观上严重伤害了广大农民的感情,成为阻碍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最大障碍。应建立城乡一体化的户籍制度,实行以居住地划分城镇户口与农村户口,以职业划分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拆除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的门槛,要放宽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落户的条件。统一城乡居民的身份,统一就业政策,为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顺利转移就业创造条件。

完善农村土地经营制度和土地流转度。能够使蒙古族村落土地规模经营,也使更多的蒙古族村落富余劳动力进城务工,使更多的蒙古族农民工融入城市。

第二,加大教育和培训力度,提高蒙古族村落社会富余劳动力素质水平。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完善现有的义务教育体制,并且带有强制性措施来保障其义务学业的完成。同时,民族小学、中学教授本民族语言文字的同时,加强双语教育,使蒙古族小学生、中学生尽可能提高汉语文水平。以此解决蒙古族村落社会将来的劳动力素质问题。大力发展农村成人教育和职业技术培训,对现有的蒙古族村落社会富余劳动力,采取各种免费的、鼓励性的、奖励性的等有效措施加强培训,逐步提高富余劳动力素质水平。培训要根据劳动力市场需求,将培训导向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紧密结合起来,要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坚持定向培训、定单培训,注重培训实效,切实提高培训的就业率,通过劳动力培训提升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竞争能力,是解决劳动力供需矛盾的关键。

第三,把劳动力输出地和输入地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完善和规范政府管理,确保蒙古族村落富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作为输入地还必须加强与蒙古族村落富余劳动力输出地区的协调配合,强化输出地的管理责任。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服务体系,建立网格化管理模型,利用网络平台能够实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管理体系,运用新型城镇化管理手段,来管理劳动力资源。成立多种形式的劳动就业中介组织,逐步建立和完善包括就业信息、咨询、职业介绍、培训在内的社会化就业服务体系,为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免费的就业咨询、求职登记、信息查询、职业指导和推荐就业等项就业服务。这样才能形成对劳动力资源从登记到培训到就业到保障等一系列管理制度的完善。这样才能做到劳动力转移有组织、有序进行。

第四,在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结合蒙古族村落农牧业特色发展乡镇企业,促进富余劳动力顺利转移。十八大提出推行新型城镇化,实行农村城镇化,实现人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重点应放在小镇建设上,大力推进结合蒙古族村落农牧业特色发展乡镇企业,这是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客观要求,也是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客观要求,又是方便农民就近就业,顺利转移富余劳动力的重要途径。

综上所述,当今蒙古族村落里大量富余劳动力积压局面,是一个严肃的社会问题和民族问题,我们必须对其认真研讨并为其寻找有效途径。我国城镇化大趋势的良性局面,为蒙古族聚居区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带来机遇,只要我们树立理性导向的处事思维,才能把民族地区的工作做好,才能为蒙古族乡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打开全新局面。

[1]闫天灵.汉族移民与近代内蒙古社会变迁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1.

[2]色音.蒙古游牧社会的变迁[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8:105.

[3]张自学.内蒙古环境保护的战略地位[J].内蒙古环境保护,第八卷第四期,1996:16-17.

[4]通辽市统计局网>>网站首页>>统计公报>>普查公报:通辽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http://www.tltj.gov.cn/E_ReadNews.asp NewsID=262.

[5]新吉乐图.生态移民—来自中日两国学者对中国生态环境的考察[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5:155.

[6]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流动[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旭光蒙古族村落
董旭光永济调研农牧产业项目
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及电力技术探析
黑龙江蒙古族古籍考录
蒙古族“男儿三艺”传承研究
油画《村落》
“共享村落”:乡村新的入住方式
“共享村落”:拿什么让人魂牵梦绕
中国共产党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届委员会委员当选名单
中国共产党内蒙古自治区第九届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名单
浅析1962年台湾“旭光作战计划”破产之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