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疆民族职业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2015-08-15袁波澜

贵州民族研究 2015年1期
关键词:预科少数民族职业院校

袁波澜 黄 丽

(三峡大学 民族学院,湖北·宜昌 443002)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方法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党和国家对新疆职业教育工作高度重视,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职业教育被提升到国家战略加以安排部署。新疆自治区党委、政府把职业教育工作作为实现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和重点民生工程之一,并提出了推进职业教育的一系列重大措施。2014年,新疆教育厅申请世界银行贷款并配套国内资金,计划对新疆5所职业院校进行建设。为了增强少数民族师生从世行项目中获益的机会,降低不利影响,项目组专门成立了少数民族发展行动计划调查小组,调查研究新疆民族职业教育现状,了解少数民族师生的愿望和要求。本文在此次调查的基础上,对新疆民族职业教育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调查组从2014年1月就开始收集相关文献和统计资料,并于2014年8月中上旬对项目实施学校进行了实地调查,调研的对象有各民族师生、用人单位代表,调研的方式包括座谈会、深度访谈以及问卷调查等。调查小组进行了33场座谈会,对66名少数民族师生进行了深度访谈,问卷调查采用网上问卷调查方式进行。截止到2014年8月28日,课题组在问卷星网站上回收了世界银行贷款发展新疆职业教育项目调查问卷。从回收的调查问卷来看,有效问卷共2131份,其中400份来自教师,1731份来自学生,涵盖了5所学校不同民族、不同性别、不同职称的教师,也涵盖了5所学校不同民族、不同性别、不同年级、不同生源地的学生。实地调查结束后,针对材料中的某些问题和不足,调查组进行了电话回访补充所需材料,2014年10月底完成了材料的整理工作。

二、新疆民族职业教育发展的成效

党和国家一直高度重视新疆职业教育,新世纪以来,新疆民族职业教育得到迅猛发展,培养了大批少数民族职业技术人才。

(一)职业教育体系基本形成

新疆职业教育体系逐渐完善,建立和形成了包括初、中、高等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为主体的教育体系,办学规模逐年扩大。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年鉴》 (2013)、《2012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的统计,职业教育形成一定规模,2013年,新疆有高职高专院校21所,在校学生8.90万人,占新疆普通高校在校生的40%;各类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含技工学校)288所,在校生28.18万人,其中少数民族14.25万人,占50.57%;专任教师1万多人,其中少数民族5323人,占53.07%;高职高专在校生12.71万人,其中少数民族在校生5.51万人,占43.38%。少数民族师生是新疆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职业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初步建立

教育经费是教育发展的基本保障。新疆职业教育经费来源稳定,主要来源于三方,自治区教育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中央资金。近年来新疆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不断扩大,为新疆职业教育发展奠定了基础,其中中央资金是主力。这些经费主要用于学校基础建设、实训基地建设、教育教学改革、资助贫困学生等。2010年,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把新疆职业教育纳入国家发展战略高度,给新疆职业教育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2011年,新疆建立了专项教育资金支持职业教育职业技能培训、经济困难大中专学生补助、南疆三地州中职学生“三免一补”等政策,保证广大少数民族学生更好地享受教育。

(三)民族文化得到传承发展

传承民族传统文化艺术和民间工艺技能是职业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新疆职业院校开办了民族特色专业,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发扬发挥了积极作用。2011年,新疆职业教育启动了12类33门地方性特色教材项目;2012年启动了中等职业教育民族特色学校建设计划,支持建设12所民族特色学校,培养新疆经济社会发展亟需的民间工艺技能人才和民族文化艺术人才;南疆58所职业学校开办民族特色专业培养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人才。

三、新疆民族职业教育的主要问题

新疆职业教育发展迅速,民族职业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不少问题。普遍性的问题主要有:职业教育吸引力不够、投入不足、教师整体素质不高、校企合作机制不完善等。除了这些普遍性的问题,新疆民族职业教育还存在一些特殊问题,影响新疆民族职业教育的发展。下面重点分析这些特殊问题。

(一)预科教育质量不高

预科教育是从少数民族教育实际出发,帮助少数民族学生顺利进入大学本、专科学习的过渡阶段,是少数民族高等教育的重要环节。从1959年起,除个别专业外,新疆对全区所有“民考民”的本专科生均实施一年预科教育。经过多年实践,新疆各高校基本建立起以提高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水平为主要任务的预科教育模式,并形成了各自的办学特色和管理经验。

少数民族学生在预科学习汉语一年,以提高国家通用语言的能力。调查小组在座谈中发现,新疆职业院校的少数民族学生“哑巴汉语”问题严重,能看懂汉语教材,但无法准确进行口语交流,汉语听力也有困难。根据5所院校提供的数据,各校预科学生MHK三级通过率在30%左右。对比新疆大学2010级预科生MHK成绩(MHK三级通过率87.6%,其中三级甲等46.1%,三级乙等41.5%,不入级的12.4%[1]),经过一年的学习,新疆普通高校预科学生基本掌握了汉语听、说、读、写能力,而新疆职业院校预科学生汉语能力依然较差。以乌鲁木齐职业大学为例,自2010年有统计以来,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少数民族预科学生MHK三级乙等及以上的过级率分别为2010级30%,2011级28%,2012级28.3%,2013级27.6%,近三年的过级率越来越低,学生在口语和阅读方面的困难尤为突出,平均成绩未达到三级的总分标准。

少数民族学生还普遍反映在专业学习过程中存在汉语言障碍,主要是专业汉语术语理解有困难。由于国家通用语言能力低、文化基础薄弱,少数民族学生在专业学习过程遇到一些困难,直接影响专业学习效果和职业技能提高。

根据马戎的研究,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水平影响着新疆少数民族的就业。如果没有简单的汉语对话能力,新疆维吾尔族劳动者一般只能在维吾尔族社区的服务业就业;如果有简单的汉语对话能力,就能在各街区的餐饮服务业、操作简单的制造业、建筑业就业;如果熟练掌握汉语且使用汉语文学习数理化专业知识,就能在对专业知识要求相对较多的企业、公司、政府机构里就业。[2]以汉语教育为主要内容的预科教育不仅关系到少数民族学生国家通用语言的水平,影响他们的专业学习,甚至影响他们将来的就业。

(二)专业设置缺乏民族特色

职业教育专业设置要依据国家社会职业分类与行业标准、区域经济水平与产业结构、区域教育程度与教育资源等因素来综合研究,构建科学高效的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管理运行机制。[3]民族地区职业院校专业设置必须考虑民族地区的产业结构需求,除了基础课程,还需开设传统文化课程,形成民族特色专业课程教育体系。当前,新疆职业院校专业设置趋同、匹配度低、专业对口度低,不能充分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尤其是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和需求。五所院校专业属于五个不同行业,除了新疆维吾尔医学专科学校以外,其他四所院校专业设置同质化严重。调查数据显示,新闻采编、汉语教育、电子商务等专业的少数民族学生就业率低,少数民族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较低,但是学校又不能提供少数民族学生具有优势的专业,无法帮助少数民族学生扬长避短,发挥民族优势。

新疆地区民族传统产业较多,少数民族在畜牧业、纺织、刺绣等方面有优势,如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擅长畜牧业,南疆维吾尔族擅长绿洲农业和园林业。民族传统产业课程不仅有利于少数民族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发展,促进传统产业现代化,也有助于少数民族学生发挥优势和特长,保障少数民族学生就业,从根本上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促进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

(三)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率低

“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是黄炎培先生开办中华职业教育的宗旨,就业仍然是当代民族职业教育的落脚点,就业也是新疆最大的民生问题。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李克强总理指出,要从稳疆安疆的战略高度出发,以增加就业为重点,加快改善民生,促进社会稳定。

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的数据,中国每年有近千万的职业院校毕业生,中职就业率在95%以上,高职在90%以上,年平均收入3万元左右,年薪最高的达到20万。据新疆教育厅的统计数据,2013届新疆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为82.91%,少数民族毕业生的就业率低于这个水平。据五所职业院校提供的数据,这五所职业院校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率高于新疆平均水平,新疆轻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率最高,达到98%,但是与汉族学生就业率有差距。以新疆工程学院的就业率为例,2012年汉族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6%,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率达88%左右,相差8个百分点;2013年汉族毕业生就业率93.8%,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率85%,相差近9个百分点。新疆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率亟待提高。

四、制约新疆民族职业教育发展的因素

(一)预科教育发展滞后

新疆职业院校预科教育发展滞后、质量不高,主要有两方面原因。首先是职业院校对预科教育的重视不够。职业院校重专业轻预科的现象比较普遍,重视学科专业建设而忽视预科教学建设,重视专业教师培养而忽视预科教师队伍建设的情况普遍存在。许多院校认为随着双语教育的普及化、少数民族学生汉语水平的提高,预科教育将被削弱,所以不重视预科教学建设。其次是职业院校预科教育体系亟待完善。现行预科教育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都以汉语言学习为主,部分老师采用应试教育的方法,教学目的就是帮助少数民族学生通过MHK考试,只教应试内容,忽视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学内容缺乏专业汉语知识,无法实现与专业教育的衔接,为专业知识的学习埋下隐患。

(二)少数民族师资力量薄弱

少数民族教师是联系少数民族学生的天然桥梁,在帮助少数民族学生成长方面具有先天优势。新疆职业教育师资力量薄弱,少数民族师资问题尤为突出,少数民族教师人数少,学历职称低,专业素质和教学技能不高,融入学校教学科研团队建设难度大。少数民族教师专业结构单一,主要集中于汉语言教育,基础教育与专业教育比例失调,存在结构性缺陷。师资数量不足造成班额规模过大,教学质量和效果难以保证。

五、促进新疆少数民族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对策

(一)完善职业院校预科教育体系

预科教育的质量关系到少数民族职业教育质量。民族职业教育质量不高根源于少数民族学生国家通用语言关难过、文化基础薄弱,必须通过有效的预科教育加以解决,形成具有新疆特色的预科教育体系。

要提高预科教育的质量,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提供优质的教育环境,帮助少数民族学生适应学习生活环境,跟上教学进度,顺利完成学业。首先,更新预科汉语教材,选用针对性强、内容新颖、与现实生活结合紧密的知识点,帮助少数民族学生融入校园文化;其次,革新少数民族教师培养模式,创新教师培训、进修的形式,将培训、进修和访学的地点安排在疆内,探索少数民族教师“就地培训,就地提高”的培训模式;再次,改革预科教育评价体系,预科教育是少数民族学生进入专业学习的准备阶段,不能简单地把MHK考试成绩作为毕业标准,还要综合考查学生的学业水平、政治思想素质和自主学习的能力。预科教育要过好“三关”,即“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学习,过好语言关”、“加强理想信念教育,过好思想政治教育关”、“加强养成教育,过好自主学习和健康生活关”,[4]职业院校预科教育要围绕三项基本任务,不断丰富预科教育的内涵,拓展办学思路和形式,不断完善预科教育考核评价办法,建立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机制,探索建立符合实际、科学合理的预科结业标准。

(二)强化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服务的意识

身处民族地区,新疆职业院校要进一步强化为少数民族服务、为民族地区服务的意识,将服务少数民族内化为一种自觉行为,树立主动服务民族地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与少数民族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理念。一方面,学校要继续发挥专业和师资优势,承接各种培训项目,为民族地区社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另一方面,学校要深入民族地区,主动与企业和地方政府进行接洽,及时了解和掌握少数民族的最新需求,及时为少数民族提供服务。自治区教育厅、各职业学院要制定社会服务的激励机制,鼓励为少数民族、为民族地区服务的项目,鼓励参与完成项目的老师和学生。

(三)开发民族特色课程和专业

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和课程安排要秉持“多元一体”的思想,除了开设基础文化课程,还要立足于民族特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依照社会发展需求提前设置实用性强、与执业资格证书考试联系紧密的课程,开发和建设特色鲜明的课程和专业,如民族服饰、民族编织刺绣、民族饮食、民族医药、民族体育等。

(四)提高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能力

首先,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水平和职业技能。“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水平不高和专业知识技能不足。”[4]强化少数民族学生汉语听说训练,增加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内容,解决好少数民族学生汉语言和专业技能的问题;其次,对少数民族学生的就业理念进行引导,开设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通过成功就业者报告、应聘技巧培训等形式帮助少数民族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第三,对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追踪调查,以调查结果为依据调整就业辅导课程,提高学生就业质量。

同时,加强政策宣传,为少数民族学生就业营造氛围。大力宣传《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中民族自治地方和少数民族利益的制度框架,让企业意识到自身的社会责任;利用世行贷款的契机,建立企业职业教育利益补偿机制,让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并能从中获益。

[1]杨 伟,崔新丹.新疆大学预科生MHK成绩分析与教学策略研究,语言与翻译,2012,(1).

[2]马 戎.关于中国少数民族教育的几点思考[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3月.

[3]张迎春.试论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依据与条件[J].辽宁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4月.

[4]尔肯江·吐拉洪.在自治区普通高校预科教育教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教育厅网站.

猜你喜欢

预科少数民族职业院校
基于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数学建模实践活动探索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跟踪导练(二)(6)
分部积分法在少数民族预科理工类高等数学教学中的探索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
新疆高校“后预科时代”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少数民族大学生对预科课程的态度与需求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