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地区高校网络生态文明建设研究——基于思想政治教育视角

2015-08-15

贵州民族研究 2015年1期
关键词:校园思政民族

王 颖

(中央财经大学 党委组织部,北京 100081)

引言

解决民族问题是民族地区高校办校的基本思想,在此思想指引下,培养民族人才,深化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推进国内少数民族的稳定和发展成为民族地区高等院校的主要教育任务。教育任务的特指性和教育主体的民族性决定了民族地区高等院校在思政教育方面具有一定特殊性,根据民族地区高等院校的特殊性进行思政教育是民族地区高等院校思政教育工作开展必须遵循的原则之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下,网络已经成为现代人工作、学习、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网络具有共享、开放、自由、隐匿等特征,这些特征使得网络不仅为民众工作生活学习带来极大的便利,同时也使得网络上的信息良莠混杂,泥沙俱下,网络污染日渐严重,网络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恶化的网络环境中的各种不良信息很容易误导正处于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时期的民族大学生,影响民族地区高等院校教育目标的达成,因此通过思政教育推进民族地区高校网络生态文明建设极为必要。在此前提下,本文结合民族地区高等院校学生的民族特性,从学生内在道德修养的培养、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网络信息控制、学生的学习实践生活丰富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完善策略,意图通过线上和线下双管齐下的方式,使得高校网络生态在内在诱因和外部环境两方面都得以改善和调整,以此推进民族地区高校网络生态文明建设。

一、构筑科学民族观,培养民族学生的网络抵御力

学生是民族地区高等院校网络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对象,也是网络生态文明建设的最终服务目标,网络生态环境恶化直接影响着民族地区高等院校大学生的文明素养。另外,大学生是互联网使用者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网络信息的接受者、传播者和生产者。对民族地区高等院校学生而言,一方面在纷繁复杂的网络生态环境中不受误导,理智、客观地看待各种网络信息,另一方面,不受信息侵扰,不制造、不传播虚假或歪曲真相的网络信息,最重要的是其自身内在良好的道德修养和坚定的科学世界观和价值观。民族地区高等院校的学生有一定特殊性,此类院校中民族学生居多,且大多来自民族地区和边疆地区,据统计,在校生的民族成分一般都在30个以上,求知欲较强是民族大学生的普遍特征,从边远地区走进城市中新的学习环境,城市里的一切都是新鲜的,强烈的求知欲使得民族地区高等院校的大学生特别是民族大学生对于周围的新事物更倾向于学习和接纳,网络丰富的信息资源为其打开了认识社会和世界的新窗口,同时网络上各种信息也使得民族地区高等院校大学生在接触网络时更容易被网络信息所迷惑。当前网络生态环境恶化,各种民族主义思潮、情色信息、反动信息等不良信息充斥于网络环境之中,对于民族地区民族大学生的三观形成有很大干扰作用,容易使民族大学生在思想上产生波动,在行为上做出错误的举动。从网络生态对民族大学生的作用机制来看,民族地区的大学生是作用主体,学生内在思想意识形态是内因,网络生态环境恶化是外因,其对学生的影响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从思政教育方面着手,推进民族地区高等院校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帮助民族地区高校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加强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对外来不良信息的抵御力,是高校网络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问题。

对于学生的思想意识问题,具体到思政教育工作中,就是要通过多个方面的努力为民族地区大学生找到思想上的依靠,坚定其信仰,使其在面对网络不良信息时,能够理性认知。在具体实践方面,首先要以学生为本,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多数生活于边远地区,地理位置偏僻和民族观念强烈,生活圈子较小,因此在其思想意识中民族、家庭观念较为强烈,在复杂的网络信息下单靠狭隘的民族和家庭观念并不能使其在面对网络不良环境时有强大的精神支撑,因此在思政教育工作中,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武装民族地区大学生的头脑,使其坚定共产主义信仰,构筑其强大的精神支柱,使民族地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其次,民族地区高校学生大多家庭生活较为贫困,民族观念强烈,因此相对于其他地区的普通学生,其在内在心理需要上有所不同,关注民族和自身实际条件的改善是其共同的特征,因此在思政教育方面就需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来指导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构筑其科学的民族观,避免民族地区大学生进入狭隘的民族观念,使其不至于在网络环境中受到部分打着民族幌子获取政治利益的极端民族主义信息影响。另外在实际问题方面,思政教育也要从务实的角度出发,为民族高校学生学习生活提供各种便利,帮助其解决实际困难,疏导民族学生的心理。只有民族地区的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实施有效的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素质教育等,民族地区大学生才能在网络环境恶化下坚定自身的信念,不受错误信息误导,不接受、不传播错误信息,同时也不生产影响网络生态的污染信息。民族大学生内在思想意识形态的改造必将有效推进民族地区高校生态文明建设。

二、引导网络需求,丰富民族学生的民族生活

相对于高中初中紧张的学习生活,高校学习相对较为宽松,大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来安排自己的学习生活,但是对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而言,充足的时间带来的是如何安排时间的问题。民族地区多地处偏远,生活环境相对单调,兴趣爱好缺乏是多数民族大学生的共同问题,之前紧张的学习使得民族地区大学生没有更多的精力来考虑自己的爱好,而大学生活相对宽松的学习使得民族大学生常会出现无事可做的现象,上网是其打发时间的主要手段,且网络上丰富的信息也会使民族大学生暂时忘记其现实生活的困窘,网络接触时间多,学校生活不够充实自然不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网络所呈现的精彩和现实生活的残酷最终将会导致其在网络上的言语行为偏激、消沉,影响网络生态环境,恶化的网络生态环境反过来又会影响大学生的意识形态,形成恶性循环。网络并不是生活的全部,如果大学生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在网络虚拟环境中,其在现实生活中的成长必然受到影响。而如果大学生的民族生活更丰富,其在网络上逗留的时间自然就较少,且现实生活中丰富有趣生活所带来的充实和丰裕也将使大学生的心态积极向上,其在网上言论自然也会表露出积极的情绪。因此丰富民族大学生的民族生活对于民族大学生健康的网络习惯和网络心理有一定的帮助。

目前国内高校现实的思政教育往往趋向于抽象的理论说教,对于理论的照搬照抄,填鸭式灌输往往会引起学生反感,而对于大学生当下年龄阶段需要构筑的价值观、世界观而言,理论说教过于枯燥,也无具体实例相结合,与现实脱节,不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因此从思政教育来建设民族地区高校网络生态文明,就必须把现实生活实例和民族大学生的心理需求结合起来,在形象化的教育过程中使大学生自然领略到科学价值观的要义所在。同时也要根据大学生的社会需要给民族大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丰富大学生的实践生活,最终使民族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开阔视野,充实心灵。

三、净化网络环境,保护民族学生的民族情感

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加强并非一日一时之功,是在相对良好的环境中,在一定教学手段和合理教学方式的辅助下而逐渐形成的。民族地区高校的民族大学生在未进入高校之前,生活环境比较固定,接触的人和事物关系相对简单,另外其日常生活多在民族环境中,受传统的民族道德伦理观念及其他民族意识影响较深,思想意识形态较为单纯,进入高校后,其思想观念和意识道德的成熟还需要一个培养的过程。在民族大学生尚未形成科学的认识观和理性的思维分辨能力时,网络上部分有不良意图的民族言论或反动言辞及其他错误信息可能会导致其被蒙骗或误导,最终在观念上发生错误的转变,因此减少大学生对不良信息的接触可以使其思想意识方面减少诱惑,少受错误信息的误导。减少大学生对不良网络信息的接触是民族地区思政教育建设网络生态文明的有效路径,也是民族地区高校网络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因此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对网络信息进行过滤,减少大学生对不良信息的接触是民族地区高校网络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当前大学生接触网络主要通过两种电脑和手机两种工具来实现,高校大学生处于一个相对封闭和集中的生活环境,学生上网通过个人电脑或者学校电脑及个人手机上网大都需要借助学校网络信号来实现。对于这一点,民族地区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可以结合学校其他信息管理工作,从源头抓起,通过技术手段对大学生的网络信息来源进行过滤,限制或部分限制网络信息接入,在保障大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的网络活动的同时,也能使民族大学生避免对有害信息的接触。

网络环境的净化一方面要依靠技术方面的管制,另外一方面还需要高校能够在网络上能够建设起强大的舆论阵地,通过校园网站的有效建设,增强校园网络对大学生言论信息的引导作用,这就需要思政教育工作者在拥有专业素质的同时,同时也能够熟知网络知识,利用网络手段改进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把网络作为教学的新手段,成为大学生在网络信息上的把关人。另外根据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的民族性特征,思政教育工作者还可以在网络上建立民族论坛,与民族大学生进行互动,使各民族大学生能够在网络上对有关民族问题进行充分探讨,为民族大学生的民族情绪和民族认同意识在同龄人中找到交流沟通的出口,同时由于思政教育者对有关问题的把关,可以使民族问题探讨更彻底且不会走入极端,合理有度的民族话题探讨不仅可以丰富民族大学生的民族知识,同时也有助于网络上有关民族言论的统一和引导,思政教育者在网上网下同步工作,双管齐下,才能使民族地区高校网络生态的净化工作有效实现。

四、规范校园网络文化,推进民族文化传播

大学生有充足的时间使用互联网,在网上交流学习和生活是当下大学生的普遍现状,各种校园论坛及学校网站是大学生网上频繁光顾的场所。网络隐匿、自由、开放的特征使得众多学生在校园论坛、贴吧及校园网站的留言或互动板块可以随心所欲发表自己的观点,关注热点问题、学习生活感受都是大学生经常交流的话题,各种观点的汇聚和附和形成了富有学生特色的校园网络文化。良好的校园网络文化可以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热衷社会公益、积极探索科学的校园风气。反之,校园网络文化中的灰色、消沉的观点也会使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方面问题的解决不能按照合理的思维来思考。打造良好的校园网络文化是民族地区高校网络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民族地区高校所处区域、教育目的及教育主体上都有强烈的民族色彩,从民族角度出发,把有关民族问题的观点渗透到校园网络文化中,有利于各民族学生建立正确的民族观。把民族文化融合进校园网络文化中,推进民族文化的传播,使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更贴近民族学生的实际生活是民族地区网络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选择。

从当前民族地区高校网络文化的建设状况来看,为了推进高校网络文化建设,许多民族地区的高校都投入了大量资金推进高校网络硬件建设、网络运行维护等,民族高校网络文化整体上呈现出优化趋势,但是,同样也要看到当前民族地区高校网络文化建设还处于探索和尝试阶段,作为民族教育的一部分,民族文化传播是民族教育的重要目标,通过科学的民族观教育,把各个民族大学生的民族意识达成一致、和而不同是民族教育的重要任务,而现阶段民族高校的网络文化在民族文化融入方面还不尽如意,民族特色在高校网络文化建设中未能有效凸显。鉴于校园网络文化的形成过程,民族地区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可以从内容设置、网站建设、文化融合等方面来着手。首先,从校园网络文化的内容来讲,校园网络文化所要传播的是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民族观、人文素养等,因此在有关学校网站及论坛等方面要对相关内容进行合理设置,要通过具体化的方式把科学的三观及民族观信息形象地诠释出来,而不是进行简单的说教,以小见大的教育方式更有利于民族大学生接受科学理论。其次,校园网络文化的传播需要推进民族高校校园网的有效建设,当前许多民族高校在校园网站上更多地是学校、专业宣传和校内信息传达,网站功能简单,缺乏互动,内容单调,缺乏吸引力是高校网站建设的普遍现象。校园网是校园网络文化传播的主要阵地,信息资源丰富、管理到位、互动性强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最后从文化融合方面来看,对民族地区的高校网络文化建设而言,由于其特有的民族性,因此民族性应该是贯穿其中的主题,民族文化和网络文化、校园文化的有效融合,才能使正能量的校园网络文化真正成为民族地区高等院校内的主旋律。

结束语

民族地区高等院校在教育对象和教育任务等方面有一定特殊性,因此其在网络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必然也要考虑到相关对象和问题的差异所在。思政视角下民族地区高校网络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从实际情况出发,从主体到环境,从技术到方式,进行多方面调整,全方位改善,才能使网络生态文明建设科学前行。

[1]张小峰,李欢欢.中国网络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14,(4).

[2]张梅花,王 清.以网络民族主义理性建构理性网络民族主义[J].贵州民族研究,2013,(3).

[3]孙庆珠.高校校园文化概论[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

[4]刘向信.高校和谐校园建设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5]肖东平,王春秀.民族高等院校大学生团队凝聚力研究——以云南民族大学为例[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12,(6).

猜你喜欢

校园思政民族
我们的民族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多元民族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