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唐高力士大事记——为高力士平反之总结

2015-08-15周忠泰

重庆与世界(教师发展版) 2015年10期
关键词:高力士新唐书旧唐书

周忠泰

(番禺象贤中学,广州 511483)

本文史料主要是正史和高力士家族墓碑,适当参阅唐人的《高力士外传》和《明皇实录》。明清方志,只录正史没有的史料。

同一史事,各书叙述多有不同,为保持史料的原貌,便于大家比较研究,本应并列收录,以体观各书记述之不同。但限于篇幅,这里只依本人判断,叙述个人认为较真实的一书,其余只作注释。有必要的地方,则作笔者按。有兴趣展开深入研究的学者,可据笔者注释查找别书,展开比较研究。

天授元年(690年),高力士(原名冯元一)1岁,出生于潘州城西的冯家村(今高州城西高州人民医院地址)。

按:由后文高去世时间和享年推知。

附高家族等资料:

《高力士神道碑》(原名《唐故开府仪同三司兼内侍监[赠][扬][州]大都督葬泰陵高公神道碑并序》,以下简称《高碑》)记:“公本姓冯,讳元一……广管潘州人也。冯之先,有自北而南者,自宋怀化,□业以至于盎,五岑之表□□名族。皇唐初,盎使持节高州,督都广、韶等十八州总管,封耿国公。耿公有三子,智戣为高州刺史,智戴为恩州刺史,智玳为潘州刺史,咸有德义,实为人豪,家雄万石之荣,橐有千金之直。潘州府君生君衡,潘州薨,而君衡袭位象贤……赠广州大都[督],[公]即广州之少子也。”[1]

《旧唐书·高力士传》(以下简称《旧本传》)[2]、《新唐书·高力士传》(以下简称《新本传》)[3]、《冯君衡神道碑》(原名《赠广州大都督冯府君神道碑铭》,以下简称《冯碑》)[4]P2605、《冯君衡墓志铭》(原名《赠潘州刺史冯君墓志铭》,以下简称《冯铭》)[5]111和《高力士墓志铭》(原名《大唐故开府仪同三司赠兼内待监上柱国齐国公赠扬州大都督高公墓志铭并序》,以下简称《高铭》)[6]也载。

高童年在旧乡老家植树,宋代“高百尺余,尚存”[7]。

按:《寰宇记》[8]及有关省府县志多有类似记载。

圣历初(698年),9岁,高祖父潘州使君智玳去世,其父冯君衡袭位,因矫诬“裂冠毁冕,藉没其家”[1],高被阉割为官奴。

《高铭》[6]《高元珪墓志铭》[5]146《冯铭》[5]111《冯碑》[4]2605也载。

按:关于高祖父及其父亲冯君衡被杀二事,高力士家族五通墓碑的记述很混乱。笔者认为,高祖父应是任潘州刺史的冯智玳,冯君衡被杀一事当以《高碑》和《高铭》的记述为准,详见拙作《唐高力士祖父之迷和高力士父亲被杀二事考》[9]。

圣历间,10岁左右,高被迫与母亲离别,母教其“汝胸上七黑子”和“汝常弄吾臂上双金环”[10]等相认之法。

《高延福神道碑》(原名《唐故高内侍碑》)[4]2575《新本传》[3]《旧本传》[2]也载。

长安三年(703),14岁,高被岭南讨击使李千里解救上京,献给武则天,入宫做太监。

《旧本传》[2]也记。

按:杜文玉等学者认为高上京时间是圣历中,实误。详见《论岭南冯氏集团与唐太宗孙的联姻》[11]。

长安四年,“坐累逐出之,中人高延福养为子,故冒其姓”[3]。

《旧本传》[2]《新本传》[3]《高碑》[1]《高铭》[6]《冯铭》[5]111《冯碑》[4]2605《高延福神道碑》[4]2575也载。

按:新旧《唐书》本传均记高是因高延福收养而改姓,但《高碑》《高铭》则说是武则天赐姓。笔者认为,则天朝高还默默无闻,武氏没必要为默默无闻的太监赐姓。且即使是赐名,武氏为何偏偏赐姓“高”?实还是因高延福收养也。

长安五年,“延福出自武三思家,力士遂往来三思第。岁余,则天复召入禁中,隶司宫台,廪食之”[2]。

《新本传》[3]也载。

神龙元年(705)前,16岁前,高“受教于内瀚林,学业日就,文武不坠,必也射乎。五善既闲,百发皆中,因是有力士之称”[6]。

《高碑》[1]也载。

按:新旧《唐书》本传均记高力士入宫时已改名,但《高铭》和《高碑》均记高入宫后才改名。笔者认为,姓既是后来改的,名也应是后来改的。

又,按《高碑》,似乎高的姓和名都是武则天赐的。按《高铭》,姓是武则天赐,而名是因“文武不坠”“百发皆中”而得。笔者认为,和上文赐姓之不可信一样,赐名也不可信,应以《高铭》为可信。

神龙二年至神龙三年间,高“自文林朗宫教博士转内府丞”[6]。

《高碑》[1]《新本传》[3]《旧本传》[2]也载。

按:高“博士”之职,《高碑》记是“劂官”[1],“劂官”一名,未见于别的史籍,“劂”是雕刻用的曲刀,“劂官”应是负责雕版和刻书的官,故“劂官”或不是确称,是泛称,或就是《高铭》的“文林朗宫教博士”。又,内府丞之职,新旧《唐书》本传为“宫闱丞”,应以《高铭》为准。

神龙三年七月,李重俊兵变,杀武三思,因与武三思的关系,以高力士和杨思勖为代表的宦官集团支持武三思和韦后,致李重俊功败垂成。

按:此事详见拙作《高力士是功臣和忠臣之十论》[12]。

景龙二年(708),19岁,“上在籓邸,力士倾心奉之”[13],并拉拢杨思勖入李隆基集团。

《新本传》[3]《旧本传》[2]也载。

按:张说开元十七年(729)写有《为将军高力士祭父文》,祭文说高力士“扶戴明圣……将二十年”[4]2635,开元十七年上推 20 年,即景龙二年。又,关于拉拢杨思勖一事,详见《高力士是功臣和忠臣之十论》[12]。

景龙四年(710年)六月二十日,21岁,高助玄宗平韦后,“攀龙附凤,公实亲焉。录其翼戴之勋……特加朝散大夫、内给事,充内弓箭库使”[6]。

《旧本传》[2]《高碑》[1]《新本传》[3]《资治通鉴》(以下简称《资》)第210卷[13]也载。

景云二年,22岁,平韦后不久,高“寻迁内常侍,兼三宫使,又加云麾将军”[6]。

先天二年(713)七月三日,24岁,高助唐玄宗平太平公主之乱,伏兵“枭常元楷、李慈于北阙,擒贾膺福、李猷于内客省以出。执萧至忠、岑羲于朝,皆斩之”[14]。

《新唐书·高宗三女传》[15]《新本传》[3]《旧本传》[2]《资》第 210 卷[13]也载。

同年,高因功破格授予“右监门卫将军,任内侍同正员,管理内侍省”[13]。

《高铭》[6]也载。

同年,高以父亲高延福官位低下,请求降职以换取父亲升职,“恭以桥梓之心,惧过车马之赐,乞回所授,进父之班”。玄宗“嘉之”,“父子并授内侍公”[6]。

《高延福墓志铭》[16]1287《高碑》[1]也记。

开元元年(713年),24岁,高批评玄宗不认真听姚崇汇报,“非虚怀纳诲者”,促成玄宗与姚崇间的和谐关系,姚崇由是进贤退不肖而天下治(即开元之治)”[18]。

《资》第210 卷[13]也载。

开元初,高力士娶吕玄晤女,“擢玄晤为少卿、刺史,子弟皆为王傅”[2]。

《新本传》[3]《资》第 213 卷[18]也载。

开元五年,28岁,高力士寻母亲麦氏,“得之泷州,迎还”长安[3]。

《旧本传》[2]《高碑》[1]《高延福神道碑》[4]2575也载。

按:关于高寻母地,《旧本传》记是“潘州”。冯家既被籍没,其母当不能再住潘州。而(嘉靖)《广东通志》载:“(肇庆府泷水县)高力士宅在镇南乡。”[19]地方志这记述,可证应以《新唐书》为准,高或在其母流落之地建有宅,故泷水也有高旧宅。又,据杜文玉考证,此事发生在开元五年,今从之[20]。

开元七年三月,30岁,王毛仲得宠,高“畏避之”[21]。

《新唐书·王毛仲传》[22]《旧唐书·王毛仲传》[23]也载。

开元七年九月,玄宗“命高力士杖杀”[24]不节俭的卫士。

《资》卷 212[21]、《新唐 书 · 三 宗诸 子》[25]也载。

开元八年,31岁,玄宗因源乾曜“貌言似萧至忠”而重用他,高力士谏玄宗不要以貌取士,要看其品德[26]。

按:源乾曜两度入相,第一次是开元四年,三个月即罢相,第二次是开元八年,长达9年6个月,由玄宗重用源的情况来分析,此事应是开元八年事。

开元十三年二月,36岁,玄宗亲选有声望的朝廷大员任地方刺史,在洛水边为他们饯别,“命高力士赐诗,帝亲书”[27]。

《资》卷 212[21]也载。

开元十三年,太子受李林甫迫害,“内忧,鬓发班秃”,“廷宇不汛扫,乐器尘蠹,左右无嫔侍”,玄宗命高为太子“选”嫔侍,高为太子选到后来的吴皇后,生代宗[28]。

《旧唐书·章敬皇后吴氏传》[29]也载。

开元十四年四月,37岁,张说不听张九龄劝告,被奸臣李林甫、宇文融诬陷,高力保张说,“言说有功于国”,使其能咸鱼翻身[18]。

张说《谢问表》[30],《新唐书·张说传》[31]《旧唐书·张说传》[32]也载。

开元十四年十二月,代宗出世第三天,高陪玄宗探望,“一日见三天子,乐哉!”[28]

开元十五年五月,38岁,高葬养父高延福“于长乐原”[4]2575。

《高延福墓志铭》也记[16]1287。

按:高延福去世,高延福墓志记为“开元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五日”“春秋六十有三”,葬“白鹿原之西隅”。但其墓碑却记为“开元十四年”“年六十有四”,葬“长乐原”,二碑似有一碑错。

开元十七年五月,40岁,王毛仲恃宠骄恣,齐澣谏玄宗应除掉王毛仲,重用办事“小心谨畏”的高[33]。

《资》第 213 卷[18]、《旧唐书·齐澣传》[34]也载。

开元中,高与程咬金孙程伯献、宫廷画家冯绍正“约为兄弟”[18]。

按:此事《资》记于开元十九年,但程、冯二人参加麦氏葬礼,故三人约为兄弟当在麦氏去世的开元十七年前。

开元中,高孝敬父母。“令两媪在堂,备于甘脆”[2]。

《新本传》[3]《高延福神道碑》[4]2575《高碑》[1]《冯铭》[5]111也载。

开元十七年八月二十二日,40岁,高招其父魂合葬其母亲,程伯献等人“被发受吊”[18]。

《冯 铭》[5]111《新 本 传》[3]《旧 本 传》[2]《高碑》[1]也载。

开元十七年,奸臣宇文融陷害信安王李祎,李祎“因”“高力士自归”,通过高帮助,挫败宇文融的阴谋[35]。

《资》第 213 卷[18]、《旧唐书·宇文融传》[36]也载。

开元十八年十一月,41岁,王毛仲和宦官冲突日深,高利用王毛仲生子机会谏玄宗曰:“北门奴,官太盛,相与一心,不早除之,必生大患!”[18]

《新唐书·毛仲传》[22]《旧唐书·王毛仲传》[23]也载。

开元十九年,42岁,王毛仲死后,玄宗更加宠任高,认为“力士上直,吾寝则安”,“四方表奏,皆先呈力士,然后奏御;事小者力士即决之,势倾内外”[18]。

《旧本传》[2]《新本传》[3]也载。

开元二十一年,44岁,玄宗和高谈论张果的奇异怪事[37]。

开元二十一年二月,宰相裴光庭卒,其妻是武三思女,以高本出自武三思家的关系,“衔哀祈”高“请林甫代其夫位”,高“未敢言”[38]。

《新唐书·李林甫传》[39]也载。

开元二十一年二月,裴光庭与萧嵩当年“数不协”,光庭卒后,玄宗委萧嵩择相,萧推举韩休,高把此消息“漏于”武三思女,作为给武三思女的请求答复[38]。

开元二十一年,萧嵩与韩休不和,玄宗“遣高力士诏嵩曰:‘朕将尔留,而君臣谊当有始有卒者。’乃授尚书右丞相,与休皆罢”[40]。

开元二十三年前,46岁前,高在太宗寝宫见太宗的“随身服用”,遂以此谏玄宗要“永存节俭”[10]。

按:此事见《高力士外传》之首,而《高力士外传》记事始于开元二十三年,这或是有缺漏所致,姑且纳此事于开元二十三年前。

开元二十三年正月,玄宗设宴五凤楼,围观者众,护卫不能遏止,高“奏河南丞严安之为理严”,果奏效[41]。

开元二十三年,高受玄宗之命“特令赐宴”,“出饯”“毁众谤深”和“蒙蔽”的李邕[42]。

按:李邕本传记:“开元二十三年,(李)起为括州剌史,喜兴利除害。复坐诬枉且得罪,天子识其名,诏勿劾。”[43]合而观之,此事当是开元二十三年事。

开元二十三年十一月,张九龄和李林辅在是否重用牛仙客一事上的斗争白热化,高站在张九龄一边,说:“仙客本胥史,非宰相器。”[44]

《明皇杂录》卷下[24]也载。

开元二十五年,48岁,高帮助齐澣“连任两道采访使,遂兴开漕之利”[34]。

《新唐书·齐澣传》[33]也记。

开元二十六年五月,49岁,高挫败武惠妃欲立寿王为太子企图,鼓励玄宗“推长而立”,立忠王(后来肃宗)为太子[3]。

《资》卷 214[41]也载。

开元二十九年,52岁,宁王李宪去世,玄宗“令”高“赍手书置于灵座之前”[45]。

《新唐书·三宗诸子》[25]也载。

天宝元年(742),53岁,吴怀实“引见”高尚给高,高“令妻父吕令皓特表荐之”[46]。

《新唐书·安禄山》[47]也载。

天宝初,李白“使高力士脱靴。力士素贵,耻之,擿其诗以激杨贵妃,帝欲官白,妃辄沮止。”[48]

《旧唐书·李白传》[49]也载。

笔者按:此事是后人杜撰,详见拙作《李白出京考——为高力士平反之六》[50]。

天宝初,玄宗欲问神仙治炼法,宠爱道士吴筠,让其作待诏翰林,信佛的高和“群沙门”“共短筠于帝”[51]。

《旧唐书·吴筠传》[52]也载。

天宝初,“加力士冠军大将军、右监门卫大将军,进封渤海郡公”[2]。

《新本传》[3]也载。

天宝三年十二月,55岁,高批评李林甫、牛仙客弃本逐末,批评玄宗重用李林甫,认为“天子顺动,古制也。税入有常,则人不告劳。今赋粟充漕,臣恐国无旬月蓄;和籴不止,则私藏竭,逐末者众。又天下柄不可假人,威权既振,孰敢议者!”玄宗不高兴,高自此“还内宅,不复事”[3]。朝廷内外难听到直谏之声。

《资》卷 215[53]也载。

天宝四年,56岁,吉温“附会”高[55},高利用自己地位协调吉温和萧炅的关系,“(萧)炅遂与(吉温)尽欢,引为法曹”[53]。

《新唐书·吉温传》[54]《旧唐书·吉温传》[55]也载。

天宝五年七月,57岁,杨贵妃被玄宗送回杨府,高力士趁机把杨贵妃的供帐、器玩、廪饩等东西全运回杨家,想断其回宫之路。但“帝动不称旨,暴怒笞挞左右”,高力士只好"伏奏请迎贵妃"[56]。

《资》卷 215[53]、《新唐 书 · 杨 贵妃 传》[57]也载。

按:此事世人多认为是高促使杨贵妃第二次入宫的,实误,高是想断杨贵妃回宫之路的,详见拙作《三论杨贵妃入宫与高力士的关系》[58]。

天宝五年,杨贵妃得宠,天下争献珍玩,高为之“执辔授鞭”[56]。

《旧唐书·杨贵妃传》[56]也载。

天宝六年十月,58岁,李林甫不甘心立太子一事的失败,“屡起大狱,别置推事院于长安”,和杨国忠勾结多方迫害太子,“事有微涉东宫者,皆指擿使之奏刻”,幸高力士在玄宗“保护”,故林甫“终不能间也”[53]。

天宝七年“夏四月辛丑”,59岁,唐玄宗以高为骠骑大将军”[14]。

《资》卷 216[59]、《旧本传》[2]和《新本传》[3]也载。

天宝中,“力士承恩岁久,中外畏之。太子亦呼之为兄,诸王公呼之为翁,附马辈直谓之爷”[59]。

《旧本传》[2]和《新本传》[3]也载。

天宝中,高“于来庭坊造宝寿佛寺、兴宁坊造华封道士观”,“宝寿寺钟成,力士斋庆之,举朝毕至”[2]。

《新本传》[3]《资》卷 216[59]也载。

天宝中,高回旧乡高州良德县建“骠骑馆”[60]。

天宝中,高葬夫人吕氏,“中外争致祭赠,充溢衢路;自第至墓,车马不绝”[2]。

《高碑》[1]《高铭》[6]《新本传》[3]和《资》第213 卷[18]也载。

天宝九年二月,61岁,杨贵妃“复忤旨,送归私第”,吉温为杨贵妃求请,杨贵妃剪发“一缭而献”玄宗,高力士受玄宗派遣接杨贵妃回宫[59]。

《新唐书·杨贵妃传》[57]《旧唐书·杨贵妃传》[56]也载。

天宝十一年四月,63岁,高率“甲骑四百”平定王焊、邢縡叛乱,“斩縡,尽禽其党”[61]。

《旧唐书·王鉷传》[62]《资》卷 216[59]也载。

天宝十一年十二月,边将不和,玄宗想协调之,“(哥舒)翰素与安禄山、安思顺不平,帝每欲和解之。会三人俱来朝,帝使骠骑大将军高力士宴城东,翰等皆集”,高阻止哥舒翰素与安禄山关系的进一步恶化[63]。

《旧唐书·哥舒翰传》[64]《资》[59]也载。

天宝十三年,65岁,“正月……及禄山还镇,命中官诏高力士饯于浐坡。既还,帝曰:‘禄山慰意否?’力士曰:‘观其深心郁郁,必伺知宰相之命不行故也。’”[65]

《资》卷 217[66]、《新唐书·张说传》[67]也载。

天宝十三年六月,高提醒玄宗及早提防安禄山,担心“一旦祸发,不可复救”[66]。

《新本传》[3]《高力士外传》[10]也载。

天宝十三年九月,针对杨国忠的行径,高谏玄宗不可“以权假宰相,赏罚无章,阴阳失度”[66]。

《新本传》[3]《高力士外传》[10]也载。

天宝十三年十二月,玄宗“特置内侍监”,“授”高[68]。

天宝末,高任李辅国“掌厩中簿籍”[69]。

《新唐书·李辅国传》[70]也载。

天宝十五年六月十二日,67岁,安禄山迫近长安,高从玄宗仓皇逃离长安,玄宗于延秋悔当年不听高的“往日之言”[10]。

天宝十五年六月十二日,高力士从玄宗逃离长安,杨国忠仓皇间要焚桥,玄宗“留内侍监高力士,使扑灭乃来”[71]。

《旧唐书·玄宗本纪》[14]《新唐书·杨国忠传》[72]也载。

天宝十五年六月十三日,玄宗到咸阳,和高谈谁会患难与共,高说:“张垍兄弟世受国恩,又连戚属,必当先至。房琯素有宰相望,深为禄山所器,必不此来。”但玄宗认为“事未可料”,“是日,琯至”[32],而张垍兄弟留在长安投敌了。

《资》第二百一十八卷[71]也载。

按:“咸阳”,《资》记为“晋安”。

天宝十五年六月十四日,高从玄宗至马嵬驿,发生马嵬事变,军士围驿要杀杨贵妃,高谏玄宗曰:“贵妃诚无罪,然将已杀国忠,而贵妃在陛下左右,岂敢自安!愿陛下审思之,将士安则陛下安矣。”于是,“上乃命力士引贵妃于佛堂,缢杀之”[71]。

《旧唐书·玄宗本纪》[14]《旧唐书·杨贵妃传》[56]、《明皇杂录》卷下[24]也载。

天宝十五年六月十五,百姓父老要求肃宗留下讨贼,玄宗“令力士口宣曰:‘汝好去!百姓属望,慎勿违之。莫以吾为意。且西戎北狄,吾尝厚之,今国步艰难,必得其用,汝其勉之!’”[73]

《新唐书·肃宗本纪》[74]也载。

天宝十五年七月十五日,安禄山入长安后,杀“高力士之党及禄山素所恶者皆杀之,凡八十三人,或以铁揭其脑盖,流血满街”[71]。

《新唐书·安禄山传》[46]也载。

天宝间,高力士上奏取茂名思乾井水归朝。

《舆地纪胜》载:“思乾井,《寰宇记》云在茂名县东一里,潘真人炼丹之水,味甚异,力士奏取其水归朝。”[75]

各时期的有关方志多载。

按:杨贵妃吃四川荔枝还是吃广东的荔枝,史学界多有争论,从高力士上奏朝廷推荐家乡的思乾井水并千里迢迢回乡取水来看,家乡的荔枝更有可能被其推荐,这可是杨贵妃吃高州荔枝的旁证。

至德元年(756),67岁,高谏玄宗盲目乐观道:“两京失守,生人流亡,河南汉北为战区,天下痛心,而陛下以为何忧,臣不敢闻。”[3]

至德间,“蜀有南营之叛,仓卒起变,(高力士)削而平之,临大事而有功”[1]。

《高铭》[6]也记。

按:南营之乱应是郭千仞之乱,《新唐书·诸帝公主》[76]和《新唐书·太宗诸子》[77]均记。

至德间,“帝幸蜀……而力士从帝,进齐国公”[3]。

《高铭》[6]《旧本传》[2]《明皇杂录·补遗》[24]也载。

至德三年十二月丙午,69岁,玄宗自四川回长安,“上请归东宫,上皇遣高力士再三尉譬而止”[73]。

《明皇杂录·补遗》[24]也载。

乾元元年(758),69岁,高因“从上皇还(京),进开府仪同三司,实封户五百”[3]。

《旧本传》[2]《明皇杂录·补遗》[24]也载。

乾元年间,肃宗命高“常在太上皇左右,梨园弟子日奏声伎为娱乐”[70]。

乾元三年七月丁未,71岁,“(上皇)移幸西内之甘露殿。……高力士、陈玄礼等迁谪,上皇寝不自怿”[14]。

上元元年(760年)六月二十七日,71岁,李辅国离间上皇和皇上的关系,“上皇谓高力士曰:‘吾儿为辅国所惑,不得终孝矣。’”[78]

《新唐书·李辅国传》[70]《旧唐书·李辅国传》[69]也载。

上元元年七月十九日,李辅国矫旨率五百武士露刃挡道,玄宗惊吓,几乎坠马。“力士厉声曰:‘五十年太平天子,辅国欲何事?’叱使下马,辅国失辔,骂力士曰:‘翁不解事!’斩一从者。力士呼曰:‘太上皇问将士各好在否!’将士纳刀呼万岁,皆再拜。力士复曰:‘辅国可御太上皇马!’辅国靴而走,与力士对执辔还西内,居甘露殿……太上皇执力士手曰:‘微将军,朕且为兵死鬼。’左右皆流涕。”[87]

《资》第221 卷[78]也载。

上元元年七月二十八日,“(高)为李辅国所诬,长流巫州,“力士方逃疟功臣阁下,辅国以诏召,力士趋至阁外,遣内养授谪制,因曰:‘臣当死已久,天子哀怜至今日,愿一见陛下颜色,死不恨。’辅国不许。”[3]

《旧唐书·李辅国传》[69]《资》第 221 卷[78]、《旧唐书·肃宗本纪》[73]也载。

上元元年九月,“力士至巫州,地多荠而不食,因感伤而咏之曰:‘两京作芹卖,五溪无人采。夷夏虽不同,气味终不改。’”[2]

《明皇杂录·补遗》[24]也载。

上元中,高在巫州遇柳芳,“(芳)从力士质开元、天宝及禁中事,具识本末……为《唐历》四十篇”[79]。

《旧唐 书 · 柳 登 传》[80]《高 力 士 外 传》[10]也载。

宝应元年(762)三月,73岁,高力士遇赦还京,在半途得知玄宗、肃宗逝世之消息,“绝浆七日,毁不能哭,衔哀而绝,终于[朗][州]龙兴寺”[1]。

《新本传》[3]《旧本传》[2]《资》第 222 卷[81]也载。

综观高的一生,其伴随李唐五代——睿宗、玄宗、肃宗和代宗,经历了许许多多的风雨:平韦后而使睿宗登基、玄宗立为太子,平太平公主而使玄宗的太子位得巩固,斗李林甫而使肃宗登太子位,斗李林甫和杨国忠而巩固肃宗的太子位,保护肃宗,代宗得以出生。在风雨飘摇的安史之乱中,其又不见风使舵从安禄山之逆,而是从玄宗避难四川,还老当益壮平南营之乱。安史之乱后,其也不趋炎附势,甘于跟随退居“二线”的玄宗,为保护玄宗而勇斗李辅国,因此而被流放巫州。流放巫州期间,还《咏荠》表忠心,其忠心和功劳天地可鉴!详见拙作《高力士是功臣和忠臣之十论》[12]。

高还是位贤臣:正是其不计私利与姚崇的合作,开元之治才有了和谐的君臣和合理的用人基础;正是其与齐澣的合作,以往常有的因禁军而起的宫廷之变,终玄宗朝才没有发生;正是其与李祎的合作,以往常有的北方边患,终玄宗朝才没发生;正是其与张九龄的合作,以往常有的争皇储引发的动荡,玄宗朝后期才没有发生;正是其与张说和陈玄礼等贤臣的合作,削弱了奸臣的危害,延续了开元天宝盛世。详见拙作《六论高力士与贤臣的合作——为高力士平反之二》[82]。

高还是位谏臣:他曾谏玄宗不“虚怀纳诲”,谏玄宗不可重用牛仙客、李林甫、杨国忠和安禄山等奸臣,有胆有色,可圈可点。详见拙作《论高力士与奸臣们的斗争——为高力士平反之四》[83]。

另外,宇文融、王鉷、韦坚、杨慎矜、李林甫、杨国忠和安禄山等也并不是因他而取高位的,详见《论奸臣们不因高力士而取将相高位——为高力士平反之五》[84]。高与杨贵妃入宫和李白出京,都没什么责任,详见拙作《三论杨贵妃入宫与高力士的关系——为高力士平反之三》[58]和《李白出京考——为高力士平反之六》[50]。而文学作品多认为高与李林甫、杨国忠、安禄山和李辅国等奸臣是一丘之貉,真是千古奇冤!

其实,谁忠,谁奸?谁治国,谁误国?谁也比不上做了几十年皇帝、经历大起大落的唐玄宗本人清楚。而这答案,在玄宗的陪葬一事上得到充分的体现。像玄宗这样的皇帝,有几十甚至上百个达官显贵为其陪葬都不足为奇,但玄宗遗言却是什么人都不要,只要高为其陪葬。这与别的皇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应是高力士一生最大荣誉,也是玄宗对其一生功过最好的评价,因为没哪位皇帝愿让奸臣逆子陪葬自己!看来,既使到了地下,玄宗还是认为“力士上直,吾寝则安”[18]。

[1] 陶仲云,白心莹.陕西浦城发现高力士残碑[J].考古与文物,1983(2).

[2] (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84·高力士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5.

[3] (宋)欧阳修.新唐书:卷207·高力士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5.

[4] 周绍良.全唐文新编[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

[5] 各收藏单位专家.隋唐五代墓志铭:陕西卷·第1册[G].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1.

[6]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唐高力士墓挖掘简报[J].考古与文物,2002(6).

[7] (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卷117·广南东路[M]//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8] (宋)乐史.太平寰宇记:卷161·高州[M]//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9] 周忠泰.唐高力士祖父之迷和高力士父亲被杀二事考[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2(3).

[10](唐)郭湜.高力士外传[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

[11]周忠泰.论岭南冯氏集团与唐太宗孙的联姻[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2(5).

[12]周忠泰.高力士是功臣和忠臣之十论[J].重庆与世界,2012(3).

[13](宋)司马光.资治通鉴:第210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4.

[14](后晋)刘昫.旧唐书:卷9·玄宗本纪[M].北京:中华书局,1975.

[15](宋)欧阳修.新唐书:卷83高宗三女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5.

[16]周绍良.唐代墓志汇编:上册[G].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17](宋)欧阳修.新唐书:卷124·姚崇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5.

[18](宋)司马光.资治通鉴:第213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4.

[19](明)黄佐.(嘉靖)广东通志:卷19·古迹[M].广州:广东省方志办,1999.

[20]杜文玉.高力士家族及其源流[J].唐研究:第四卷.1998.

[21](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第212[M].北京:中华书局,1984.

[22](宋)欧阳修.新唐书:卷121·王毛仲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5.

[23](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60·王毛仲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5.

[24]郑处海.唐宋史料笔记:明皇杂录·东观奏记·补遗[M].北京:中华书局,1994.

[25](宋)欧阳修.新唐书:三宗诸子[M].北京:中华书局,1975.

[26](宋)欧阳修.新唐书:卷125·萧至忠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5.

[27](宋)欧阳修.新唐书:卷128许景先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5.

[28](宋)欧阳修.新唐书:卷1章·敬吴皇后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5.

[29](后晋)刘昫.旧唐书:卷56章·敬皇后吴氏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5.

[30](唐)张说.张燕公文集:卷10·谢问表[M]//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31](宋)欧阳修.新唐书:卷125·张说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5.

[32](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10·张说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5.

[33](宋)欧阳修.新唐书:卷128·齐澣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5.

[34](后晋)刘昫.旧唐书:齐澣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5.

[35](宋)欧阳修.新唐书:卷134·宇文融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5.

[36](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05·宇文融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5.

[37](宋)欧阳修.新唐书:卷204·张果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5.

[38](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60·李林甫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5.

[39](宋)欧阳修.新唐书:卷203·李林甫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5.

[40](宋)欧阳修.新唐书:卷101·萧嵩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5.

[41](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 214[M].北京:中华书局,1984.

[42](唐)李邕.谢恩命遣高将军出饯状[C]//全唐文:卷二百六十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43](宋)欧阳修.新唐书:卷202·李邕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5.

[44](宋)欧阳修.新唐书:卷133·牛仙客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5.

[45](后晋)刘昫.旧唐书:卷95·睿宗诸子[M].北京:中华书局,1975.

[46](后晋)刘昫.旧唐书:卷200·安禄山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5.

[47](宋)欧阳修.新唐书:卷225·安禄山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5.

[48](宋)欧阳修.新唐书:卷202·李白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5.

[49](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90·李白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5.

[50]周忠泰:李白出京考——为高力士平反之六[J].重庆与世界,2015(9).

[51](宋)欧阳修.新唐书:卷191·吴筠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5.

[52](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92·吴筠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5.

[53](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 215[M].北京:中华书局,1984.

[54](宋)欧阳修.新唐书:卷209·吉温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5.

[55](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86·吉温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5.

[56](后晋)刘昫.旧唐书:卷55·杨贵妃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5.

[57](宋)欧阳修.新唐书:杨贵妃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5.

[58]周忠泰:三论杨贵妃入宫与高力士的关系——为高力士平反之三[J].重庆与世界,2013(1).

[59](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 216[M].北京:中华书局,1984.

[60]江茂森.茂名县志稿[M]//纪述志.1971.

[61](宋)欧阳修.新唐书:卷134·王鉷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5.

[62](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50·王鉷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5.

[63](宋)欧阳修.新唐书:卷135·哥舒翰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5.

[64](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40·哥舒翰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5.

[65](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10·张说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5.

[66](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 217[M].北京:中华书局,1984.

[67](宋)欧阳修.新唐书:卷125·张说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5.

[68](后晋)刘昫.旧唐书:卷46·职官一[M].北京:中华书局,1975.

[69](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88·李辅国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5.

[70](宋)欧阳修.新唐书:卷208·李辅国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5.

[71](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 218[M].北京:中华书局,1984.

[72](宋)欧阳修.新唐书:卷260·杨国忠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5.

[73](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0·肃宗本纪[M].北京:中华书局,1975.

[74](宋)欧阳修.新唐书:卷6·肃宗本纪[M].北京:中华书局,1975.

[75](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卷一百一十七·广东南路[M]//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76](宋)欧阳修.新唐书:卷83·诸帝公主[M].北京:中华书局,1975.

[77](宋)欧阳修.新唐书:卷80·太宗诸子[M].北京:中华书局,1975.

[78](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 221[M].北京:中华书局,1984.

[79](宋)欧阳修.新唐书:卷132·柳芳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5.

[80](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49·柳登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5.

[81](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 222[M].北京:中华书局,1984.

[82]周忠泰.六论高力士与贤臣的合作——为高力士平反之二[J].重庆与世界,2012(12).

[83] 周忠泰.论高力士与奸臣们的斗争——为高力士平反之四》[J].重庆与世界,2013(5).

[84] 周忠泰.论奸臣们不因高力士而取将相高位——为高力士平反之五》[J].重庆与世界,2013(6).

猜你喜欢

高力士新唐书旧唐书
TINTIN’S CHINESE CHANGE-UP
哭来的官位要还回去
睿智与稳健:解读两唐书中的狄仁杰
《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之唐贞休世系再考
唐朝“第一太监”高力士并非奸臣
述往思来:《新唐书》的编纂思想和特点
亦忠亦奸高力士
解密宦官高力士的“忠臣”人生
《隋书·经籍志》与《新唐书·艺文志》四部分类法的比较
读旧唐书柳公权传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