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明晰中西两种平等观

2015-08-15王富军

关键词:平等观价值观国家

王富军

(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福建 福清 350300)

坚持社会主义平等观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明确区分中国倡导的自由、民主、平等与西方国家推行的自由、民主、平等的不同。

一、平等是具体的、历史的

平等是指在相互尊敬基础上,人们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享有同等的权利,权利平等意味着义务的平等。人们追求的平等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观念的。马克思主义认为:“权利决不能超出社会的经济结构以及由经济结构制约的社会的文化发展。”[1](P305)公平“始终只是现存经济关系的或者反映其保守方面”[1](P448)或者“反映其革命方面的观念化神圣化的表现”[1](P212),平等观念本身是历史的产物,不同的人对平等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社会文化群体的平等观不同,不同人的平等原则、信条与标准不同。

价值观是历史的、具体的,因为价值主体是现实的、历史的、具体的。中国社会主义平等观不是从不同实践、不同价值追求中抽象出来的平等观,它是中国文化和社会主义实践塑造出来的。它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由中国传统文化中仁、爱等思想和社会主义制度共同塑造的平等观,它以公正原则为基础,融入关爱原则,带有更多的人文关怀。

具体的、历史的平等观不具有普适性,只有抽象意义的平等观才是普世的价值追求。考察一国或民族所倡导的平等的具体内涵,不能从抽象的概念去理解,要看这种平等观的实践,看它是一贯的,还是有选择的。

二、中国社会主义平等观是中国历史文化发展的产物

价值观产生于一定的社会文化中。中国社会主义平等观与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民族经历密切联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世界发展潮流所决定的,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继承与发展的结果。思想是在一定文化熏陶下,在具体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中国社会主义文化继承传统文化中和合思想,形成追求和合的思想。

中国文化强调和合,承认和尊重事物之差异,强调事物之间的和谐相处,不同事物相互整合共处于一体,强调和而不同。中国文化倡导爱、仁。儒家注重相互之间人的道德自觉,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自立立人,自利利他,倡导从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墨家强调“兼相爱”,注重物质上的利人,倡导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的“兼相爱”,强调“视人国若视其国,视人家若视其家,视人身若视其身”(《墨子·兼爱》)。这些思想深深地扎根在中国文化中。

中国传统文化是和平文化。中国没有对外侵略掠夺的历史记忆,更多的是和平交流的历史。郑和下西洋时,中国的海上力量最强大,技术最先进,但也只是与其他文明进行物质文化的交流、交换。而近代以来,西方国家打着追求自由、平等、民主、博爱的旗帜,却行侵略掠夺之实,以血与火的方式发财致富。

中国社会主义平等观强调平等、互利、合作,在合作中共同发展,把人的平等与国家的平等统一起来。在国际交往中,中国“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别国利益,在寻求自身发展时兼顾别国发展”[2]。邓小平强调,要把国际主义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3](P28)。中国坚持力所能及地援助他国,坚持在互利共赢方针下与他国的交往与合作,坚持在对等基础上的民主的问题解决方式,在平等协商基础上解决问题。这种公平观下,国家无论强弱、富贫一律平等,一国家的强大并不妨碍他国的利益追求。

近代以来,中国深受列强欺凌,对平等深有体会,懂得平等之宝贵。中国所追求的平等是具有实质内容的、具体的和现实的平等,是一贯的,是政治、经济等方面平等的有机统一。

三、西方国家的平等观是西方近代以来历史文化发展的产物

马克思指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不过是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不过是以思想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4](P98)考察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必须与统治阶级本身相联系,与产生这些思想的条件和生产者本身相联系,不能把二者割裂开来,如果使这些思想独立化、观念化,就会产生种种幻想[4](P100)。要正确认识西方的平等观必须与其产生条件和产生这种思想的人联系起来。

西方价值观是伴随资本主义发展形成的,是为资产阶级服务的。契约精神、自由市场理论和实用主义哲学对西方文化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这种历史文化背景下,价值观“在先天性的骨子里,都潜在有工商业化的利益和价值的成分”[5](P295)。它更多地强调适者生存的自由竞争,摆脱不了资本的权威,以自身利益诉求为基础认识他者的公平权利。契约精神和自由市场理论都以自由平等为基础,但资源占有的不均等使这种平等自由不可能真正实现,市场也不能保证财富分配的公平正义。契约和市场都需要其他力量来校正可能产生的非公正平等问题。

“金钱的权力凌驾于国家的社会政治权力之上,成了法律制定者,取代了人民意志”[6](P216)。在这种社会中,平等更多地被当作一种观念的东西来追求,它是符合少数掌握话语权的富人自身利益的平等观。其“平等是归结为法律面前的资产阶级的平等”[1](P720),所有人不管占有的资本或财产多少,甚至一无所有,在法律面前都一律平等[7](P51-52),在国际上是代表国际垄断资本的资产阶级国家的平等。其宣扬的平等是为“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使东方从属于西方”[4](P276-277),是资产阶级为在平等面具下创造一种对自己有利的自由竞争环境。在西方国家看来,它们的平等才是平等的标准,其他平等都是“错误的、虚伪的、落后的”。

西方国家的公平正义观,是以自己为中心延伸开去的公平,它倡导人们追求自己的合法利益,但欠缺对别人的人文关怀。在这种平等观下,追求是自由平等的,追求过程是优胜劣汰的竞争,赢者通吃,没有双赢。西方国家习惯于从零和游戏的视角思考和解决问题,在自己处于强势时就是对别人权利的剥夺和漠视,公平竞争的结果只能是国强必霸。

四、中国社会主义平等观更具实质内涵

邓小平指出,中国的人权和西方的人权根本就是两码事[3](P125)。中国社会主义平等观,有自己独特的价值标准和文化与制度基础,是共性与特殊性的统一。它建立在社会主义制度基础之上,是面向绝大多数人的平等观。

恩格斯在批判费尔巴哈的道德论时指出:“它是为一切时代、一切民族、一切情况而设计出来的;正因为如此,它在任何时候和任何地方都是不适用的,而在现实世界面前,是和康德的绝对命令一样软弱无力的。”[8](P240)西方国家吹捧自己的价值观是普世价值观,恰恰表明其虚伪性。

价值观的真正价值在于它成为人们的价值标准,并外化于社会生活实践中。中国倡导的平等,是建立在求同存异、兼容并包基础上的平等。在国际交往中,中国尊重别国的制度选择,尊重他们的历史与文化,正因如此,中国倡导的“一路一带”建设受到相关国家的积极欢迎和支持。

不熟悉别国情况,对别国道路指手画脚,是要犯错误的[3](P27)。西方国家把其他国家区分为所谓民主国家和非民主国家,进行有选择性的扶持或打压,努力把自己的民主模式作为“最好”模式向其他国家推行,导致很多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后退。经济制度与发展模式方面亦如此。美国是这方面最积极、最努力的国家,正如普京指出的:“美国实施的政策是世界上最具‘侵略性’的”[9]。中国社会主义平等观是所有民族的平等。在实现中国梦的同时,中国也希望各国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中国倡导的平等观是能够给世界带来“大同”的平等观。

五、两种平等观的实践不同

在西方资本主义的历史上,新帝国的崛起总伴随着新霸权取代旧霸权的战争。这种历史使国家之间互不信任,一国的崛起自然被看作是对霸权的挑战。“国强必霸”是西方国家以自己的普世价值观思考的结果,是传统殖民主义文化影响思维的结果,是以自身经验认识其他国家的结果,是强国逻辑,是存在强国特权所使然。有特权就有矛盾、有斗争,中国社会主义平等观指导的国际关系必须消除各种国家特权。

斯帕耶曼指出:“以世界道德立项的形式所提倡的东西将会导致道德上的虚无主义。这其实就是世界警察的变体,不过更为廉价而已……一种随处随时都适口的道德产品则意味着道德的终结。”[6](P17)西方国家把自己的平等观向全世界推销,使这种平等观变成了抽象的和观念的平等观,已经没有实际意义,更不能实现国际民主和共同发展。

西方文明自近代以来突出强调适者生存的自然竞争的丛林法则,强调竞争的公平,起点上的公平,但适者生存法则下不可能有真正的起点公平。这种适用规则的平等,未必是竞争行为本身的公平正义。西方文化在对待与他人关系时,是先自己,后他人,先照顾自己的利益,然后才是别人。它必然导致个人利益最大化的价值标准,在国与国之间,必然导致为自身利益最大化而以强压弱,在自己处于强势时会忽视弱者的权利,这种平等观实践的结果只能是权利的不平等。

中国倡导的平等观是世界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基本前提。习近平将“新型大国关系”的内涵概括为“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6]。中国主张,各国人民应共享发展成果,各国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积极促进其他国家共同发展[10](P260)。他在访问非洲时指出,要推动实现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梦。中国梦不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梦,它与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梦相联系。“金砖国家合作不是独善其身,而是致力于同世界各国共同发展”[11]。在中国社会主义平等观指导下的国际合作是为了世界各国的共同发展,使国际关系更和谐。中国永远不称霸,不以大欺小,以强凌弱,中国外交工作的目标是争取世界和平,“反对一切侵略和霸权主义”[3](P56、70)。这是中国始终坚持的外交原则。

中国社会主义平等观指导的对他人的帮助是平等自愿基础上没有索取的主动帮助,中国的国际援助不附带任何条件。而西方国家对其他国家的援助往往附加苛刻条件,在援助的同时也追求自身利益,受援国需要做出很大牺牲。中国不把自己的理论主张强加给他人,不强行推销自己的制度和价值观,也不会为本国利益而主动侵犯他国,给其他国家制造混乱,影响他们的发展,然后从中渔利,更不会因此而使用武力。

中国社会主义平等观追求包容性国际关系。在国际政治上,各国共同建设国际民主政治;在经济上,追求互利合作共赢,共享发展成果的伙伴关系;在文化上,追求“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12](P260),各种文化在交融中发展,共同推进人类文明进步;在生态上,坚持共同保护、共同建设的理念,不把环境破坏和污染转嫁给其他国家和人民。中国的国防建设是为了保护自身安全,致力于世界和平与发展,不是为了对强权政治的追求。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习近平.共同维护和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第一阶段会议上关于世界经济形势的发言[N].中国青年报,2013-09-06(3).

[3]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南怀瑾.南怀瑾精品集[M].北京:世界文学出版社,2010.

[6][德]赖默尔·格罗尼迈尔.21世纪的十诫——新时代的道德与伦理[M].梁晶晶,陈群,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7]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9]新华社.普京称美对外政策最具“侵略性”[EB/OL].http://news.hexun.com/2014 -06 - 05/165399550.html.

[10]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11]习近平接受拉美四国媒体联合采访[EB/OL].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4 - 07/15/c_126752272.htm.

[12]费孝通.中国文化的重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猜你喜欢

平等观价值观国家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浅析《反杜林论》的平等观及其当代价值
把国家“租”出去
金基德电影的佛教思想探究
浅谈马克思平等观及其当代价值
奥运会起源于哪个国家?
妇女真的解放了吗?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