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蒙古语地名传说考
2015-08-15呼和
呼 和
(青海民族大学蒙古言语文学系 西宁 810007)
蒙古族居住的地方是“无山没故事,无水没传说”的文化底藴十分深厚的地方。青海蒙古族是我国蒙古族中的一个重要成员,她和全蒙古族一样,所到之地都无不留下她们的印记,这印记就是她们所赋予各种地形、地貌等地理实体的名字。这些地理实体之所以有这样那样的名字,往往都包含一定的历史、文化内容,其中较多的是英雄人物的历史传说或历史事件,有的本身就是蒙古族人民某种心理期盼的标志,集中地反映了青海蒙古族人民的理想追求和美好的心理期盼。“地名不仅仅是一个名称或者一个符号;地名传说的故事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民间口头作品,而是关于当地主人——历史主人经过的历史文化的遗存。”①海龙、乌云琪琪格搜集整理出版的《青海德都蒙古地名传说》,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1年前言第1页。探索生活在青海高原的蒙古族的历史足迹,不但要依据历史文献,而且少不了对于地名的考察。据汉文史料记载,早在公元前二世纪始,强盛起来的匈奴就在今祁连山一带驻足,和西汉王朝相对抗。例如:当时所命名祁连山、浩门,昆仑山等地名。公元397年到414年鲜卑贵族在青海境内建立了南梁朝。公元410年左右吐谷浑(亦可写作“土棍”)部落的酋长阿才来到青海、甘肃建立了吐谷浑国。吐谷浑人原是辽东鲜卑慕容氏的一支。自13世纪始,蒙古族相继来到青海,驻足于斯。从蒙古汗国至元朝时期,亦卜剌,阿拉坦汗(俺答)、却图台吉、固始汗等都在青藏高原上建立过政权,留下了历史的辉煌。所以说,青海蒙古语地名,就是他们的历史足迹。例如:柴达木,巴顔喀拉山,可可西里、阿尔金山、祖尔肯乌拉山、鄂陵诺尔、扎陵诺尔、奎屯诺尔、沱沱河等蒙古语地名,就是历史的见证。“青海”这个名字,也许与蒙古先族及蒙古族进入青海的历史有关。根据《汉书》记载,西汉时期把”青海”叫“西海”,。北魏时始名“青海”,这在《魏书》《隋书》《唐书》:“吐谷浑传”里都有记载。由此才有了《青海》这个名称。《元史》作“颗颗脑儿”,明朝时期,定居在青海的土默特阿拉坦汗带领来的东蒙古叫“西海蒙古”,到了清代,才称为“青海蒙古族”。除此之外,1662年,萨囊彻辰撰写的《蒙古源流》里就有《在相距三万里的据说叫青海蔡卜齐雅勒地方建立了寺……”由此可见,那时,土默特阿拉坦汗也称“可可淖尔”,即“青海”。这个名字亦与和硕特蒙古有着密切的关系。根据益西班觉《青海史》之记载,早在松赞干布时代,把“青海”称作“赤雪”,而藏族人也从松赞干布时期就把“青海湖叫“赤雪湖”,除此以外,巴依斯哈力,尕毕等主编的《德都蒙古历史文献集》里的《青海王汗的故事》一文中就写道“青海”在藏语里叫“赤雪加姆”。①巴斯嘎拉、尕毕等编:《青海蒙古文献集》,辽宁民族出版社出版,1997年12月,第454页。它是藏语的《万户》的意思。尤其是和硕特部首领固始汗迁入青海,建立了和硕特部汗国,统一了青藏高原后自称“青海蒙古族”,所以“青海”应该是青海蒙古族的代名词,从此以后,不论在蒙古历史文献中、还是在汉族、藏族的历史文献中都用“青海蒙古”或“青海”这个称谓来指称,还有一个重要的根据是在松巴堪布·益西班觉《青海史》等文献中都有所记载。所以说青海蒙古族的族源应该包括匈奴、鲜卑时期的蒙古先族、蒙古汗国、元朝时期的蒙古族,亦卜剌,阿拉坦汗(俺答汗)时期的蒙古族、却图台吉、固始汗时期的蒙古族等几个方面。
从青海蒙古族的地名传说分布情况看,范围广,大概包括青海的各个部落,蒙古族驻足过和或现定居的地区。如今虽然在这些地区有的地名由于历史的变迁和民族迁徙变化等原因已经消失而被别的民族语言所替代或者发生了读音上的变异,但研究其渊源,仍能看到蒙语的影子。青海蒙古文字里记载了最初的地名传说是《安多政教史》里的《西日格图》传说和松巴堪布·益西班觉的《青海史》中的“青海湖传说”、“千只石羊”等民间传说故事,这些都是包含着历史传说的蒙古语地名。青海蒙古语地名的传说故事,最初的搜集整理者是海龙、乌云其其格,他们主编的《青海德都蒙古地名传说》等小册子,共有230多条地名。这些地名是研究青海蒙古族的历史文化、地理、语言等的宝贵资料。该书的最大特征不仅仅包括海西蒙古语地名,而且包括了分散在青海其他地区乃至甘肃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境内的一些地名传说。所以该书不但是集青海蒙古地区的重要地名传说故事,而且也是涵盖临近兄弟省内的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大部分的地名为一体的重要成果。但是玉树、果洛、大通、湟源,湟中、刚蔡,门源,祁连,循化、互助、贵德、贵南,共和,兴海等地区的蒙古语地名和传说故事还没有搜集完成。
一、青海蒙古地名传说的研究情况
青海蒙古语地名传说的研究,早在18世纪就开始了。在松巴堪布·益西班觉的《青海史》等著作里不但写了青海历史,而且也将青海湖地名的的传说故事记述在这本书里,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如对于青海湖当时的状况进行了叙述,应该说,他是在青海历史上研究青海蒙古语地名的始祖。但是,由于各种历史原因和社会条件的制约,这项研究未能持续下去。改革开放以来,才有学者关注了这项事业。值得一提的是,海龙、乌云其其格搜集的《青海德都蒙古地名传说》。在本书的前言部分,才布希格作了点评,他肯定了本书的研究价值。除此之外,关于青海蒙古语地名方面的册子和专著还没看到。
地名传说在专家的视野里,是从语言学、地理学、史学等几个方面去进行研究的。这是因为地名传说故事是和这些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我写这篇论文的主要目的是在为历史研究提供一些必要的历史根据。但是,可作参考的记载地名的历史渊源的史籍十分缺乏,所以本文的论述也毕竟会有不足的地方。
按照青海蒙古族地名所反映的有关历史人物、格斯尔传说,山水传说、自然环境的稀奇古怪的传说,寺院或佛教的名字等等内容,可以进行分门别类的研究。但是,为了论述得集中,本文仅就历史人物方面的地名内容及其特征进行阐述。
二、有关历史人物的地名传说
从青海蒙古的有关历史人物的地名传说来看,有两个特征是可以确定的:第一,一部分传说是历史性的,这方面传说是历史的真实性原本地保存着,很有历史的价值性,例如:《津思图(现江西沟)》、《希格拉》、《却图的肯德》、《吉浓山》等等。第二,一部分传说是历史性和审美思想相结合的,这方面的传说虽然是给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做了一定的艺术化的加工,但其历史的足迹依然可寻。例如:《额贝河》、《石头敖包》等等。这是青海蒙古地名传说的最重要的两个特点。除此之外,缺乏历史根据的传说故事也很多。例如:《阿勒腾布拉格》、《固始汗绊马石的传说》等等。这对于缺乏文字记载的历史事件来说,有着一定的借鉴价值和参考价值。青海蒙古的有关历史人物的地名中,包括了有关成吉思汗的地名传说、有关忽必烈的地名传说、土默特阿拉坦汗的地名传说、固始汗的地名传说、却图台吉的地名传说、丹津洪台吉的地名传说和蔡汗丹津的地名传说等。这些地名传说主要是反映和记述这些历史人物在历史上的辉煌贡献。所以,研究这些地名,要和其历史结合起来,进行比较研究,才可能理清这些地名的历史渊源。因为这些地名是以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为依据,并赋予不同的情感因素而命名的,很可能与真实的历史有一定的差异,我们研究的目的在于去伪存真,化模糊为清晰。为此,我们要全面、广泛地搜集这类地名,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类分析,参照有关历史文献作精细的对比研究。揭示其合理的核心。“地名研究是对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研究有间接帮助的。例如:对古代地名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当时那个地方建立过什么政权、当地寺院是什么时候建立的、在当地发生过什么战争,是哪些人开发了当地,推动了社会的进步?等等,提供参照。”①天峰:《关于地名研究问题》,《蒙古语文》,2009年第6期。。青海蒙古语地名中有许多是在青藏高原上建立过功勋的汗王的名字和宗教历史人物的名字,也和那些定居过的蒙古族部落和寺院的生产活动、宗教活动有直接联系的,所以这些地名不仅是民间传说故事,而是青海蒙古的语言、历史、宗教等方面的历史记忆,研究青海蒙古族的历史,是不可缺少的最宝贵的材料,也是发展旅游文化的最重要的资源。
1.有关成吉思汗的地名传说
在青海蒙古语传说中,有关成吉思汗的地名传说如白天的星星一样,是最少的!在笔者阅读过的传说故事中与成吉思汗地名有关传说,只有《阿拉腾布拉格》和《额贝河》。从《阿拉腾布拉格》传说来看,跟有关格斯尔传说的地名往往联系在一起,传说性、故事性大,却缺乏历史考证的材料。可能是讲述者有意识地在格萨尔的地名传说上增添了有关成吉思汗的内容,意在称颂成吉思汗的功绩和英明。除此之外,有关固始汗和罗布藏丹津传说的地名也有类似的情况。《额贝河》传说可能是《黄金史》里记载的传播于其他蒙古族地区的《黄河传说》的变体;《阿勒腾布拉格》的传说,是在有关成吉思汗历史事迹的基础上进行加工,使之具有了神奇色彩的传说故事。这个传说叙述了圣贤成吉思汗西征路上用火箭射死了前来阻拦的独眼妖魔,在浩瀚的沙漠里前行,遭受着饥渴的折磨,士兵和战马频临死亡,成吉思汗用呼必勒罕的神碗酿造出甘甜的雨露,才使自己的兵马从死里逃生。为了纪念此事,在要走出沙漠时,成吉思汗就将呼必勒罕的神碗留了在那里,那里就泉水如涌,形成了湖泊,湖水滋润着那里的土地,使荒沙之地变成了牧草嫩绿的草原,人人欢乐,五畜兴旺。因此,人们就将那个湖称之“阿勒腾布拉格”。(就是今天所谓的金子湖)关于成吉思汗是否到过青海或者柴达木,学界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是在萨囊彻辰的《蒙古源流》中提到成吉思汗在公元1206年到过柴达木;二是《元史·太祖传》里写道成吉思汗在公元1227年只到过青海边界。由此可见,成吉思汗未涉足柴达木,但曾到过今民和县官厅沽临官黄河渡口的史实却是可信的。因此,这个传说与成吉思汗的事迹相联系,虽然缺乏历史依据的确证,但它反映了蒙古族人民把成吉思汗作为自己民族的精神领袖而崇敬的虔诚心理和感情。在这个传说里,详细地叙述了成吉思汗是怎样消灭了独眼妖魔和战胜饥渴,变荒沙为草原,为百姓创造人人欢乐、五畜兴旺的人间胜地的过程。蒙古国的著名学者德·策仁索特那木说:“独眼妖魔的故事,最早是与动物相联系的,后来,一半与人相联系,一半与动物相联系,最后是独眼人或者是独眼妖魔”①达·巴图,勒·档玖著:《蒙古民间故事新探;讲述者,民间故事,传承民俗》,2009年,民族出版社,第135页。这是源于蒙古族早期故事传说中的怪相独眼瞎子的鬼祟或独脚残缺的妖怪的故事。所谓“鬼祟”可能是“莽古思”(魑魅)形象中一类,在青海蒙古族中至今骂人或牲畜也经常使用“瞎鬼”或“残妖”这样的词语。
《额贝河》的传说是由“额贝河”之名而来的,它的一个变体就是在其他蒙古族地区传播的《黄河的传说》。在历史上,青海蒙古族将“黄河”称之为“哈顿额贝河”。“哈顿”和“额贝”读音不同,但基本意思是相同的。“额贝”是青海蒙古族对妇女的尊称,“哈顿”是“皇后、夫人”的意思,也是一种尊称。青海蒙古族中有“世上有‘三红’”的说法,即:“寒风刮起天际红”、“幸福额贝脸颊红”、“六十个顶珠的缨子红”。在这个传说中,叙述了成吉思汗用骑兵占领唐古特国,杀了国王,强娶国王之妻固尔本乐斤为己之“额贝”(妃),其妻被迫跳入黄河自尽,成吉思汗为表示对其忠于国王而至死不屈的精神的赞誉,便将黄河命名为“哈顿额贝河”。这个传说,为我们提供了探索成吉思汗占领唐古特国的历史的一些线索。
2.有关忽必烈的地名传说
与忽必烈事迹有关的地名传说,我们只搜集到了《骡子河》(藏语叫“周克河”)这一个版本。在这个传说里,记述了忽必烈率兵南征大理时,在此地建立驿站、蓄养驮骡的事情,此地名也因此而来。这个传说所反映的事实是比较可信的。《青海蒙古族历史简编》书中记载“忽必烈率师北返,招降喀木地区吐蕃诸部。此役中,达吾尔部奉调前来,在卓格浪地区(西倾山河曲地区)设立马场和驿站,负责后勤供应。战后,达吾尔部一部分人留居当地,成为今河南蒙古族自治县内蒙古人最早进驻该地区的部落”②芈一之主编,齐,布仁巴雅尔等翻译的《青海蒙古族历史简编》,内蒙古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1996年,第32页。这一历史事实。
3.有关阿勒坦汗(俺答汗)的地名传说
有关土默特阿勒坦汗的地名传说,我们搜集到的有:《津思图》和《蔡卜齐雅勒》两篇。这两篇传说。是以历史人物阿勒坦汗为题材而创作的民间地名传说故事。在这两篇传说中,描述了16世纪末期阿勒坦汗在青海的主要活动,记述了邀请三世达赖喇嘛索南嘉措在今恰卜恰相会的史实,说明了阿勒坦汗是在东蒙古传播藏传佛教的真实历史人物。这些地名具有佐证阿勒坦汗迎接三世达赖喇嘛的历史事实的价值。在《津思图》这篇传说故事里,叙述了土默特阿勒坦汗在蒙古地区传播藏传佛教、兴建寺院,邀请三世达赖喇嘛,以及与达赖喇嘛在今恰卜恰会面时,此地附近的蒙古官员和跟随阿勒坦汗的官员们也聚会于斯。从史书里我们可以知道那时官员戴的帽子顶上的帽珠都是用宝石、珊瑚、水晶、玉石金属等制成,以其质料和颜色分别官阶的品级。因为他们都戴着津思图“顶子帽”,聚在一起,处处都是“顶子”,于是这个地方也就叫做“顶子”。这是和历史事实相符合的。“顶子”蒙古语叫津思图,汉语现叫“江西沟”,青藏公路沿此而过。“津思图”和“蔡卜齐雅勒”地理距离并不很远,而且是阿勒坦汗活动过的主要地方,这和历史上记载的历史事实相符合。《青海蒙古族历史简编》说:“于戊寅年即万历六年(1578年)五月十五日良辰吉日,土默特蒙古汗王俺答身穿洁白缎衣,率领妃子属下万人,与黄教领袖索南嘉措终于在西海之畔的仰华寺会晤。③芈一之主编,齐,布仁巴雅尔等翻译的《青海蒙古族历史简编》,内蒙古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年,第172页。在《恰卜恰传说》中也说,土默特俺答汗迎迓三世达赖喇嘛在回来的路上于斯以肴馔和佛茶宴请达赖喇嘛,而“肴馔”在蒙古语里叫做“恰卜”[ʧаb,敬辞],“茶”即[ʧаi],于是,就把这个地方叫做[ʧаbʧаi],汉语就叫“恰卜恰”。当然,究竟是“恰卜恰”,还是“察卜齐雅勒”[ʧаbʧа:l],历史学家并没有定论,还待进一步研究,更需要详细查阅蒙、汉、藏等历史文献资料。我们看到的资料有:《青海蒙古族历史简编》中记载的“仰华寺,西海蒙古时期的重要寺院,位于今海南州共和县恰卜恰地区(察卜齐雅勒),原名察卜齐雅勒寺之说,与《蒙古源流》上的丙子年,阿勒坦汗的使臣从西藏回来后,就以三万之众在青海湖畔的名曰“蔡卜齐雅勒”之地建寺的记载相一致。①芈一之主编,齐,布仁巴雅尔等翻译的《青海蒙古族历史简编》,内蒙古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1996 年,第170页。可见,此地不叫“恰卜恰”,而叫“蔡卜齐雅勒”是正确的。②青海省志编纂委员会编:《青海历史纪要》,1980年4月,青海人民出版社,第51页。所谓“蔡卜恰齐雅勒”,就是蒙古族根据那个地方的山形如刀砍了一样峭直而得名,即“劈峭的”之意,现在汉文写作“恰卜恰”,实为蒙语音译词,这与传说的用肴馔与“佛茶”宴迎三世达赖喇嘛似乎没有直接的关系。
4.有关固始汗的地名传说
有关固始汗传说的地名故事,我们只搜集到了《狭路》、《固始汗马绊石的传说》、《千只山羊》等。《狭路》的传说主要叙述的是固始汗在“乌兰浩秀”(红嘴山)消灭了却图台吉三万大军,有一部分被答颜台吉消灭在冰天雪地,其残余全被歼灭在附近的峻岭峡谷之间,由此而得名为“狭路”。从史籍记载中得知,却图台吉是从一个山洞里找到的。当固始汗的属下砍掉却图台吉的头后,又用他头上的辫子绑在马尾上,催马疾驰前去拜谒固始汗时,固始汗大怒,说:“却图台吉虽然很坏,但他毕竟是盟旗的官员,不能如此侮辱他的人格!”当即命令其属下马上从马尾上解下来,亡命之头就滚落在地了!”
从这个传说里,我们可以摸索到固始汗是怎样消灭了却图台吉的历史线索,在本传说中对“狭路”这个地名不但做了解释,而且叙述了固始汗因属下杀了却图台吉而感到遗憾的事实。从而,使我们可以理解固始汗为人的高尚品质。固始汗不但是和硕特部的英明首领,而且是四卫拉特部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因此,他是深知事理的,虽然歼灭了却图汗的军队,却没有消灭他的臣民。这和历史上说的“卫拉特部队将却图台吉的庶民遣返至准噶尔”③乌云毕力格著:《和硕特蒙古史略》,1990年3月,内蒙古文化出版社,第113页。的事实是相符合的。因为后来罗卜藏丹津起义失败后,满清政府将青海蒙古族划分为29旗,其中,就有喀尔喀一个旗。按照习惯此旗叫“喀尔喀扎萨克旗”。这些喀尔喀人不是却图台吉的庶民,而是后来迁徙过来的一部分喀尔喀人。
5.有关却图台吉的地名传说
与却图台吉有关的地名传说,我们搜集到的有《却图台吉的七个烽火台》(有三个版本)、《却图台吉的洞穴》、《阿很大日山》等三篇。而传说的“却图台吉的七个烽火台”的故事,是指今天的乌兰县所在地的那个遗存的破旧村落的废墟,传说那个烽火台是却图台吉的七个客人建起来的,但却图台吉居住在哪里,是否建立过烽火台和村镇,不论在汉文史籍中,还是在蒙古族、藏族的史籍中都没有明确的记载,所以也很难说那个烽火台就是却图台吉建起来的。特别是从历史上固始汗和却图台吉的那次战争的地理位置来看,大约是在今青海湖畔的刚察县的“伊克乌拉”和“巴格乌兰”附近。此外,关于却图台吉进入青海的时间,在蒙古族、藏族的史籍中分别记为1630年、1632年和1634年,从这些记载来看,却图台吉来青海四五年的时间,脚跟还未站稳就能建立那么多的烽火台是不可能的。因此,我们有必要进一步发掘汉、蒙、藏文史资料进行深入研究。但是,《却图台吉的洞穴》所描述的情节却是有着比较明显的历史印迹的。这个传说比较详细地叙述了固始汗与却图台吉在大小两座“乌兰山嘴”之间的激战中,却图台吉因失利躲进在一个洞穴里的事实,叙述了固始汗的兵从那个洞穴里抓获了却图台吉,并杀了他。这是有历史记载的,因此,这个传说也就具有了历史价值,是研究地方历史的真贵资料。
6.有关丹津洪台吉(罗卜藏丹津)的地名传说
与丹津洪台吉有关的地名传说,我们搜集到的有《马海湖(帽子和鞋)》、《当河》、《石敖包》、《镫子湖》等为数不多的几篇。青海蒙古族从来认为丹津洪台吉就是反对满清统治的罗卜藏丹津。在历史上,罗卜藏丹津自称“达赖浑台吉”。但是这些传说中的主人公叫丹津浑台吉,而且在历史上却叫丹津浑台吉的另一个人,由于他参与罗卜藏丹津的反清起义而被清兵俘获。例如:《青海历史纪要》中说:“副都统达鼐率兵追罗卜藏丹津至花海子(蒙古族称“赛尔腾马海”),又俘虏了丹津浑台吉。”如果汉文史料的记载是确实的话,那就不是罗卜藏丹津。而另有其人。因为本书接着写道:“三十后,即公元1755年(清高宗乾隆二十年)”清军在新疆征准噶尔,攻占伊犁,罗卜藏丹津被清军俘获。”①青海省志编纂委员会编:《青海历史纪要》,1980年4月,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第66页。。正因为如此,这些传说里所说的丹津洪台吉,是不是罗卜藏丹津就成了一个问题。因为民间文学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可变性,不论在内容、情节、主人公方面,还是在产生的时代和地区、体裁等方面都可能发生变化,因此,作品的主人公既可能是达赖洪台吉变成丹津洪台吉。特别是从这些传说的情节来看,与罗卜藏丹津反清的事实基本相符,不会指的是别人。其中最重要的根据是,在青海蒙古传唱的《丹津洪台吉的传说》和《嘎斯白芨芨草》等民歌就提到了丹津洪台吉直向北走到达准噶尔的情节。也充分证明了丹津洪台吉就是罗布藏丹津这个事实。由此,我们可以说,有关丹津洪台吉的地名传说,也就是有关罗卜藏丹津的地名传说。至于在青海蒙古族的传说和民歌中用“丹津洪台吉”,是一个尊称,也是表示尊敬的一种习惯称呼。有些史书或者传说故事也经常用丹津洪台吉或罗卜藏丹津,都指的是同一个人。据藏文史籍色多《塔尔寺志》“青海丹津珲台吉……于岁次癸卯(1723),蒙古军兵来到西宁等汉族城市中大肆烧杀劫夺捣毁。”②芈一之主编,齐,布仁巴雅尔等翻译的《青海蒙古族历史简编》,内蒙古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年,第323页。的记载。由此可见,确实有一些史书把罗卜藏丹津说成了丹津洪台吉。因此丹津珲台吉就是罗卜藏丹津而不是别人。《马海湖》等传说都称呼罗卜藏丹津。在《马海湖》传说中是这样记述的:从前,青海亲王罗卜藏丹津反清起义,蒙古军遭遇重创,即刻率兵北迁,……罗卜藏丹津在湖的对岸用法术化冰为水,湖水上涨,才使追赶来的敌兵淹死于湖内,顿时湖面上漂满了淹死的敌人的鞋、帽,于是,后来人就这个湖叫做“马海湖”(“马海”“马拉海”是蒙古语“帽子”的词首音节的读音、“夏海”是蒙古语“鞋子”的词尾音节的读音,两个音节合起来就是“马海”)。可见这个传说有着丰富的故事性。特别是巴隆旗的东措额吉讲的《独身母亲》传说故事中有“……丹津洪台吉来到长满芦苇的湖边,把帽子和鞋子脱下来,到别的地方蹓跶时,从后面追来的满汉兵看见了湖边的帽子和鞋子,就以为丹津洪台吉渡湖了,因而他们兵马过湖淹死湖中,因此,湖面漂浮着很多鞋帽。把这个地方就叫‘马海’。”(叫马拉海夏海)这是可信的。这个传说的故事情节与实际生活逻辑是相一致的,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当然仅仅以此为佐证还是不够的,仍需要充分的史料来论证。
7.有关察汗丹津的地名传说
与察汗丹津有关的地名传说故事,我们搜集到了《东吴河》、《吉囊山》两篇。“东吴”是藏语,“第一条河或者第一弯”的意思。这个传说故事是记述的公元1709年,察汗丹津为修建拉卜楞寺,从拉萨邀请嘉木样活佛。当嘉木样活佛来到时,察汗丹津带领千名僧俗前去迎接,大设宴席款待。于是就把设宴地方的那条河叫做“第一条河”。这条河前的深谷就叫“第一弯”。根据史料记载,拉卜楞寺院是察汗丹津创建的。《青海蒙古族历史简编》中写道:“该寺初建于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两年后竣工。康熙四十年,察汗丹津派人入藏,寻访高僧,准备建寺。四十八年,嘉木样大师抵达黄河南蒙旗,定这一年为建寺开始。次年,选定大夏河边浪庆湾扎西曲滩建寺,即今拉卜楞寺所在地,康熙五十年竣工。”③芈一之主编,齐,布仁巴雅尔等译:《青海蒙古族历史简编》,内蒙古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年,第532页。可见,这个地名传说还是有历史依据的,在时间上也是相一致的,起码可以成为这个地名形成的佐证。《吉囊山》的传说,还与察汗丹津的父亲达尔吉包绍格图吉囊的名字有直接的联系,因此它有很强的历史真实性。
三、有关历史人物的地名传说的内容取向
从有关历史人物的地名传说的内容取向来看,大约有以下几个方面:1.与远征或战役有关的内容
远征是成吉思汗一生的主要活动,他为了蒙古民族的生存和发展,进行了多次的战役,统一蒙古各部,进行了西征。因此,有关成吉思汗的地名传说很多,例如:在《阿拉腾布拉格(金泉)》、《额贝河》两个传说中,就反映了圣贤成吉思汗西征时,披荆斩棘、历经艰险,战胜唐古特国的历史印迹,表现了对成吉思汗创建伟业的崇敬感情。“在老百姓看来,人类生活是多变的,城廓、碑楼也是会损坏的,只有山河是永恒的。因此,大汗的名字融化在山山水水之中,才会永恒地活在人民心中。这是蒙古人用巧妙的构思,创造出大量的民间传说、故事,把成吉思汗的巩固和睦团结,建立统一国家的历史功绩被融化于千山万水之中,让自己的后代永远牢记不忘。”①(蒙古国)哈·桑普乐丹德布编者:《蒙古传说大系》,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5页。《骡子河》的传说故事,是描述忽必烈率兵攻打大理时,在今河南县建立马场、驿站等后勤供应基地的历史事实;《狭路》传说故事,则是比较真实地记述了却图台吉残余部队被迫进入峡谷而被全歼的事实也是可信的;《马海湖》、《石敖包》等传说故事也反映了罗卜藏丹津在反清战争过程中某些历史遗迹。
2.与达官贵人和宗教高僧有关的的地名传说的内容取向
特别是17世纪以后,宗教寺院成为蒙古族文化教育的中心,许多喇嘛高僧云集蒙古地方,传播宗教文化,建立了不朽功勋。青海是藏传佛教黄教创始人宗喀巴的诞生地,也是土默特阿勒坦汗与第三世达赖喇嘛会面,商定在蒙古地方传播黄教的策源地。因此,一些达官贵人和宗教高僧或著名寺院的名字也与民间传说故事相联系。例如《津思图——顶子》、《恰卜恰》两个传说故事说到的土默特阿勒坦汗在这两个地方迎接三世达赖喇嘛,并以肴馔、佛差宴请之事而演变为“津思图”、“恰卜恰”两地之名,是可信的。《东吴河》传说故事,讲的是察汗丹津修建拉卜楞寺,迎请第一世嘉木样大师而得名的“第一条河”之名的由来。这些与寺院名或者与大僧圣贤有关的地名传说,都说明了阿勒坦汗在蔡卜齐雅勒与达赖喇嘛相会,蔡汗丹津在“第一条河或第一弯”迎请嘉木样大师的历史事实是真实的。
3.与一些历史人物的政治失误相关的内容取向
在《却图台吉七个烽火台》的传说故事中,所说的却图台吉是黄教的反对者,所以必然会遭到贬斥。和硕特部是以扶持、保卫黄教而来到青海的,因此对于却图台吉反对黄教的做法必定要遭到丑化和斥责。从宗教的角度来解释,因为却图台吉信奉红教而反对黄教,因此,他还没有完全建立起七个烽火台,就命遭厄运。实际是由当时的社会历史趋势所决定的,本传说的另一个版本《阿很大日山》说的是,却图台吉是一位大学问家,他在青海传授了几种学问的事情。这一方面说明却图台吉是一个有知识、有文化的人,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人民群众对于历史人物的得失总是能公正、客观、忠实地给予评价的。
四、有关历史人物的地名传说的特点
蒙古人自古以来就善于运用艺术手法来描写自己的历史,并为后代所继承,成为一种传统。从《蒙古秘史》到《黄金史纲》、从罗卜桑丹津的《黄金史》到萨囊彻辰的《蒙古源流》等,都是这样撰写的。我们从青海蒙古这些地名传说中可以知道生活在青海高原的蒙古人曾经经历过的战争、政治、经济、迁徙、宗教行为、宗室兴衰等不同历史时期的生活、斗争的历史概貌。其特点是:
1.充分反映了蒙古人有将历史人物的事迹以地名的形式保存下来,传给后代的文化心理。由于种种原因,蒙古人没有将历史人物和他们的事迹用文字记载下来的条件,却有将这些人物的功绩用自己出生的土地上的山山水水的名字融为一体,传给后代的习惯。青海蒙古就是这样一代代传承了下来,至今依然如此。
2.蒙古人那时把藏传佛教视为至高无上的信仰而崇拜,以寄托和反映自己的理想和期盼。蒙古人早在13世纪就开始推崇藏传佛教。特别是土默特阿勒坦汗皈依黄教,在东蒙传播黄教,授予索南嘉木措“达赖喇嘛”称号。和硕特固始汗率领卫拉特四部联军进入青海,扶持、保护黄教,并授予扎什仑寺法台罗桑却吉坚赞“斑禅博克多”称号,使全蒙古信奉黄教,把黄教创始人宗喀巴认作有蒙古血缘的人。宗喀巴究竟是不是蒙古人,我国汉族学者早有定论,并在《中国人名大辞典》中有明确地记载,而且在藏文史书中有“固始汗支持宗喀巴的黄教,并不是为了藏族的利益,因为宗喀巴是蒙古人,当然要为蒙古人做事。”①达·巴图:《关于宗喀巴是否蒙古人》,《中国蒙古学》,2011年第2期,第12页。历代达赖博克多和斑禅博克多都明白地知道宗喀巴是蒙古人,因此,他们就将自己的宗教信仰向外传播的要求和蒙古帝王官员们为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的政治需要结合起来而相互利用。正是这种紧密的关系,蒙古人先后进军青藏高原,完成了在蒙古地方传播藏传佛教和扶持、保护藏传佛教的任务。例如《都兰河》、《恰卜恰》、《第一条河》等传说故事,都反映了当时蒙古各部君臣百姓信奉黄教、期盼安宁的理想要求。这样的内容在青海蒙古民歌中表现得最为突出。例如不论是《政歌》,还是《宗教歌》,在其末尾都有一句“国家安定,宗教平安!”的祝颂词,这正是万众百姓的国家稳定、百姓平安的虔诚期盼。
3.蒙古人把大自然视为神圣,就像爱护自己眼睛一样地爱护生育他们的土地,并有着强烈的乡土观念,他们用“生我的土地是金子,饮我的水露是甘霖”的谚语来表达自己对于家乡土地热爱的深厚感情,同时,也有很多表达这种感情的传说故事,如《阿拉腾布拉克》、《三只山羊》等。
小 结
纵观青海蒙古族的与历史人物有关的地名传说故事,其历史价值是很高的,它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历代蒙古王公贵族在青藏高原活动的历史事迹。这些地名的价值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为研究地域历史文化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青海蒙古族虽然有非常丰富的历史文献,但是由于战乱、政权更迭和长途迁徙等原因,许多历史文献没有完整地保存下来,因此,这些地名传说故事就成为研究地方历史文化的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在一定意义上说,也可以成为考察有关史料的重要依据和线索。因此,海龙和乌云琪琪格两人整理出版的《青海德都蒙古地名传说》一书,是对已经丢失的祖先创造的历史文化遗产的抢救,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些地名传说不但和历史人物的事迹有着直接的联系,而且其地名依然保留至今,仍在使用,有着极高的历史价值。不言而喻,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这些地名中,有些已经消亡,有些正在发生变化。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由于某种战乱、政治更迭,或者民族部族的兴衰,蒙古人失去了原居住地,而迁徙到别的地方,使原来的地名发生了变化。
(2)解放以后其他民族大规模地迁入,改换了原有的地名。特别是近几十年来一些藏族文人随意把原为蒙古语的地名改写成别的地名,造成了一定的混乱。如;可可西里、柴达木、格尔木、阿汗大日山(寺)、木里、苏里(蒙古语叫木日、苏日)、甘子河、吉尔木等多处地名。这种随意性抹杀了一个民族部族的历史轨迹和历史文化的印迹,是不利于建设和谐社会和社会稳定,而且研究地方史也是不利的。研究青海地名必须持科学、历史、公正和客观的态度,必须严格地、认真地查阅汉、蒙、藏文等民族史籍、文献资料和历朝历代地理图表,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对青海地名做出正确的解释。
(3)原来的许多蒙古语地名被意译成汉文名,例如:“金子湖,”“黑马河”、“冷湖”、“牦牛山”等。
2.地名直接与蒙古人创造的历史文化相联系,而且一代代传承了下来,有着重要的实用价值。在地名传说中反映着蒙古人创造的包括以建筑物、寺院在内的历史文化成果,往往是对后代进行热爱祖国、热爱民族教育的不可多得的珍贵教材。特别是藏传佛教在蒙古地方广泛传播以后,梵藏宗教文化深刻地影响着蒙古人,从而在历史文化、宗教信仰、医学、民俗、饮食等各方面,都深深地烙上了宗教的印记。蒙古人总认为佛教是高度文明组成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宝库,因此他们通过建寺、礼佛来大力宣传、传播佛教文化。土默特阿勒坦汗的弟子们兴建的“蔡卜齐雅勒寺”虽然被毁,但是已经是不可磨灭的历史事实。在青海蒙古族政教史上影响最大的扎藏寺、拉卜楞寺、都兰寺等,依然是现在蒙藏两个民族信徒的朝拜圣地。通过这些寺院向后代进行民族的辉煌历史和文化的教育、传播蒙古族佛教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3.对于发展旅游事业有着重要意义。发展旅游事业是当今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应该合理开发,将自己民族的历史、文化遗产的寺院、习俗、饮食、手工艺等介绍给别的民族,大力发展旅游事业,不但能可以增加民间收入,而且对于发展地方经济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4.凸显地方特色。地方特色可以分为自然地理特色和语言文化特色两种。在这些传说故事中,所描述的历史人物,大多数都是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定居在青藏高原,作出过重要贡献的真实的历史人物。特别是阿勒坦汗、固始汗、却图台吉、罗布藏丹津等,都是在这些地方生活和活动过的真实的历史人物,他们的名字或事迹都与地名相联系。例如:“蔡卜齐雅勒”、“津思图”、“伊克乌兰”、“巴格乌兰”、“马海”等。不仅如此,而且这些地名的读音都保留着青海蒙古语语音的特点。因此这些传说是研究青海蒙古族地方方言的珍贵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