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个“不讲道理”的老师

2015-08-15蔡舜梅

新课程(中学) 2015年1期
关键词:讲道理道理板书

蔡舜梅

(福建省漳州市东山一中)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所以,作为老师,讲道理似乎是必须的,特别是当对象是学生时。从古至今,学生犯错,老师便会如滔滔江水绵延不绝,上到天文,下到地理,追古溯今,旁征博引,把自己感动得都一塌糊涂,心想,学生应该更甚吧,可结果呢。在家从小到大听父母讲道理,在学校从幼儿园的时候就听老师讲道理,现在你讲的这些,还能让他触动?因而,在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上,我们是否需要思考一下,“讲道理”是否能取得预期的效果?我们是否在这个方面得另辟蹊径。

夸美纽斯认为:“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的感觉开始的。”在德育中我们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的理论,而是尽可能地让他们“深有体会”。而这种“体会”体现在体验式教学活动中表现为教师积极引导学生亲身体验学习过程,充分感知、感受、感悟蕴藏于教学活动中的人和事,从而获得知识、提高能力、生成情感、健全人格,激发和丰富学生的积极情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记得有一次上课,要板书时发现学生还没有擦黑板,黑板右上角处值日生的名字赫然醒目。等了几分钟,依然没人上来,但我还是什么也没说,点了名让值日生上去擦。过了一段时间,又出现了同样的问题,这一次,我花了十几分钟的时间给他们讲道理:从劳动的好处,到责任感——我试图从道理上让他们清楚认识这种行为的性质。但是有一天,又没擦。这一刻,我觉得是该反思以往处理这个问题的方式了。我什么话也没说,径直拿起粉笔在原来铺天盖地的板书上把我的板书“叠”了上去。正当写第三个字时,底下的学生大叫,值日生!值日生也已经飞奔上来,擦得干干净净。令我更诧异的是,从此以后,居然再也没有出现这样的问题!

这个事例给我很大启发,不得不承认,行为要远比语言来得更加有力量。以后在处理学生问题时我更会思考,我是讲道理呢,还是应该做些什么,让他们更有体会。

教育家杜威认为,教育并不是一件“告诉”和被告知的事情,而是一个主动的和建设性的过程,要使孩子“明白道理”,必须要让学生有机会在实践中获得连续不断的经验。学校德育必须坚持主体性原则,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如果仅仅对学生意志、行为进行限制、规范,将“管、卡、压”作为道德教育的基本手段,必将事倍功半,成效甚微。所以,道德教育情感的建立始终离不开受教育者自身的道德体验,因而要让学生在体验中明白道理。

教育是门艺术,讲究的是简单和精巧。改变“讲道理”的思维定式,变通一下,效果可能会好得多。

现代心理学研究证实了东西方先哲们的观点:从讲道理到接受道理,中间的距离可能很远。一个人能否接纳别人的观点,首先取决于情绪,其次取决于对方的行为,最后才是对方的语言。当然,做“不讲道理”的老师,并非完全否定言语的必要性,而是强调口头教育的适度性和行为教育的重要性。这里有3条建议。

一、“讲道理”一定要言传身教

《后汉书·第五伦传》: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论。可见以身作则示范性的重要性。要教育好学生,必须首先自己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我们给学生的影响或许细雨无痕,不着痕迹;或许是刻骨铭心,以致影响他今后的人生。所以老师要以身作则。

二、相信正能量,避免向学生灌输庸俗价值观

教育的真正准备是完善自己,以前一位老师告诉我们:“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牢骚满腹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今天在这个物欲横流、虚躁浮华的世界里我总觉得这两句话受益终生。所以,如果感觉自己的高度不够,不知道该如何说,什么也不说总比胡说好得多。

三、切不可把“不讲道理”做成“不讲理”

当学生的行为不规范或者违反校规校纪时,老师自己先静下心来,理智处理,而不是居高临下一顿痛斥,不问原委便青红皂白更是不明智。有时也尝试着换位思考,若你是他,会不会选择他当时的行为,这样你的道理对他而言便多了一层亲和力。

总之,教条不重要,教养才重要。卢梭说过,事事讲一番道理,是心胸狭窄的人的一种癖好。有气魄的人是有另外一种语言的,他通过这种语言,能说服人心,作出行动。想让学生懂道理,老师就要口头少讲道理,行为符合道理,这样学生才能明白道理——这就是我理解的教育的道理。

[1]王同林,陆全贵.中学生公德修养的生成机制[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3(12).

[2]黄华东.谈谈体验式教学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具体运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3(12).

猜你喜欢

讲道理道理板书
道理都懂,为什么过不好这一生?
“讲道理”的面包
不好听,却很有道理
小学美术课堂板书的四种效用
怎么跟孩子讲道理?
硬笔书法教学板书实录(二)
讲理的八大戒律
道理
智珠
思想政治课简约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