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普通高中政治课堂分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

2015-08-15陈海峰

新课程(中学) 2015年10期
关键词:普通高中分层教学策略

陈海峰

(广东省河源市东源县东源中学)

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在提升教学效能、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愿景下,课堂教学策略、教学模式的研究蓬勃发展,其中小组合作学习或者称之为合作学习的研究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很多地区都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对于广东普通山区(河源)的高中政治课堂教学而言,学生个体在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上的差异性是极大的,被动学习的状况普遍存在,绝大多数课堂的教学都是以分层教学的理念来实施的。普通高中政治课堂分层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我们也开展了合作学习的研究,如何提升教学效能,怎样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以下我将基于河源市普通高中政治分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出发,从教学理论和教学策略、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以及评价方式三个方面谈谈普通高中政治课堂分层教学小组协作学习的组织。

一、教学理论和教学策略的选择

每种教学理论和教学策略都有其优势和不足,教师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只能选择某种适合本地区、本学校实际并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教学理论和教学策略,针对河源山区普通高中的实际情况,我们选择了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试图针对学生对所要解决的问题认知差异和原有能力之间存在的差异,通过教学,在教师和其他同学的帮助下努力消除这种差异,实现共同的成长和发展。

在教学策略上,采用了支架式的教学策略。“支架式教学法是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出的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法。”在普通高中政治课堂分层教学中我们分解了知识和任务,一步一步地为学生的学习提供适当的、小步调的线索或提示(支架),让学生通过这些支架逐步攀升,逐渐掌握所要学习的知识,发现和解决学习中的问题,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二、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课前预习和课后巩固都难以有效监控和把握,同时学生的差异性也用统一的教学要求和目标掩盖掉,这都不利于学生学习活动的开展,这就需要老师针对学生的认知情况、学业成绩把教学内容分解成具体的学习任务给各个学习小组完成课前和课后的问题,并自我激励和检查。老师需要提前备课,有计划性、针对性地备课,在教学活动中需要预设学生的学习活动及有效地应对学生生成性的学习活动。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中我们把课堂教学组织分为三个阶段:课前预习、课堂教学和课后巩固,小组的活动分为独立探索和合作学习的两个过程。以下我将从独立探索、合作学习和学习任务的协调布置三个方面谈谈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

1.学生自主学习

老师需要把课堂教学中的基本问题、基本要求在具体的细分后上课之前布置给各个小组,针对小组的具体情况可以布置统一的问题,也可以布置有针对性的、体现分层教学要求的问题,由相对应的小组长组织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个体或小组合作完成;自主学习的内容应该设定一个基本的计划、确定实施的方法以及学习过程中的检测和激励。自主学习开始时要先由教师启发引导,然后让学生自己去分析;过程中教师要适时提示,帮助学生沿概念框架逐步攀升。起初的引导、帮助可以多一些,以后逐渐减少,愈来愈多地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

2.小组合作学习

课堂探究性、拓展性问题老师可以在课前或在课堂教学中展示,由小组合作完成;学生学习过程中生成性的问题,也可以提出来让其他小组帮忙解决,并展示过程和结果,不能完成的由老师在课堂上帮助学生完成或者课后放在班内解决。讨论的结果有可能使原来确定的、与当前所学概念有关的知识,并使原来多种知识认识不清、且模糊的复杂局面逐渐变得明朗、清晰起来。在共享集体思维成果的基础上达到对当前所学概念比较全面、正确的理解,即最终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3.学习任务的协调和布置

课前预习阶段给学生讨论的问题不宜过多,过多的任务导致学习精力的发散,不利于学生集中有限的力量去获取足够的基本知识(支架);课中的讨论问题也不宜过多,知识性的问题或能力拓展提升的问题应针对学生具体的实际情况来组织;课后巩固的问题就需考虑拓展和延伸的要求了。布置的问题建议参照支架式的教学策略和分层教学的要求,“细分要求、分步达成、留有空间”。

三、构建合理的评价方式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合理的评价方式是必须的,没有科学的评价就无法实现小组学习的目标。课堂教学中首先要确定评价的内容和对象,应该包括学生个人的自我评价和学习小组对个人的学习评价,评价内容主要包括自主学习能力、对小组协作学习所作出的贡献、是否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其中自主学习能力和是否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是评价的主体内容。“在以纸笔测验为导向的评价方式下,教师为分数而教、学生为分数而学,这促使学生内在动机趋于瓦解,思维潜能受到压抑,学生的自我实现的高峰体验成为虚幻的愿景”,对学生自主学习和所学知识的评价应该遵循表现性评价的原则,课堂教学中需要通过表现性评价来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使评价深入到课堂教学之中,深入到学生群体之中,以关注到学生的个体情感体验,改变以往纸笔测试所带来的过分强调甄别和选拔的功能,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还担负着德育教育的要求,合理的评价机制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具有发展的意义。我们的评价不能只是局限于课堂教学,还应该深入到学生的学校生活中去,全面评价就是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

分层教学策略的实施需要不断地研究和探索,在广东山区(河源)普通高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是一个有益的尝试,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在分层教学的课堂实践中找到一个高效的实现形式,以提升普通高中政治的课堂教学为切入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肖川.论学习方式的变革[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03).

[2]邝丽湛,王卫平,谢绍熺,等.思想政治(品德)新课程教学论[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07.

[3]符太胜,舒国宋.表现性评价: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选择.现代中小学教育,2004(10).

猜你喜欢

普通高中分层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有趣的分层现象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普通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尝试、困境与思考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雨林的分层
有趣的分层
河南普通高中今年停招择校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