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曾预约的一缕“阳光”

2015-08-15

新课程(中学) 2015年10期
关键词:小儿子豆子阳光

蒋 芳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郑集镇中心中学)

《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提出:注重学生的发展和社会需求,更加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更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在主动参与下体验和吸纳的过程,应当把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通过自身积极的思维互动生成新的知识经验,这种思维活动主要体现在学生的语言活动上。那么如何让学生把自己的体验在生物课堂上敢说、能说和会说、巧说?

笔者在教学中偶遇的一个案例一直记忆犹新:在学习苏科版八年级生物第二十章第二节“种子的萌发”时,我先板书课题,然后把课前准备好的浸泡有蚕豆、黄豆、小麦粒等的小盆放在讲桌上。这时,一位学生说:“老师,你那样做种子不能发芽。”我一惊,随即说:“理由呢?”这位学生说:“我看奶奶在制豆芽的时候不是把豆子始终泡在水中,而是隔一小段时间浇一次水,夜里都起来给豆子浇水。”我马上意识到这会引出一个种子萌发中需要氧气的问题。于是追问:“为什么不能把豆子全泡在缸里呢?”“不仅没法长出豆芽而且豆子会烂掉。”他补充道。我接着问:“那是为什么呢?”这时,学生都面面相觑。我顺水推舟,让他们看书、讨论。不一会儿,一位学生站起来说:“因为种子萌发除了需要水外,还离不开空气。”其他的学生顿时恍然大悟。这不曾预约的精彩使“种子萌发需要空气”这一知识点在学生心中牢牢地生根和发芽,教学活动意想不到的水到渠成!我忽然发现只有学生主动参与的课堂,才是充满生机的,精彩纷呈的。于是我问:“为什么冬天一般都不栽种农作物?”“温度低。”“种子具备了这三个外界条件就一定能萌发了吗?”一位学生站起来说:“我想起一个老故事。”全班学生聚精会神看着他。“一个国王发种子给三个儿子,谁种的花最好谁是继承人。后来三个儿子端着花盆来了,但是小儿子端的是空花盆。而最终小儿子做了王子。”他讲到这里,我打断了。“猜想一下什么原因?”全班沸腾了:“小儿子是王后生的。”“小儿子最聪明。”“小儿子最诚实。”“国王发的种子都是预先炒过的。”我站在教室里,看着学生一张张快乐的脸,感到课堂充满阳光,到处洋溢灿烂。反思自己一贯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沿着我铺设的轨道往前走,但今天,他们自己给自己铺轨道,而且丝毫不亚于我预想达到的教学效果。本节课重点种子的萌发所需要的自身条件和三个外界条件学生掌握得非常牢固。

从此,让学生主动参与,为学生营造一个快乐而精彩的课堂成为我追求的目标。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成为探索者感受自己是学习的主人,珍视学生的真实体验,还学生说话的权利,让欢乐的课堂成为知识传授与接受的载体。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发现我的课堂改变了,它充满生机和阳光,这份精彩、灿烂来自于学生的参与。回顾改变之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总结。

一、联系生活,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兴趣

充分联系生活实践,引发学生的兴奋点,做游戏、讲故事、直观教具、演示实验、分组实验都能极大地诱发学习兴趣。生物课与学生的生活实践联系密切,学生的衣食住行及自己的身体都可以作为很好的课程资源。生物科学在解决人口增长、资源危机、生态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等诸多方面问题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这些实际的问题学生很感兴趣,很愿意主动参与。

学习“合理的膳食”时,我结合学校的实际问:“学校要求大家7:10 前到校上课,有些同学家离学校较远早上想多睡会儿,经常不吃早餐,空腹上课,你们怎样看待这件事呢?”学生纷纷对此进行评价,引入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带来的危害,也从中懂得了合理膳食的重要性。

二、创设情境,培养主动参与习惯

“亲其师,信其道。”唯有融洽的师生感情,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学生才敢参与,愿参与。多鼓励、多表扬,用和谐的态度和亲切、肯定的语言“有进步,说得很好;不错,你真行”启发、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敢于质疑,以宽容的态度对待学生所犯的错误或退步,使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爱和期望,树立信心,预防厌学、惰性心理的滋生。

学习“植物的呼吸作用”时,学生有了疑惑:“植物是放出氧气,还是像人和动物那样,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呢?”早起的人们晨练:“空气是否新鲜?”“植物是白天进行光合作用,晚上进行呼吸作用的吗?”这一系列问题一次次引起学生强烈的认知冲突,有效地促进学生思维的进一步发展。当学生能用所学知识来否定原先错误理解的时候,学生体验到了学习的重要性,学以致用,其乐无穷。

三、循序渐进,体验主动参与的成功

很多学生当初不敢参与,因为担心失败,一旦体验成功的喜悦,他们就不会再封闭自己。

学习“呼吸作用”这一节时,让学生探究呼吸排出较多的二氧化碳气体,其原理是“澄清的石灰水遇二氧化碳变浑浊”,而这一原理初一学生还没有学习化学,理解起来比较困难。课前我让学生分组在建筑工地上找一些白灰,矿泉水瓶里装上水,将白灰溶于瓶里,用力摇荡,静止放置。上课前倒上清液于试管中,用饮料管向清液中吹气,结果澄清的石灰水变成了奶白色。此实验全班学生几乎人人参与,学生直接感受到了人呼出的气体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气体,加深了对课本知识的理解。一些存在胆怯、害怕心理的学生也打开心结,加入到快乐的课堂中,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且越来越能放开。活动过程中,失败是难免的,我们要教会学生注意总结经验教训,比较成败得失,营造合作、互助的学习氛围,从挫折中悟出更好的方法,从而把问题的探索引向深入。

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打造快乐的课堂,让学生不断创造和延续精彩,并从中获取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获益,这就是我课堂上的一缕“阳光”,它给我带来精彩课堂,这缕光芒就是学生的主动参与。

猜你喜欢

小儿子豆子阳光
动物学校放寒假
夹豆子
“在党的阳光下茁壮成长”
走,出发!
山鸡舞镜
我和小豆子
走在阳光路上
爷仨钓王八
没收爸爸
开心豆子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