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数学探究能力

2015-08-15李洁茹

新课程(中学) 2015年10期
关键词:图象环节创设

李洁茹

(河北省衡水市冀州市教育体育局)

创设问题情境是课改以来广泛被数学教学应用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目的就是要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鼓励学生在自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提高学习效率。因此,本文就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对如何借助问题情境的创设来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进行论述。

一、在数学导入环节中创设问题情境

导入环节是一堂课的第一步,也是决定高效课堂顺利实现的关键因素。所以,在素质教育下,教师要改变以往单一的导入方式,要充分发挥问题情境创设的价值,使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对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有一个整体上的了解,而且对学生探究能力的提高也有着密切的联系,进而也为提高导入环节质量作出相应的贡献。

例如,在教学《平行线的性质》时,为了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也为了迈好课堂的第一步,在导入环节,我选择了问题情境创设法,首先,引导学生思考了下面几个问题:(1)如果两条直线平行,思考:两个对角一定相等吗?(2)如果两条直线平行,思考:内错角之间有什么关系?……组织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并给出假定,之后,将学生引入本节课的相关学习之中,这样的过程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而且,对提高课堂的导入环节也有着密切的联系。

二、在数学教学环节中创设问题情境

在初中数学教学环节,我们一直采取的是灌输式教学模式,导致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比较差,所以,我们要改变这种方式,要立足于数学教材,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来培养学生的学习效率,进而在提高数学课堂效率的同时,也为学生探究能力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

例如,在教学《二次函数》中的“图象”教学时,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为了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我引导学生带着下面的几个问题进行自主学习,首先,引导学生自主选择熟悉的二次函数,并画出对应的图象,然后,思考:该图象中的:开口方向、顶点位置、与x 轴、y 轴的交点位置等进行标注。最后,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自主展示自己的图象,观察:不同种类的函数,图象之间有什么关系?这样的自主探究问题的过程不仅能提高课堂效率,而且也能确保高效数学课堂顺利实现。

总之,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结合教材内容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探究,以促使学生在高效的数学课堂中获得良好的发展。

石永会.问题情境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应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5(02).

猜你喜欢

图象环节创设
函数y=Asin(ωx+ϕ)的图象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在农民需求迫切的环节上『深耕』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从图象中挖掘知识的联结点
“有图有真相”——谈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
一次函数图象的平移变换
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顶岗实习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