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的有效策略

2015-08-15江苏省张家港市东莱小学陈晓燕

学苑教育 2015年1期
关键词:音准声部音乐

江苏省张家港市东莱小学 陈晓燕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的有效策略

江苏省张家港市东莱小学 陈晓燕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要立足新课程理念,结合具体的教学实例,从合理运用情境教学、善于利用乐器教学、理解歌曲精神实质、注入生活气息、寻求多样化练唱方式五方面进行探索和研究,以期能把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合唱教学提高一个台阶,让合唱魅力融进每位学生的心灵。

小学音乐 合唱教学 有效教学

“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并加强合唱教学,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演唱的经验。合唱教学作为一种最具群众性的活动事项,对于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培养群体意识和高尚的情操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合唱教学的活动,将声音的强弱、音调的高低与不同的音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可以激发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度,使学生能够运用歌唱的形式表达个人的情感和与他人沟通,增强集体凝聚力。为此在新课程背景下,我们每位一线音乐教师都应积极探索合唱教学的有效策略,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以旋律陶冶学生的心灵。下面,笔者就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从以下五方面谈谈自己在小学音乐合唱教学中的有效探索,以供同行参考。

一、合理运用情境教学,激发合唱兴趣

音乐充满了情感的色彩,却也是一门比较抽象的艺术,如果以富有感情色彩的活动营造出富有想象的一种特有的氛围,可以让学生比较容易地进入学习,从心理上激发学生热爱音乐的情感。因此,教师可以有目的地设计角色扮演、节奏旋律、生动的语言等情境,使学生在放松中激起对合唱的兴趣。

例如,在学习《叮铃铃》一课时,考虑到这是一首湖南苗族民歌,在课堂开始,笔者首先以高山、白云、羊响铃声、牧童吆喝声为学生渲染了亲切、活泼的歌曲意境,为培养学生热爱我国民歌的情感做好铺垫。再以铃铛、串铃学习一拍一音、一拍多音,在出示歌谱中导入课题。在教学过程中,笔者以听歌曲、看PPT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在赶羊群的情景中了解歌曲内容,感受高声部旋律,并在学生合唱环节,适当对歌曲进行处理,并抓住歌曲中“响铃声和牧童吆喝声”以及“那就是我们赶羊群”这两个难点部分进行重点解决,以帮助学生做到变化音的音准以及二部合唱的和谐振。

在上述过程中,教师一直将情境贯串于课堂教学始终,在感受歌曲意境中,引导学生参与听、唱、说的实践活动,不仅有效解决了合唱教学“太虚”的问题,也能大大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其对合唱的兴趣。

二、善于利用乐器教学,提高合唱能力

音乐的表现形式是广泛的,内容是万象的,对形象的塑造更是灵活的。新课改下,将乐器引进小学音乐课堂是提高学生的听辨能力、识谱能力的必然需要。尤其是在教唱二声部合唱时,器乐这个学具可以帮助学生准确地掌握音准和音程,培养学生思维的多向性,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例如,在教学歌曲《送别》时,可以先让学生观看《送别》的竖笛演奏视频,分声部互相聆听,接着合奏,然后要求他们把合奏时的音准和音程感觉转移到合唱中去。对于合唱乐段,第一句较难进入,可以先做音程和声练习后再练习合唱,第一声部,也可以由教师用钢琴担任,学生唱第二声部衬词“呜”,在合唱过程中,每个声部指定几个同学伴奏,轮流交替进行,以解决合唱的音准问题。

在上述过程中,教师将乐器引进小学音乐课堂,可以让每位学生都参与到齐奏、合奏、领奏等形式中来,提高学生的听辨能力、识谱能力以及合唱的音准。

三、理解歌曲精神实质,提升合唱水平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每首歌曲都有它的生命和感染力,决不能忽略它的精神实质。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让学生理解歌曲的精神实质,在对音乐作品内涵有所了解的基础上进行合唱,这样才能使学生受到感染和共鸣,主动地想唱,获得审美满足,创造出近乎完美的音乐。

例如,歌曲《七子之歌——澳门》,多么深情而诚挚的音调,学会歌并不等于会唱歌,在学唱歌曲之前一定要让学生体会歌曲的意境,为此,笔者结合地图和历史,帮助学生了解所谓的“七子”。然后在让学生听范唱、跟唱的基础上,介绍诗人闻一多,为学生朗读《祈祷》,这不仅丰富了音乐课堂,也能让学生深深地感受到这是他对中华民族深沉的爱。再让学生结合歌词,读出语气和感情,抓住轻声地“诉说”、热切地“期盼”、深情地“呼唤”等核心词汇让学生拥有丰富的音乐体验。在合唱过程中,从“三百年来……”一句入手,训练有气息支持地模唱发声(急吸急呼):过渡到急吸缓呼的“母亲啊母亲……”一句,注意几个休止处做吸气处理;第一部分分析乐句,提出一个乐句一口气,深吸缓呼(匀呼)的要求。最后完整地、有感情地演唱歌曲第一声部。

在上述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以情为主导,让学生对音乐作品的内涵有所了解,注重演唱中气息运用为情感表达服务,从而让学生用适当的速度、力度、音色去表现热爱祖国的赤子之情,用心唱好歌曲。

四、注入生活气息,努力完善合唱课堂

在合唱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多种充满生活气息的教学方法启发学生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把音乐问题生活化,丰富音乐课堂。陶行知曾说过:“生活就是教育。”把生活融入课堂,符合小学生积极好动的天性和接受新知识的逻辑思维,更能激发学生合唱的兴趣。

例如,教师可以模仿各种动物叫声后请学生说出动物名称并跟着模仿叫声节奏,边读叫声节奏边划拍,如:

狗:汪汪 青蛙:呱呱 知了:知了牛:哞

上面四种节奏拼贴成节奏谱练读:

汪汪呱呱 汪汪呱呱 知了 汪汪 哞

通过模仿各种动物叫声来对学生进行节奏感的训练,这样的方法显得高效、有趣。同样在最基础的发声训练中,教师一样可以运用充满生活气息的教学方法。比如在唱歌时要保持正确的歌唱状态和姿势,状态要做到:全身保持松弛、兴奋、积极向上的状态,但小腹要收紧;面部表情要做到:眉毛抬起来、眼睛亮起来、颧骨飞起来、天牙板撑起来。以生活化的教学语言使学生充分理解教师的意图,在多次实践后就能使学生养成正确的歌唱状态和姿势,以达到和谐的和声效果。

五、寻求多样化练唱方式,提高合唱教学效率

对于小学生而言,刚刚接触二声部视唱,再加上学唱方式过于单一,花费时间也较长,学生很难体会到和声所带来的美感,学习兴趣难以持久。教师应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寻求多样化练唱方式,如小组对唱、二人重唱、师生合唱等多种形式,为学生积累“快乐愉悦”的合唱体验,从而提高合唱教学效率。

例如,学习一首陌生的两声部歌曲时,教师可以把歌曲中的两个声部作为两首歌曲来学习,待学生熟悉后再形成合唱,以“并驾齐驱”的方式降低合唱的难度,提高学生对音准、节奏的准确度,增强学生的信心。也可用轮唱做过渡 ,即单声部歌曲由两组人演唱,在第一组开始唱几拍或几小拍后,第二组加入唱同一旋律,它的特点是各个声部有规则地相互模仿,为两声部不同旋律的合唱奠定了良好的演唱基础。还可以采用听唱结合的方式,学生唱一个声部时,用琴伴奏另一声部;或是遇到音程跳跃大、节奏不规整、变化音出现等情况,教师可适当用钢琴伴奏提示;或老师范唱一个声部,用琴伴奏另一个声部的方法来训练学生的听、唱能力,这样更有利于学生感受合唱的效果。

可见,多样化的练唱方式,不仅能让学生体会到和声的美感,也能提高整体的二声部合唱水平和能力,兴趣更持久。但无论是哪种演唱方式进行合唱,都要注意节拍的整齐,做到正确演唱自己声部的同时能倾听另一声部。

总之,二声部歌曲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度和陶冶学生的审美情趣,却也是小学中高年级唱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我们教师应寻求多样化的练唱方式,努力完善合唱课堂,以激发学生合唱的兴趣,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合唱综合能力,引导学生一步步地步入真善美的音乐殿堂,让合唱魅力融进每位学生的心灵。

[1]杨琤.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初探 [J].小学教学研究.2010.8:63-64

[2]闫咏静.浅谈合唱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作用[J].东西南北.2011.10:245

猜你喜欢

音准声部音乐
梅花
——为混声四声部合唱而作
合唱中的音准问题和训练方法解析
小学中低段合唱中声部配合的有效教学
合唱的音响效果之我见
把握歌唱关键期 有效培养音准感
音乐
多声部视唱训练研究——以《铃儿响叮当的变迁》为例
浅谈影响合唱音准的因素
小学低段学生歌唱音准的实践研究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