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引导学生感受学习文言文的乐趣

2015-08-15陈辉利

新课程(中学) 2015年10期
关键词:荆轲性格特点韵味

陈辉利

(湖北省天门中学)

对于语文,学生最怕的是作文,其次可能就是文言文了。由于文言文与我们现代的语言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学生有种陌生感,再加上平常又用不着,更有一种排斥感,所以学习文言文的时候,课堂上死气沉沉,很多学生是昏昏欲睡。难道没有办法改变一下这种状况,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文言文的乐趣吗?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实践,我有了一点心得:

要紧扣文本,把文言知识的学习和课文分析融在一起讲,而不是先翻译全文再分析课文。一来纯粹的翻译,让学生感觉枯燥无味,二来分析课文时,学生对课文不熟,不知道那些内容具体在课文什么地方,分析时又有跳跃性,有些学生又懒得到文中去找,像听戏一样,只了解各大概,其实没有真正听懂。

注重美读。古文是特有韵味的,真正投入地去读,会是一种美的享受,当人去享受美的时候,往往兴致就很高。这种读不能用朗读来代替,朗读只是普通话标准一点,很少把古文的韵味读出来。得边讲课文边分析,了解其中的情势情感及人物的性情,再引导学生去读,讲完后再整篇读,会对其韵味感受得更深更透。例如,我在教学《鸿门宴》时,讲到第一段项羽听说“刘邦欲王关中”时,就让学生先体会此时项羽的心理,然后再把他说的话读出来。刚开始的几个学生,都抓住项羽恼怒的心理,读得声音大又急;后来有个学生读之前稍稍酝酿了一下,然后突然站起来,用力拍了一下桌子,怒声说道:“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顿时,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他的这个动作,让人感受到了项羽的急躁、愤怒粗犷的武将性格特点,说明这个学生把握住了项羽的性格特点。课堂气氛变得活跃起来。后来分析人物形象,多数人都跃跃欲试,畅所欲言。

在教学文言知识的过程中,要多与学生互动,不要自己一言堂。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提出后,看谁答得又快又好;难一点的,就讲明有点难,但肯定有人可以答出来。这样激起他们的挑战性,答得差不多的要大力表扬,让他们有成就感;答得不够好的,也要多鼓励,让他们能认真听下去,争取下次答得更好。涉及以前学过的知识时,引导他们回忆,然后讲清与现在知识的联系或区别,学生会有恍然大悟的感觉,这时他们的感觉是快乐的。

可以把文言文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体会到文言文在现实生活中的遗存,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如讲韩愈,注释上说他曾任监察御史、刑部侍郎、潮州刺史、国子博士、兵部侍郎、吏部侍郎等职,我就把这些官职对应成现在的官职,之后大家得出结论:韩愈真是个很全面的人才啊! 再如讲《荆轲刺秦王》,分析荆轲为什么失败时,让学生先看文中描写荆轲动作的句子: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然后回忆一下平时看的电影、电视中的刺客形象,学生马上大叫起来:“没见过这样的刺客!技艺太差!”这些做法使课堂气氛变得很活跃,学生的积极性也很高。

当然,应该还有更多更好的办法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文言文的乐趣,在这里我只是抛砖引玉,可能同仁会有更多更好的方式吧!

猜你喜欢

荆轲性格特点韵味
你熟悉“成长经典”吗
略述《三脚螭龙壶》的壶姿韵味
略述《四方仿古》的壶中韵味
盘点全国部分省市石商的性格特点
文言实词小课堂
荆轲刺秦王
从团建工作经验中剖析当代大学生的性格特点
秋之韵味
荆轲之死
荆轲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