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谈初中阅读教学中“语文实践”的开展

2015-08-15金富东

新课程(中学) 2015年10期
关键词:语文实践阿里山知县

金富东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雪堰初级中学)

“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基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思想的指导,结合教学实例,我们对阅读教学中“语文实践”的设计开展做点探讨。

一、读写融合,相得益彰

语文实践活动中,“读与写”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就像是一枚硬币的两面。“读”是为了提高写作能力;“写”又能增强阅读能力。阅读教学应该要让二者有机融合,以达到相得益彰的效果。

“为读而写,以写促读。”在理解《陋室铭》中作者的思想感情时,我们可以设计这样的“读写活动”:

假如刘禹锡正在陋室中调素琴,那个知县老儿来了,于是就有了下面一番对话。请同学们根据课文内容,合理想象,揣摩作者心理,试着和那个知县老儿对话一番。

示例:

知县:你这房子都长满青苔,屋外都是野草,这么荒凉,你还说不陋?

我(平静地笑道):未出门就已见碧绿的苔藓、青葱的草色,生机盎然,清雅宜人,怎么能说简陋呢?

知县:看你这穷酸样,估计不会有人与你为友吧?

我(___地笑道):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县:你既没有丝竹,又没有案牍,你,你还有什么好乐的呢?

我(___地笑道):_____________________

站在文本阅读基础上的想象写作,促使学生去用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时对“人物对话”进行了小片段练笔。

“为写而读,以读导写。”在学用“举例论证”的方法写作简单的议论文时,我们可以用《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来设计这样的“阅读探讨”:

1.阅读文章例举的三位名人的事例,你对议论文事例叙述有什么认识?(事例宜高度概括忌拖沓冗长)

2.可不可以把第欧根尼的事例换成布鲁诺的事例?如果把后两个事例放进来,我们又能有哪些新的认识?(事例宜多维组合忌单方位出击)

3.有人说,议论文好写多了,就是“材料+观点”,你赞同吗?请你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谈谈你的看法。(事例宜叙议结合忌简单罗列)

通过有关“用例”问题的探讨,使学生对议论文“举例论证”的运用有一个理论联系实际的认识。

“对比教学,作用读写。”在教学《治水必躬亲》时,为了使学生更好地认识议论文及常用论证方法,我改用《史记·夏本纪》中关于大禹治水的故事,与海瑞治水进行“对比阅读”。这样既作用于“读”,加深对本文的理解;又作用于“写”,对认识体裁及写作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昔禹治水,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薄衣食,卑宫室,致费于沟淢【xù,同“洫”,田间水道】。陆行乘车,水行乘船,泥行乘橇,山行乘檋【jū,登山穿的有铁钉的木屐】。左准绳,右规矩,载四时,以开九州,通九道,陂【bēi,本义堤岸,这里用作动词,筑堤岸】九泽,度九山。

1.短文“大禹治水”的故事能不能替换“海瑞治水”的事例?说说你的看法。

2.话说“事实胜于雄辩”。举例论证来证明观点,使论证直接有力。因而,我决定用“大禹治水”的事例替换课文第二段中“反面论证”的内容。你赞同我的做法吗?

阅读教学应该在教学目标的指引下,巧妙运用文本资源,以读写为双翼展开教学,努力提升阅读教学效果。

二、巧练听说,情景交融

口语交际初中阶段明确要求,“讲述完整、突出要点”“有针对性地发表看法,有自己的观点,做到清楚、连贯,有一定说服力”。

阅读教学中,我们要善于运用课文中的“材料、观点”,适时创设“口语交际情景”进行“听说训练”。

在教学《都市精灵》时,可以创设这样的口语交际情景:

有学生在预习本文时说,“都市里没有鸟、鱼、兽,没什么大不了的。我们去动物园看看,不就得了?”学了本文后,请你对这位学生的认识进行反驳。

这样设计容易激起学生辩说的兴趣,既巧妙地进行了“口语训练”,又加深了对本文思想的理解,可谓一举两得。

在教学《阿里山纪行》时,可以运用“模拟导游”的情景来介绍游览阿里山的行程,以便理清文章思路,感知文章内容。

假如你是吴功正先生阿里山之行的导游,你将如何介绍今天的行程?请快速浏览课文,参照标明作者行踪的语句,填写完善下列导游词。

大家好!非常高兴,今天由我带领大家一起游览阿里山,宴会结束后,我们将从( )乘飞机到达中部城市( ),然后改乘( )进山,经过3 个小时的运行后我们会到达( ),从这里开始我们需要步行上山,穿过一片( ),我们会看到( ),迈过( )间的( ),最终将会欣赏到阿里山的标志和灵魂——( )。

“模拟导游”的口语训练,让学生有新鲜感,对理清思路和感知内容无疑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这样的口语训练有血有肉、情景交融,既作用于文本理解,又让学生得到了“听说训练”。我们的语文实践活动,就应该是一种“随文而设”的,与课堂教学有机相融的实践活动。这样既丰富了阅读教学的内容与形式,又进行了相应的语文实践训练。

语文实践活动如果脱离了语文阅读教学另辟蹊径,单独前行,必将单调乏味;而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缺少适时巧妙的语文实践活动的开展,语文阅读教学也将是了无生机、行将枯朽。只有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巧妙地利用文本资源,适时地穿插语文实践活动,才能使语文实践的开展有所依傍、饶有趣味,也使得阅读教学多彩高效,两者相得益彰。

猜你喜欢

语文实践阿里山知县
“大陆阿里山”春正浓
阿里山
没头脑
青石碑
创新语文实践,提升语文素养
青石碑
巧用课堂生成 推进语文实践
疯老爹打知县
教学游记散文不妨增添一些趣味——以《阿里山纪行》教学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