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初中数学教学中“概念同化”的几个阶段

2015-08-15赵正萍

新课程(中学) 2015年10期
关键词:概念学习抛物线数学教师

赵正萍

(江苏省高邮市送桥镇送桥初级中学)

一、初中进行数学概念教学的策略

首先,在初中数学课堂上,数学概念的教学并不仅仅只能使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在学生的接受程度上来说是低效率的。初中生对数学概念的枯燥学习也会产生抵触心理。为此,在进行概念同化教学的过程中,初中数学教师应当尽可能将数学的概念与实际的情景例子联系在一起,使得初中生能够将所学知识与日常认知相连接。在概念同化的教学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自我经历、思维学习以及自主探究的过程掌握数学概念,也只有在这样的过程中学习数学概念,才能将数学概念的产生以及应用联系在一起,同时激发学生对数学概念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探索,在发现问题以及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直接解决问题。

其次,初中数学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应当注意到一个问题:初中数学的概念是复杂且数量较大的,因此给初中生的数学概念学习带来一定困难。为了能够解决这一问题,初中数学教师在数学教学的时候,应当从最近的数学概念出发,引导学生对新的、抽象的数学概念进行认知,在以往的数学概念学习基础上,学生对新的数学概念的认知能够在一个基本的体系之下进行学习。在这样的认知体系下,初中的数学教师能够清楚地观察到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初中的数学教师也能够在课堂概念讲解的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验证以及观察,也能够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准确地认知数学概念,树立正确的初中数学学习心态。

最后,在进行初中数学教学概念讲解以及学习的过程中,初中数学教师可以采取情境设计的方式引导学生对数学概念形成正确的认知。在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最大限度地体现数学思想方法,由于数学是在不断探索以及与实际生活不断连接的过程中才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在这一学科的学习以及教学过程中,初中数学教师也应当在实际生活应用中加强联系,引导学生学习的时候,带领学生提炼抽象的知识,并督促学生将数学概念应用到实际生活的各个层面中,在不同的层面上进行初中数学概念不同阶段的学习。

在初中的不同学习阶段,学生对数学概念的认知与学习也是处在不同程度的认知中,因此初中的数学教师应当对学生的数学思维方式进行适当的锻炼以及培养,使学生对初中的数学概念有特殊认知,为此教师也应当在概念学习的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引导方式。下文以抛物线的数学概念的学习为例,简单阐述数学概念的引导与学习。

二、初中数学抛物线概念的讲解与引导学习的案例

首先,初中的数学教师应当认识到抛物线概念与以往学生学习的数学概念之间进行一定程度的衔接,在初中数学的课堂上提出几个问题,引导学生回忆以往学习过的与平面线段有关的概念。例如:在一个平面内,定点与直线之间的距离的比是一个常数,而这个常数的点的轨迹是什么样的曲线呢?学生在思考这一个问题的时候,会受到动态思维的束缚。为此,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的手段模拟这一过程,使得初中学生能够很快了解到曲线的概念。此外,在思考这一问题的时候,学生很容易就想出椭圆的轨迹情况以及双曲线的轨迹情况,但是非常容易疏漏抛物线的轨迹形状。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这一机会给全班的学生介绍与抛物线有关的基础知识,引导出抛物线的概念。

在进行抛物线概念学习的时候,初中教师应当从最简单的抛物线概念入手,例如首先讲解y=x2的数学概念,在讲解这一概念的时候,教师除了给初中学生介绍最基础的该抛物线的专业名词概念,还应当借助多媒体手段演示该抛物线的形成,在直角坐标系中展示y=x2的图形。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将这一天抛物线上所有最基本的特征向学生进行演示以及证明,例如最大值、最小值以及中点等等,最后在y=x2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讲解y=ax2的相关概念。在循循善诱的过程中,学生对于简单形式的抛物线的认知逐渐加深,最后引申到最复杂的抛物线y=(x-a)2+b 以及y=a2x+bx+c的概念学习中,了解了所有抛物线的形式之后,教师可以对初中生进一步引导,介绍抛物线以及以往学习过的直线的关系,将二者之间的联系以及以往的一些考点都进行详细介绍,使得在初中的数学课堂上,学生从抛物线的相关概念出发,进行知识点的延展以及思维开拓,在课堂上就能对抛物线的数学概念进行深入了解,掌握相关知识点的准确内容,并对细节以及经常出错的地方深刻记忆。这样的过程中,学生在初中数学课堂上就能顺利完成数学概念学习的几个概念,准确掌握相关知识点。最后,只要辅助相关的数学练习题,初中生对抛物线的概念就会不断加深。

初中数学教师应当重点强化学生对数学概念的印象,将数学概念的教学分为几个由浅入深的学习阶段,采用恰当的引入以及巩固的方式,使得初中生在数学课堂的学习中学习效率不断提高,对于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也能够不断提高,数学的学习成绩也会在这样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中逐渐提高。

[1]郑小龙.数学概念形成和概念同化的教学对策[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3(04):37-38.

[2]高峰官.浅论概念同化策略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数学:初中版下半月,2015(03):76-78.

猜你喜欢

概念学习抛物线数学教师
户丹丹:趣味引入,小学数学概念学习“有深度”
巧求抛物线解析式
小学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研究
赏析抛物线中的定比分点问题
浅析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素养
小学数学教师如何才能提高课堂的趣味性
浅谈高中历史概念学习经验
抛物线变换出来的精彩
玩转抛物线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