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同课异构︽项链︾课堂观察

2015-08-15逄志梅

新课程(中学) 2015年10期
关键词:莫泊桑异构小说

逄志梅

(吉林省抚松县第一中学)

继上学期理科同课异构这一新型教研活动之后,进行了语文学科的这项活动。本次同课授课题目为小说经典篇目莫泊桑的《项链》,此短篇小说很早时曾收入教材,新教材没有录入,但是重读经典,特别是当我们的思想观念发生变化时,便更加看重文本本身的价值和现实意义。在语文组评课中,承担任务的领导和本组分工老师做了观察后的总结发言,现把这次活动从教师教学维度分析一下。

一、从课堂环节来看

老师的设计同中有异,均是略处理情节,重点通过分析人物形象来探究主题;稍有不同的是,探究小说的多元化主题,重点引导学生用多种描写手法分析出马蒂尔德性格核心,从而导出虚荣是一个时代的通病,锁定西方小说善用心理描写的方法来分析人物性格,写作训练或者是续写小说结尾或谈谈从马蒂尔德身上得到的启示或故事新编,异彩纷呈。有的设计独特而精巧,只以情节为抓手,从流浪汉苏比的导入到用中国古典小说回目的形式概括西方小说情节,到分析莫泊桑小说特点——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到续写,四位老师的设计很好地解构了同课异构的含义。

同课——不应只指同一文本,也指教师对文本的解读应是一致的,忠于文本是前提。

异构——不应简单的只指不同教师的不同教学方法,而应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选取一定的角度建构教学过程。但无论哪个角度,采用何种教学方法,四位老师的教学目的都做到了殊途同归,引导学生运用一定的方法去解读文本。

二、从呈示这个观察点来看

板书能扣住重点,清晰呈现,四位老师不但继续推广使用展台,而且使用风格各异,展台很好地辅助了语文教学,课件使用目的性简洁明确。

展示学生有特色的续写,学生塑造的人物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生动,以至于有的学生提出了主动要求分角色朗读学生作品的要求。展示学生写在作文纸上的片段,段后附有教师红笔评语,师生共同注重字的端庄大方,点评语“与莫泊桑小说情节特点有异曲同工之妙”类似的鼓励性语言怎不一次次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一句两句话写人物启示,小组展示回目,写作要求小而具体,使学生写得快,还得写得好。“说”在小组合作中已成学习习惯,但说的热闹终究只是一个过场,写才是高一层次的训练,所以及时写、随时写更是语文课堂不可或缺的一种思维训练,而展台的使用可以起到一个很好的导引作用。

读与写结合,形成了“读写结合”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学生的三言两语写启示、拟制回目、续写结尾写在了导学案的横线上,故事新编写在了纸上。语文教学最本质的特点就是读写结合,这里的结合指的是从课文本身出发,设计与课文有联系的写的内容,以读带写,在课堂教学实际中养成写的学习习惯。

猜你喜欢

莫泊桑异构小说
试论同课异构之“同”与“异”
莫泊桑眼里的“傲慢与偏见”
莫泊桑眼里的“傲慢与偏见”
Guy de Maupassant居伊·德·莫泊桑
那些小说教我的事
吴健:多元异构的数字敦煌
一块棉布造就莫泊桑
异构醇醚在超浓缩洗衣液中的应用探索
LTE异构网技术与组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