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现状,有效复习

2015-08-15陈坚毅

新课程(中学) 2015年10期
关键词:例题课本习题

陈坚毅

(广东省江门市第二中学)

2016 年广东高考将采用全国卷,如何突出重点,有的放矢、高效率地完成复习工作,提高生物教学质量,是我们高三生物教师面临的一项艰巨的任务。我分析目前高考复习的教学现状,提出优化对策,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复习。

一、高考复习的教学现状

(一)未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

课堂教学活动的时间安排不够科学,学生主体地位未能得到充分体现,使学生缺乏钻研精神。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听得多,练得少,没有时间和机会进行思考、探究和领悟,他们只能被动地被教师牵着鼻子走,形成“教师是演员,学生是观众”的局面。

(二)未体现因材施教原则

在一次复习调研中,我听了两个班同一教师、同一内容的两节生物课,听完后让两个班的部分学生进行座谈。其反应是1 班学生说:老师讲得太慢、太浅和太细,还不如自学好;2 班学生说:老师讲得太快、太深和太多,消化不了。这位教师恰恰违背了因材施教这个重要原则,没有根据学生基础知识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教学措施,从而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反应。

(三)未及时排除学生学习上的障碍

在生物高考复习中,部分教师对信息处理不当,对学生已经存在的问题未能及时解决,未采取措施给予及时补救,导致“旧账”未清又欠“新账”。知识缺陷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影响到学生对知识的感知、理解、识记和灵活运用,从而导致复习效果不够理想。

二、高考复习的优化对策

(一)以生为本,以学定教

1.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在课堂上,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组织者和引导者,因此,我们必须努力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在复习时,教师不必处处讲深讲透,而应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概括、归纳、总结、整理已学知识,同时灵活运用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教学方法,教他们拓宽解决问题的思路,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例如,在实验“检测生物组织中各种化合物”的复习课中,我以前的做法是“先细讲步骤,再分析现象,得出结论”,可学生在我滔滔不绝的声浪中昏昏欲睡。后来我转变思路,改进教法。

首先,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答疑,相互提醒本节复习的要点细节,把小问题解决在小组内。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共同构建知识点框架图,最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一起归纳总结。这样,教师只是适时地点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师生互动,探究知识

复习概念时,以“少讲”为主。对一些重要概念,如内环境稳态、基因分离定律、细胞分化等尽量多举一些实例来加以阐明。例子可以是来自课本,也可以来自日常生活,让高考复习能“接地气”。

巩固加深概念,以“多练”为主。每次练习时,利用多媒体出示10 小题基础题。要求学生在课堂上用5~8 分钟左右的时间独立完成,培养迅速、准确的解题能力。对于有一定难度的高考题,按高考时间分配给予充足的时间思考、讨论,然后教师再点评,特别是帮助学生如何规范化答题。

3.让学生总结归纳

每当复习完一个专题后,引导学生找出各部分知识间的联系,弄清来龙去脉,要求按知识间的逻辑关系进行总结归纳,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专题化,从而形成一个知识网络。这对深化知识、积累资料,提高学生能力起到很好的作用。如,在复习到“免疫调节”一节时,可以要求学生完整地写出HIV 侵染T 细胞的过程,同时也鼓励学生用作图的方式来记忆细胞免疫的过程图解。这样做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对考纲上重点的知识能像“放电影”一样清晰地反映在头脑中,理清知识层次以及生理过程的先后顺序。

(二)选好习题,有效复习

1.落实基础,回归课本

无论是全国试卷还是各省市自主命题的试卷,其中大多试题都是在课本的基础上经过组合、加工或是课本中的例题习题加以改编而产生的,所以立足课本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重视课本,在复习时,我就要求每个学生先通读一遍课文,再精读第二遍,有条件的学生还可以读第三遍,尤其要掌握课本中相关知识、插图和课后习题。教师在例题的选择上不可忽视课本中的一些例题与习题,因为这些例题与习题都是专家、学者经过反复推敲而定的,它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辐射性。如果学生对课本上的这些问题都能真正掌握,那么许多考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2.精选习题,规范答题

在高考复习中,习题的选择对于学生应试能力的提高十分关键。在选择习题时,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对知识的重点、难点、考点及学生知识的弱点,有针对性地加以选择,练习题在精不在多。也就是做一题要懂一题,而且要会一类题。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筛选,精心挑选有代表性的典型题目组成知识网络,进行分析讲解,力求学生掌握各种题型的解题技巧,做到举一反三。在习题课的安排上,按照不同的题型进行分类,有计划地选择某一类型的试题集中分析讲解,如信息题、图表、数据、曲线题、实验题等,指导学生针对不同的题型进行分析判断,如有效信息的提取、曲线升幅度、斜率变化特点、曲线拐点的含义等。习题课还要解决学生审题不仔细的毛病,特别对试卷中出现的一些常见题,不能根据以往的经验答题,要注意题中信息的变化。

3.总结规律,传授技巧

一节课的复习,不在于教师讲了多少,而在于学生理解了多少,学生掌握了多少。而现在学生善于动脑的很少,在听课时基本上处于“你讲我听”的被动地接受的状态,主动思考的寥寥无几,所以到了练习或考试,多数问题的错误原因不是学生不懂,而是不会思考。针对这种情况,我在复习中,恰当安排例题与知识的容量,注重学生在一堂课中思维的容量,更注重做题后总结解题规律,提高学生解题技巧,摆脱题海战术,提高复习效率。

4.尊重差异,因人施教

考虑到学生的知识差距,尽可能让学优生有所得,学困生有所获,共同进步,因此课堂练习要精心设计还应具有弹性。对优生鼓励他们多做选做题,使优生“吃得饱”,而对学困生要格外关注,在巡视中及时纠正出现的错误,使学困生“吃得到”。在课堂上,我充分发挥小组的力量,尽量照顾小组内的学优生与学困生。鼓励学困生敢于提出自己的困惑,学优生能清晰答疑。让学困生在小组提问中得到优生的帮助,让学优生在答疑中锻炼语言表达能力,进一步巩固知识、加深对知识的全面理解,体验成功解答的那种优越感。这样充分调动他们的复习积极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三)知识检测,查漏补缺

在生物复习中,为了检查自己的教学效果和查清学生知识的缺漏情况,应在复习完一部分内容后进行一次阶段测试。测试题目应以基础知识为主,选择有代表性的题目,特别是学生易忘易混的概念,然后从试卷反馈中获取学生的缺漏信息,再进行有针对性的查漏补缺工作。测试命题还要注意兼顾给予学困生成功的机会,对从试卷发现的学困生所存在的问题不要责怪,而应在情感上更侧重关心他们,对他们多一点鼓励,以亲切平等的语言,不厌其烦地给予个别辅导。在讲评中,应把重点放在对错误原因的分析上,使学生掌握正确方法。这样做,既使教师知道学生存在的问题,又可以通过小测,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效果心中有数。这样大多数学生可以在复习过程中紧跟教师的复习进度,较好地完成复习任务,使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只要教师分析现状,善于从学生实际出发,以夯实的态度抓高考复习,关注每一位学生,最大热情地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才有可能取得理想的复习效果,有效复习。

猜你喜欢

例题课本习题
从一道课本习题说开去
一道课本习题及其拓展的应用
抓住习题深探索
由一道简单例题所引发的思考
由一道简单例题所引发的思考
精心设计习题 构建高效课堂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向量中一道例题的推广及应用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