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新闻媒体社会责任缺失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2015-08-15

新闻研究导刊 2015年6期
关键词:新闻媒体职业道德群众

王 丹

(辽宁师范大学 海华学院,辽宁 沈阳 110000)

早在民国时期,我国的新闻媒体就已经发展起来,但当时的新闻媒体机构属于个人性质,均是采用个体经营报社的形式进行发展,因此没有形成较大的规模。20世纪70年代以后,我国的新闻媒体才正式发展起来,到如今已经形成了较大的规模,并且相关技术已经可以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但在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其问题也日益凸显,新闻伦理道德的缺失是目前较为严重的问题之一。

一、媒体社会责任论的概述

媒体是协助政府报道社会事实,帮助群众了解社会发展的工具,其是政府的“口舌”,是群众的“双眼”。政府借助媒体的力量来传播政策、推广福利、宣传教育,群众通过媒体了解社会的发展、事实等。因此,媒体在社会整体发展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媒体的发展过程和新闻报道中,其也兼具社会责任,而这种责任也是约束新闻媒体更好发展的动力。根据美国人威尔伯·施拉姆的理论,新闻媒体在进行相关活动时是应具备社会责任的,其主要分为两个方面:

其一是集权主义理论,这一理论也是人类传播史上最古老的理论,是存在于人类发展的旧时代。当时国家处于完全的君权统治时期,人们的言论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国家(也就是君主)的利益是高于一切的,新闻媒体作为国家的工具,其必须为君主服务,帮助君主统一群众的思想,对各类有悖于君主的言论进行严格的控制,并对违反这一原则的人或群体进行严厉的制裁,但目前大部分国家已经摒弃了这种新闻媒体理论。

其二是自由主义理论,这种理论宣扬个人利益高于一切,国家的行为就是要以保护个人利益为核心,这一理论的支持者认为真理就是在各种“自由且公正”的辩论和竞争过程中而产生的。其反对集权暴力对新闻媒体和个人表达的压制,认为不论个人的观点正确与否,新闻媒体都应该尊重意见提出者的自由理论权利,基于其理论进行报道。主张反对任何形式干扰新闻媒体的表达权利,提倡媒体人对任何事实进行报道,不应被干扰所阻碍,尽最大可能扩展新闻的表达范围,这样就能够得到真理。

二、我国媒体社会责任缺失的表现

媒体作为群众的眼睛,其本身是肩负着一定社会责任的,其在进行相关事件报道的同时应该明确报道的真实性,坚持职业道德,为群众真实还原新闻事件,确保群众能够接收到正确的引导。而目前在我国,新闻媒体发展的速度较快,部分媒体在发展过程中为了利益而产生了社会责任缺失的情况,其主要包括对新闻事件的过度报道、制造或报道不实事件、报道有偿新闻。

(1)对新闻事件的过度报道。目前,我国的新闻媒体发展形势正在向着多元化的方向进行发展,网络时代更加提高了我国新闻媒体的发展势头。但在这种高速发展的过程中,部分新闻媒体本身的素质却没有跟上时代的脚步,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对于新闻事件的过度报道。其主要体现在对社会关注问题的持续发酵、对相同新闻事件的重复报道、对新闻事件的过度采访等。现代人的思想与以往不同,其对于事物的看法也越来越成熟,对于敏感话题新闻事件也十分关注。部分媒体就是利用了大众这一特点,对某一类新闻进行过度报道,这样会使得大众的观点受到误导,同时由于过度报道还会让群众对这一话题失去兴趣,对新闻媒体的关注度下降。

(2)制造或报道不实事件。“摆拍”这个词是摄影专业人员的一种技术手段,其是利用人工安排的场景和造型反应摄影师的想法。这本身并不是一个贬义词,但被现代部分媒体运用到工作中,就产生了不同的解释。现代媒体为了吸引大众目光,常常会制造或报道不实新闻事件,其主要就是为了引起群众对自己的关注,从而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例如,“为流浪老人撑伞”、“偶遇局长清扫垃圾”、“白酒比拼”等新闻就是虚假事件,其事实与“摆拍”相同,都是人为对剧情进行的安排,再由媒体渠道进行传播,在群众中造成了不好的影响,同时也有悖于新闻工作者还原事实、报道事实的职业道德。其对群众造成的诱导、煽动、攻击等危害已经成为目前新闻媒体工作中最大的隐患。

(3)有偿新闻。有偿新闻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其主要指的是在新闻事件进行报道的过程中,新闻工作者向新闻提供者收取一定费用后所播出的新闻事件。例如,家庭购物广告、违规药品广告等。其主要是在20世纪90年代后开始逐渐流行起来,成了威胁我国新闻媒体公信力的重要问题。绝大部分研究学者认为,有偿新闻的出现使得我国新闻媒体受到了严重的损害,其不仅对媒体机构自身造成了影响,同时也对国家形象造成了影响,长此以往会使得民众对于新闻机构的信任荡然无存。但这种情况屡禁不止,媒体机构为了追求自身效益,钻法律和制度的漏洞,不顾群众感受,继续任意妄为,不断加大有偿新闻的负面影响效应。同时有部分媒体人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罔顾社会责任感,不断编造和报道虚假新闻信息,对大众的价值取向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三、媒体社会责任缺失的危害

(1)夸大事件的前因后果。部分媒体在进行新闻报道时,其为了博取观众或读者的注意,利用夸大事件的前因后果的方法,提高群众对于新闻的关注度。但这同时也使得新闻事件的报道失实,群众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就对事件产生了误解,进而引发了更多不良事件的发生。

(2)影响受众对事件的正确认识。目前,社会上的敏感话题较多,如老师猥亵学生、城管打人、医生打人、警察打人等,这些新闻事件已经成为群众关心的热门话题。部分媒体在报道过程中断章取义,使得读者或观众的认识出现了错误。例如,前段时间的医生打人事件,媒体报道称老人因插队遭医生打倒在地,结果事实却是老人无理插队,并辱骂医生引起的,医生并没有动手,而是老人在撕扯过程中不慎跌倒。这篇报道一出,也让媒体人再次对新闻报道的真实性有了新的认识。

(3)改变事件发展方向。在新闻事件的报道过程中擅自改变事件发展方向是对群众认识影响最大的手段,部分媒体人为了博取注意,擅自将已经结束或还未结束的新闻事件的走向进行了改变,并将其引入到较为敏感的话题上,改变了群众对于新闻事件的认知,欺骗了读者或观众,造成了一定的社会影响。

四、我国媒体社会责任缺失的原因

(1)国家政策下的媒体限制。目前,我国还没有一部完善的新闻法规来对媒体行为进行限制,其主要是通过各类具体条款和规范来完成对媒体的限制。同时,我国更加不具备一部对于网络媒体行为进行约束的法律,这也就使得我国的新闻媒体工作在开展的过程中限制较少,强制性规定较少,造成媒体工作者的自律性低,进而导致了新闻媒体伦理道德的缺失情况。部分媒体工作者在利益面前经不起诱惑,使得以金钱为主导的有偿新闻泛滥成灾,市场监督力度也无法跟上,对于绝大部分虚假新闻无法形成有效的制止和惩罚,导致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成了纸上谈兵。

(2)利益欲望下的媒体伦理缺失。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已经完全取代了旧时的计划经济,国家的发展核心也转变为以经济发展为主。因此,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也得到了全面的提高。这也就导致了现代人在看待事物时总是从经济角度出发的情况,其把经济利益作为最高发展标准,新闻媒体工作者也不例外。其在工作过程中不顾职业道德,以经济利益来衡量新闻价值,利用不正当竞争手段寻求自己的利益,同时错误地认为经济竞争才能够代表新闻媒体的实力。另外,由于目前新闻媒体机构的发展和生存环境越来越趋向于市场化,这也就使得各大媒体不断抢占市场,而市场份额是有限的。因此,在利益的诱导下,部分新闻媒体机构为了能够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提高自己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从而冲破了伦理道德的底线,给新闻媒体的发展带来了不好的影响。而网络新闻媒体当下约束力更低,因而这部分新闻媒体更加容易受到利益的诱惑,从而做出丧失新闻媒体社会责任的报道。

(3)新闻媒体从业人员缺乏职业道德修养。在评价一个新闻媒体从业人员的素质时,其专业技能和专业素质固然是一方面,但是其职业道德更加重要。目前,我国部分媒体从业者存在着较大的职业道德问题。其中以娱乐记者最为明显,在港台地区称这种职业道德缺失的娱乐记者为“狗仔队”,其经常偷拍明星私生活,对公民个人的隐私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同时在报道新闻的过程中极力夸张事实,捏造绯闻,以此获得高额的利益。另外,由于目前就业市场竞争力越来越大,部分媒体从业者为了在这种环境下谋求更好的生存,不得不转变以往的工作态度,逐渐丧失了社会责任感,沦为了利益的工具,也使得群众对新闻媒体的公信度进一步下降。

五、如何增强我国媒体的社会责任意识

(1)增强媒体人的职业道德修养。想要保证新闻媒体在发展过程中不会出现伦理道德缺失的情况,首先就要对媒体人的职业道德进行培养,增加良性新闻事件的传播率。在对媒体人道德修养进行培养时,先要加强其法律意识,通过对相关法律的研读,了解不良新闻事件报道后可能会造成的危害,其学习内容包括隐私权、名誉权、交通法规、行政法规等。这样媒体人在对新闻事件进行报道时就能够知晓报道的力度,明确违法分子究竟进行了哪些违法行为,避免在报道中因为个人法律知识淡薄导致的报道失实,影响读者或观众的判断。其次是要提升媒体从业者的个人道德修养,通过社会道德行为的约束,帮助其建立自律性,主动增加自身职业道德。同时还应该对媒体人的行为进行严格的控制,其主要可以通过完善相关法案的方法来进行。当媒体人在进行报道的过程中出现虚假新闻信息、未经当事人允许报道新闻内容或因报道内容导致当事人受到伤害等情况,执法机关可以依法对其进行严惩,并追求媒体人的刑法责任。

(2)加强对媒体传播渠道的审核。在媒体从业者自身素质进行提高的同时,相关政府机构的监管力度也必须提高。在新闻媒体对新闻事件进行发布的过程中,需要经过审核,待审核通过后才能够予以发布。但随着现代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这种审核制度的约束性越来越弱,也使得网络新闻媒体在报道新闻事件时产生的伦理道德缺失情况较为严重。其中较为常见的就是网络新闻和网络杂志中对于虚假信息的报道,大部分网络新闻媒体主要的盈利手段就是通过赞助商和广告商,为此也应该加强对于这方面问题的严格控制,对可能与赞助商或广告商挂钩的新闻事件的审核要进一步升级,强化政府管理制度,可以采用分级处理的方法,同时对部分经常制造虚假新闻的网络媒体要进行严厉惩治,将其划入黑名单,如屡教不改则予以取缔。而对于电视媒体的新闻报道更要加强审核制度,如果电视媒体出现了严重违纪情况,则要给予罚款和摘牌等严厉惩处措施,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媒体行业的发展。

(3)新闻从业人员首先要从人道主义出发。人道主义是目前国际上对于个人伦理道德行为的统称,在新闻从业人员进行相关工作时,一定要以人道主义作为核心指导。在报道的过程中,要尊重被采访者的选择,不得随意曲解、改变被采访者的意思;在被采访者受到极大痛苦时,不得因报道工作加大被采访者的痛苦,一切从人道主义出发。人道主义可以说是新闻工作者的良心,也是其社会责任的最好体现,新闻媒体单位应该深化对这方面的教育培训工作,让媒体人多进入基层进行实习,了解老百姓的真正需求。另外,还可以通过走访宣传的方式,让媒体工作者了解社会动态,明确社会责任感,使其在工作过程中避免因利益而做出有违职业道德、有违社会责任感的事情。

六、结语

目前,我国的新闻媒体伦理道德缺失情况比较明显,其与媒体从业者个人道德、社会发展取向、政府管理力度等多种因素有着直接关系,想要扭转这一局面,就应该从根处出发对新闻媒体工作进行整改,加大监管力度,增加其在群众中的公信度。

[1] 王平.从“有偿新闻”到“有偿不新闻”——当前新闻道德问题刍议[J].新闻传播,2005(11).

[2] 菲利普·帕特森(PhilipPatterson)(美),李·威尔金斯(LeeWilkins)(美).媒介伦理学[M].李青藜,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3] 王心武.泛传播时代的新闻传播伦理道德构建[D].西南政法大学,2011.

猜你喜欢

新闻媒体职业道德群众
多让群众咧嘴笑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探讨网络新闻媒体与传统新闻媒体的整合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浅谈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时代召唤老区新闻媒体
浅谈会计职业道德中的诚信问题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新常态下的新闻媒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