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媒体对外传播人才培养模式探究——以英语为例

2015-08-15

新闻研究导刊 2015年6期
关键词:节目主持外语英语

仇 鑫

(哈尔滨师范大学 传媒学院广播电视编导系,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一、前言

媒体无国界,随着我国的国际地位持续提升,媒体也趋向国际化,而英语本身属于国际流通语言。因此,本文重点在英语输出模式下的,阐述了媒体对外传播人才培养模式探究,对课程设置中的英语语言课程新闻播音课程设置、柔性专业方向课程设置、媒体时间类课程设置等多个方向进行了详细分析,同时重点阐述了培养模式的“教实结合”的方式。

二、媒体对外传播人才课程设置

(1)英语语言课程设置。英语播音与主持是一个集合“采、编、译、播”的过程,比正常的采编多了一个英译汉或者汉译英的过程,在这其中就需要在进行传播课程设定时结合英语的本身课程和媒体课程进行综合分析。例如,在英语播报的过程当中,由许多乡间俚语,这些乡间俚语会形成复杂的单词组合,而此时如果按照国际流行的英语翻译法则,就很难将这些生僻的俚语翻译清楚,从而对播报产生一定的阻碍。因此,针对这一点,我们要在媒体对外传播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注重“教实结合+生僻语言锻炼+实际专业语言”三个方向,主要把握住英语播音与节目主持实践、英语采写、英语新闻编译等。

(2)注重柔性培养。上述课程都属于硬性教育培养,即规定了学习方向,同时也规定了学习的方法,但媒体属于活跃的媒介。因此,在进行培养的过程中,应注重柔性的课程设计,这方面主要针对学生的个人素质,从而开展与学生兴趣相投课程设置,主要方向可以有“国际新闻方向,主要课程有:英语节目主持方向主要课程有:汉译英实践、英语采访与报道、英语新闻写作等;汉语播音与主持方向主要课程有:播音节目主持作品分析、节目主持人文案写作等;国际新闻专业英语等。柔性培养希望学生能够在学习方面能够产生更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能够在自觉地在本专业范围内提高自己的多元化素质。相比于硬性培养,柔性培养的好处在于引导和启发,让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得到更多更广泛程度上的启迪,从而更加全面的提升自己。

(3)实践课程培养。目标应构成综合实践体系,包括课堂实践教学、第二课堂实践、隐性课程、实践周和寒、暑假期实践等$课堂实践教学包括实训和实践两部分$主要课程有:广播电视英语语音语调、英语播音与节目主持、英语采写、新闻编译等;第二课堂通常是课堂实践教学的延伸,主要是组织学生参与校园电台、电视台实践及校园网络新闻的编译实践等;隐性课程是指对学生分类、分层的指导,指导学生读“百部书——看百部电影”,写出读(观)后感,参与电台、电视台节目编辑或栏目设计等实践任务;实践周和假期实践是为配合课堂实践教学,根据实践教学大纲要求为达到培养目标而设立的综合性实践,要求学生深入媒体;每次实践应有详细的实践大纲,学生应按大纲要求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实践任务,上交实践作品,最后给作品评定成绩和学分等。实践一直是各种教学载体的主要方式和方法,没有实践的理论或者学习都会与实际脱离,不能够将原本较为完善的知识体系系统的接纳,只有通过实践方法,不断的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和具体操作上的应用,方能使得学有所用,让学生主体得到真正的锻炼和全面的发展,基于此,我们认为实践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开辟实践课堂是培养专业人才的必然途径。

三、对外播音主持行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现在我国对外的播音主持行业专业人才艺术培养主要分为两个方向:第一个方向是重点对外的专业知识,这种培养模式要体现在现场的运用和临场的发挥两大方面。因此,应当首先注重对艺术本身扎实的基本功的培养。第二是注意对多种知识综合运用的培养,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向:一是要具有广播电视播音与节目主持的基本能力;要掌握新闻采编以及新闻编辑的工作,同时要注重编辑过程中对细节的把握。二是要了解并掌握党和国家的新闻宣传、文艺工作的方针政策。三是强化技能及技术的同时要懂得规避,注重细节的同时要注重对法规条例的熟悉,避免通过正常传播途径错误的造成非法传播。四是要基本掌握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艺术学三大学科,让三种学科之间形成相互的关联和相互的影响。

外媒的对外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在一般分为两种:一是对艺术的具体形式进行拓展。例如,要掌握中国语言文学、广播电视新闻传播学、中国播音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等。二是对相关行业知识进行拓展,主要是要掌握哲学、政治、经济、社会、法律、心理、艺术、美学等多学科知识;所以在进行播音主持行业人才培养的过程,是一项综合社会文化联系的过程,我们可以将主要培养模式设定成:外语播音发声、外语电视播音主持、外语文艺作品演播学概论、外语新闻学概论、外语新闻采编、外语广播播音主持、外语播音创作基础、外语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等诸多培养模式,这些学科能够综合的包含播音主持行业的所有内涵,但是为了适应现代化发展模式以及加强现代化理念的传播,保障播音主持行与外媒传播与时俱进,根据社会与环境的不断发展进行形式转化,这就需要建立起各个课程之间的联系。从而更加全面的完善整个教学体系。

四、结束语

对外媒体播音主持专业人才的培养是多方联系的课程训练,是综合性强富整合理念的课程培训过程,且要在培训的过程中注重对外的联系以及媒体与外语的双向培养,同时要建立起课程之间的联系,将重点放在复合性的课程训练以及知识技能培养上,加强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发挥适应传播全球化和我国对外传播事业发展的需要,承担起高校培养对外传播人才的重要职责。

[1] 王建生,魏长河.播音主持专业型模式输出形式[J].北京艺术,2013(11).

[2] 郑百胜,顾永年.针对现代化播音主持行业类型艺术人才培养[J].湖南晚报,2012(09).

[3] 张合,袁永春.复合型人才对现代化人才输出的联系主导[J].北京艺术,2009(08).

[4] 郑智同,方田.针对练习情况下播音主持人才的培养模式[J].黑龙江大学,2009(05).

猜你喜欢

节目主持外语英语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浅析全媒体环境下节目主持课堂教学创新
少儿节目主持特点及素质培养分析
大山教你学外语
节目主持人要懂倾听艺术
读英语
大山教你学外语
节目主持:超越艺术种类与形式的艺术
酷酷英语林
多一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