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视出镜记者综合技能训练方法研究

2015-08-15王家霖

新闻研究导刊 2015年6期
关键词:判断力新闻报道语言表达

王家霖

(河南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0)

“出镜记者”是一个舶来词,20世纪60年代,美国开始出现在新闻镜头中向受众报告新闻事实的记者,我国在80年代也陆续出现了出镜记者。纵观近年来的重大新闻报道,不论是“两会”还是汶川地震,无论是奥运会还是民俗节庆,出镜记者作为第一现场的观察者、叙述者以及信息的采集者、传播者、论述者,发挥着日趋重要的作用。进一步实现了“从人到人的交流”,最大程度上地发挥了电视媒体的传播优势,对出镜记者所承担的角色也提出了更高素质的要求。

一、有声语言现场表达能力的技能

(一)出镜记者语言表达存在的问题

(1)语音不够规范。出镜记者虽不等于播音员和主持人,但其语言同样有着示范引导作用,规范的语音应成为出镜记者现场报道的前提和基础。

(2)语言表达不够得体。自说自话没有受众意识;语言不顺畅,逻辑性不足;语句表情达意的停连重音处理不当;语气呆板,节奏单一,忽视报道的变化与律动。

(3)副语言使用不够恰当。作为补充有声语言的工具,副语言的运用对有声语言的传播有很大的帮助。切莫错误地表达所要传播的信息,适当地运用,不要画蛇添足放错重点。

(二)出镜记者语言表达技能训练的对策

进行专业系统化的业务培养。首先,高校中相应的方向应开设专业课程。其次,针对一线的出镜记者也要制定相应的培训机制,让其充分意识到语言表达能力也是与其他能力同等重要的职业素养。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和科学的考核体系。出镜记者的身份既不同于文字工作者,也不等同于播音员主持人,因而对其的要求和准则不能盲目地靠拢这两者,就像敬一丹提出的那样,要注意播音员主持人和出镜记者的规范层级,对不同的人提出不同的要求,不能一刀切。合理运用语言规范化与个性化。出镜记者的语言表达首先应做到准确规范,但规范化不等同于千篇一律,也要强调语言的差异化与个性化。

二、掌握良好新闻业务理论知识的技能

完善的知识结构。出镜记者在新闻报道中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迅速传递信息并做出评论,还要大量走访新闻当事人获取信息,进而通过有声语言将新闻事件提炼整合传递给受众。做好新闻现场报道的“专家”与“杂家”,才能将新闻报道做出广度、深度与高度。

规范的新闻专业训练。出镜记者肩负着多重的职责,具备采访、写作、编辑等新闻业务系统的专业知识,才能具备在复杂环境下独立采访和独立写作的能力。新闻素养直接决定着其现场报道的能力水平,是一切知识结构和信息传递的基础。

三、驾驭新闻现场的技能培养

(一)新闻现场判断能力的培养

出镜记者要具备善于观察并迅速捕捉价值性画面信息的能力。关注细节,发现报道切入点并判断新闻价值。新闻现场最重要的是与不断流逝时间里的信息赛跑,出镜记者要在看到现场画面的第一时间观察、解析、归纳和汇总,通过构思编排之后即时发送最新鲜的报道。新闻判断力是新闻记者尤其是出镜记者的核心能力,它分为事实判断力和价值判断力。新闻事实的判断力依据对新闻背景资料的把握和对新闻现场信息的捕捉。而新闻事实的价值判断力,需要在准确的事实判断的基础上具备超凡的洞察力。任何一则现场出镜报道,都是对于记者新闻素养的全面检验。

(二)出镜时机的“镜头感”培养

出镜记者往往与富含新闻信息的画面同时出现,那么何时出镜,选择什么画面内容,便是记者在现场需要当机立断的问题。动态报道过程中,掌握合适的时机在第一时间或者事件高潮点来临预测期内,直击新闻事件的发展变化。出镜画面的选择需要具有典型性和直观性,能够直接传递报道中的新闻目的与新闻主题。

(三)采访对象选择技能的培养

采访对象的选择围绕特定、唯一、权威、普遍四个特性。特定性即在特指的新闻环境里能传递相应信息的对象;唯一性即新闻当事人的不可取代性;权威性即采访对象的新闻角色对信息解释有最大的诠释作用;普遍性即采访对象能代表某一阶层或某一人群的共性特点。合适的采访对象是一则新闻报道成功的重要因素,对新闻的格调、真实性、信息量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四)新闻现场心理素养与情感把控能力的培养

心理素养主要体现在应变能力与非语言行为能力的培养,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具有双重身份:一方面是个性的自己;一方面是职业的自己。面对突发状况,出镜记者作为新闻事件的亲历者应对自己的情感与道德意识做出合理的控制,从语言和非语言的行为上冷静地处理,在不影响采访过程和新闻判断力的同时将报道生动起来。

(五)新闻团队合作意识与全局观念的培养

电视节目的制作是团队的合作,缺少任何一个岗位或者随意打乱工作程序都可能令报道任务无法完成,出镜记者应多站在团队的角度考虑问题。合作意识还应该体现在如何处理与采访对象的关系,冷静处理突发事件,保证新闻现场的采访任务按预期有效地采集完成。

四、荧屏形象的展现

出镜记者在出镜时要求服饰、妆容、动作等与所报道的新闻事件相吻合,根据年龄、身份、场合做出选择,将自己融入环境中,根据现场情况调整情绪和语速以感染电视机前的观众。出镜记者良好的荧屏形象能够对新闻报道画面增添更好的传播效果。

五、结语

新闻记者的出镜报道为了满足受众更高层次的需求,更应进一步强化电视出镜记者的角色认知、技能培养、理论体系、考核制度。针对不同的技能需求,应系统地推出相应的训练机制,从个人到单位,从生源地到工作的一线,不断地提升自我业务能力与专业素养,让新闻报道更加风格化更具丰富性。

[1] 史家辉.出镜记者语言规范问题研究[J].语言文字应用,2012(4):94-99.

[2] 王琦.电视出镜记者应具备的能力[J].新闻窗,2011(6):70-71.

[3] 原琦.电视出镜记者作用刍议[J].当代传播,2006(6):118.

猜你喜欢

判断力新闻报道语言表达
论新闻报道中的流行语
浅析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彰显以人为本
新闻采访中如何应用语言表达技巧
语言表达综合训练
机械能守恒定律应用易错题分类解析
语言表达与语体选择
环境会影响判断力
镜子
如何让新闻报道鲜活起来
新闻报道要求真实的细节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