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媒介融合下电视写作的美学价值

2015-08-15何思瑶

新闻研究导刊 2015年10期
关键词:电视片媒介美学

何思瑶

(中国传媒大学 新闻传播学部,北京 100081)

一、绪论

“媒介融合”的概念不断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什么是“媒介融合”呢?最初这个概念是美国的浦尔教授提出,即各种媒介呈现多功能一体化趋势。符合当代“媒介融合”发展的形式有两种:其一是纸版媒介的电子化趋势。其二是新媒体形式,即信息电子化报道,直接利用网络平台优势进行线上宣传。那么,在这样一个媒体行业变革的时代,电视写作为了迎合受众观看与体验的需求,一定会在形式上发生改变。

二、电视写作的要求

(一)符合受众的需求

无论是新闻,还是电视剧,或是纪录片,任何一部电视片的解说都需要体现时代感,与时俱进。在媒介融合的大环境下,新媒体的文字传播一定要具有吸引力。并且,我们现在处在一个“快餐文化”时代,“短快准”的阅读方式已经深深扎根在人们的心中,电视片的写作也要努力摆脱冗长、舒缓的结构方式,要随着片子的节奏加快而更加凝练。

(1)信息质量高,内容含量大。电视写作要求简明扼要,在一定的篇幅内,撰稿者需要将所需信息完整呈现,就需要提高信息的质量。信息量与信息质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为反映电视片中事物的发展变化,满足观众收看需求,为了加大信息含量,就需要提供最新、最精炼的文字内容。并且,值得一提的是,我们现在正处于一个快速化、碎片化的信息时代。如何能够在15秒内吸引住观众的目光?这就需要有效的信息量。如同新闻撰写的“倒金字塔”结构,电视写作也需要将最重要的信息、最核心的信息进行突出、明确的表达。

(2)口语化,平易近人。口语化的文字平易近人,让电视片很容易拉近与观众的距离,提高收视率。这也是电视片写作与小说、散文等艺术形式得以区分的重要部分。因为读者在看报纸、书籍时没有影像视觉冲击,所以会自然而然在大脑中补充画面,将文字转换成符合自己需求的画面信息语言。然而在电视片中,观众在看到画面后,如果表演者或是旁白还以书面化的方式与观众沟通,那么这部片子就会让人产生疏离感与诡异感。在陈凯歌导演的《百花深处》中,有这样一句话:“你(丫)开涮谁呢?这么大岁数儿了。”完全符合老北京的说话风格,是老北京的口语表达方式。同样的意思在普通话里则是“你这不是在耍我么?”如果这样放在句中则明显不如前一句老北京话入戏。另外,在影片结尾,冯远征的一句“找着了,这不在这儿呢么?”也完全符合北京儿化发音习惯,口语化的发音让这部片子十分接地气,让人倍感亲切。

(3)时代感强,与时俱进。电视节目区别于广播节目的地方就在于增添了视觉效果这一单元。视听效果相结合的要求就更加严格,因为人们在观看的过程中会进行大脑的合理补充,所以节目中的语言不能再被束之高阁,而要更加平易近人,拉近观众与节目之间的距离。另外,由于网络地位越来越重要,更多的网络用语会被加进电视写作之中,以符合受众的观看需求,让观众感到亲切。在近些年的北京电视台的演播室录制节目中也会时常出现“雷人”、“任性”等网络化用语。

(二)与画面相辅相成

电视写作的最基本的目的就是配合画面,是衬托和补充画面信息的必不可少的部分。视听结合,文字、画面与声音的协调统一才是电视片的基本追求。电视写作中解说词最突出的作用在于解说词弥补画面的不足。

(三)注重全篇节奏感

电视片之所以能够抓人眼球,不单单是靠精美的画面,还需要依靠节奏。讲述紧张的高潮部分时,节奏感快;讲述背景或是回忆时,节奏舒缓。在《舌尖上的中国——时间的味道》中,解说在讲述禾花鱼相关做法时,画面剪辑节奏加快,解说词随画面而变得精简短小,多是四字短句。还有在《大众银行》广告中也是采用短句叙述形式,补充背景信息。

三、电视写作的美学价值

在很多人看来,电视写作的作用大多是配合画面、补充信息。正如我在上文所提到的,配合画面只是电视写作的基础功能,并不能算是最终的追求。电视写作也和艺术创作一样,需要追求美的内涵,通过多种形式组合提高整部片子的美学价值。媒介融合更是为增加电视片的美学价值拓展出一个新的领域,营造出一种传播美感。

(一)电视写作重要性

电视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电视解说的艺术感染力。同样的电视画面,由于解说水平的差异,往往会得到截然不同的收视效果。恰如其分的精彩解说,不仅为观众提供了必要的知识和信息,而且能使他们获得极大地审美愉悦。另外,文字的汇集力也不可小觑。电视写作中的文字可以串联画面与基础信息,还能够将中国语言文字中博大精深的知识内涵汇集在解说或是台词中,让电视片成为传承中华优秀文化、汇集多民族文化的传播载体。

(二)电视写作创意

(1)标题精彩凝练。在我看来,网络传播条件下,电视写作不仅仅是追求解说词或是台词的精炼、精致、精美,还要重视电视片的标题。在快速化阅读时代,醒目的标题是观众收看的第一把钥匙。精简凝练且出人意料的标题会让人不由自主地想要关注其中的内容。例如,《舌尖上的中国》,“自然的馈赠”、“主食的故事”、“时间的味道”等众多小标题,第二集的“主食的故事”则明显比其他两个标题略逊一筹。直白平淡的标题很难吸引观众注意,而“时间的味道”则让观众好奇“时间”这样一个抽象的概念怎么会与人的味觉感官联系在一起,这样一来就会提高电视片的知名度。

(2)协调同期声与解说的关系与节奏。解说词要引导同期声的进入,提醒观众关注接下来出现的画面。一部纪录片记录下主人公的采访话语十分重要,运用解说转述他的表达同样重要。这样一来,既可以节省时间,也可以增加电视片的表现形式。在《舌尖上的中国》中,除了美轮美奂的画面,让人印象最为深刻的无疑就是节目中的同期声。例如,农民将火红的辣椒倒在筐中时“沙沙”的响声、将食材倒入滚烫热油中时的“刺啦”的声音、新疆的老百姓制作馕时的擀面声等都为电视节目增光添彩了许多。

(3)适应网络传播需求。媒介融合影响电视片的制作,在网络平台中,每一个观众既是电视片的收看者,同时也是它的传播与创造者。电视片是片中的人和观众在对话,所以电视写作就应更加注重片子与观众的对话关系。快餐文化背景下的人们更习惯于碎片化阅读方式,所以电视节目的写作也应该了解观众的注意力节奏。大段、冗长的解说方式已经不再适应当前节目制作要求,快节奏、强力冲击感的台词则能够较好地吸引住观众。

(三)电视写作美学价值追求

(1)修辞手法的合理运用。电视语言和文字创作拥有共同之处,巧妙地运用好文字创作的技巧可以为电视片的制作锦上添花。一篇文章如果只是平淡的陈述句式,能难让人读至入味,如果加入华美的辞藻或精美的修辞方法则让文章的光华散发出来。电视写作虽不能十分书面化,但是可以适当加入修辞,让观众耳目一新。《舌尖上的中国——时间的味道》结尾处“这是盐的味道,山的味道,风的味道,云的味道。这也是时间的味道,人情的味道”,运用了重复的修辞手法,增强了电视片的气势,放大或突出了时间带给人们的精神味道,将人们最浅层次的感官感受上升到意识、精神上的认同与共鸣。

(2)注重写作的首尾呼应。文章写作强调首尾呼应,电视节目写作也同样需要。运用首尾呼应的方式可使电视片结构更加紧密严谨,内容更加完整,同时强调主题,加深印象,引起共鸣。《舌尖上的中国——时间的味道》开头时讲述了金顺姬的母亲制作辣白菜的故事,在结尾时又回到金顺姬家中,解说词中提到“冬天,金顺姬在北京的家里种下了从呼兰河老家带回来的种子。”“女儿也要自己做泡菜了。”这样的解说不但回归了主题,与开头形成呼应关系,还将主旨升华,让简单的泡菜制作工艺变为了中华文化传承的其中一部分。

(3)增加语言的兴趣点。如果能够把深刻的道理用机智幽默的语言表述出来,把蕴含的深层价值用轻松的方式揭示,避免教化面孔引起的逆反心理,使观众在轻松愉快的心态下,通过语言的独特魅力,通过趣味的接近和调动,接受知识和道理,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总结

随着手机、网络等科技的迅猛发展,媒介之间的关系正在细微地、巧妙地不断连接在一起。在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不单单是节目形式、宣传途径发生了重大改变,电视写作也在不断地适应正在发生变化的节目主体。但是无论外在形式如何变化,电视写作中对于美学价值的追求内核始终是不变的。通过多媒介的渠道来更新美学创造途径是当今媒体人需要探寻的一个问题。相信经过电视行业制作者与学术界专家的共同努力研究下,中国电视行业可以取得长足进步,电视写作能够更加突出节目的美学特色,成为节目制作的最为重要的环节。

[1] 徐舫州.电视解说词写作[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 百度百科.媒介融合[DB/OL]. http://baike.baidu.com/li nk?url=HFyZfOY7CUFonaYVyuA1JevotxLC1WpKjucBzTL 3X5_QySeUuBdd4-mideS.

[3] 姚治兰.电视写作教程[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电视片媒介美学
盘中的意式美学
电视片《零容忍》观后
外婆的美学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一眼千年
书,最优雅的媒介
纯白美学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妆”饰美学
试论电视语言在电视片剪辑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