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现代出版环境下如何保证图书质量的思考

2015-08-15

新闻研究导刊 2015年6期
关键词:装帧印制编校

韩 芳

(内蒙古出版集团远方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0)

当代社会,在各种新的媒体层出不穷、图书出版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之下,图书出版的速度和效率成为图书出版行业的关键词。相比之下,此前图书出版行业和广大读者一直比较关注的图书质量问题则逐渐处于被忽略状态。一方面,抢占市场先机最关键的因素在于时间,无形中部分图书的审读及质量监督等方面所需的时间就会被缩减;另一方面,出版社在大量出版任务的压力之下无暇面面俱到,也往往会忽略对图书质量问题的重视。长此以往,势必会造成图书质量问题,图书质量堪忧成为困扰当今出版社和图书编辑的最主要问题之一。

当前出版环境下,图书编辑首要做的,就是在图书编辑加工乃至印制出版的过程中加强对图书质量的监督。但是,图书编辑如何有的放矢地对图书质量进行监督?首先应当追根溯源,找到造成图书质量存在问题的原因。经过多方统计和分析发现,近年来造成图书质量不同程度下降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其一,出版量剧增导致出版社图书编辑处理稿件应接不暇。近年来,出版物数量以超出此前数倍乃至数十倍的速度增长,调查所得的数据相当惊人。然而,在出版物数量增加的同时,出版单位并未增加,出版单位的人员也有限定。超负荷的工作量使得出版部门对于图书质量的监管尤其是对编校质量的监管相对困难,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图书质量问题的频繁发生。

其二,抢占市场先机的要求导致出版社图书编辑对稿件处理的时间不足。出版物总量增多,抢占市场、抢占最有利的出版时机成为各个出版社的主要任务。速度成为抢占市场的关键所在,因此每本书的成书时间几乎都在缩短,图书编辑在把握图书内容的同时可能就会忽略编校质量,而设计人员也可能对装帧设计考虑不足,印制人员对图书印制监管力度不够,从而给图书质量带来一系列的影响。

其三,出版行业对人才流动管理及图书编辑的培养较为欠缺。当今出版环境下,人才资源也成为出版社竞争的对象。人才流动速度加大,使得出版社无法针对专门人员进行及时的培养,或者人员尚未适应岗位就产生流动,使得诸多编辑业务能力无法得到及时提升甚至会下降。人员流动和人员培训力度不够等原因也直接导致了图书内容把握不足、编校质量下降、对图书整体设计等把握不足等问题的出现,这也成为促成图书质量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

其四,出版社及读者价位需求对于图书成本的限定导致。出版社之间的激烈竞争项目之一,就是价格的竞争。尤其是网络文学及电子图书充斥整个社会的情况下,诸多出版社不得不采取了控制成本、压制定价等策略。在这种情况下,各个环节的成本都被迫下降,尤其是设计和印制成本,这对于维护图书质量来说,也是一个很不利的因素。

综合起来看,图书的质量表现在内容、编校、装帧和印制等四大方面,保证图书质量达到合格或优良的标准,在当今出版环境下对这四个方面进行严格监督和管理,各个环节缺一不可。如何从以上四个方面入手进行监督,成为出版社图书编辑所必须要思考的问题。笔者试从出版环节、图书内容把关、文字编校及装帧设计、印制流程监督等诸方面进行整理说明:

其一,严格保证图书出版各个环节的完整。图书出版中所必需的各个环节,缺一不可;保证图书质量所需做到的各项工作,同样缺一不可。以三审制为例,出版社对于稿件的三审制原则要严格落实,三审制当中任一环节的负责人都要保证对图书的内容、编校质量认真监督,严格要求。忽略了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都可能会给图书质量留下隐患。至于一些出版社为保证出书的时间而减少其中环节的现象,则更要加以制止。

其二,严格图书内容把关。图书质量最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是对图书内容的把握。图书内容是否符合出版要求,政治思想内容是否健康向上,图书的出版能否给读者带来阅读价值和正能量,内容当中有无明显错误等各个方面,均是图书编辑必须要关注的问题。因为其中任何一方面出现疏漏,都可能会产生恶劣影响。因此,无论出书时间多么紧张,这一点必须要得到保证。这是图书编辑在图书进入出版阶段之前就要完成的任务。

其三,严格保证文字编校质量。保证稿件文字能够完成三个校次的校对,也是出版社图书编辑所必须做到的工作。事实上,在每一次核对文字校对的过程中,一些内容方面的、常识性的问题也会相应得到避免。这样就可将图书的编校质量问题控制到最低,最终达到出版要求。对于文字的严格要求,也是对于图书读者的负责,只有如此才能避免对诸多读者造成误导,实现图书出版的价值。

其四,严格装帧、印制流程的监督。对于装帧设计,如何达到装帧设计所要达到的效果、如何保证图书的印制质量,图书编辑也应具备一定的知识积累,必要时能够给图书装帧设计、印制负责人员提出相关合理化建议,并坚持每一个环节的确认。这就需要图书编辑能够将工作做到详细化,将核对、检查等每一个环节都能完成得细致到位。同时出版社相关负责人员也应将图书编辑的要求和所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并处理。唯有如此,才能共同保证图书的装帧和印制质量。

只有保证以上所述四个方面精准到位,各个环节均不出问题,才能够在根本上保证图书质量。在现代出版环境之下,追求最大利益的同时,出版单位更要注重社会效益,既要出畅销书,也要出精品书。作为图书编辑,用将每本书都打造成为精品书的目标去要求自己,完善工作细节;作为出版单位,将每一项工作都安排到位,完善经营环节,才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保证图书质量。

[1] 常韶伟.对图书质量与经济效益关系的思考[J].编辑学习,2013(3):102-104.

[2] 姜爱萍.图书质量管理与监控的实施[J].现代出版,2013(1):67-69.

猜你喜欢

装帧印制编校
ABSTRACTS
内容丰富印制精美老挂历成为收藏界新宠
欲称“金奖”,必有其妙——第七届中华印制大奖金奖作品赏析(三)
荣誉与商机共存 第八届口华印制大奖
把编校质量的弦绷得更紧
图书印制时效保障探析
中国出版政府奖装帧设计奖获奖作品集(2007—2013共3册)
基于线性视觉流程的出版装帧应用研究
书籍装帧配色设计研究
编校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