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媒体融合的启示与思考

2015-08-15吴耀智

新闻研究导刊 2015年6期
关键词:平面媒体信息检索网络媒体

吴耀智

(城市晚报社,吉林 长春 130033)

一、引言

媒体是什么呢?简单地说就是交流,是传播情感和信息的一个载体。个人认为当今媒体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第一,最传统的媒体,也是最早出现的一个媒体——平面媒体。第二,电波媒体,即我们熟悉的广播、电视,也被称作瞬间媒体。第三,也是我们当下年龄最小最年轻的一种,网络媒体。现代社会发展急速,各类媒体只有更加贴合人们的需求,不断改善、进步、完善才能更长久的发展,这就需要三种媒体相辅相成,互补互利,也就是媒体融合。

二、媒体融合对于媒体竞争的影响

平面媒体是最初的一种形式,主要以纸为媒介,它是在传播前需要经过长时间的考证,层层筛选,才会提供的资讯。虽然资讯很具有权威性,但也表现了它的弊端:时间缓慢。电波媒体虽然相比较平面媒体有所改善,加大了信息量,画面对视觉也有了很大冲击,但是其转瞬即逝,很容易因为观看者一时分散注意力而被忽略。网络媒体相比较前两者有了很大的改善,即快速、永久。但是因为网络媒体不够严谨,造成了大量的垃圾信息、虚假信息。因而媒体融合势在必行。

媒体融合可以有效地刺激传统媒体,提高媒体的传播能力以及受众的黏合程度。实现节目多方面传播,在此背景下,电视网络也随之应运而生,电视节目不在受时间的限制。同时,电视节目与网络互动,增加了受众的黏合程度,有效地调动了受众的积极性,不再单一、孤立。

三、媒体融合的发展前景展望

(1)媒体融合的信息检索方式更为便利。随着科学技术与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媒体融合逐步被人们所重视,现在的媒体融合已经对各个媒体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直接影响到了传统媒体的整体运营模式以及前景。媒体融合的主要因素是网络技术的进步、个人信息的接收和发送终端技术的发展。手机、平板电脑已经成为个人信息检索的主要途径。网络数据的深入完善、信息存储量的极大扩展,为信息检索提供了最大的便利。现在的信息检索大部分还是以文字为支撑的,我相信,随着媒体融合的进一步发展,网络技术的进一步提高,新型的信息检索方式的出现是未来我们很快就可以见到的。

(2)媒体融合的信息互动平台更为开放。媒体融合的出现,是为给大众提供更多优质的信息,也为信息互动搭建了平台,信息的接受者不再单单为接受者,更成了信息资源的一个创造者和传播者,这样为更高效地传播信息提供了便利。现在互联网里面的微博、微信、QQ、BBS等工具成了互相沟通分享的主流平台,越来越多的“平民记者”成为重要信息的传播者。所以,以后的信息互动平台更为开放,是一个必然出现的结果。

(3)媒体融合的终端软硬件设备更为个性化。手机、平板电脑的普及,是媒体融合出现的一大重要条件。电子书、电子报纸、杂志、网络电视、新闻已经逐步占据了主导位置。人们不再满足自己仅仅是一个信息接受者,而更多地参与到了信息的制作与传播。利用与分享媒体资源成为人们的习惯,媒体功能也越来越多样化、多元化,这样也必然导致终端软硬件设备更为个性化。

四、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的发展探索

(1)提高思想意识,树立媒体融合的新理念。传统媒体想要顺利晋级,实现与新媒体的融合,就要勇于打破观念,解放旧思想。快速地适应新媒体融合,才能成功被新一代受众接受。互联网思维模式是用户与用户间资源共享与平等交流,当然,用户的体验与反馈同样重要。不仅要实现信息的网络化、个性化,更要做好互动化。传统媒体要结合新媒体的传播方式和信息来源,融合新的媒体技术资源,以网络技术为核心,不断地实现媒体融合。

(2)坚持以内容为王,构建现代化传播体系。网络媒体虽然比平面媒体和电波媒体在速度和信息量上占有极大的优势,但是因为在信息采集、核实和深入分析、解读方面不够细致。所以造成了垃圾信息、虚假信息等不实信息的传播。这是网络媒体的一大弊端,是需要向传统媒体学习的重要方面。所以,传统媒体在与网络媒体结合为新媒体的同时,这些优良品质,需要保存,在媒体融合的同时,继续追求信息品质与专业性。网络媒体的信息有短小精准、吸引力强以及互动性强的优点,传统媒体可以借鉴学习。只有三大媒体互补互利才能更加完善。

(3)加强规划设计,构建媒体发展新格局。新媒体融合是时代发展和科学进步的体现。传统媒体要想做到媒体融合就需要加强规划设计,放远思想,开阔视野。有目标、有计划地分步实施,形成新的融合发展形势。由于融合的规模庞大,自主建设与借力发展意识要同步进行,制定总体的方案方针,通过合作、引进等方式,利用有利条件进行更好的发展。对于自身的组织结构、资源管理、财务制度等顶层设计,逐步探索适合网络媒体的传播模式,对自己的内部进行改造、规划。

(4)加强新媒体人才培养,打造深度融合的新队伍。新媒体的融合势在必行,是时代所需,新媒体融合的人才就显得尤为重要。传统媒体应该制定适合于自己的人才引进计划和培养计划,帮助员工掌握与学习这方面的本领。制定属于自己的企业文化和管理理念,打造一支既具有高素质又全能型的全媒体队伍。

五、结语

应时代的要求,媒体融合的速度是惊人的,也是必须的。新媒体的发展前景必然是广阔的,这就需要每一位媒体人去努力。不可否认,数字化信息时代已经到来,数码技术、网络技术正在不断地渗透到各个媒体领域。媒体融合已是大势所趋。

[1]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影视节目制作专业中节目策划能力培养的研究课题组.电视节目制作专业中节目策划能力培养的研究[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二)[C]. 2009.

[2]邓利平.论重大自然灾害中新闻传播的正向功能效应——从中央电视台汶川地震报道说起[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8(11).

[3]刘也良.深度报道——网络时代平面媒体的优势[J].

[4]匡文波.网络传播理论与技术[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

[5]陈禹安.Web2.0时代平面媒体的读者迁移策略[J].中国记者,2009(03).

猜你喜欢

平面媒体信息检索网络媒体
探究平面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
高职院校图书馆开设信息检索课的必要性探讨
网络媒体记者走进山西农谷
净化网络媒体环境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作用初探
网络环境下数字图书馆信息检索发展
新媒体矩阵:纸媒转型告别“盲从期”转型“深水期”——以上海传统平面媒体为例
基于神经网络的个性化信息检索模型研究
网络媒体在舆论管理中的作用及应用
新形势下如何做好网络媒体新闻宣传工作
涉农类平面媒体应不断拓展服务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