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课堂的微信互动平台建设工作实践探究——以传播学专业为例
2015-08-15徐阳
徐 阳
(西安交通大学 城市学院,陕西 西安 710018)
20世纪70年代,德国教育学者最早提出了教学交往理论,其中心思想是正确的处理教学中的师生关系。这种理论一经提出,就给传统的课堂教学带来了不小的震动。至今,在我国绝大多数的高校课堂教育中,仍未摆脱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教师掌握着学术知识的一手资料,而学生缺少积极独立获取学习资料的动力。特别是到了互联网电子时代,学生们更倾向于从网络“百度”直接经验,不愿意多花时间查阅书籍资料建立系统的知识构架,导致产生“只重结果,忽略过程”的零互动教学模式。在高校网络普及的时代,如何开展课堂互动教学,改善师生关系成为一个崭新而又急迫的课题。
一、手机微信课堂互动平台的建立
自手机移动媒体出现以来,其即时通讯成为最高效、快捷、廉价的信息交流方式。微信的出现打破了短信时代“点对点交流”模式,增加了QQ 所不具备的“语音对讲”,在微博的公开舆论平台上延伸出“朋友圈”私密舆论范围,在第一时间成为当下大学生们首选的信息交流工具。经观察,笔者发现,学生们擅于利用微信快速便捷的特点,建立不同的微信群,在不同的分类下扮演不同的角色,呈现出与课堂完全不同的精神风貌。利用传播学的学科理论,笔者在班级中建立了“微信课堂互动平台”,在课余同学生们分享专业知识,培养学生学习热情,建立起以学生掌握知识、培养个性、发展能力为中心,人们行为方式、行为结果为内容的系统。[1]该互动平台主要有以下几项功能:
(1)以微信为桥梁,加强师生互动。微信既可以满足点对点的个人好友对话,也可以实现点对面的群体交流,同时还可以设置好几个不同的群组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分开教育。由于微信的实时互动性,通过微信可以更加全面了解学生们的价值观念、人际交往情况,对热点问题的关注,为教学提前做好准备。例如,以“马航370失联”事件在微信公共平台上的传播模式为案例,在课堂讨论什么是新闻报道的“人文关怀”。前提是笔者发现在微信朋友圈中不少同学转发、评论这一事件,他们已经对此有充分的了解,很容易打破课堂沉静。讨论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们感觉到他们私下里所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与课堂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离开教材独立思考的能力,联系实际活学活用。除此之外,微信的朋友圈功能也可以消除学生对老师的畏惧感,进行平等的沟通交流,师生相互“点赞”,做到以情感交流带动理论教学。
(2)以微信为渠道,加速信息传递。在传统的高校课堂中,教师讲完课就“消失”了,有的学生结束了一门课的学习对教课老师的信息还是一问三不知,老师的长相、姓名都是未知数,师生之间交流少、见面难,使得学生自然放松了对学习的要求。首先,微信课堂互动平台的建立,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可以在课余时间及时联系到任课教师请教问题,教师也可以随时关注学生动态督促学习。笔者曾经要求学生完成作业后拍照上传所在的班级微信群,这样第一可以掌握学生的积极性,无形中给落后偷懒的同学增加压力;第二避免了相互抄袭和网络抄袭,实现公开自主完成作业;第三将作业公开化,学生相互之间可以讨论分析、吸取更多的观点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其次,教师掌握着很多专业资源,利用微信可以随时将社会热点问题、专业前沿教育、校园最新资讯传播给学生。同时,学生也可以将自己感兴趣的,希望深入了解的话题转发给教师,使老师可以做到有针对性的教学。不论是转发各类知识信息,还是发布通知公告,都拓宽了信息传递的广度,让学生更加投入校园文化的学习氛围中来。
(3)以微信为平台,加强课堂反馈。信息传播的过程中,最能体现传播效果的就是“反馈”。而反馈又是在实际的交流环节中最容易被忽略的一环。45分钟的课堂教学结束后,老师并不知道学生掌握了多少内容,吸收了多少知识,唯有靠考卷来体现。而高校学习的特点是,不少学生靠考前突击往往能获得不错的成绩以此来麻痹老师,造成恶性循环。为了避免此类现象,笔者通常的做法是:在学习完一个理论之后,要求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发现实例,利用所学理论分析,并且利用微信随时上传。实际上,这项作业是“双赢”:微信本身就是一个传播渠道,而学生作为传播者,将所发现的案例作为传播内容上传,笔者和其他学生参与讨论就是对内容的反馈,而讨论的热烈程度和结果就是传播效果,完成了一个信息传递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有的学生找了不合适的案例,并没有人参与到讨论中来,这就是真实的“零反馈”,他的信息传播工作没有获得传播效果。同时,笔者也掌握了该学生没有正确地把握住课堂理论的学习,选择错误的案例就是他对课堂知识学习的“反馈”。
二、微信课堂互动平台中的考核办法与评价机制
微信互动平台的出现,正是为了弥补课堂“灌输式”教学的不足,是为了实现教学目的服务的。微信互动教学,并不是单纯的知识传递,更多的在于老师与学生之间的精神情感交流,是一种教学的“工具”。传播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利用微信建立一套教学考核办法,可以真实的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在学生群体中,总活跃着一些“意见领袖”,他们所关注的话题虽然不同,却都表现出积极的态度,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笔者逐渐掌握了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特点,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引导,从细节给学生打分,更加公平。例如,一些高年级的学生在系统学习专业知识后自己开设了校园社团的公共页面、组织校园活动、参加各项比赛,都有不小收获。这些实际行动都体现在课外,将课堂表现与课外实践结合起来进行考核与评价,尊重学生的实际劳动成果,避免期末考试“一刀切”,也能得到学生的信任。
三、课堂互动平台的局限与不足
在微信时代,积极的观点态度可以迅速传播,消极的舆论同样也在蔓延。笔者认为利用微信实现互动教学,应该注意避免以下问题:
(1)知识结构碎片化。微信传播是随机的、随时的,它提供一种平等的交流平台,鼓励创新、强调个性,却因为学生缺乏系统性的思考,很多内容都经不起推敲。高等教育的主要目的就在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缜密化、逻辑化、系统化,从而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教师在关注学生课外动态的同时,要把握信息传递的节奏,在学习的某一阶段着重引导学生思考所学内容,过滤掉无关信息。在利用微信平台的同时搭建系统理论框架,防止信息碎片化将学生思维出现偏差。尤其是面对虚假、煽动类信息,更要及时删除避免误导学生。曾经民谣歌手宋东野的歌曲《董小姐》经过选秀节目《快乐男声》中选手的演唱而一时红遍全国,笔者以此作为案例讲解当传播渠道发生变化后,从民谣乐队酒吧演唱的“小众”模式到电视娱乐节目的“大众”模式改变了同一首歌的传播效果。但学生们却将焦点关注于歌曲本身和选秀歌手的信息,这样的“碎片化”不仅没有加强教学效果,反而造成学生兴奋点转移注意力。
(2)手机党的从众效应。微博、微信的出现,打破了传统大众媒体的权威,使得传统的精英阶层的话语权变得模糊,凸显草根阶层参与社会热点问题的话语权,构建了一个机会均等、平衡的舆论平台。[3]然而由于在校大学生的兴趣广泛,对于微信课堂的新鲜劲过去之后,很有可能“只转发,不阅读”。为了与班级同学保持一致,在老师发布的信息下面积极回复或是点赞,却很难保证其真正进行了阅读并思考,甚至有不少人是出于习惯,在每一条信息下面都有回复,目的在于获得前几名留言的位置而出现滥竽充数的情况。
(3)过度依赖,产生学习惰性。在传统的高校教学中,都极力避免网络电子产品走进课堂。有的学校甚至开创出在课前交手机的管理办法,目的在于让学生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讲。而微信课堂互动平台的建立,似乎给学生造成了一种可以肆意玩手机的错觉。微信平台建立之初的使用范围限定于课余时间,自制力差的学生却很容易沉迷于此,打着“教学要求”的旗号玩手机,不仅没有起到积极影响,反而加重了对于网络的依赖。
高校教师在教学环节应该擅于利用网络新媒体技术,不断创新工作模式,与时俱进。对微信平台的正确使用,贴近学生实际情况,使其成为课题教学过程中的有力工具。
[1] 吴进.校园文化的特征和功能[J].上海高教研究所,1989(2):146.
[2] 宁波,陈艳红.试论微信息时代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J].高等农业教育,2013(10):36-40.
[3] 张晓丹.中国的微媒体浪潮和当前思想工作引导关系研究[J].中国报业,2012(16):59.
[4] 于纪航.创新微时代环境下的辅导员工作模式——“微信”在大学生日常管理与网络舆情干预中的应用[J].哈尔滨金融学院报,2013(6):89-91.
[5] 吴旭.基于微博、微信互动平台的辅导员工作实践探究[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