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主题报道中的“故事化”表现方式及作用
2015-08-15杨川源
杨川源
(浙江卫视 新闻中心,浙江 杭州 310005)
一、建立“故事化”语态与叙事结构拉近与受众的心理距离
在同样的故事内涵面前,用什么样的“语态”进行叙事成为传播效果优劣的分水岭,因此“故事化”的语态是媒体传播者讲述者对自身定位以及价值追求的外在表现,同时也是成为实现与受众沟通的重要途径。在过去的主题报道中,高高在上的语态形式,已经完全无法实现当下新闻宣传中贴近百姓的目标,“故事化”语态本身的内涵就在于对讲述者以及被讲述内容的平民化梳理与定位。
“故事化”语态的叙事首先是建立在与受众平等交流的前提下的“语势”与“语气”,语言节奏与表达故事情节的内容相配合呼应。记者应在选取故事的同时将自己定位为记录者,同时又是一个有强烈“我要给你讲故事”愿望的人。这样的语态定位往往会让原本生硬的宣传事实,变得平实易懂。
(一)平实的开头,是故事化语态的制胜法宝
对主题报道中的第一个场景的讲述,无论是大场景还是小事件抑或是一个人物在场景中的运动,都有语态定位的作用。对此刻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交代寥寥几语,就会铺陈出讲述者的态度。这样的开头语态正在被越来越多地使用在主题报道中。
例如,在浙江卫视正在进行的大型新闻行动《两山路上看变迁》桐庐篇,在开篇用山花节开幕现场老乡们,里三层外三层有的站在板凳上,伸长脖子向会场里张望进入。配合解说词:
(配音)山花节开幕这天,阳山畈就像过年一样热闹,附近十里八村的老乡都赶来了,他们中大多数人家里也都在种桃子。
立体生动地营造出了一个热闹祥和的气氛。在教师节主题报道中展现大山里教师坚守的《常山:大山里的迷你学校》一篇的开头:
【字幕】衢州常山县芳村镇前塘村前山教学点(一小段现场声,张老师带饭盒,上路)
【配音】前山教学点位于常山县北端的大山深处,这条山路,张启良老师已经走了32年。前山教学点两年招一次学生,附近有两个村子的孩子要到这里上一二年级。每天一大早,张老师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孩子们的饭盒收上来。墙上贴着这个学期的课表,数学、语文、音乐、美术、体育,所有课程的任课老师都是张启良一个人。
【同期声】一段上课的现场——敲钟——语文课《秋天的图画》。
这种“人物跟进式”的进入,结合在过程中的情景的展现,生动鲜活抓人眼球。
(二)由“故事化”表达出发,设置叙事结构
叙事结构服务于电视的“故事化”表达,也是表达能否引人入胜、产生共鸣的前提。故事的内容以及类型大同小异,关键是如何由所要表达和传播的主题出发,再结构、再陈述,呈现出新的传播样式和效果。这也是长期制约主题报道深化发展的壁垒,按照什么顺序讲故事,直接决定了有没有人愿意听你的故事。平铺直叙的催眠式“宣传”八股样式,往往会在传播的前3秒就败下阵来,实现从强调对事件的评价、意义、影响等的“论文式”宣传思路到遵从把“最优、最吸引人的环节”提前的受众接受信息顺序的转变。由“直线传播”到“波浪式传播”需要取舍和重新布局。
抓住故事精彩的“核心”、“倒”推叙事安排的顺序。按照故事中各种“最”的原则,无论是所要宣传的主体是人还是事,“最”不可思议的地方、“最”与众不同的地方、“最”让人费解的地方等等,由“疑问”引发受众的认知共鸣,再去倒推“为什么”?挖掘新闻价值。
在主题报道《基层牌子何其多》发现问题阶段中,集中了大量的对现场中各种“最”的提前。平湖篇由社区里办公大楼里一层唯一一个锁门的房间引出大家的好奇:
(记者出镜)在平湖当湖街道如意社区的办公大楼里,一层是他们开展社区工作的主要场所,四个房间里只有牌子最多的这个房间,门是锁着的。
(正文)那么这个挂了三块牌子的房间为什么大门紧锁?在社区居委会书记李凤琴的引导下,我走进了这个房间。
这个挂了计生B 超检查室的房间里面到底是什么样子?社区里的B 超检查到底怎么做?受众很容易对故事接下去的展开产生兴趣;余杭篇,通过数牌子,一直数到一个最夸张的门框上挂着19个牌子的社区活动室:
(记者出镜)1、2、3、4、5、6,余杭的庙前社区是主城区里很普通的一个老社区,门口就有大大小小的6块牌子,我们再往里走,你看这里还有两块。再看这里,地上和墙上挂得到处都是,这还有一个拉门墙上面是各种规章制度。咱们再往里走,这些大概有1、2、3、4,十张牌子,挂不下了,干脆照了一张照片。再看这个活动室,大概面积不到20个平方,可是在它的门框上我们数了数,一共有19个牌子。那么这么一间活动室是怎么开展这么多牌子背后的活动的呢?
一“多”一“小”的强烈反差,点出了疑问:这么一间活动室如何承载这么多牌子背后的活动项目?到底有没有开展活动?是怎么开展的?这些都是这个开头引发的疑问,让人对接下去的调查充满了期待。类似这样的开头在整组报道中还有很多,这种坚持用“最”带入式展现问题,是主题报道调查性的开端,同时也营造了生动鲜活的故事化开端。开好头,新闻叙事才能步步推进。
二、强化故事叙事中的“调查性”是推进主题展现的有力方式
主题报道是电视新闻宣传工作中的重要形式,讲故事是为了深化主题,以贴近性的方式达到宣传的核心目标。贴近性不单纯是改变语态和结构调整,更应该是让受众看到媒体的担当。如何在主题报道的内核下,不断深化和加强电视新闻自身的评论性、调查性、监督性、批判性。
“故事化”和“调查性”互为承载与推进。讲好故事的原则是要在不断地梳理新闻实事的同时,遵循时间顺序与逻辑顺序,这和新闻调查性的内核本质是互为促进的。“故事在调查中推进,调查在故事中展现”,故事中人物命运的层层推进,故事所展现事件在发展变化中遇到的困难与阻碍,都是主题报道中调查进入的故事主体。叙事主线可以分别:以人物故事为主线、以事件发展为主线,以调查逻辑为主线。
“主题报道”中如何恰当地运用调查报道的手法,由问题入手,步步推进事件进程,展现被报道事件的发展状态,是“两山”报道突破传统主题报道形式,引发更广泛思考,创造更广泛社会影响力的关键。确定调查的核心,需要建立在对事件本身了解的基础上。
桐庐的两山报道由“山花节”切入,探究在第七届山花节背后,农户的新需求、新困惑、新打算。结合桐庐旅游中正在努力破解这些问题的举措,提出问题再逐一解绝方式和可以预期的方向和未来。
龙泉的两山报道找到林权改革中具有突破性的核心问题,找到这些核心问题所针对解决的困境,确定具有展现“变迁”意义的载体,反向锁定目标,由问题入手,挖掘在时间纵深与空间范畴中的变化。
随着故事情节的步步展开,调查在其中穿针引线,步步推进,在获得受众关注度和认同感的同时,也在不断深化主题,树立新闻媒体的社会担当,扩大媒体的社会美誉度和影响力。
三、故事化的细节挖掘是深化主题的关键
细节是故事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细节是最出故事的地方,小细节里有大故事。我们接触的主题报道大部分是要去讲述过去发生的故事,“过去语态”也是大多数故事存在的主体。这些已经发生的事情,如何去编排叙述,就是要依赖那些曾经在事件发生是遗留在现场的事物、人。通过对他们身上细节的挖掘,让曾经的新闻事件与场景重新焕发生机,给予受众通感,让叙事具体感人。如何发觉与选择细节,如何合理地、恰到好处地运用细节,是深化报道主题的关键。
细节的挖掘有一定的规律:日常生活、工作、常规的事件发展流程。只有走进一个人的生活,一件事中,我们才有机会去发现他们背后承载的主题。
在联播调查《填不完的表格》中
(正文)(字幕)平湖当湖街道如意社区
(同期声)现场一段居民来社区反映问题
(正文)张阿姨告诉我:为了这桩事儿,她已经跑来社区4次了,可是迟迟得不到解决
(同期声)平湖市当湖街道如意社区居民 张阿姨
他们总是说没时间解决
平湖市当湖街道如意社区党支部副书记 彭凤燕
她这个事情很难解决的,再说我也没有这个时间去磨。
通过一个简单但是却典型的居民上门要求调解却被拒绝的细节场景,生动地交代出了填写各种专业性表格已经占用了社区工作人员的大部分时间,影响了社区真正应该面向居民的服务。
在杭州的北山街道上保社区,通过安检员邵金梅“看电表”的过程,展开情节:
(同期声)
记者:你这个平时怎么看怎么检查?
杭州市上保社区安全协管员 邵金梅:我就看他们贴在这里的这个检查结果。
记者:这样也能算是检查吗?
杭州市上保社区安全协管员 邵金梅:只能这样了。
记者:要什么样的人才能看懂这个电表?
建设方工作人员:要专业的电器工程师。
记者:那你觉得她(指邵金梅)作为社区工作人员能行吗?
建设方工作人员:什么?她是社区的?那肯定不行。我就问你一个简单的问题,这些东西是什么你知道吗?(大家都笑了)
通过这个啼笑皆非的现场,形同虚设的安全检查不言自明。社区工作人员工作的苦恼被充分地展现了出来。
另外,我们要调动多种表现方式展现细节。细节不会直接摆在那里任你拍摄,几乎所有有价值的细节都需要记者的挖掘,而正是这样的过程,生动了主题报道,也深化了我们所要展现的新闻内涵。
首先,要充分发挥记者的主观能动性。在以往的主题报道中,记者大多都游离在报道之外,是一个客观直白的陈述者,甚至感觉不到这个叙述者的存在。这样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受众难以在意识形态上真正参与到报道当中,也很难达成共识引发思考或共鸣。所以在故事化的主题报道方向里,特别是在细节的展现中,记者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他可以是指引者、展示者、传达者、告知者。所要表达的主题,隐含在一路的见闻中。
四、多种拍摄手法的运用,丰富主题报道的空间感与纵深感
为了能更生动地挖掘主题报道的可看性,我们在镜头的拍摄方法上做出了很多有效的尝试。特别集中在跟拍、特写、摇拍等的综合使用。
(一)灵动的镜头使用,助推故事
这一点在《基层牌子何其多》系列中记者做了大量的尝试:
引领式镜头:在行进式报道中,通过画面与记者的互动配合,可以达到意想不到的主观故事化展现。典型例子就五层的牌子拉门墙的展现、社区图书角的展现等等。
情绪交代式镜头:对被采访人物的情绪反应镜头,是故事性的有力渲染。特别是在调查类报道中,人物的失落、尴尬、兴奋等等情绪都可以在瞬间爆发。
还原现场式镜头:这类镜头可能会呈现特定环境下的颠簸、虚化、不稳等状态,但是都有助于故事气氛的营造。例如,在《杭州湾新区漂印染企业出园记》中,在跟随协会里取水样大伯,坐三轮车一路颠簸的现场采访,通过镜头的状态,真实还原了行进中的场景,在渲染故事化气氛的同时,大大增加了叙事的可信度。
(二)让航拍成为新的内容载体
随着经济的发展,多种拍摄技术应用于主题报道中,尤其以航拍的应用发展最为迅速和广泛。目前全省11地市89个区县,拥有航怕仪器的已经达到了32家,而且这个数字还在逐月刷新。从原来完全依赖高成本高投入的直升机航拍,到现在最低门槛只有1万元的航拍飞行器。航拍的成本在大幅下降,拍摄的灵活度在大幅上升。航拍作为一种地面拍摄的有效补充,正在主题报道等多种报道形式中日益发挥着无法取代的巨大作用。目前在新闻航拍中大量被使用的是8翼组装cinesear8、4翼一体机plantom2两种机型。航拍的范围可以达到升空500米,1平方公里范围内取景。打破空间局限,通过不同的镜头调度,增加画面信息量,为讲好故事提供更多可能。
在拍摄手法的运用上主要采取穿越式、环绕式、升降式、跟随式(配合长镜头)。
主题报道中的“故事化”表现方式是去“形式化”“脸谱化”的一次跨越式进步,讲好故事依靠细节的挖掘、悬念冲突的展现、最密切相关性的挖掘。而我们能做的就是立足现场,回望过去,引领意识形态上的一次次展望。不断探索使用多种形式的电视化表现,用百姓能懂的叙事方式,做通俗易懂的主题报道。
[1] 蒋敏.电视主题报道的故事化初探[J].中国传媒科技,2014(08):104-105.
[2] 杨汉云,邓少军.故事化写法在人物报道中的运用[J].传媒观察,2010(11):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