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田野报道的语言魅力——三评长江韬奋奖获奖者向向泽映新闻作品集《记者天生是行者》

2015-08-15

新闻研究导刊 2015年10期
关键词:石阡田野

吴 昊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重庆 4000120)

向泽映长期致力于运用“田野调查”、“田野考古”的方法从事“三农”问题的采访报道,其新闻作品多是来自中国西南田野一线的实录体调查报告或报道。一篇成功的田野报道,离不开相应的乡土特色;同样,一位出色的农业记者,也应当有一手老练的乡土笔法。“如果你不能用百姓的话去写百姓的事,那么你可能是一位合格的秘书、一位学者或者一位诗人,但绝不会成为一名好记者。”

当然更重要的还在于实践、探索。辞贵己出,文贵创新,另辟蹊径,自立门户。值得注意的是,因地制宜、因事著文要与因人而异相配合。正如作者所说,如果你长期在基层农村蹲点,那就多唱一些“通俗歌曲”;如果你在少数民族地区采访,那就试验一下“民族唱法”;如果你在长江三峡来回奔波,不妨来一段“川江号子”;如果你在黄土高原旅行观光,干脆吼它一曲“信天游”。

田野报道既然是“土产品”,就要体现一个“俗”字。无论文章的主题思想、情节、细节,还是谋篇布局、文字表达,都要尽量适合农民的理解能力和欣赏习惯,深入浅出,朴实自然,是这类作品的“通用商标”。

相对干巴巴、硬邦邦的官腔官调、洋腔洋调来说,民谣、谚语、熟语、歇后语更富有表现力。作者在写道真大塘时就引用了民谣:“大塘山,山连山,男儿背力下四川,火烧苞谷有半碗,吃不饱来穿不暖,身上烤起火斑斑。”写屯堡人,用“头上一个罩罩,耳上一副吊吊,腰上一把扫扫,脚上一对翘翘”来形容已婚女子,非常形象生动。表现船工的惊险人生,引用了“乌江滩连滩,十船九打烂。挖煤的埋了的没死,跑船的死了的没埋”,大大增强了文章的吸引力力、感染力。这些来自基层一线的鲜活报道,好比是“改文风”活动的一根标杆,给沉闷的新闻媒体带来一股清新之风。

其次,田野报道还应是“特产货”。农村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地形复杂。俗话说,隔山不同习,过河不同俗。

当地语言最能表现当地民风民俗,因此作者写贵州乡镇,用“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人无三分银”写穷山僻野。一个谚语就简括描述了当地地理概况。写黔东南则用“山上松带帽,山中杉围腰,山坡下搞混交”的顺口溜,不仅介绍了地理特征,还总结出了造林经验。写荣昌吴家土瘠地瘦:不少田土已经板结、老化,地里的油菜、麦苗也多显得“面黄肌瘦”、“细脚伶仃”。用养失调,致使土地肥力不济:“一季麦子一季苕,土地犹如在坐牢”。作者用拟人化手法,形象地描绘了掠夺式经营带来的恶果。

当地民谣最能生动反映当地问题,因此作者写大足龙水:“购销员,满天飞,打得粗,吃得亏,今天跑陕西,明日过安徽,买卖话如水,票子起堆堆。”一句顺口溜,生动描述了小五金推销员的经营特点。而写潼南县柏梓乡:“娃儿娃儿快快长,长大好进麻袋厂,半年吃回猪旺子,一年都不关一回饷。”一句民谣揭示了当地职工们付出了汗水,却领不到薪水经营困境。

当地的民间俗语最能通俗表达老百姓的心声。作者在《小水电,多乎哉?》里写道,资金,谁来出?县府和上级电力部门打起了嘴皮官司,卖主怪脚,买主嫌鞋,互不相让。“谈判”结果:你希望我定个具体方案,我要你出资金地盘。煮不熟煨不烂的橡皮球,一踢就是大半年。分析了水电增容,可话好说,事难做的争执和分歧。在《巧绘“山水画”活念“草木经”》里写道:蔡家区领导急了,决计改弦更张。并提出种养互补、长短结合,“远抓林果棕药茶,近抓猪兔鸡鹅鸭”。写出了人们开发农业,脱贫致富的急切心情和强烈愿望。在《稻花香里说丰年——江津县露宿鸭活跃田间护稻有功》里写道:“鸭子宿一夜,可肥三年田;鸭子过一趟,鱼多两年粮。”养鸭护稻、鱼随鸭长,岂不是偏颈项拉小提琴——两全其美?难怪农民争着去当“鸭司令”。民间俗语在这里揭示了农民科学养鸭的喜悦。

此外,田野报道抓住地方特色语言,哪怕一句话,甚至一个字,全盘皆活。

例如,一句生活熟语表达了云阳人移民决心和乐观主义的牺牲精神,如“七山一水两分田”,地形高低悬殊,地表支离破碎,河谷平坝仅“巴掌”大小。几经寻寻觅觅,最后确定新县城城址选在老县城上游的双江镇青龙嘴一带。“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差不多是一条定理,云阳人也相信这包药。

例如,围绕一个“羊”字做文章,使新闻充满趣味。作者的《风吹草低见牛羊》这样描述:“脑壳开窍,草山成宝;思路一致,牛羊满圈”。短短两年功夫,城口农民便开始“赶着牛羊奔小康”了。在东安乡政府的大门上,挂着一块山羊开发公司的牌子。这可不是“挂羊头卖狗肉”的企业,正是它组织全乡2325户农民,对26万亩草山草坡进行开发,“牵羊头,念羊经,发羊财”。

例如,抓住一个“石”字,作者在《点石成金发石财》里如数家珍,喜形于色,仿佛满山石头滚下坡来,奔到眼前:石阡,石阡,以石为名,开门见山。一进入县境的河坝场、本庄镇,石字打头的小地名一连串:石坨、石坎、石包垴、石家坳、石孔坝…… “石阡的石头到处都是,几乎每个乡镇都有可开发的石材,好看的品种多得很。”于是,大理石成了主攻对象,并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第一步,摸清家底。初步探明的石材主要有桃红大理石、马蹄花石(贝壳石)、红蜘蛛(石阡红)大理石、燕子石、龟裂纹石等10多种,总储量约有4000万立方米。其中,贝壳石、红蜘蛛、龟裂纹石等品质优良,极具开发价值和市场品位。接下来是规划。石阡人迎来大喜:石阡红、石阡云石、石阡桃红、石阡贝壳石四种石材,经国家石材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综合判定为A 类装饰材料。石阡大理石成了“疯狂的石头”。

猜你喜欢

石阡田野
希望的田野
希望的田野
在希望的田野上担当作为
在希望的田野上
脱贫攻坚中,石阡苔茶品牌创新问题与策略研究
见证石阡茶 四十年蜕变
石阡温泉——四百年历史古温泉
我在田野等你
石阡温泉自然的馈赠
被人遗忘的港口
——石阡港——兼议石阡港对明清石阡经济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