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如何以民生观念解读财经电视节目
2015-08-15金迪
金 迪
(北京电视台 财经频道,北京 100089)
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全民经济”的热潮,百姓逐渐成为投资的主体。资本市场具有瞬息万变的特征,百姓在进行投资的过程中需要充分了解当下的经济政策、动态等内容,同时也需要获得有效的经济预期指导与评估。在这种背景之下,财经电视节目开始向着“民生化”发展。
一、财经电视节目的现状
在计划经济时代,财经指的就是财政与经济,此时的财经是属于国家的,公众无法参与。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发展,财经的概念逐渐出现在媒体实践中。从广义上来讲,财经包括政府宏观经济政策、金融、产业经济等;从狭义上来讲,财经主要指的是金融。
财经电视节目在发展的过程中都面临着相同的困惑,如果选择“低端”的题材,虽然确保了收视率,但是似乎与“财经”之间的联系并不大;如果选择了所谓纯正的“财经”,又无法保障收视率。总体来讲,财经电视节目面临着选择专业化道路还是大众化道路的困惑。
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对电视与财经都产生了严重的冲击,两方面冲击的合力就形成了互联网对财经电视节目的冲击。从时效、服务等方面来讲,财经电视节目或者并不具备,或者正在削弱。
在这种背景之下,纯粹意义上的财经频道正在逐渐的转化。例如,CCTV-2,虽然在名称方面依旧是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但是其收视保障却需要通过电视娱乐节目来维系。为了改变这种被动的局面,财经频道对《经济半小时》《理财》等财经电视节目进行改革,从专业化的财经报道转变为民生热点报道,通过其品牌及渠道方面的优势促进节目收视率的提高。
从广义上来讲,财经信息、财经资讯都是互通的,并不存在区域性的差异,在对同一个财经资讯进行报道的过程中,地方电视台的财经电视节目根本无法与中央电视台财经电视节目相抗衡。
同时,财经电视节目出现了非常明显的同质化问题,各种与财经挂钩的栏目逐渐增多,各个频道都开始出现财经电视节目。《理财》在创办之初获得了非常巨大的成功,收视上2也是常有的,2013年年平均收视上1。但是随着财经电视节目同质化现象的不断严重,该节目不得不推陈出新,通过更多的新鲜话题吸引受众关注。面对这种情况,《理财》到了为完成收视目标而绞尽脑汁的阶段,在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较大的困难。
此外,中国资本市场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也给财经电视节目带来了沉重的打击,导致财经电视节目的收视率非常不稳定,没有依托,容易出现忽上忽下的情况。面对种种的不利情况,财经电视节目面临着战线收缩的现状,更多的电视剧与娱乐节目占据了财经电视节目的发展空间。
当前,经济建设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中心内容,这对于财经电视节目来说完全属于“好事”,最为重要的就是如何将这件“好事”做好。面对这种现象,不少财经电视节目开始探索改革与发展的道路。民生财经指的是与民众切实利益息息相关的财经内容。财经与民生之间有着天然的内在联系,民生财经的提出为财经电视节目的发展提供了方向。
二、受众需求决定财经电视节目的内容
电视属于大众传媒,主要的服务对象为普通的电视受众。因此,在电视节目创作的过程中必须结合受众的需求进行内容的选择。与文艺节目、体育节目等相比,财经节目在专业性方面更强一些,但这并不意味着财经电视节目就需要走高深、深邃的创作道路。如果一个电视节目制作完成之后受众看不懂或者不愿意看,那这个电视节目无疑就是失败的,不能够发挥本身应该具有的作用。例如,股票类节目在最近有着非常好的收视效果,在部分财经电视节目中开始出现了占用其他栏目时间进行扩版的情况,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股市疯长,股民对股票类节目的需求增加,更加关注股票类的节目。
《首都经济报道》在经过2004年2月的改版之后,收视首创新高,成为当时财经频道的顶梁节目,该节目的两位主持人潮东和长盛曾经是该栏目的代表元素。自2011年开始,《首经》节目内容开始向着理财相关内容转化,曾经是代表元素的主持人由于风格不符等原因成了阻碍栏目发展的因素之一,此外制片人一换再换也使得这个节目风格不稳定,很难获得固定观众群。因此,对《首都竞技报道》进行改版势在必行。在节目风格方面,选择两位具有较强亲和力的主持人来体现出节目的亲近性,为节目交流感(指的是主持人与群众交流所表现出来的整体感觉和氛围)的创造提供载体;在节目内容方面,涉及百姓经济生活的民生题材的报道量应有所增加。在财经报道的过程中遵循节目“财经眼,看民生”的定位,从大众的利益角度对政策走向、经济趋势等进行解析。在改版一年之后,AC 尼尔森对其收视率进行调查发现,该款节目以接近2.0的收视率稳居北京电视台财经频道新闻节目首位。
中央电视台的《经济信息联播》是CCTV 最大的经济信息发布平台,在栏目刚刚开播之后,将栏目创办的宗旨定为:“大众、综合、实用、权威、及时”。自从栏目开播之后,播出了大量的经济信息,既包含了主题重要的政策性行为,也包含了关系民生的日常经济行为,收视率得到了不断的提升。通过相关的受众调查可知,《经济信息联播》的固定观众主要都是普通老百姓。由此可知,财经电视节目不能够过多的追求专业、高端,应该将关注的重点集中在最为广泛的收视人群中,以观众为本位,力图成为普通观众喜闻乐见的新闻。财经电视新闻成功的关键就是选择大众视角。
三、民生财经电视节目坚持“以人为本”的出发点
首先,在财经电视新闻的采访风格方面要保持平等性与亲切性。在采访的过程中,记者不应该端架子,要通过平民化的价值取向与大众生活视角对社会进行观察、对问题进行思考,对新闻进行组织与报道。记者在采访的过程中,应该随着被采访对象的情绪波动来调整自己的情感、动作与语言等,对被采访者表示肯定、鼓励、同情等,通过这种方式让被采访对象感受到记者非常关心自己,从而获得更大的鼓励与安慰,也能够让记者从采访过程中得到更为真实、全面的信息,提高新闻采访的效果。
其次,在财经电视新闻的基本元素方面要保持通俗易懂。对于民生财经电视节目而言,通俗易懂是必须要具备的基本元素。在财经电视节目的写作风格方面,要通过市民的眼光对都市生活进行透视,通过民众的语言对财经新闻进行描述。在财经电视节目的制作方面,要提倡与观众进行“换位思考”。只有通过通俗化的报道,才能够让专业性的内容进行传播与应用,通过平民的价值取向对专业的财经信息进行解答。只有能够看懂的电视节目才能够吸引观众,只有具有“人情味”的财经电视节目才能够保持收视率。
例如,在某财经电视节目中,以“水价上涨听证会”为节目头条,虽然水价上涨属于政策性的行为,但是节目在解读的过程中将其解读成为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经济信息。之后的节目中,编导对“刷卡消费有障碍”、“婚检率下降”、“贵族汽油”等内容进行了编排,在节目的最后又对“国债发行”、“买鞋三包新标准”等四条经济咨询进行了发布。在整个的财经电视节目中,十四条财经信息中有十二条都是关注民生的,通过市民的眼光对生活中的经济相关信息进行报道与透视,追求实实在在的大众新闻。
四、民生财经新闻题材应该抓住“民生”与“国计”的结合点
电视节目只有具有了立场才能够具有生命力,财经电视节目必须追求不流于世俗。关注民生并不是指通过就事论事的方式或者针对某一个个体进行报道,也不是仅仅停留在简单、快速反映民情,满足观众收视兴趣的层面上。民生财经电视新闻最终的落脚点就是想着纵深不断拓展,对观众的理性思考进行引导,帮助观众对生存环境进行改善,对生活质量进行提高,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体现财经电视节目的民生情怀。
例如,北京电视台《财经联线》经过了两次的节目定位调整,收到了非常好的收视效果。在第一次节目定位调整之前,该财经节目的收视率始终处于警戒区域,也是该节目决定对栏目选题进行修改,将原有的“专家关注的经济理论和实践问题”转变为“平民财经英雄”,对普通群众积累财富的创业故事进行讲述,实现了节目定位转型从高端转变为低端。在第一次节目定位调整完成之后,平均收视率得到了一定的好转,但是在运行一段时间之后收视率的上升出现了困境,处于停滞的状态中。通过对原因的总结之后发现,节目的选题还是导致收视率不理想的关键症结,定位虽然发生了变化,但是真正成为老板的普通民众毕竟还是少数,依旧没有将最为普通的大众作为节目选题的直接受众。
通过不断论证之后,该财经节目再次对选题进行调整,将节目的定位转变为“从财经的角度对热点进行分析与批判”,从“民生”的角度对“国计”进行研究与解读。此后,该节目的选题中包括医疗费用、物业服务、放假波动等,这些选题都具有了民众关心、理性分析、财经解读的特点。这些选题中包含了大多数人的利益,从财经的角度对影响人们经济生活的民生热点进行了分析,进一步实现了该节目收视率的提高。
五、民生财经电视节目坚持独特的表述方式
(一)实现“利益化”的切入
财经节目主要的内容就是对各种利益的变动与消长进行反映,所有的财经节目都可能与千家万户的普通家庭的利益息息相关。民生财经行为最为关键的核心内涵就是对利益的创造与转移进行关注,促进受众利益水平服务的提升。在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包含了柴米油盐、投资理财等,因此财经电视节目应该将这些作为选题的切入点,放弃传统的大制作、大场面的现状,重点对民众的生活进行记录与探讨,通过本土财经信息与解释性报道为普通观众的财经生活答疑解惑。财经电视节目应该从民众的小事入手,提高财经电视节目的贴近性与服务性。
(二)实现“故事化”的演绎
财经电视节目仅仅提供各种财经信息已经不能够满足受众的需求了,还应该对信息的提供方式进行重点考虑,通过故事化的方式对节目内容进行演绎。“故事财经”的方式将单纯的财经信息与财经事件转变为人物的故事与活动,通过生动的财经故事增加财经电视节目的趣味性与人情味。例如,中央电视台的《生财有道》《财富故事会》等财经电视节目都是采用这种财经故事为主的表现方式,通过与财经有关的各种传奇故事的演绎,进而实现故事中财富观的传达。民生财经节目的重点始终应该集中在财经方面,通过平民化的视角与故事化的手段、生活化的语言实现民生化,促进财经电视节目的进一步发展。
(三)实现“通俗化”的表达
财经电视节目中通常都会包含一定的专业化报道,这种报道语言比较抽象、枯燥,在理解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应该通过图片、字幕、图标等形式对内容进行补充与说明。图片能够使财经电视节目的信息得到有效的弥补,图表能够让新闻更加直观,吸引更多观众的注意。通过图像诉诸受众的视觉思维,比单纯的文字诉诸更加容易理解,从而增强了财经节目的可视性。同时,应该尽量避免大量数字出现在节目中的现象,虽然数字的出现能够增加报道的客观性,相对而言也比较的简单方便,但是这并没有充分考虑受众在理解方面的困难。
六、总结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在普通群众的生活中已经渗透了大量新型的经济现象,大众迫切想要获得与自己生活息息相关的、更符合自己价值取向的财经信息。民生财经指的是与民众切实利益息息相关的财经内容。财经与民生之间有着天然的内在联系,民生财经的提出为财经电视节目的发展提供了方向。民生财经电视节目应该从民众的视角出发,从微观的层面对大的经济事件进行透视,将专业、高深、前沿的财经话题转化为通俗的电视语言,更好地转达给普通群众,从而拉近财经电视节目与普通民众之间的距离,增加民众对节目的贴近感与支持度。
[1] 闫维毅.从央视财经频道看财经电视节目专业性与大众性的融合[J].电视研究,2010,09(85):54-56.
[2] 刘俊.新媒体背景下我国财经电视节目发展与前瞻[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4,05(19):57-58.
[3] 单文婷.第一财经频道的“第一梦想”——访第一财经频道总监谢力[J].视听界,2011,04(62):4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