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生代”青春类电影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
2015-08-15李佳翼
李佳翼
(江苏师范大学 传媒与影视学院,江苏 徐州 221009)
80年代电影具有“启蒙”的热情,90年代随着经济的发展,电影越来越向市场化方向迈进。电影本身的艺术性和商业性产生了激烈的碰撞,艺术片的创作成了某种很奢求的东西。商业片在数量与票房上成了主流倾向,再加之每年从国外大量引进商业巨片,人们在影院的选择越来越趋向具有浓厚商业气息的电影,“网生代”电影似乎是应运而生的,《左耳》《何以笙箫默》《小时代》《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老男孩之猛龙过江》《狼图腾》《后会无期》等都从属于这个范畴,在这其中青春类电影深受当下年轻人的青睐。业界对于这些影片褒贬不一,就此类现象,本文以“网生代”电影中的青春类电影为例,逐步分析中国电影的转型趋势。
一、“网生代”与互联网的融合
(一)“网生代”电影的含义
“网生代”的主要人群大多是伴随着互联网成长,年龄多数在18岁到30岁之间,他们熟悉网络,享受网络的快捷、迅速、多选择性,乐于从互联网上满足自己的需求。网络游戏、网络文学、网络视频、微电影等与传统模式下的文化产业不断融合,改变了原本的传播方式,也改变了原本电影产业的基因与格局。“网生代”电影是近期出现的新词,它是指在现如今互联网融合的大背景下,从电影内容、评论、传播、产业等各个方面发生的一场新的电影变革。这场变革,不仅是极大程度上带动融合如网络视频、网络文学、电子游戏和商务、文艺演出等等其他的文化消费领域的发展路径,还是让本土电影在国内重拾市场,并从电影大国迈向电影强国的重要步骤。有人说,中国电影从商业模式上只分为“网生代”前和“网生代”后。从字面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出,“网生代”电影就是从网络而衍生出的一种新兴电影形式,它的产生离不开互联网。截止至2014年12月,仅仅中国网民的规模就高达6.49亿,全年总计新增网民数量达到3117万人。互联网的普及率是47.9%,相比2013年底来看提高了2.1个百分点。同时,中国手机网民的数量达到5.57亿,相比2013年底而言增加了5672万人。在这些网民中利用手机上网的人群所占比例由2013年度的81.0%提高至85.8%。[1]从报告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的网民数量呈现逐步升高趋势,网民的平均年龄也在逐渐降低,互联网的普及带给人们几乎是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智能手机的应用,网络更成为一个可以随时供人们使用的工具。人们看电影不仅可以在电影院,现在通过互联网更是可以随时随地选择终端。观影的门槛降低,更多的人关注电影产业的发展。庞大的网民数量造就了互联网势如破竹的增长,网民在网络上的活跃性也日益的增加。
(二)“网生代”电影走红原因分析
在这种形式的推动下,一些原本意义上的新导演、制作团队、传播方式、票房等都产生了变化。特别是“网生代”电影中的青春类影片导演,有一些被命名为“中国电影新力量”,他们依赖互联网,从互联网起家转而执导大银幕电影。例如,《小时代》导演郭敬明,《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导演赵薇,一个是原剧本的创作者,一个是从演艺界跨界的演员,他们在电影未成型之前就拥有大量的粉丝团队,观众爱屋及乌,在一定程度上拥有基础。
其次,他们借助互联网营销手段,可以制造各种与电影相关或不相关的话题用于对电影造势。例如,影片《后会无期》在未上映之前,其由导演韩寒亲自填词的主题曲《平凡之路》就成为街头巷口人们传唱的热曲。并且这一类的电影基本改编于当红网络小说,不仅作者或导演已经出名,小说本身也已经在当下年轻人中广为流传。电影作为特殊的艺术,它与文学有交融点,但是也存在不同。对于文学作品,读者可以有相当大的想象空间,对于人物形象、细节描述在脑海里会刻画的更加细致。那么,当读者知道文学作品将改拍为电影时,则会用满含对文学作品的感情来期待电影。这一点其实是有利有弊的。有利的是在于电影未上映已经有观众基础,但是弊端则是文学作品毕竟不同于电影。文学作品以抽象的形式来引起读者的共鸣,而电影以冲击化的视听“语言”来“侵入”观众的感官系统,它们虽有共通之处,但是在话语方式与审美感知上仍然存在本质上的差异。所以,“网生代”电影的走红具有天时地利的条件,它作为新兴电影形式在电影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二、“网生代”青春类电影及其反映的问题与分析
(一)“网生代”青春类电影含义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青春,每一代人的青春都是一生中最值得让人怀念的记忆。在青春期里,围绕着大家的无疑是“成长”、“爱情”、“迷惘”这几个关键词。随着“网生代”的崛起,他们的年龄层次正好符合条件,所以便成为青春题材文艺作品的最大消费者。从2011年的《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到2015的《左耳》,青春题材类电影在荧幕上层出不穷。这类电影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基本上都是由网络小说作品改编而来,而且反应的都是80后、90后的喜怒哀乐。80、90这一代一直都是备受争议的一代,很多人认为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偏差。随着互联网技术在不断地发展,青少年亚文化出现端倪。刻意的反叛、极端追逐时尚等等所谓的“青春特征”呈现出相对低龄化的趋势,青春片也呈现出多种走向。
(二)“网生代”青春类电影暴露的问题
在如今的国产青春类电影中,我们不难发现,基本的套路都是不变的。最突出的特点应该是都充斥着单一的“怀旧”。《左耳》《何以笙箫默》《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匆匆那年》《小时代》系列中都大量的描写了大学生活,甚至还有中学回忆。这些“回忆”恰好符合“网生代”的口味,因为在这个年龄阶层的年轻人刚踏出校园,面对象牙塔和真实社会的强烈对比,往往感受真切,在一定程度上引起共鸣。但是这种共鸣不是对电影本身的认可,毕竟他们经验尚浅,还未能经历过生活的波折。例如,在影片《匆匆那年》的结尾处,电影重新编排了一段假设当时陈寻回到篮球比赛现场的桥段,那么他与方茴的爱情将发生根本的改变。影片中的“追忆”,就是为了唤来观众的共鸣。
还有就是以《小时代》系列中“炫富”元素的代表。看完影片《小时代》,持褒义态度的“网生代”给予了“场面华丽”的评价,而大多数人则给予了“电影情节无时无刻不充斥着‘炫富’的嫌疑”。影片中主人公设定几乎全是家世背景良好,剧情的冲突点也集中在主人公从校园走向社会的过程。电影中的主人公设定以“温室花朵”居多,在社会稳定的大背景下,他们作为独生子女所面对的只有自己的小悲伤与小欢喜,所以一旦踏出校门,各种压力随之而来,亲情、友情、爱情的剧烈碰撞,充斥着竞争和背叛。在电影《小时代》系列中,主人公之间的相互猜忌,仅仅是因为一件小事却被无限的放大化。国内层出不穷的青春片在价值定位上缺乏奋斗色彩,这些都被主流媒体大肆批判,认为这是给当下年轻人不正确的价值导向,导致价值缺失。
(三)“网生代”青春类电影的问题剖析
“网生代”电影自出现起便给当今电影产业带来了剧变,尤其是电影的所具有商业属性在此时得到可前所未有的突显。电影评论家邵牧君在《电影首先是一门工业,其次才是一门艺术》中提到“众所周知,电影作为一门艺术与其他传统艺术有一个本质性的不同点,那就是它首先是一门工业,一门由光学摄录来统和洗印放映系统构成的工业,其次它才是一门艺术。没有人反对这一点,但在把它作为一门艺术来对待时,却有不少人偏偏忽略了这一点。”[2]电影作为一种商品,它必须考虑能带来的产值即票房。所以这就要求电影必须要吸引观众的眼球,因为只有观众欣赏及认可,才会有票房,电影的投资方才能回收到投资出的资金并大赚一笔。那么所谓的“卖点”在一些电影制作商的眼中就不一定要存在艺术性,只要迎合观众口味达到票房效果就可以了。这就是当下青春类影片面临的最大问题。剧情缺乏连贯性,故事创意匮乏,在人生观价值观上更是存在缺失。当前不少票房过亿的影片常常营销大于制作,在剧本创作、人物塑造、后期剪辑等方面投入的精力过少,大多通过网络营销、广告宣传等手段提高影片的知名度,从而提高影片上座率。例如,电影《老男孩之猛龙过江》本身的艺术质量有待商榷,但其主题曲《小苹果》在电影未上映之前就已经家喻户晓,前期的宣传营销手段轻松地就让影片获得超过两亿元人民币的票房。这些电影割裂了电影商业性与艺术性的统一,仅仅追求商业价值而忽略了电影的艺术性,这对观众是一种本质上的伤害。观众对于这些影片抱有极大的期待,却又不得不失望而归,最终对中国的电影产业产生“信任危机”,这是当下“网生代”电影遭到观众集体“吐槽”的首要原因。相对其他的娱乐方式,商业电影运用电影本身的表现方式和视觉影视元素,扩大人们的想象和娱乐自由,用银幕上的嬉笑怒骂对现实进行批判诉求,从而达到最终目的。在经济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压力、生存压力在不断的攀升,大众通过电影放松心情,为娱乐而娱乐,其目的就是减压。如果一部电影主题不明确,观众便会失去观看的耐心,电影便会在失去观众的同时失去了市场,这也是近几年中“网生代”电影兴起的原因。投资商也为了市场和观众的喜爱兴趣去拍摄制作迎合观众口味的电影,从而获得数目可观的票房成绩但不一定能收获电影口碑。
互联网给“网生代”电影提供了很好的发展空间,青春类影片又拥有强大的“网生代”受众群体,这对于电影产业是一个很好的契机。“网生代”电影必须给受众带来正能量,不能成为互联网的牺牲品。无论电影以后的发展趋势如何,有多少新技术投入其中,有多少传播渠道可供选择,电影在精神文化层面带给人们的积极作用并不会有改变。在当下被看重的宣传策略还有高科技的技术都不是主要的,评定一部电影的优劣标准永远都是其主题与内容。
三、利用互联网与电影产业产生共赢
“网生代”电影是当下与互联网融合最好的电影类型,二者如何相辅相成共同进步还需多加思考。既要做到最大限度发挥电影的艺术性,又要保证电影的商业性,进而达到一种“互利共赢”的局面,应该是当下电影人最为关注的一点,也是电影产业发展至今必须要思考的问题。有人说“互联网预示着电影的消失”、“互联网将取代电影”,其实是片面的。电影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生活不止,电影更不可能终结。新技术的发展,新媒介的加入,让电影行业更加壮大坚韧。在2013年,娄烨导演的电影《推拿》入围了柏林电影节并获得了最佳艺术贡献奖,它的法国投资人大卫在谈到中国电影时,表示“票房的飙升说明人们对电影的需求增大了,就会有越来越多的公司制作相同类型的卖座电影,时间久了观众就会厌烦,不一样的审美和需求就会出现,这会促使制片方和发行方去探索不同受众的口味,而不是一味追求大场面、明星阵容。中国电影要发展,多样性是关键”。由此可见,中国的电影市场蒸蒸日上,需求量在不断上升,我们关注的不仅是数字的表面层次,更要注重电影本身的质量。“网生代”电影迎合当下电影产业的发展趋势,无论从受众人群还是传播方式,它都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互联网这个容纳众多信息的平台上,资源从来不会匮乏。所以这就要求我们的电影工作者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剧本开始,要从身边、从生活中发现故事,将情感、想象与艺术融合进去。
“网生代”电影的不稳定状态证明电影与互联网的融合还没有达到一个平衡点,这是中国电影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必经阶段。如何将艺术与票房并重,利用互联网为电影谋福利,相信中国电影人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任重而道远。
[1]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
[2] 邵牧君.电影首先是一门工业,其次才是一门艺术[J].电影艺术,199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