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预算绩效管理研究
2015-08-15姜秀敏
姜秀敏
(丰宁满族自治县水务局 河北·丰宁 068350)
水利预算绩效管理是国家公共财政预算绩效管理的组成部分,是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的的重要措施。2012年9 月,财政部印发的相关文件对未来国家公共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对水利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一、预算绩效管理的内涵与西方实践
预算绩效指的是要使用的预算金额将会达到的产出与效果。作为政府绩效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预算绩效管理以产出效果为导向,旨在将预算的理念与预算编制等充分融合,借助于优化预算管理体系,进行资源配置,使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率最大化。预算绩效的评判标准是项目成本,核心是业绩评估。
预算绩效管理理念最早诞生于英国。英国国会于1979 年建立“效率组”,其目的主要是为了改进政府工作效率低下的现实情况,主要职责是审查统计政府的目标实施规划,督促政府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也负责国家与私营公司对地方公共建设项目的对外招标。预算绩效评价的标准主要是经济和社会效益,在绩效评价各个环节都不同程度体现了这两个重要衡量标准。“效率组”根据所得的评价结果进行理论考察和计算,对政府的预算支出规划进行适当纠正,对预算的使用规划进行准确预估,为政府部门财政资金合理制定、相关环节人员安排、预算管理执行落实情况等都提供了合理的依据。自英国20 世纪70 年代末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后,其政府财政资金的产出和结果得到了改善,资金浪费情况有所缓解,为政府部门减少了近9 亿英镑。此后,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德国、韩国等国家也纷纷建立起符合自己现实情况的预算管理制度,形成了一套合理的预算支出管理体系。
二、水利预算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
作为国家公共财政预算绩效管理的组成部分,我国的水利预算绩效管理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实施了一段时间,也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的成效,但由于目前国内还处于探索研究阶段,其在管理制度、管理机制等各个方面还存在着诸多不足。
(一)预算绩效管理制度不健全
就目前国内情况而言,水利部门尚未形成一套完善的预算绩效管理制度。现阶段相关工作一般由上级部门下发指令下级所属部门实施,这种自上而下的行政实施状况缺乏一个积极高效的实施环境和约束准则,下级执行部门还存在着消极被动、执行力差的现实情况。初步建立起来的水利预算绩效管理制度还存在着缺乏全局性、科学性等问题,与成熟的体系相比还存在着巨大差距。同时,由于下级执行部门“不愿管”,各机构执行力度缓慢,主观因素导致预算规划不能准确实施,使得绩效评价结果的质量大打折扣。
(二)预算绩效管理结果应用机制未建立
在我国范围内,水利预算绩效管理的评价结果尚未与相关单位的具体安排相结合,也没有与部门领导的业绩考察联系起来,所以,尽管水利部门每年都会根据国家的有关要求向二级单位下达预算绩效管理安排,对预算结果进行落实考察,但却没有引起下级单位领导的重视,“重分配、轻管理、重支出、轻绩效”的现象依旧普遍存在。
(三)预算绩效的管理基础较薄弱
首先是人员不到位。现阶段我国水利预算绩效管理制度虽然已经初步建立,但是在落实上还没有形成独立高效的专职管理机构和专职人员。大部分的绩效管理人员多是从其他机构借调而来,缺乏专业的知识素养,办公信息化水平较低,不能独立进行绩效评价。其次是“不会管”。由于人员专业素质不高,没有形成一个专业的管理机构,再加上我国水利绩效管理刚刚开始探索,还存在着对管理工作把握不全面、不会管的现象。
三、提高水利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建议
立足水利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实际,通过分析推查找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难点,提出继续深化改革的措施建议,是我国水利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我国水利绩效管理水平。
(一)加快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建设
我国的水利部门需要加快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建设,形成一个科学高效的管理体系,改变过去体制不完善、人员专业能力差、基层单位不重视不作为等现象,按照相关部门指定的工作流程、绩效评价细则、基层单位业绩考核等绩效评价方案,做到稳步推进,层层落实。同时,要使各级单位的绩效目标细致化、具体化,不断改进完善绩效评价的管理办法、管理框架,增加客观性的评价指标,不断建立健全水利绩效管理体系,切实做到高效化、科学化,提高绩效管理水平。
(二)开展理论研究,强化结果应用
针对国内水利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要不断将强顶层设计,夯实理论基础,为国内绩效管理实践提供理论指导,使水利预算资金恰当运用到生产实践中,提高绩效预算的合理性、权威性。同时,也要形成一套完善的预算支出结果评价与反馈机制,对水利绩效预算的落实效果和应用成果进行统计备案,将结果反馈到各级相关单位,并结合各单位的考核机制将绩效评价作为其政绩贡献的衡量标准,提高基层领导的重视程度。
(三)扩大预算绩效管理范围
扩大预算绩效管理范围指的是目标填报范围和评价试点范围。各水利管理部门要认真核查统计,既要保证原有的管理范围平稳有效的执行管理措施,又要不断增加实行绩效目标的水利项目和单位。遵循稳扎稳打、统筹兼顾的目标原则,形成一个由点到面、由少到多的全面试点开放格局,实现对所有水利部门的预算绩效评价。另外,也要鼓励各个部门开展自我评价、相互评价,不断促进财政资金优化配置。
(四)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基础
针对于现阶段我国水利绩效管理中存在的组织机构不健全,供职人员综合素质低的情况,应形成一个完善的办公组织机构,聘用素质过硬的办公人员,为绩效评价做好基础准备。此外,要完善各种数字信息的采集机制,确定各机构人员的岗位职责、办公要求、岗位津贴等动态管理标准。不断收集整理相关专家的意见和资料,形成一套专业权威的专家意见资料库,保证绩效预算的精确度和权威性。
(五)推进专项资金转移支付资金的绩效管理
进一步完善中央制定的地方水利预算财政基金管理实施方案,对其中不合理的地方进行补充延伸。在国家各项资金整合的趋势下,水利绩效预算管理要探索出适应实际的新绩效评价标准,要分清主次,优先对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点项目进行绩效预算,再对其他水利项目计划进行预算评估,实现财政资金效益最大化。同时要注重预算评价的可行性、科学性、严谨性,形成一套权威有效的评价指标体系。
四、结语
我国现阶段水利预算绩效的管理水平还有待提高,除了加强理论研究、扩大预算范围、完善理论体系建设外,还有许多方面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巩固。只要我国不断吸收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提升自身管理水平,我国的水利绩效管理体系必将对国家的水利建设产生不可预估的推动作用。
[1]苑斌.水利预算绩效管理问题研究[J].经济与管理,2011,(11).
[2]郭炳奎.提高水利预算绩效管理水平的思路探讨[J].湖南水利水电,2014,(5).
[3]申雪冬,华玉龙,刘志明等.论水利预算绩效管理问题[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