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医院科研课题经费审计的探索
2015-08-15李小凤
李小凤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北京)
一、引言
医院科研课题经费是医院进行科研活动、攻克医院难题的重要的经济基础,随着国家科研活动的日益重视和相关制度的逐渐完善,其经费来源也由过去的单一模式转变为多渠道来源模式。但是由于我国过去采用苏联的管理模式,对于科研活动缺乏必要的管理法规和制度。导致对医院科研课题经费的管理混乱,使得对经费使用情况的审计工作处于被动局面。另外,目前的经费审计制度缺乏独立性,审计方法落后,再加上国家对审计工作的不重视,这都影响了对医院科研课题经费使用情况的审计效果。鉴于此种情况,文章对如何改进医院科研课题经费的审计,提出了相关建议。
二、医院科研课题经费审计存在的问题
1.现行审计制度缺乏必要的独立性
审计独立性的缺乏主要表现审计制度和部门职能两个方面。在大多数课题组内部,大都由医院财务部门或者纪检部门从事审计部门应该承担的工作,并没有专门的审计机构。即使有些单位设有独立的审计部门,由于其行政地位较低,多在财务部门或者纪检部门的领导之下,没有独立的行政职权,无法对上级行政单位进行正常好的审计监察。此外,在行政职能方面,大多数情况下也是由财务部门或者监察部门来对经费的使用进行审计,审计职能被替代。这些情况,导致在审计的过程中,不得不依赖其他部门的合作才能进行相关工作,这就使得审计活动在科研单位内部缺乏权威性,工作的时候也会处处受到限制。在这种情况下,审计部门无法处于超然的地位,这就必然使得其为了自身利益而和其他部门妥协,放松审计标准,甚至放弃审计标准。在职能履行方面,很多医院科研单位将审计工作交由财务部门负责,甚至出现 一套人马两块牌子 现象。财务部门既要管理收支情况,又要对其进行审计,实际上是以收支管理来代替审计监察,这就剥夺了审计部门的职权,使得审计部门在很多科研单位内部的地位非常尴尬,要么不存在,即使存在的审计部门,也是名存实亡。
2.科研课题制存在不足
在医院科研课题组中,课题负责人拥有很大的权利,这在给课题负责人足够自主权的时候,也容易导致负责人滥用职权。课题负责人在规定的权利范围内,具有绝对的行为自由。在这种情况下,课题组负责人就可以通过各种非法途径来转移资金,并可以使用科研经费报销。这种制度,缺乏对课题负责人应有的监督和制约,使得科研经费使用具有很大的不规范性,很难对其进行审计和监察。此外,科研课题组挂靠的医院也会导致科研经费的流失,而由医院进行的审计活动自然就会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自然无法发现问题。这些现象的出现,主要原因,就是课题负责人权利过大,而又对其缺乏必要的约束和监督。在科研课题的管理方面,由课题负责人负责经费开支,课题组所在医院财务处负责管理,并向课题组收取管理费用。课题组、负责人、课题组所在医院三者之间,具有紧密的资金联系。在这种环境下的审计,无异于自家人审自家人。例如,一些医院的课题组,用下拨的科研经费购置汽车,并将此类开支列入到管理费用或者其他支出中去。如此的审计,又能对它的效果抱有多大的期待呢。
3.医院科研活动主要采用事后审计,不利于发现问题
由于事后审计审查的资料主要是账目或者凭证,无法完全掌握原始资料,因而也就不能有效识别整个科研活动过程中的不合理之处。目前各科研机构大都采用事后审计,其中当然也包括医院科研课题组。在整个审计过程中,面对的都是经费的使用结果,而对于经费的使用过程,则无法进行有效的监督和审计。比如,科研课题负责人和医院财务负责人共同完成经费决算表,并由经费使用者来声明经费的使用情况,,这就等于说既当运动员,又要当裁判员。虽然目前很多医院要求对于经费的使用情况,都要开具发票来证明,但是这种时候审计制度,在无法对科研活动过程进行有效审查的情况下,也就无法辨别经费使用者提供的发票,那又如何来保证经费的使用是否合理高效。在这样的审计方式下,要发现经费使用中的漏洞和不足,其难度系数可谓是非常高。虽然近年来,国家也在尝试推行事前审计和事中审计。但是这种审计方法耗时耗力,面对数量庞大的医院科研课题组,也是力不从心。其针对的审计的对象,也仅仅是重大的科研课题组,难以在数量庞大的普通课题组中推广。
三、医院科研课题经费审计的改进建议
1.提高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
独立性是进行审计工作的首要条件,也是确保审计质量的前提,如果没有相应的独立性,审计工作也就只能成为一纸空文。总的来说,之所以实施审计工作,主要是为了保证科研经费的正常使用,从而增加医院价值,提高医院的综合实力,推动医疗技术的发展。因此,一方面,医院应该从主观上认识到审计工作的重要性,并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增设专门的内部审计部门,并根据实际工作的需要,聘用相应专业的审计人才;另一方面,内部审计部门属于医院的内部控制系统,制度完善的内控制制度有助于改进医院的内部审计工作。此外,除了成立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也影响着审计的质量。在一般情况下,担任审计工作的人员应该接受一定程度的专业训练和专业背景的教育。但是,在国内很大比例的医院,审计人员多由医院内部员工担任,在这种情况下,其审计质量可想而知。因此,医院应该增加专业的审计人员。同时,由于审计工作不同于一般的工作,其对从业人员的能力也有相当高的专业要求。医院内部的审计人员在职称、专业以及能力结构方面并不理想,甚至有相当比例的人员与审计毫不相关。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加强对现有审计人员的培训以及招收相关专业的审计人才,已经势在必行。如此,才可以提高医院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保证医院科研课题经费的合理使用。
2.改进课题制
由于课题负责人权利过大,其在履行自身责任的同时,必然出现各种违法行为,而这些情况都是现行的审计监察制度无法进行监管的。因此,改善目前的课题机制,有利于增加对科研经费审查的效果。首先,课题组成员应该实现多元化和专业化。在现行的课题组机制中,应该引进针对性人才,来处理课题组中的一些非科研问题,比如财务和法律问题。有助于将科研人员能够全力从事自己的工作。而且,课题组引入财务人员对其经济行为进行专业的管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外部审计对科研课题数量之间的不对称,减轻外部审计压力。而且,对课题组财务进行专门的管理,可以减少由于非专业导致的失误情况的发生,增加科研课题组的独立性,避免来自外界的压力。而最为重要的则是,专业的财务人员可以为以后的审计工作提供专业的财务数据和报表,便于日后的审查工作的进行。其次,应该适当限制课题负责人的权限。将课题负责人的权利限制在与科研相关的领域内,而对于财务权以及其他权利,则进行适当的分散。这样以来,在课题组内部可以形成一个课题负责人为首,而又相互至于的管理格局。一项资金的使用,要经过多人参与并同意,避免科研经费没有经过审查就随意流失。这样以来,即能保证项目负责人能够全力从事科研工作,又能防止负责人滥用权力造成的科研经费的浪费。最后,在课题组内部设立技术咨询人员来辅助审计监察工作的进行。以课题组为单位,在内部设立技术咨询,在完善课题机制的同时,也有利于科研成果的技术转移。因此,技术咨询能够完善课题机制,而课题机制的逐渐完善,又势必对日常管理和账务流程提出更高的要求,这对目前的审计监察工作,都是大有裨益的。
3.完善事中审计
事中审计不同于事中审计,在科研课题进行的过程中,就对其财政情况、财务收支情况以及经济来往进行全程的审计和监督。在对科研课题审计的过程中,主要是对科研课题的日程情况,其中包括课题组的收支情况和经济往来的合法性、合理性进行审查。从而时刻监督科研课题组,使其在正确的道路上行驶。要完善事中审计,就应该建立与其相适应的人员配置。比如在课题组内部设立专门的财务人员,同时在医院审计部门和上级主管机构的审计部门中,都需要建立完善相应的事中审计职能。科研课题组应该在月末将审计结果以及财务数据上报,医院和上级主管机关根据课题组提供的数据进行审核,并对其进行不定期抽查检验,防止课题组成员的侥幸心理。同时还应该对课题组的银行账目和往来金额进行日常的审查和监控,尤其是一些重大的科研项目。由于其涉及的金额较大,时间较长,就更加要对其资金使用情况和使用过程进行严密的审查和监督。并在此基础上,结合科研课题组上报的月财务数据,对比监察资金的使用情况,从而在资金的使用上发挥事中审计的作用,避免课题组资金滥用情况的发生。最后,在进行事中审计的过程中,还应该加强对绩效的审计,以保证课题组效益性和效率性相结合。目前我国大多数审计工作,都主要侧重对效益性的审查,即资金使用和日常行为是否合法。但是对于这些行为能够产生多少效益,还没有成为审计的范围。比如,一些医院的科研课题组会购置一些医疗器械,如果只是从合法性的角度来审计,那么大多数设备的购置都是合法的。但是这些设备的购置,是否合理,是否确实是医院所需要的,这就需要从绩效的角度来进行审查,从而节省科研经费,避免资金的浪费。
1.魏鹏翀.基于医院科研经费财务管理的问题及措施的分析.财经界,2014(23).
2. 许惠芳.对规范医院科研经费管理的思考.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