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下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思考
2015-08-15熊津
熊 津
(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河北·石家庄 050091)
一、引言
我国《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原则是这样规定的: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财务规章制度;坚持勤俭办事业的方针;正确处理事业发展需要和资金供给的关系,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的关系。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完善,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面临着更大的挑战,但由于种种因素的存在,使得当前我国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存在财务管理不合理、内部制度不健全的现象,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因此,信息化下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已经成为当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首要任务。
二、当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基础工作尚不规范
当期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基础工作中存在很多薄弱环节。会计科目的使用还不够合理科学,一些行政事业单位不按照规章制度办事,自行设置和随意使用、混用、乱用会计科目的现行经常发生,会计核算不准确,导致会计信息失真。除此之外,有些行政事业单位的记账凭证尚不规范,不能准确地反映该行政单位的经济业务内容,对会计业务的处理也不够及时,甚至有些行政事业单位在月底结账时,将同一时期进行的不同经纪业务的多张原始凭证填写在一张记账凭证上。有些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账簿使用缺乏规范性,没有按照相关的规定对会计账薄进行设置,也没有使用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的账簿。即使会计张博的设置和使用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的,个别行政事业单位还会出现不设置总账,总账和明细账不分,无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和固定资产明细账的不良财务管理现象。
(二)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还不够完善
当前我国大多数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编制程序还很不完善,在预算编制过程中占主导地位的是预算编制人员,由于预算编制工作人员个人工作能力和专业素质的参差不齐,使得预算编制的统一性标准很难得到控制。当前许多行政事业单位在预算编制时持有多报多核的错误的财务管理观念,不能以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观念对项目支出进行论证,使得行政事业单位的经纪业务活动项目和资金出现严重的内容脱节现象。此外,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编制时间大部分在一个月的时间,这是相当仓促的,在这么短的时间内,预算指标不能得到充分的认证,预算编制的可信度也不是很高,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预算编制的质量。后期预算的执行也缺乏约束力和计划性,使得支出控制不严、超进度、超范围的支出浪费现象普遍存在。
(三)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不高
许多行政事业单位在进行财务管理的过程中忽略了对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没用形成一套完成的人才培养计划和人才建设标准,导致一些财务管理的工作人员专业素质不是很高,而这些工作人员提高自身能力和素养的欲望也不强烈,甚至有些财务管理人员并没有专心的进行本职工作,他们还在其他岗位上兼职做事情。另外,当前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手段与技术还比较落后,不能进行财务信息的实时监控,不能及时发现财务管理工作中的一些不良问题。
三、信息化下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措施
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根据传统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模式和管理理论对本单位进行财务监督与控制管理;第二阶段是在新会计准则下,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网络技术进行财务管理。主要任务是完成事业单位内部和外界财务数据的传递,并借助财务信息的决策支持系统对本单位的财务状况进行科学的分析。综上所述,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的本质就是在会计电算化的基础上,充分借助于信息网络技术平台,通过各项财务管理数据的优化与整合,最终实现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科学化。
(一)规范财务信管理系统,协调好各级之间的关系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就是对本单位内部的财务管理关系和财务业务进行重组再造。为了增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合理性、科学性和有效性,必须结合本单位的实际发展情况和财务管理过程中的需求,对原来单位内部的财务管理关系和财务业务进行梳理和详细的分析,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和信息化技术的优势将这些业务进行合理的调整,从而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此外,任何一个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过程都是一个系统工程,由于单位内部层级、员工之间都存在较大的差异,所以在进行财务管理的过程中,高层管理者要充分考虑全局的需求进行财务管理任务规划,科学的解决财务信息共享的问题。
(二)建立健全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监督体系和投诉举报机制
针对当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存在的违规现象,要建立健全财务监督体系和投诉举报机制。财务监督体系和投诉举报机制应该是独立于财务部门而单独设立的,要组织内部审计部门对本单位的财务工作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审计,促使内部财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此外,要充分利用网络技术,通过信息系统对审计过程的数据进行充分保留,便于事后的查阅。监督部门还要开通多种投诉举报渠道包括电话、邮件、写信等各种方式,对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出现的违规操作现象进行调查,一旦落实立即送到相关司法部门。从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规程中违规现象的滋生。
(三)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技术能力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对财务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技术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财务管理信息化的进行是建立在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的基础之上的,只有具备足够的业务能力的工作人员积极参与到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才能确保信息化发展的高效性和科学性。因此,行政事业单位在进行人才选拔时,要对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技术能力、后续培训和上岗要求给出明确的规定,当职员入职后不能立即上岗,要参加单位内部的培训班,保证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和能力达到上岗要求时才准予工作。
总之,财务信息化管理依赖于财务管理人员素质和能力的提升,行政事业单位只有加强对相关工作人员的培养和激励,才能培养出具备高业务能力的优秀团队,从而促进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高效进行。
四、结语
行政事业单位中的财务管理是促进单位发展的重要基础。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合理的编制单位预算、执行预算、节约支出、完善财务制度、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进行财务监督等。只有在信息化的基础上不断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才能保证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健康、高效的发展。
[1]赵峰.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财务会计,2009,(1).
[2]喻海燕.事业单位财务精细化管理研究[J].当代经济,2011,(12).
[3]财政部.事业单位会计制度[S].财会[2012]22 号,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