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盖子才能还官场清明
2015-08-15
协商论坛 2015年5期
备受关注的庆安枪击事件爆出官场“次生灾害”。5月12日,在庆安县副县长董国生被停职后,该县民办教师实名举报称,包括庆安县原党政一把手在内的大批官员涉嫌买卖教师编制。
一声枪响,引发庆安县的“官场地震”,这或许让很多人始料未及。对于买卖教师编制的举报,绥化市教育局回应媒体称正清理审核教师档案。究竟有无大批官员参与买卖编制,仍待有关部门尤其是检察机关的介入,通过客观公正透明的司法程序,将这起不断延伸发酵的公共事件纳入法治轨道化解。因为只有求助于法制化的处理,才能还原真相、满足公众知情权诉求,才能彻底肃清基层县治的政治原生态,重新生长出清明的吏治环境。
对于决心完善法治的我们而言,庆安的个案值得剖析和镜鉴。谁都不敢保证,类似庆安县的问题在别的地方就不存在,尤其是县域层级的一些官员个体,历史上的“原罪”会以什么方式“出场”,谁都猜想不到。
基于此,治吏者更要坚持法治化的方式,以必定性的查处和持久的耐力根治官场上的痹症。近年来的诸多迹象表明,一些危机事件的发生有其必然性,潜规则留下的积弊很容易经由一些偶发性事件曝光。网络上形容庆安“一声枪响,官场全面崩塌”,这固然不免夸张,但也从一个侧面提醒我们:那些平日里并不严实的“盖子”,为何常年来没有人打开它?
从法治的视角观察,治吏治权不能寄望于“休克疗法”。倘若每一个问题、每一次腐败,都能得到及时的监督和揭露,就不至于出现所谓的“坍塌式腐败”。而要让公民放心地监督,就必须塑造有案必查、深究不止的执法常态。对于“拔出萝卜带出泥”的现象,对于所谓的官场“次生灾害”,只有坚持揭开“盖子”彻底暴晒,才能营造出良性的吏治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