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马克思理论世界观形成过程的精微考究——评《马克思理论世界观形成轨迹论要》

2015-08-15

关键词:费尔巴哈世界观唯物史观

孟 婷

(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吉林长春,130024)

一本好书总是百读不厌,每次温故都获新知。近日,由于学习和创作之需重新拜读了东北师范大学张澍军教授的《马克思理论世界观形成轨迹论要》(以下简称《论要》),对马克思理论世界观内涵实质和形成脉络的认知更为深刻与清晰。著作内容原为先生在学校马克思主义原理研究生班教授“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课时的讲稿,由于受到同学们的热烈欢迎和一致好评,遂决定修改出版。该书共分为六章,精微考究了马克思理论世界观的创制走向、天才萌芽、关键环节、基石落定、成熟完善以及恩格斯对马克思世界观的说明与补充,是一本值得反复阅读的经典之作。

《论要》一书具有鲜明的学术特色和理论特色,笔者将其归纳为以下五点:

一、框架巧妙、思路清晰

著作不倚重以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分期的时间段为划分结构的生硬模式,而是独辟蹊径,从马克思理论世界观形成的整体性高度,以马克思理论世界观形成发展的轨迹为线索进行章节的划分。

著作首先概括介绍了“千人伟人马克思”,研究马克思理论世界观所应立足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史和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理论背景以及研究马克思理论世界观形成的原则和意义。接着,遵循马克思世界观形成和发展的轨迹,论述了马克思世界观受黑格尔影响及渐由青年黑格尔派向费尔巴哈信徒的转变过程,这是马克思世界观的创新走向,也是第一章的研究重点。在第一章的基础上,第二章论述马克思超越费尔巴哈创立了自身的实践哲学。著作通过追溯实践观创制的前史,即在《莱茵报》和《德法年鉴》时期马克思展露的实践思想萌芽,说明马克思如何跨越了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一般唯物主义,以实践观建构起新的世界观。由于《莱茵报》时期遇到现实困境,恩格斯研究经济学对马克思的影响以及批判资本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需要,马克思开始由哲学转向经济学研究。对马克思由哲学向经济学转变的详述是第三章的内容。转变时期马克思写成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其中关于人的本质、异化劳动和共产主义思想的表述虽然还借用了费尔巴哈的一些术语,但已经从根本上超越了费尔巴哈,为《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和《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中确立的唯物史观奠定了基础。继承第三章的内容,第四章主要论述了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初步确证。马克思从清算自己从前的哲学信仰开始初步确证了唯物史观的基本理论框架,提出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生活与意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以及社会形态的划分和发展,标志着马克思世界观形成的基石落定。第五章主要论述了马克思世界观中的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前两节首先追溯马克思在《莱茵报》、《德法年鉴》、《手稿》和《形态》等著作中关于社会主义的思想,即交代了在哲学形式和经济学论证中的社会主义思想是如何为其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奠定理论基础和前提的,在第三节中论述了马克思理论世界观完全形成及其形成的标志著作:《共产党宣言》。最后在第六章中以恩格斯晚年书信为文本依据,将恩格斯对马克思理论世界观的说明和评价作了补充论述。

诸多对马克思世界观解析的著作以马克思的代表作为依托详述文本内容,或将马克思世界观的形成划分为青年马克思、中年马克思和老年马克思等不同时期重点阐述不同时期内的马克思世界观理论,这种简单枚举或硬性分割的建构模式不仅易漠视不同文本、不同时期之间马克思世界观理论的过渡和衔接,而且破坏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一整块钢铁”的完整性。《论要》的体系建构模式新颖巧妙,以马克思世界观形成过程为研究线索展开讨论,既充分遵循马克思理论世界观的一脉相承,又注重了马克思思想的转变和渐进,使对于马克思世界观理论的学习不致限于机械知识记忆的囹圄,而成为一场跟随伟人体悟其思想变革的头脑风暴。

二、重点突出,详略有当

马克思理论世界观的变革之所以实现了哲学史上的革命,就在于他的诸多观点超越了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例如马克思的劳动实践观以及社会历史观等。著作紧紧抓住马克思理论世界观形成过程中这些具有关键作用的思想观点进行了重点探讨和详细论述,涉及这一思想的渊源和背景、框架的确立和理论内容及其发展成熟的过程。

以著作第三章关于马克思劳动异化思想的论述为例。劳动异化是马克思《手稿》的核心范畴,也是马克思理论世界观形成过程中的重要思想。在论述劳动异化时,著作没有仅就劳动异化思想本身进行论述,而是从“异化”概念入手,解析“异化”概念的来源以及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对“异化”的理解。在此基础上,过渡到对马克思所理解的“异化”。从马克思《博士论文》中使用的异化概念,到《莱茵报》期间和《德法年鉴》期间对异化的理解,最后落实到《手稿》中提出的“劳动异化”概念。对于《手稿》中提出的“劳动异化”概念,著作先是梳理了它的内涵,即劳动异化的四重表现形式;在下一小节中又对劳动异化产生的根源及其私有制的关系作了解析,在该小节后半部分对劳动异化理论提出的意义和理论存在的缺陷作了辩证的评价。再如著作的重点章节第四章对马克思唯物史观的论述。因为唯物史观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初步确立起来的,因而在此部分以《形态》为文本依托,首先介绍了《形态》写作的理论渊源、现实背景及直接动因,然后概括了唯物史观的基本理论框架,最后详述了其理论的逐步深化成熟到形成一个以社会实践活动为整体研究对象,包括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的完整理论体系。而且,在对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社会存在以及社会意识等概念进行解析时,也依然从概念的渊源和本初含义出发落实到马克思所理解的概念内涵。在该章节最后,作者仍不忘对唯物史观作出客观的评价。

可见,从马克思世界观形成中的重点思想到思想中的重要概念,著作都力图详细的论析其来龙去脉。纵观整本著作,对于马克思世界观形成过程中的重要思想的解读基本都是按照背景渊源、内容架构及其发展深化的思路来论述的。如此,方能使读者对马克思的思想有更为概括和精准的了解。

三、对比研究,视角全面

对马克思理论世界观形成影响最大的莫过于黑格尔和费尔巴哈,也可以说马克思世界观的形成过程就是从黑格尔派到费尔巴哈派再到超越二者创造科学世界观的过程。该著作在整个行文过程中都十分注重马克思思想与黑格尔和费尔巴哈思想异同的探讨,几乎在论述马克思每个思想观点时都要将其与黑格尔或费尔巴哈的思想进行比较剖析。

在《提纲》对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一切旧唯物主义进行彻底的批判之前,马克思的思想一直受到费尔巴哈的影响。著作第一章将《提纲》之前的马克思思想与费尔巴哈思想进行了系统的比较研究,将马克思接受并运用的费尔巴哈思想归纳为三条:“颠倒过来”的本体论原则、人本学原则和人的本质的异化和复归的理论方法。并在其后对这一时期马克思思想受费尔巴哈影响表现出的局限性以及如何超越局限走向科学世界观做出了评价和预测:“马克思接受和运用这些理论原则(费尔巴哈的理论原则——笔者注)就必然具有双重的性质。一方面,把这种理论原则与社会现实相结合,促使马克思深化自己的认识,从而超出费尔巴哈,走向唯物史观;另一方面,由于这种理论原则非科学性质的束缚,使马克思还不能完成唯物史观的创立。矛盾斗争的结束,正如马克思后来思想过程发展的那样,最终地清算费尔巴哈,以完成唯物史观基本原理的制定。”[1]75再如,著作通过与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对比来说明马克思关于人的问题的思想路径。著作先是介绍了黑格尔对人的本质的理解,然后介绍了马克思如何通过费尔巴哈超越了黑格尔,又如何与费尔巴哈对人的理解存在差异,从而最终超越费尔巴哈。在黑格尔看来,人的本质是理性、自我意识和自由。作为青年黑格尔派一员,马克思一方面赞同黑格尔的观点,另一方面对黑格尔的抽象人性观念存在动摇和质疑。随着《基督教的本质》的出版,马克思成为费尔巴哈派,转向唯物主义,加之现实中并不存在理性王国的事实促使马克思转向现实的研究,即从“抽象的人”转向“现实的人”。著作用这样一句话来概括马克思对黑格尔的超越:“马克思借助于费尔巴哈的人本学唯物主义,摆脱了黑格尔的理性的人。”[1]119然而,马克思理解的“现实的人”与费尔巴哈理解的生物学意义上的“现实的人”仍旧存在本质的区别。对于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的超越,著作这样概述:“马克思一开始就同费尔巴哈显现出区别。同样是把理性和宗教从天国还原于尘世,还源于人本身,但费尔巴哈诉诸自然,因而实质也是一个抽象的人;而马克思则诉诸社会,主张从社会出发诉诸自然和社会的统一,才能真正达到对‘现实的人’的认识。”[1]119

马克思从青年黑格尔派到费尔巴哈的信徒,再到批判和超越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形成科学的世界观理论,充分彰显了马克思理论世界观的形成是一个从不成熟到成熟的渐进过程。通过这种对比研究的视角,使读者能够更深入的了解到马克思理论世界观的阶段性、超越性和科学性。

四、历史为据,逻辑为线

历史与逻辑的统一是该书的又一特色。纵观国内学界关于马克思世界观的形成或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方面的著作和论文,大多只注重对马克思思想内容的阐发,就其思想产生发展的背景史实或一语带过或语焉不详。实际上,与其他“解释世界”的哲学家不同,马克思主义的著作“并不是在写教科书,大都是适应当时政治、经济以及各种斗争的需要而写作的”。[1]34

马克思曾是青年黑格尔派的成员,著作没有直接介绍青年黑格尔派的思想对马克思的影响,而是首先介绍了欧洲社会大变革的背景和当时德国的经济政治现状,这就为后来黑格尔思想的革命性与保守性的内在矛盾以及黑格尔的解体和青年黑格尔派的出现埋下了伏笔。之后著作详述了马克思的生长环境和成长过程,介绍了马克思的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对其思想的开放性和革命性的影响。对这两方面背景的交代,使读者更易理解马克思为什么转向和接受青年黑格尔派而不是老年黑格尔派。接着著作又介绍了普鲁士反动统治的变本加厉,普鲁士政府对进步知识分子的镇压等社会现状,为后文介绍马克思创办《莱茵报》并借助《莱茵报》对当时的统治展开猛烈抨击埋下伏笔。在此,著作还交代了马克思遇到的林木盗窃和出版自由等问题以及普鲁士政府惧怕《莱茵报》的革命批判而关闭了《莱茵报》的现实,使读者明了为何马克思决心从“社会舞台退回书房”总结《莱茵报》时期的斗争经验。也正是《莱茵报》时期遇到的“困恼的难题”,加之《德法年鉴》时期的“市民社会”问题以及巴黎的现实生活等的影响,[1]791844年马克思从哲学的研究转向经济学的论证,在该书的第二章和第三章中对马克思从哲学转向经济学的动因,《手稿》中所论述的主要观念及引发这些观点的史实背景都作了详细的论述。“随着德国政治斗争的发展和理论思想的进步”,[1]157青年黑格尔派和费尔巴哈越来越走向历史反面,因而马克思决定清算自己先前的哲学信仰,从《圣神家族》开始到《提纲》最终到《形态》,初步确证了唯物史观。

时代背景和国内环境、资本主义发展和社会主义运动的现状引发马克思的思考,是马克思思想变化和发展的直接推动力,著作通过对历史史实的交代串联起马克思思想的变化,使读者更深的体会到历史史实在马克思理论世界观发展过程中的巨大激发和推动作用。

五、述评结合,敢于质疑

对马克思理论世界观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思想进行简要评价是本书独有的写作风格。对于马克思青少年时期特别是中学时期的世界观,书中这样评价:“这里反映的马克思既注重现实,又具有远大理想的思想素质,应当说是为马克思理论世界观发展的轨迹预示了前景。”[1]53对于马克思的《博士论文》,这样评价:“它对于马克思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转变具有重要意义。是马克思形成自己理论世界观的最初准备;它使马克思把哲学研究与现实斗争紧密结合起来,在从事现实斗争时极为重视哲学研究,在研究哲学问题时始终不脱离实际。”[1]62对于《莱茵报》时期的马克思世界观,著作说道“在向唯物主义方面倾斜”,但却始终受到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的影响,并未真正“离开黑格尔的基地”。[1]69对于颇受学界关注和推崇的《手稿》,著作提出存在“不可解脱的内在矛盾”的质疑:“既然私有制是劳动异化的结果,那么劳动异化产生的根据是什么呢?既然当劳动一旦成为谋生手段,就使人的本质丧失,但人类一经产生就依赖于劳动才得以生存和发展,那么在人类史上何时存在过非异化状态呢?在此,既然人类史上从类没有存在过非异化状态,那么,人的本质的复归,人重新占有自己的类本质又从何谈起呢?这些问题按照异化劳动理论是无法做出科学回答的,马克思也没有做出明确的解答。”[1]147对于马克思理论世界观成熟时期的代表作《形态》,著作认为其是马克思经济思想观念的成熟,标志着其形成自己独特的经济理论阶段的到来。[1]152这些评鉴使著作不再停留于单纯编写材料的教材式读本,而是成为一本具备理论创新性的专著。

综上所述,《论要》以其独特的框架建构、详略得当的论述方式、全面的对比视角、史论结合的写作特色以及述评结合的理论自觉,向读者展开了一幅马克思理论世界观形成的生动画卷。先生多年来一直走在高校教研的第一线,具备较高的学术自觉和丰富的从教经验,本书亦可看作先生关于马克思理论世界观教学与研究的成果凝练。相信此书不仅有助于丰富读者的知识储备,提高其理论素养,也会为相关方面的研究提供诸多借鉴和启示。

[1]张澍军.马克思理论世界观形成轨迹论要[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费尔巴哈世界观唯物史观
唯物史观视域下的资本主义发展史教学
他者的批判与实践思维方式的创立——《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一条的重新解读
论《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的哲学理论价值
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到《共产党宣言》看马克思创立唯物史观的初心
智能化的“世界观”
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看马克思认识论的变革
《世界观—雕塑遗产》
远洋东方境世界观售楼处
费尔巴哈之火:一个现象学的分析
唯物史观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以岳麓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