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词语在学生心里活起来
2015-08-15黄德兴
○黄德兴
(深圳市龙岗区龙岗街道育贤小学,广东 深圳 518100)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让词深入儿童的精神生活里去,使词在儿童的头脑和心灵里成为一种积极的力量”。语言学家张志公先生指出:“无论是阅读还是作文,首要的是字词。”因此,词语教学,不应是语文教学的点缀,而是应该贯穿语文教学的全过程。所以,语文教师要带领学生“在汉语中出生入死”,让词语活起来,让学生爱上词语,领略语文神奇绚烂的世界。
一、形象是词语教学的灵魂
汉字,属于表意文字的词素音节文字。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它是记录事件的书写符号,在形体上逐渐由图形变为由笔画构成的方块形符号,所以汉字一般也叫“方块字”。它由象形文字(表形文字)演变成兼表音义的意音文字,但总的体系仍属表意文字。所以,汉字具有集形象、声音和辞义三者于一体的特性,这一特性在世界文字中是独一无二的,具有独特的魅力,所以在词语教学中,就要抓住这一特性,进行教学。
如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画家和牧童》原文句子:他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轻笔细描,很快就画成了。
师:自己读读这个句子。(学生自由读。)
师:有不理解的词语吗?
生:浓墨涂抹和轻笔细描这两个词语不懂。
师:这两个词语代表了我国国画中两种画法。
老师这儿有两幅画,猜猜哪一幅用了浓墨涂抹的方法,哪一幅用了轻笔细描的方法?(课件出示两幅画)
生:左边那幅画用了浓墨涂抹的方法,右边那幅画用了轻笔细描的方法。(课件出示词语)师:是呀,像这样用大块浓墨画画的方法就叫——
生:浓墨涂抹。师:像这样用笔轻轻、细细描绘的方法就叫——
生:轻笔细描。师:有时我们可以借助画面来体会词语的意思。读读这两个词语,把它们积累下来。生齐读:浓墨涂抹、轻笔细描。
语言文字的理解是理性的,如何让理性的词语理解让学生用眼睛看得见,用手摸得着呢?像“浓墨涂抹、轻笔细描”这样的词语极具画面感,如叫学生从字面上理解,不但枯燥乏味,无法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而且学生无法理解到底怎样的画法才是“浓墨涂抹”,才是“轻笔细描”。上述教学片段,老师直接出示两幅画,让学生猜,由于有感性体验为支撑,每一个学生都能马上读懂这两幅画。[1]
这样难的词语教学,通过词语形象性,学生就能理解,从中,我们可以知道,词语的形象性是何等重要,所以说形象就是词语教学的灵魂。
二、体验能触摸词语温度
“语言有温度,字词知冷暖”,文本中的语言,不是文字的堆积,它蕴涵了作者的精神和情感。从文字中,可以读懂作者在特定情景与历史时刻的情与意。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带领学生体验词语的感性世界,让一个个无生命的抽象符号化为学生的血肉,深入学生的骨髓,用心灵触摸词语的温度,使词语在学生的头脑、心灵中成为带有深刻内涵的东西。
如《妈妈的账单》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小彼得读着读着,感到羞愧万分。过了一会儿,他怀着一颗怦怦直跳的心,蹑手蹑脚地走近母亲,将小脸蛋藏进了妈妈的怀里,小心翼翼地把那60芬尼塞进了她的上衣口袋。“羞愧万分”一词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是很难理解的,很难用语言解释,为了让学生们更好地体会“羞愧万分”的含义,教学时,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你什么时候感受到了羞愧万分?”问题一抛出,学生们都静静地坐在那儿,眼看就要“冷场”了,我灵机一动举了这样的例子:当你做了不应该的事,如不小心打碎妈妈的心爱花瓶后,接着撒了一个谎说是小猫碰碎的,这时有举手说:“上次考试成绩不理想,我把试卷藏了起来,结果给妈妈发现了,当时真是羞愧万分啊!……”。简简单单的一个例子,使学生感受到了“羞愧万分”。这就是体验,有了体验,学生才能触摸到词语温度,感受字词冷暖。
三、领会是词语教学的源泉
意境的悠远绵长,很多时候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让学生静心沉入到词语展现的意境中,体会意境蕴藏的情,也是一份不可多得的享受![2]
如教学《江雪》第二句: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出示画面:只见在江上的一只小船里有个披着蓑衣、戴着斗笠的老翁,在寒冷的江上独自垂钓。
师:你从诗中哪些词读出了老翁孤独?
生:我从孤舟中读到了老翁的孤独。
师:此时正在江上,作为交通要道的长江,仅仅只有一叶孤舟吗?
生:不是,江上有许许多多小船,但在柳宗元的眼中,只有老翁的小船,舟不是孤的,人却是孤的。
师:好一个万舟丛中只见一舟,万人丛中心系一人!
生:我还从“独”字体会到,柳宗元此刻孤身一人久久伫立岸边,心中的孤独就如眼前滚滚的江水绵延不绝!
师:是啊,此时,此刻,此情,此景,柳宗元的人是孤独的,心是孤独的,眼前的舟也是孤独的,静静东流的江水承载他在政治上失意的郁闷苦恼。他就这样久久地伫立,久久地凝望……
一个“孤”字,一个“独”字,将诗中孤寂悠远的意境描绘得淋漓尽致,将柳宗元清高而孤傲的情感刻画得入木三分!如此看来,领会是词语教学的源泉。
四、运用是词语教学的活水
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告诉我们只有在运用中,词语才会越用越活,成为一池活水。所以在词语教学中,深入进行品味推敲,感悟词语潜在的、隐含的深层意思,领略作者的精妙用意。
《穷人》中有许多描写神态和动作的词语,用得准确、传神。教学时,教师可通过比较琢磨、动作演示的方法让学生增强语感,意会词义。例如“魁梧黧黑的渔夫拖着湿淋淋的被撕破了的渔网……”可以引导换词:“‘拖’还可以换成什么词?你认为哪个词更好?为什么?”学生通过比较琢磨,明白了“拖”字表现了在与风暴搏斗了一个晚上后渔夫精疲力竭的样子,表现了渔夫一家生活艰难的处境。又如,“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这些描写把渔夫抉择过程写得十分具体、形象。教学时,教师可指导学生通过对比琢磨加以理解:“假如没有这个神态描写好不好?为什么?”使学生的认知水平从对词义的理解升华到对句子的理解、对中心的把握上来。这样一来,词语教学就活了起来。
因此,在词语教学中,让学生切身感受到词语的温度,领略到词语的画面,体味到词语的意蕴时,这样,词语才会在学生心里活起来。
[1]常莉.唤醒词语 让词语教学鲜活起来
[2]陈冬霞.引领学生走进词语教学的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