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学生在思考中提升语文素养

2015-08-15龚雪

语文学刊 2015年24期
关键词:文本生命语文

○龚雪

(南京金陵中学河西分校,江苏 南京 210019)

“学生是关键”这是一个教学共识。然而,语文教育教学仍是不太关注学习者,不了解、不“认识”学生,不在意学生所思所想,很少研究学生的学习认识和成长规律,这样的语文教育显然不是“从学生出发”的,也不是“以人为本”的。

新课程教学理念认为,学生不是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可以点燃的“火把”,是鲜活的生命个体。任何课堂行为的主体都应该是学生,只有全体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并在其中乐此不疲,教学才有有效性。那么,语文教学怎样让学生有所收获,终身受益呢?笔者谈谈自己的一些思考,求教于方家。

一、关注课堂中的“留白”艺术,让学生做思考的实践者

语文教学的主阵地是课堂,然而当前的语文课堂常常会出现两种不太恰当的现象:一是教师提问后立即让学生进行交流,没有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往往很难达到预期效果;二是在提问后不断给学生提示,使本来有利于解决问题的“提示”变成令人厌烦的“唠叨”,干扰学生自主阅读和独立思考的过程,压缩了学生的思维空间。

语文教学中的留白,就是让课堂有相对适度的“休止”与“空白”,让课堂出现一种寂静的气氛,给学生营造一个巩固品味、想象创新的空间,让学生在空白处放飞心绪。师生研读文章时会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教师必须给学生“留白”,学生自己能解决的问题教师绝不能越俎代庖,应将解决问题的权利交还学生,耐心引导,等待学生通过认真的独立思考、充分的交流探讨展示智慧的结晶;而不是面对问题提出后一时无人回答的短暂沉默,就心急如焚自顾自地开展教学预设,居高临下自我解说。比如,教学《琵琶行(并序)》一文,在学生认真研读文本的基础上,笔者紧紧抓住“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白居易为谁而泣”这一主问题组织教学,课堂上,让学生自己去寻觅“泣”字背后蕴涵的丰富情感。有位学生从不同角度对“泣”字做了全方位的阐释:“泪,是心灵最好的释放。白居易用泪挥洒着心中的万千思绪。感伤离别之泪为‘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而流;孤寂凄凉之泪因‘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年不闻丝竹声’而流;哀怨愁苦之泪为‘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而流;怜悯感动之泪为‘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意’而流。泪,倾诉了壮志难酬的满腔悲愤,抒发了同病相怜的真挚情感。白居易的泪为琵琶女而流,为江山社稷而流,更为总结的人生而流。”

学生能理解到这个层次,笔者想这比我们喋喋不休的讲解要深刻得多。于此,我们可以看出教师给学生“留白”,学生就会积极思考,教学就会得到升华。语文在一定程度上并不是老师“教”出来的,而是学生“学”出来的;不是老师“讲”出来的,而是学生自己“读”出来“悟”出来的。我们必须认识到,语文教师的“讲”不等于学生的“学”,语文教师的“能”也难给予学生需要的“力”。只要我们注意课堂的留白,多给学生一些思维的空间,因势利导激发思考,少一些肢解与分析,发挥学生的创造力,还是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的,甚至可以保护学生语文学习兴趣。

二、搭建学生有效思考的台阶,让学生做思考的提升者

叶澜曾经指出:“一个真正关注人的发展的教学设计,会为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创造性提供条件;会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不仅是认知的)和为每个学生提供主动和积极活动的保证;会促使课堂中多向、多种类型信息交流的产生和对及时反馈提出要求。这样教学设计就会脱去僵死的外衣而显露出生机。”这样看来,教师尊重学生的学习权利,让学生真正成为思考的实践者,只是教学的第一步。学生进行了怎样的思考,思考是否具有深度与广度,通过思考是否提升了认知水平和思想水平,则是教学中有效思考的关键。学生的思考准确到位固然可嘉,但课堂中深入剖析文本、把握文章精髓的问题,也许大多停留在问题的表层而缺乏深入的本质剖析,也许仅具有创新思路而缺乏精准恰当的表达,这时就需要教师给学生搭建有效思考的台阶,让学生在思考中不断提升。

搭建有效思考的台阶,需要教师督促自己课前萃取教材精义,通晓学生认知;帮扶学生课上解读文本,感知文本精华;引导学生课下走入生活,感悟文本情怀。然后,结合学生实际认知起点,对教材作出符合学情的创造性的解读,结合教学过程的精巧设计,将“教本”转变为“学本”。教学《烛之武退秦师》一文时,笔者仅仅抓住“夜缒而出”中的“缒”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思考探究。设计如下几个问题:①“缒”是什么意思?学生结合注释轻松完成,这是思考的起点。②“缒”的具体过程是什么?学生想象场面:准备绳索——把人拴牢——专人在高处抓住不放,把人安全放到地面。这个问题难度不大,但学生通过推想使“缒”的过程具体化、形象化,为下面思维深化打下基础。什么要“夜缒”?大部分同学从事理上推想,立即回答,为避人耳目。但这是简单的推想。教师在此时要引领学生的思维走向深入,使他们学会根据原文的已知信息和隐含信息对事物进行符合逻辑的判断和推理。笔者借机引导学生结合原文中的“国危矣”解读当时郑国局势千钧一发的严峻性,结合“今急而求子”体会郑国国君的极度无奈、无助和惶急的心情,推断出“夜缒”具有现实的紧迫性和必然性。此时,笔者适时地引导学生进行概括和归纳的练习,把思维成果及时整理和巩固:国都被围,危如累卵;郑国将亡,国君求贤;刻不容缓,老臣出山;孤注一掷,外交斡旋;夜缒秦营,铤而走险;离间秦晋,纾解国难。事实上,第三问是比较复杂的,学生解决了这个问题,无论思维训练上还是文章内容理解上都会有收获。

以上这几个问题基本解决了文章主要内容的理解问题,“夜缒”的结果学生借助注释大都能够读懂,后面的学习难点不多。但是核心人物烛之武的形象如何分析?笔者继续设问,鼓励学生在前几个问题探讨的基础上解决这个教学难点。④“夜缒”的风险是什么?学生经简单推想得出结论:会出现各种意外,包括生命危险。⑤烛之武显然不适合夜“缒”,可他为什么还要冒生命危险夜“缒”?教师借此引导学生通过补充资料和原文推想烛之武的人生经历,分析主人公的性格和形象,得出结论:烛之武虽然受过国君的不公正对待,但是在郑国危急存亡的历史关头,能临危纾难,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充分彰显了他的宽恕情怀、他的大智大勇、他的忠君爱国。

选择恰当的契合点,教学就有了抓手,就有了凭借。有了这个点,就能找出潜伏在文本中的一条线索,可以把文章内容全部贯穿起来,重点、难点一并解决,既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又提高了学生思维训练效率。

三、追求有效课堂教学,让学生做终身受益者

相信很多老师都有这样的感受:一节课听下来,发现课堂设计别出心裁,令人叹为观止。但课终人散,只要稍加思考,若有所失的感觉就会油然而生,学生到底收获了什么?让人困惑。对此,于漪老师表示出同样的困惑:学生学到了什么?好像学了,又好像什么都没学,花里胡哨一阵,没在脑子里留下多少痕迹。这样的课堂教学笔者以为是没有多少实效的。

语文有效教学过程追求每节课都能让学生有所收获,让语文为学生发展奠基:一方面,学生在语言知识的积累和言语技能的掌握上从不懂到懂,从不会到会,从少知到多知;另一方面,学生丰富了情感体验,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它不再是传统教学中的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而是要学生在参与中真正受益。如一位老师教学《指南录后序》时,在追求学生学习能力提高的同时,努力体现对学生学习修养的培养,并把这种修养内化为精神情愫,外化为行动准则。教师在和学生共同学习课文的第五自然段后,提出了如何看待文天祥的生死观的问题,学生由文天祥历数十八种险恶遭遇联系到屈原的虽九死其犹未悔,认识到仁人志士对生死的处置不是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而是以家庭、民族和国家的利益为原则的。文天祥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早已把个人的生死置之度外,他不是要苟活,他完全是为了挽救民族的危难而不惜死中求生。让学生明白于此,教师给学生介绍了托尔斯泰的名言:“要是一个人学会了思想,不管他的思想对象是什么,他总是在想着自己的死。”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只有在死的终极考验上,把握住思想的脉搏,才可以看出伟大和渺小、光荣和耻辱。笔者还引导学生用人文精神看生死观,让学生在讨论后总结:直面生死,必须经得起考验。作为新时代的有志青年,应该树立正确的生死观。主要包括:第一,必须理解生命的意义,尊重生命的价值、珍爱生命的美丽;第二,必须明白生与死的关系,在生与死的对比中,获得对于生命价值的启示;第三,必须具有不怕死亡、战胜自我、维护正义的精神准备和行动策略。

这样的教学是在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情感体验的基础上展开的,追求的是一种充满生命体验与生命关怀、富有思考价值的课堂教学。这样的课堂教学,是有效的,因为学生能够获得精神的满足与愉悦,为自己的精神发展打下底子。学生在日后的生活中,特别是面对困难与人生抉择时,内心会产生一个坐标系,不至于迷失方向。受益于课堂,进而充实自我心灵、构建精神生命不正是语文教学的意义旨归吗。

课堂的背后有三大观念在支撑,即教师的教育观、教师的教学观、教师的学生观。“教师的学生观”就提醒教师对学生生命成长方式要有充分的认知。如果语文课堂上没有给学生足够空间和时间让其自主感悟,在文本意义探寻中对接学生的生命灵魂;如果课堂教学不从“人的规律”出发,不敢放手让学生思考与体验,不契合学生的生活经验,那么,这样的教学显然是不利于学生的发展的,是缺少“生命”的,是没有“温度”的。教师面对一个静态的文本首先是达到目标的基础上选择恰切的教学内容,然后是找准“扶手”引领学生去思考、阐释文本的意义,最后内化为学生的素养,终生受益。

猜你喜欢

文本生命语文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