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浙江省语言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2015-08-15徐艳平

语文学刊 2015年11期
关键词:文化产业浙江省浙江

○徐艳平

(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语言的经济价值和资源属性决定了语言能够形成产业。而构建这样的产业,可以获取语言红利,促进经济增长。语言是文化的核心载体,语言产业不仅是文化产业的基础,更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①,语言产业的发展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其发展可成为未来浙江经济的一个新的增长点。

一、语言产业的分类

综合贺宏志等学者的研究,可以将语言产业定义为:语言产业是以语言文字作为生产的原料和内容(语言本体),或是以语言文字作为加工处理的对象(以语言为工具),生产各种语言产品或提供各种语言服务,以满足个体和社会语言消费需求的产业。[1]

目前,学术界将语言产业分为语言内容产业、语言能力产业和语言处理产业。代表性的业态有语言培训、语言翻译、语言文字信息处理、语言出版、语言创意、语言会展、语言艺术、语言康复、语言能力测评。其中,语言出版、语言培训、语言翻译及语言文字信息处理被公认为语言产业的四大主要领域;利用信息技术对语言的音、形、义和语法等各要素进行处理将成为未来影响语言产业发展最活跃、最关键的因素。

二、语言产业在国内外的蓬勃发展

1.语言产业在国外的发展。语言培训、语言翻译、语言技术以及语言会展是欧美国家语言产业的主要业态,并随着国际经济、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化进一步发展。受历史、地缘与经济、政策等因素影响,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语言产业发展又有不同的特点,如英语国家的语言培训产业、欧盟国家的语言翻译产业、德法的语言会展产业等。

英国、美国、加拿大以及爱尔兰等国家,利用拥有英语的语言资源,大力对外输出英语教育培训。欧盟国家的语言产业涵盖语言翻译、字幕与配音、语言技术设备研发(包括电子词典、智能翻译系统、会议和电话口译系统、语言培训软件等[2]。欧盟成员国有23 种官方语言,语言互译的组合将近400 种,语言翻译服务需求巨大。德国柏林自1988 年开始举办每年一届的国际语言文化展,有来自30 个国家和地区的200 余家商家参展。展出包括翻译、字典词典、语言学习软件、语言课程、跨文化培训、有声读物、外国语言文学、语言学习书籍等。

2.语言产业在我国的发展。在我国,语言产业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改革开放之后,随着国际贸易和文化交流的深化,以及国家对英语教育的重视,使英语以及相关各类语言培训、语言出版行业,语言翻译行业得到大力发展。进入互联网时代,随着数字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对语言服务需求的扩大,语言文字信息处理行业发展迅速,苏东水(2010)指出目前我国语言产业的从业人员大约120 万人,而每年仅英语学习市场的年产值就超过100 亿元,翻译和本地化业务年产值约120 亿元。搜索引擎、键盘输入、电子排版、语音服务、语音文字识别等语言技术产品正日益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中的重要辅助工具。根据中国翻译协会在《中国语言服务业发展报告2012》的数据,我国“语言服务的企业达37000 余家,语言服务业总产值为1517 亿元人民币”。

三、浙江语言产业发展的基础和优势

全球化进程引发了前所未有的多语交际需求,是语言产业发展的重大契机。浙江如能抓住这一机遇大力发展语言产业,将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最先受益,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作为典型的外向型经济,浙江省发展语言产业具有良好的基础,也具备一定的优势。

1.发达的文化产业基础是浙江语言产业发展的基础,这也有利于浙江省的产业调整和升级。当前,浙江正致力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而文化产业的发展是其中的重要环节。在与语言产业密切相关的文化产业方面,浙江有良好的基础,文化产业较发达。根据《2014 年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浙江2014 全年共产出电视剧62 部2717集,产出动画片41 部1750 集,19 020 分钟。全省14 家图书出版社共出版图书12 963 种,总印数3.68 亿册;公开发行报纸69 种;出版期刊223 种。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文化产品从生产到传播各环节,都伴随着语言产品的参与。如杭州的动漫产业,其配音与字幕翻译的水平无疑将直接影响传播效果和影片收入。因此,浙江发达的文化产业背后,是巨大的有待开拓的语言产业市场。发展语言产业,不但可为浙江省赚取语言红利,还可以语言产业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以文化产业带动语言产业,提升浙江省文化产业的层次,促进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使浙江在我国尚未定局的语言产业格局中占有一席之位。

2.浙江省是典型的外向型经济,语言信息技术发展势头迅猛。2014 年,浙江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3551.5 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8%。在对外经贸交流合作中,涉及商务谈判、合同订立、公司宣传、产品推介等方面,均产生诸如文本翻译、口译、语言出版、字幕配音等语言方面的服务需求,需要大量语言方面的专业人才,从而催生出更多的语言翻译公司及语言培训机构等,与之相关的语言翻译、字幕配音、语言培训等语言产业具有极大发展前景。

语言技术特别是语言信息技术的发展,拉动了新型语言产业的发展,促进了语言产业的繁荣与整合。利用现代语言技术,使语音识别、语音合成、机器翻译、文字识别、语言康复等成为新兴的语言产业领域,同时也给培训、出版等传统语言产业带来革命性的影响。浙江拥有阿里巴巴、网易等世界知名网络公司,其公司在拓展全球网络时,将给语言信息技术行业带来全球化视野和发展机遇。

3.语言需求和消费市场潜力巨大。浙江作为东部沿海发达省份,发展语言产业,具备良好的区域优势和经济、人文环境。2014 年,浙江人均可支配收入32 658 元,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2 552 元,在语言消费支出上有巨大的市场潜力。以语言培训支出为例,面向学生的外语培训市场,其中留学、等级考试、少儿外语等支出位居前三。面向成人的语言培训市场,由于浙江外企较多,在外企的工作人员出于自身能力提升的需要,常常会主动参加外语培训,提升自身的语言能力,以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在语言康复市场,我国有大约2%的人存在语言障碍,对相关的口吃矫治、手语及矫治仪器、图文出版行业等市场需求巨大。

四、浙江省语言产业的战略发展

十八大报告强调:要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新型文化业态。《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 ~2020年)》提出要充分挖掘、合理利用语言资源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注重开发语言资源,积极发展语言产业,为社会提供多样化语言服务。

浙江省应抓住语言产业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加强政府引导和支持,在政策制定、体制建设、组织管理、协调引导等方面积极作为,以战略的眼光,将发展语言产业与文化产业战略相结合,以语言产业为文化产业提供核心支持,形成文化产业和语言产业相互促进、齐头并进的局面。

1.树立语言产业意识。要确立语言资源、语言经济和语言产业意识,认识到语言在文化中的基础地位和核心地位,语言的特殊地位决定了语言产业的渗透性和弥漫性,浙江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和结构优化中,语言产业占据重要地位。语言产业水平的提升,不仅带动语言产业升级,促进经济增长,而且会促进整个文化产业的升级及与其他产业的整合,对浙江省整体社会文化的发展带来巨大贡献。语言产业作为具高附加值的经济形态,其产业及相关业态的深入研究,对浙江相关产业战略发展、产业规划、产业政策的制定等系列问题具有战略指导意义。

2.制定语言产业发展战略及规划。要在宏观层面制定浙江省语言产业的发展战略。在语言产业融合发展过程中,应该尊重企业的主体地位,遵循市场决定发展路径,通过创新驱动,实现内生性增长。根据浙江省的经济发展和产业发展目标,研究制订全省语言产业的发展战略和发展规划,在发展平台、网络建设、要素保障等方面为企业创造公平、透明的竞争环境,引导语言产业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在重点城市、重点区域、重点项目等各层次方向上制定战略规划,形成一个系统的立体的战略方案。如杭州的与创意文化产业、动漫产业相结合的语言翻译、语言艺术、语言创意等产业,宁波、义乌、温台地区面向外贸的相关人才的培训、相关的语言翻译、口译等。

规划是战略的具体体现,在整体战略的基础上,制定五年或中长期发展规划,在政策指引、财税优惠、人才培养、要素保障等方面出台细则,保障语言产业健康发展。当前,浙江省正在制定“十三五”发展规划,在制定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及相关专项规划中,应制定语言产业发展规划,或者在“十三五”文化产业规划中,辟出语言产业专项规划部分。

3.浙江语言产业发展细分和定位。语言产业众多,对于浙江省而言,应综合浙江经济产业结构以及语言产业发展现状,确定几个有发展前景的语言产业并进行重点扶持。通过语言产业的发展,为其他产业提供人才支持和技术支持,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经济转型升级。

在产业定位上,发展成为国内有特色的语言产业市场,力争在重点区域、重点项目、重点基地上率先突破。选择基础好的杭州、宁波、温台地区、义乌等地,发展重点项目,建立语言信息技术研发中心,建设语言产业聚集区或语言产业科技园区,推动若干重点项目,支持一批品牌企业,以点带面,以拉动整体语言产业的发展。

在重点产业扶持上,一是发展语言教育、语言培训产业,向其他行业提供大量语言方面复合型人才。二是发展与外向型经济相结合的语言产业,直接为其他产业提供服务或优化升级相关产品。如语言翻译产业,口译、笔译、字幕、配音等;语言文字创意产业,如广告、命名、字体设计等;三是发展与互联网密切相关的文字信息处理技术产业,如语音识别软件、文字识别软件、字库、翻译设备、语音设备等。语言技术作为语言产业的核心,其研发程度决定着语言产业的未来。

4.加强财税政策扶植。根据浙江省产业结构和语言产业发展现状,加大对浙江产业影响较大的产业融合项目的财政投入力度,特别是对新兴的、有巨大发展潜力的语言培训、语言翻译、语言创意、语言文字信息处理、语言出版等语言产业项目实行低息或贴息贷款,安排一定的扶持政策性贷款。整合相关税收扶持政策,按照语言产业对其他产业的促进作用,对重点扶持的语言翻译、语言培训、语言文字信息处理等产业,给予所得税抵扣、减免等税收优惠,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增强竞争力。

5.创新体制,加强语言产业人才培养。语言产业发展的关键在语言人才,尤其是语言技术人才、语言企业管理人才及语言产业战略管理人才。结合浙江省人才发展规划、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相关制度,加强对语言产业相关人才的培养、引进工作。

6.加强统计调查,建立市场监管、质量评价体系。浙江省应对语言产业所涵盖的各个行业进行摸底调查,了解并确定产业基本规模,这是制定相关产业政策的前提。其次,建立语言产业质量评价体系,加强市场监管,规范行业发展。根据不同语言产品与服务的特性,建立相应的质量评价体系,开展质量评价。建立市场监管机制,规范语言产品和服务,对消费者进行指导和引导,提高消费者的语言消费意识与语言消费能力,协调实现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良性互动,促进语言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注释】

①一些学者认为,语言产业不完全包含于文化产业,部分语言产业可与信息技术产业重合,像语言工程行业,如百度等搜索引擎、语言技术设备研发等。语言培训产业不属于狭义的文化产业。

[1]贺宏志.给语言产业发展添把力[N].经济日报,2013-05-24.

[2]徐艳平.我国语言产业研究的现状与前景[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4(6):103-105.

[3]苏东水.产业经济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71-179.

[4]2014 年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http://www.zj.gov.cn/art/2015/2/28/art_5497_1506669.htm l

[5]周庆生.国外语言政策与语言规划进程[M].语文出版社,2001:45-51.

[6]胡小玲.论语言产业的结构性、外部性与发展方式[J].语言文字应用,2013(8):37-43.

[7]The language Technology Center Ltd. Study on the size of the language industry in the EU[EB/OL].http://www.langtech.co.uk,2009-08-17:56-60.

[8]Mankiw,G.2009. Principles of Economics(fifth edition)[M].South-Western College Pub,111-120.

猜你喜欢

文化产业浙江省浙江
《初心》
扫一扫阅览浙江“助企八条”
浙江省第一测绘院
2018年浙江省高中数学竞赛
2017年浙江省高中数学竞赛
浙江“最多跑一次”倒逼“放管服”
浙江“双下沉、两提升”之路
浙江医改三部曲
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