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古代诗词“兴象”的隐喻性功能与诗词教学模式

2015-08-15陆跃升

语文学刊 2015年21期
关键词:古典诗词意象

○陆跃升

(凯里学院 人文学院,贵州 凯里 556000)

《尚书·尧典》说:“诗言志”[1]1,这个“志”,就是诗人的思想情感,也就是诗人所要表达的意。然而,诗人的情感十分复杂而微妙,并非都能够用语言把这复杂微妙的情感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即“言不尽意”。因此,诗人就必须通过构筑意象以表述自己那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微妙之情感。《周易·系辞下》云:“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圣人立象以尽意”。[2]67在这里,“言”可以理解为构筑诗歌意象的工具,表现为诗歌中的文字;“象”可以解释为诗歌的意象,是寄托诗人思想情感的媒介,言与象是有形的,也是有限的。而“意”却是无形的,也是有限的。对中国古典诗词内涵的把握就必须通过语言去明晰诗歌的“象”,然后通过诗歌的“象”去领悟诗人的意,“象”只是诗歌本意的载体。因此,诠释中国古典诗歌就不能只停留在于字句的解释,必须通过诗人所构筑的“象”以体会诗人的本意,即诗歌所表述的思想情感。还原诗歌的“象”以通过创设诗歌的情境让学生设身处地感受诗歌的情境,进而体验诗歌的“言外之意”、“韵外之旨”[1]167的教学模式应该是中国古典诗歌教学的一条有效途径。

一、中国古典诗词教学应还原诗词情境,让学生在情境感悟并丰富诗歌的思想内涵

袁行霈说:“鉴赏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一种赋予创造性的艺术活动。如果说艺术创作是自己的生活体验借着语言、声音、色彩、线条等等表现出来,那么艺术鉴赏就是运用联想将语言、声音、色彩、线条等等还原为自己曾经有过的类似的生活体验。”[3]110我国优秀的古典诗歌,许多都是情与景、意与境交融的典范之作。我们诠释古典诗歌就必须采用“还原”诗歌情境的方法,即对诗歌中的意象运用图画、视频、音乐及诵读等手段展示出来,尽可能“还原”诗人作诗时的情境,使读者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借助想象、联想以对诗歌内涵的感悟与理解,或进行再创造。如宋代诗人陆游《卜算子》(驿外断桥边):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4]72

陆游酷爱梅花,并写许多歌咏梅花傲霜雪,凌寒风,不畏强暴,不慕富贵的高贵品质的诗。此词中的梅花形象,其实就是词人自身的写照,陆游始终坚持抗金,战功赫赫,却屡遭当权派的排斥与打击。如果结合陆游一生遭遇来体会这首诗,就能这首诗歌中体会出梅花所寄予的思想。因此,在讲授这首诗歌时,教师可以运用图像或视频把陆游有关陆游忠心报国,积极抗金却遭受统治者打击排挤的事迹展现出来,让学生回到陆游所生活的情境之中去,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然后再把诗歌所描写的场景也通过图像及视屏展现出来,学生联系陆游的人生经历展开想象,从而感悟到这首词中梅花的象征意义及该词的主题思想。又如宋代郑思肖的《寒菊》: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郑思肖,南宋爱国词人。元兵南下时,他上疏直谏,痛陈抗敌之策的必要性,但被拒不纳。郑思肖就孤身隐居苏州,自励节操,忠于故国,不屈不移,忧愤坚贞,终身未娶。诗歌“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两句写菊花宁愿枯死枝头,也决不被北风吹落,显示了菊花傲骨凌霜,孤傲绝俗的可贵品格。郑思肖表面上在写菊花,实则自喻,表达自己将坚守高尚节操,宁死不屈服于元朝统治者的决心。教师在讲授此诗时,必须尽可能运用视频、音乐等手段把郑思肖的身世,社会环境及其思想渲染出来。让学生感悟诗人的思想及社会环境。然后,向学生展示此诗所描写的菊花图景以感悟菊花形象的隐含意义,这样,学生就会对《寒菊》体会深刻而经久不忘。同样,杜甫的《石壕吏》《兵车行》这样的叙事诗,教师也可以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把这两首诗歌剪辑成具有文字、声音、图像、影像的视频,让学生在观看视频、谛听诵读的过程中激发学习兴趣,展开联想,使学生感受到唐代统治者穷兵黩武的开边战争所带来的严重社会问题。叶圣陶说过:“诗的讲授,重在陶冶性情,扩展想象,如果抓住精要之处,指导一二句话,也许就够了,不一定要繁复冗长的讲说。”中国古典诗词的教学,就是要将学生领入诗词所描述的意境,让学生从诗歌的意象情境中体验诗人的感情,诗人的思想。所以,情境教学是教学过程中为完成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营造与教学内容相吻合的场景或氛围,引导学生的进入诗歌情境中体验、感受以迅速而正确理解教材内容的一种有效的教学途径。

二、中国古典诗词的教学应强化诗词作家的身世经历及诗词写作背景的系统介绍

《孟子·万章下》曰:“一乡之善士斯友一乡之善士,一国之善士斯友一国之善土,天下之善士斯友天下之善士。以友天下之善士为未足,又尚论古之人。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孟子虽然说的是交友的问题,但明确论及到了作品的诠释。他认为:要真正理解一首诗歌,就必须首先了解作者的情况,而要了解作者情况又彻底了解作者生活的时代的情况。因为古代诗人在诗歌中所蕴涵的绝不是字面上的意象,而是古代诗人的生命体验和生存智慧,是一种活泼泼的精神。也如叶燮在《原诗》中论及诗歌说:“作诗者实写理事情,可以言、言可以解,解即为俗儒之作,惟不可言名之理,不可施见之事,不可径达之情,则幽渺以为理,想象以为事,惝恍以为情,方为理至事至情至之语,此岂俗儒耳目心思界分中所有哉?”[5]345叶燮认为,诗歌必须“言外之意”、“韵外之旨”的“含蓄”美,强调“含蓄”是古典诗词重要的审美特征。不少诗论家就诗词文本与其意义的关系进行了阐述,强调了诗词文本表达的暗示性要求,并把古典诗词“意在言外”作为诗词写作的一条准则。因此,中国古典诗歌的教学就必须首先探究诗人具体所感的“不平之事”及产生这种情感冲动的深层原因,对诗人独特的身世经历以及具体诗歌的写作背景的仔细研究,重新构筑诗歌情境让师生与诗人进行深层交流与沟通,从而使诗歌在学生中获得新生或还原诗歌的本意。如对唐代诗人张籍的《节妇吟》的鉴赏领悟:

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4]180

这也是一首“兴象”特征非常明显的诗歌。从文字所构筑意象层面看,诗歌描写的是一位忠心于丈夫的妻子,毅然拒绝了一位多情男子的追求,坚守了妇道。然而,这不是张籍的本义,即不是这首诗歌的主题。张籍在此借用了一个忠于丈夫的妻子拒绝多情男子的追求而恪守妇道的意象委婉地表达自己忠于朝廷,拒绝藩镇高官李师道拉拢、收买的决心,这才是隐藏于诗歌中的张籍所要表述思想。张籍坚决主张统一,反对藩镇分裂,对藩镇割据深恶痛绝。而李师道就是当时藩镇节度使之一,其势炙手可热,他利用各种手段勾结、拉拢文人和中央官吏,扩大藩镇割据势力,此诗就是张籍拒绝李师道拉拢的名作。表面是一首抒发男女情事之诗,实际上就是一首政治诗。又如唐代诗人杜牧的《叹花》:

自恨寻芳到已迟,往年曾见未开时。

如今风摆花狼藉,绿叶成荫子满枝。

这首诗歌是叹惜自己错过了赏花的时节。“绿叶成荫子满枝”句中的“子”就是“果实”。全诗围绕“叹”字着笔,抒写自己寻春赏花去迟了,以至于春尽花谢而“绿叶成荫子满枝”,错失了美好的时机,流露出一种无可奈何、懊恼至极的情绪。然而,这只是此诗歌字面意象,结合杜牧自身的经历及这首诗歌的写作背景,这首诗歌并不是叹花诗,而是一首婚恋诗。这是杜牧男女恋情的写照。杜牧曾游湖州时,结识了一位貌美的民间女子,年十余岁。杜牧与其母相约,过十年来娶。后十四年,杜牧出任湖州刺史时,这位女子已嫁人三年,且生育了两个孩子。杜牧感叹其事,故作此诗,以叹花来寄托男女之情。通篇运用叹花意象,用自然界的“花谢、绿树成阴子满枝”,暗喻少女的妙龄已过,已经结婚生子。比喻隐晦含蓄,构思新颖巧妙,耐人寻味。因此,在中国古典诗词的教学中,必须把作者的生平经历、写作背景的介绍摆在首要位置。

三、中国古典诗词教学要以激发学生的思维、想象为教学目的

司马光说:“古人为诗,贵于意在言外。”[6]277苏轼亦云:“言有尽而意无穷者,天下之至言也。”[7]681同时,诗词作家的复杂微妙的情感很难用语言表达,蒋寅曾对诗歌文本与其所表达的意义阐释说:“感觉、体验甚至情感都是不可传达的,可传达的之是对感觉或情感类型的说明,比如高兴、愤怒、忧愁等等。而诗恰恰是不满足于说明类型的,它要表现感觉、体验本身,也就是它的状态。所以,诗歌同样也是一种不可言说的言说,而且它像禅一样,不可言说却必须要说。”[8]蒋寅认为,古代诗词作家心中的感觉、情感是不可能用言语表达出来,然而,他们又不可能不去表述这种感受、体验与情感。因此,诗词作家就必须借助“兴象”委婉而含蓄地表达那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复杂思想情感与体验,即诗词文本中蕴涵的“意”,故“立象以尽意”。因此,今天的读者也就不可能用语言解读古代诗词作家所不能用语言所表述的微妙情感,既然古代诗词作品中复杂的情感体验我们不可能用语言解读并表达。所以,在古典诗词的教学中,教师就不能逐字逐句解读古典诗词,应用想象“还原”作品的情境,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以领悟古典诗词独特的情感体验及思想,从而提高学生诗词的鉴赏能力。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9]171

从这首诗的字面看,诗人描写了自己躬耕的切身感受,“带月荷锄”、“夕露沾衣”,实情实景,生动逼真地勾画出耕种山野的情景。这是我们通过可以文字可以解读的,而隐含于文字背后陶渊明那种从仕途归隐田园后的悠然自得的心情,农耕与为官两种生活的对比写照却不能仅仅通过此诗的文字诠释出来。教师就必须再现陶渊明的身世经历、讲述陶渊明的思想,还原这首诗歌的写作情境,重新构筑这首诗歌的意象,并对作品的故事情节进行“还原”,以实现诗词故事情节的丰满,让学生回到诗歌的情境中体验、感受。培养学生的想象、发散性思维能力。

中国古典诗词并不是一个个实物,人的大脑也不是一面镜子。读者解读古典诗词,不能像实物在镜子面前那样显出原形,而应该是一种再创造的鉴赏活动。因此,教师就应该让每一首古典诗词在学生头脑中获得新生,变得丰富多彩。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与感悟。而应该在学生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诗词的理解和体验,从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情感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所以,在古典诗词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独特的体验和理解。

[1]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M].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2]高亨.周易大传今注[M].齐鲁书社,1979.

[3]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4]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中编第一册)[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5]李壮鹰,李春青.中国古代文论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6]司马光.温公续诗话[C]//历代诗话选.中华书局,1981.

[7]姜夔.白石道人诗说[C]//历代诗话选.中华书局,1981.

[8]蒋寅.古典诗学的现代诠释[M].中华书局,2003.

[9]房开江.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第二卷)[M].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古典诗词意象
抚远意象等
诗词里的意象之美
从不同侧面求解古典概型
出入于古典与现代之间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意象、形神
关注诗词
怎样读古典诗词?
古典乐可能是汪星人的最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