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义研究之研究——《语义学与语义研究导论》述评

2015-08-15韩影

语文学刊 2015年9期
关键词:语义学汉语言词义

○韩影

(哈尔滨师范大学 文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5)

《语义学与语义研究导论》一书2014 年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共十章,涉及语义学概述、语义问题概述和不同视角下的语义研究三个方面的内容,对于我们了解语义学和语义研究发展全貌大有裨益。本文将依次介绍该书各部分内容,并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评议。

一、内容简介

(一)语义学概述

该书的第一部分为第一章,是作者对语义学的概述,主要探讨了语义学的界定、提出、分类、流派四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该部分对20 世纪美国哲学家莫里斯和英国语言学家利奇的语义学界定进行了述评;其次,该部分对语义学逐渐发展成一门独立学科的过程进行了梳理;再次,该部分根据不同的标准把语言学的语义学分为不同类别;最后,该部分介绍了不同时期的语义学流派。

针对各种理论学说、研究范式,该书并不局限于简单介绍,而是述评紧密结合,这体现了作者对语义学相关问题的深入思考。

(二)语义的基本问题

该书的第二部分为第二章到第四章,围绕语义的基本问题展开,这部分主要介绍了语义的分类、单位、性质、本质,以及语义与语音、词汇、语法等其他语言要素的关系。相对于前人的研究,这部分内容有许多创新之处,尤其在语义的性质和本质上,该书有自己的独特见解。

以往,关于语义性质的研究大多是针对词义展开的,而对句义未能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关注。该书则注意到了词义与句义的具体差别,改变了以往对语义性质的研究只局限于词义性质的做法。同时又较为细致地讨论了词义和句义的性质,这种探索使得语义性质的研究更加全面,对语义学和语义研究是一种有益的推进。关于语义本质的问题,以前的研究并没有区分词义和句义两个层面,而该书则认为词义和句义在本质上存在区别。

(三)不同视角下的语义研究

第三部分为第五章到第十章,主要从传统语言学、传统语义学、逻辑语义学、结构语义学、格语法与题元角色理论、认知语义学六个不同视角出发构建语义研究发展的全貌。

第五章主要从古欧洲语言学、古印度语言学和古中国语言学三个角度对传统时期的语义研究加以介绍;第六章并不局限于传统语义学研究内容的介绍,而是进一步联系后来学者的研究和汉语事实来对相关问题做进一步探讨;第七章主要围绕预设和蕴涵展开,在预设的研究中兼顾了语用的视角;第八章要对义素分析理论和语义场理论加以介绍并讨论了这两种理论的优缺点;第九章集中介绍了格语法理论、现代汉语语义格的研究、题元角色理论、现代汉语论元角色的研究;第十章主要介绍了原型范畴理论、概念隐喻和概念转喻。

该书在概括总结方面也有作者自己独到的见解。例如,该书在介绍一系列转喻的突显性原则时就把其概括为指别性高的事物现象比指别性低的事物现象突显的原则。

二、创新与突破

该书并没有拘泥于这些已有的研究成果,而是融入了作者关于语义学和语义研究的一些自己的见解和独特的思考。全书不但在框架体系上力求创新,而且在一些具体内容上也不断追求突破。下面主要从全书的细节内容和框架体系两方面加以讨论。

(一)研究内容上的创新

虽然近些年来确实有几部新的语义学著作陆续出版,并且这些著作对于语义学研究的新进展都有不同程度的涉及,对语义学的理论建设和教学实践都有积极的贡献,但是这些著作并不是针对汉语言文学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而作,没有对语义学整个发展面貌给出清晰的梳理,所以学生们无法从这些偏重语义学中局部热点或主要面向外语专业学生的著作中全面地了解语义学及语义研究发展的全貌。因此,编写一部面向汉语言文学专业和国际汉语教育专业学生的教材是非常有必要的。

在这本书很多章节中我们都能看到作者的独立思考。例如,第一章,语义学的界定,语义的研究范式。第二章,语义单位的义项与释义单位义项的异同,义素不与特定语音形式相联系的原因。第三章,句义演变比词义演变少的原因,语义的性质和本质,词义本质和句义本质的区别。第四章,语义与语音、词汇、语法的联系。第六章,词义演变的类型与词义派生方式、人的认知方式的联系。第七章,存在预设和事实预设的关联。第八章,对义素分析和语义场理论的评价,反义词的不平衡现象。第十章,关于汉语空间域“上”“下”隐喻时间域“早的”“晚的”的现实基础问题,以及对认知语义学各对象之间关系的总结。

(二)框架体系上的突破

该书虽然在部分章节的框架上受益于前人时贤已有的研究成果,而且在各章节内部的各小节中也不同程度地受到已有研究成果的启发,但是就全书的整体框架来看,与以前和最近几年出版的语义学著作相比则更适合汉语言文学专业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学习。本书的重点是以汉语言专业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为对象为学生勾勒出语义研究的发展概貌。所以全书并没有像之前一些语义学著作偏重于介绍欧美语义学研究的主要学派、语义学中的局部热点,而是从多角度入手将一些语义研究的新成果加以汇总和梳理,同时又不忘对有关语义学和语义研究的基础内容与语言学中的基本概念相结合,让学生从一些基础概念出发去理解语义继而为读者展现语义研究发展的全貌。

全书从三个部分出发,先介绍了关于语义学的界定、提出、分类、流派这些基本问题,然后又介绍了有关语义的基本问题,最后以时间为轴从不同视角下的语义研究入手为读者逐一介绍语义研究发展的各个阶段。该书这三个部分思路清晰,安排整齐,通过对以上这三个部分渐进式地论述,读者可以清晰地了解语义学并理清语义研究各个阶段的发展面貌。这样循序渐进的行文有助于学生对语义学和语义研究的认知,从基础问题出发也符合学生习得新知识的一般规律。

三、结 语

《语义学与语义研究导论》这本书参考了大量的中外文献,对有关语义学的理论加以梳理并做出了细致的介绍,涉及相关语义学理论众多,从讲解内容到整体框架诸多方面都努力做到符合汉语言文学专业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的学习需要,为学生理清了语义学及语义研究发展的思路。该书讲解细致,逻辑清楚,不仅介绍了有关语义学的基本概念,而且展现了语义学在不同阶段的发展过程,确实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当然,作为一本新近出版的教材,这本书也还需要时间的检验,其中也不免存在一些不足。例如,该书虽然对语义学及语义研究做了很多梳理,但就语义分析方法的介绍还仅仅局限在语素分析和语义场分析上,而对于论元角色、隐喻、转喻等相关分析方法尚缺乏深入的介绍。

[1]李广瑜.语义学与语义研究导论[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14.

[2](英)利奇.语义学[M].李瑞华,等,译.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7.

[3]袁毓林.论元角色的层级关系和语义特征[J].世界汉语教学,2002(3).

[4]陈昌来.现代汉语语义平面问题研究[M].学林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语义学汉语言词义
“诛”的词义演变及其在古籍中的释义
论英国学者的语义学简史研究∗
条约演化解释:合法性、语义学分析及近似概念
国家级一流专业 汉语言文学
西夏语“头项”词义考
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简介
词义辨别小妙招——看图辨词
事件语义学框架下“给”句式歧义的形式化描写
Hiddleston’s Causal Modeling Semantics and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Forward-Tracking and Backtracking Counterfactuals*
来华汉语言预科生学习焦虑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