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性口语交际教学浅议
2015-08-15夏圣仙
夏圣仙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景中进行。”口语交际是面对面的一种双向互动式的动态语言实践活动。那么,如何才能卓有成效地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呢?
一、交流拓展——从“百家讲坛”到“百科全说”
口语交际课程的开展应当注重教材资源的深度发掘,还要创造性地利用社会活动中的环境资源、学生生活中的生成资源,选择叙述性、互动性更强的话题进行深入交流,增强学生在不同场合下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
比如,三年级上册的口语交际内容“我们的小制作”,教师可通过上海世博会视频引入话题,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兴致盎然地进入课堂。而后通过“小组开火车”的游戏形式让学生逐一介绍自己的小制作,包括名称、材料、用途等,每一次小制作的介绍都会不自觉地激起其他学生的关注与好奇。在好奇的提问声中,学生“开口说话”的欲望也在不断增强,在说、听、问交融的过程中,口语交际活动逐步从“单向的介绍”过渡到“在交际中介绍”,所有学生的思维都在不断地被激发,语言也在不断地丰富着。小学中高年级是培养口语交际能力的关键阶段,这时的学生交谈更有条理、更完整,但口语表述的单向性特征依然明显。对此,教师应当充分考虑学情,在“聊聊你喜爱的游戏”“介绍家乡”“我最喜欢的节目”等类似交际话题中,都可以采用这种情景导入的形式,逐步引导学生从“百家讲坛”式的知识介绍,走向“百科全说”般的全员互动,在发展学生个性成长与交际能力的同时,也有效实现了课程资源的生成与共享。
二、探究生成——从“开心辞典”为“新闻调查”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鼓励学生在各科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要让学生想说敢说,就必须创设有话可说的话题,当口语交际成为学生必然的需要时,教学一定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收获。以“聊聊春节”的话题教学为例,学生们对这一传统节日的印象尤其深刻,快乐、兴奋的声音在班级里此起彼伏,仿佛翻开各自的“开心辞典”,但这些交流的话语中却存在一点问题,即没有重点,对于学生思维的深入发展稍有促进。为此,教师应当积极发掘话题中可供深入发掘的素材资源,引导学生边思考边交流,进而促进学生交际能力的有效提升,生成精彩课堂。同样是在“聊聊春节”话题的交流中,有学生在介绍放烟火时说:“除夕时,街上到处都是烟花时后火药刺鼻的气息,整条街都被烟雾笼罩起来了。”许多学生显然也有这样的感受,纷纷聊了起来。教师却可以把握这一细节,及时提出一些素材供学生思考交流,比如放鞭炮产生的雾霾污染素材。据统计,节日期间,因不利气象条件及烟花爆竹燃放的影响,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和中西部部分地区出现空气重污染,其中33 个城市发生了重度及以上污染。
接着,教师又引导学生去思考:“放烟花、放鞭炮是祖国传统节日的文化传统,但由此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办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在积极的讨论交流下,很多学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比如,指定地点、限定时间燃放。鼓励使用电子炮竹。加强宣传,尽可能少放等等。
在此基础上,教师进一步引申话题:“除了燃放鞭炮,还有哪些节日习俗需要我们改进呢?”学生就攀比压岁钱、过度饮酒等现象进行了讨论与交流。“我们要如何推动这些建议的落实呢?”教师还可以适时再次进行有效地引导。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主动生成,口语交际教学可以发展成为学生日常生活积累的表达,使之主动探究思考生活,让课程成为学生口语交际的精彩生成。
三、活动体验——变“实话实说”为“共同关注”
有意义的交际任务才能够准确地反映学生真实的口语交际水平。口语交际教学中,生动活泼的课堂活动组织同样不可或缺。常常有的时候,学生感觉直白、“实话实说”的表述说不出口,语言苍白乏力或者过于夸张。对此,教师将一些生活化特征非常明显的话题改变为一种实践感悟形式,将真实生活情境模拟导入口语交际教学,活跃课堂气氛,引起学生的共同关注,敢于说,乐于说,学会说。以“聊聊春节”话题为例,教师就可以安排各组学生模拟一下拜年的情景,使学生在互相交流中丰富了解传统习俗以及相关的礼仪知识。当然,课堂活动不是舞台表演,教师的指导点拨要适时介入,对学生活动中的表现如语言、礼仪等要予以点评,促使活动实现高质量的开展,并达到以活动促进交际体验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