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要关注“动态生成”
2015-08-15曹燕
曹 燕
叶澜教授曾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案,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课堂上,学生的动态表现既有可能打乱教师的预设,也有可能让思维的火花竞相开放。作为教师,只有捕捉课堂教学中生成的各种有价值的信息,并灵活运用这些信息,才能使语文课堂变得绚丽多彩。
一、抓“精彩”促生成
对于学生的精彩回答,要鼓励、赞赏,然而,只停留在这一层面上是不够的。如果我们把这种“精彩”看作是一种新的教学资源,那么,我们可以利用这种新的资源,通过即时评价,引领更多的学生走进这“精彩”的世界。在一次公开课上,于永正老师不经意中听到一位男同学读课文,这个男孩吐清晰,把课文读得正确、流畅而又声情并茂,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于教师听完他的朗读后,马上走上前去,微笑着和这位男同学握了握手,无比诚挚地说:“你读得太好了,播音员也不过如此。在‘读’这一课上,我不如你,我和同学们还想再听你朗读一遍。”话音未落,听课的老师和同学们顿时报以热烈的掌声,这掌声既是送给有精彩表现的学生,更是送给懂得激励评价的于老师。
在宽松愉悦的课堂环境下,学生的学习潜能才会被激发,新的思想才会得到交流,创新的火苗才会在碰撞中点燃。但这些火苗有时会被看作节外生枝,让教者感到猝不及防,许多教师只是简单地用“也有道理”“这样也行”等话应付了事,而学生却意犹未尽。多可惜,一句简单的评价将智慧的火星给浇灭了。其实,充分合理地运用好课堂生成资源,能让课堂教学出彩,能让课堂教学有亮点,学生的收获将会更多。在教《学与问》一文时,应让学生多读,在朗读中感悟“学与问”之间的道理。我在教《学与问》一文的最后一段时,想请一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一下。一位平时沉默寡言的学生迫不及待地举起了手,我当即点名让他读。当他读完最后一个字的时候,我失望到了极点,全班同学哄堂大笑。我生气地问笑得最厉害的一个同学:“你为什么要笑?”这位同学捂着嘴说:“他读起来像个没牙的老太太!”“是吗?”“是!”全班异口同声地答道。是啊,他读得还真像没牙的老太太。难道老太太就不能用这样充满哲理的话教育下一代吗?我灵机一动说:“好,我们就请这位‘老奶奶’作为长辈来教育我们一次。”当他再次用那老太太的语调读完这一段时,连我都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紧接着,各种角色出现在了课堂上。突如其来的朗读使原本枯燥的说理性文章变得有声有色、高潮迭起。看来,课堂上的再生资源只要加以巧妙运用,就可以为我们的课堂增添活力,就可以发展学生个性,甚至可以达到化腐朽为神奇的效果。
二、抓“争论”促生成
在互动对话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学生面对某一问题纷纷发表不同意见的情况。面对学生的争论,教师应牢牢把握良机,让学生充分阐述自己的观点,让各种不同的声音在争论中彼此交锋、碰撞、融合。教学《永远的白衣战士》,我让学生快速浏览课文,完成一道填空题:这是一个( )的护士长。小组合作讨论之后,学生代表发言。
生:这是一个舍己为人的护士长。
生:这是一个身先士卒的护士长。
生:老师,我反对。护士长没有做到顾人安危,她关心病人安危,关心同事安危,却唯独没有顾及亲人的安危,还不接亲人的电话呢。
生:老师,这篇课文讲的是护士长为了救更多的人,而牺牲在自己所热爱的岗位上,与“顾及安危”没有什么关系。
师:我建议同学们先别急,你们都静下心来听听他的理由,好吗?
生:护士长身为医护人员,无论多么辛苦,也要救更多的危重病人,因为那是他们的职责所在。而护士长叶欣当然要将病人和同事放在首位,至于家里的亲人,她不能回家,只能暂时放一边,她身为护士长也没有那么多时间考虑家人,考虑到了“大家”,必然要舍弃“小家”,所以,不能说她是不顾人安危的人。
师:老师很喜欢听到你这样的观点,说明你认真看书,认真思考,这个方法值得所有的同学学习。生命诚可贵,难道护士长就不愿意让自己好好活下去吗?请同学们再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护士长为什么不让同事去照顾危重病人?(学生读书思考)
生:她考虑到的是自己已经四十多岁了,该经历的都经历了,该拥有的都拥有了,所以,她要把生的希望留给那些年轻的同事们。
当学生有争论的时候,教师不必过早地表明自己的观点,毕竟教师的“权威”在某种程度上会影响学生。学生认真研读文本,悟出了字里行间所蕴涵的前因后果,难能可贵的是,这是学生自发自觉地主动参与,因而生成的教育意义与教师的生硬解释有着天壤之别。
三、抓“错误”促生成
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的小错误,是基于某种片面认识而做出的认定,其中包含着有价值的思维方式,因此,它是一种教学资源。这些错误是美丽的,它是学生最朴实的思想和最真实的流露,所以应该允许、包容、接纳。面对错误性资源,有时要将错就错,积极跟进,开发价值,有效利用。比如,我在教《荷花》时,有些学生读课文,将第二自然段的“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一句中的“一个个”读成了“一个”。这个错误较为普遍,也难避免。在教学中,我原想顺势正音,一带而过,但又想:“一个个”正好是理解该句的关键词,何不将错就错,深入认知呢?于是有了以下的一幕。
师:到底该读“一个”,还是“一个个”?
生:“一个个”,书上写的就是这样的。
师:那能读成“一个”吗?(不能)把这两个词语都带进句子中读读,思考为什么不能读成“一个”?
生:如果读成“一个”,我们的脑中真的只看到一片荷叶孤零零地站着,而“一个个”就不是只有一个了。
师:从这“一个个”,你读懂了什么?
生:我读懂了荷花池里的荷叶有很多很多。
生:我读懂了荷叶全都连成一片,挤在了一起。
语文课堂上,这样错误性生成资源的例子还有很多,像多音字混淆、词语误读等,教师应该让学生在疑问中探寻,在对比中体会,比较异同,让更多的学生参与思维的过程,使学生在不经意中受到熏陶感染,从而有所感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只有挖掘错误的亮点,课堂才会在独立思考、群体争辩、群体共享的基础上走向生成,使误读成为课堂生成的资源,让学生真正地实现在读中悟,在悟中读。注重“动态生成”,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体现,思维才能活跃起来。教师要善于捕捉动态生成资源,用教育智慧让学生感受生命的涌动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