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新课改下课堂教学的“问题设置”

2015-08-15尹学慧

语文学刊 2015年7期
关键词:问题设置长句设置

○尹学慧

(贵州省兴义中学,贵州 兴义 562400)

课堂是为问题而来,一个好的问题可以让平静的课堂荡起波澜,几个好的问题则可以让课堂精彩不断。而现实中的教育往往是一种去问题化的教育,不以知识为手段去激发学生对问题的发现和探讨,而是以知识为中心,把问题的消除视为知识增长的目的和结果。

新课程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标要求,教学的最终目标在于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和鼓励,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并帮助他们掌握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所以,我们的教学不妨将它理解为问题教学。

任何教学的目的都在于发展学生的思维,“传统教学着重发展的是记忆和复现性思维,是发展性教学的低级类型”;而“问题教学所发展的是学生的智力和情感,是创造性思维,因此,它是发展性教学的高级类型”。[1]33那么,教师教学问题的设置也就很重要,甚至决定着一堂课的成败。该如何设置问题呢?

首先,问题设置要体现重点难点。课堂教学时间的限制性要求教师的教学要追求高效,所以问题的设置就应做到目的明确,指向清楚,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引领学生把握教学内容的要点。

名篇《荷塘月色》美则美矣,可要把这篇被若干人阐释演绎得已是剔透的美文再一次呈现出来却是很难,如何才能不辜负了这篇文章,如何设置问题才能让这一篇佳作与学生贴得更近一些呢?

这既是一篇“美文”,也是一篇“情文”,其实它的重难点就是要让学生体会到其美其情,教学应围绕这两个特点来设置问题,探讨其美,思考其情。所以我将教学设计为“美文”与“情文”两个部分,先品味文中之美,继而牵引其情。

例如围绕“美文”我设置了这样一些问题:

1.借助修辞手法琢磨描写的精妙,并探究叠词的使用;

2.研究语句所体现的动态美,解释“波痕”;

3.“更见”什么“风致”,说说如何理解“风致”;

4.比较“泻”与“照”,“浮”与“升”;

5.“这”指什么,酣眠、小睡的本体是什么?

6.“峭楞楞如鬼一般的黑影”与整篇文章相符吗,为什么?

7.比较“画”与“刻”、“印”,“光与影的旋律”与“名曲”的共同点是什么;

8.用100 字描述杨柳的“丰姿”。

《荷塘月色》美在描写,美在意境,美在韵味,不把它品出来实在可惜,而此“品”如只做浮泛理解亦是可惜,它需读有所感,读有所知,而这需要在问题的引领下去完成。

第二,问题设置需形成层次坡度。

问题可以分为两类:事实、概念等的回忆,形成联系类的问题等属于低层次的认知问题,其特征在于问题答案的信息形式局限于课本知识的范围;而综合理解、分析应用、概括评价类的问题属于高层次的认知问题,其特征是问题的解答必须通过比较、归纳、扩展、概括、重组或评价等方法,改变已知信息的形势或组织结构,通过高级认识思维方可得出。

“教学问题的设置要注重问题的层次,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根据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分层次、有坡度地设问;要做到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层层递进,步步深入,为学生创设思维的阶梯,力求将学生引向求知的新高度。”[2]42

《小二黑结婚》是赵树理著名的短篇小说,郭沫若称道其“为抗战以来文艺作品的杰出者”,赵树理在作品中讴歌新社会的胜利,讴歌农民的胜利,讴歌反对愚昧、落后、迷信而取得的胜利,讴歌农民对封建恶霸势力的胜利。

这样一部有着丰富内容的作品,该如何去组织学生学习呢?有一个很好的问题:作品是如何把人物放在情节发展的矛盾冲突中,通过人物自身的行动和语言来展现人物形象。

如果使问题有层次地出现,就更有利于学生学习。我设置了以下几个问题:

1.找出人物行动和语言的精彩描写,并进行分析。

2.分角色进行表演。

3.分析概括人物性格特点。

三个问题是有层次的,揣摩了描写,才可能有好的表演,前两个问题解决了,也才能完成第三个问题。

分析精彩描写及表演之后小组按分配到的任务分别讨论二诸葛、三仙姑在不同的矛盾冲突中,通过自身的行动和语言所展现出来的形象特点,同时评价小组表演的优劣,而表演组根据切身体会也对分析组的人物分析作补充。这样,学生运用自己的知识探讨问题,并在探讨中感受乐趣。

第三,问题设置要联系学生的实际情况。

长句变短句这个知识点看来是很有难度,因为我已经在课堂上给学生复习过了,可是考试考到这个知识点学生竟然有不下15 人得零分。所以只是我思考不行,仅仅我变聪明了是没有意义的,必须把问题“抛”给学生。我安排三个得零分的学生去收集类似的句子,一人找两个,写在黑板上。

学生找到了这样六个句子:1)总结是一个组织或个人在工作、学习告一段落后,进行回顾、检查、分析和评价,从中找出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悟出个中的道理、得出规律性的认识,并用以指导今后的工作而写的书面材料。2)他的著作用康德、叔本华的美学思想,就境界的主客体及其对待关系、境界的辩证结构及其内在的矛盾运动、境界美的分类与各自特点,对境界这一中国传统的美学范畴进行了详细的阐释。3)至今人们还清楚地记得那天凌晨解放军战士在狂风暴雨横扫山崖、泥石流滚滚而下的危急情况下及时把崖下村民从险境中救出来的那个极为动人的场面。4)中国文字相传是黄帝的史官,据说是有四只眼睛的名叫仓颉的人看见了地上的兽蹄儿、鸟爪儿的痕迹,灵感涌上心头而造的。5)世界级小提琴家帕格尼尼是一位从上帝那里同时接受天赋和苦难两项馈赠而又善于用苦难的琴弦把天赋演绎到极致的奇人。6)巴黎之行让我对法国作家和诗人维克多·雨果为建立法国文学创作者的著作权保护机构——法国文学家协会所做的工作,为促成制定保护文学艺术作品著作权的国际公约——伯尔尼公约作出的杰出贡献有了更深的了解。

我设置了几个问题:

1.三名同学研究找出的句子。

2.其他同学写出六个句子长句变短句的答案。

3.三名同学分别判断两个句子的答案,并说出理由。

4.总结长句变短句的方法。

第一名同学无法断定其他同学的改法对不对,于是全体学生讨论孰对孰错,最后基本确定答案,不过有学生还有些迷糊。

第二名同学很聪明,他让大家翻开书找到长句变短句的方法,不过书上的方法他是找到了,但是他没有弄清句子基本的“主干”问题,所以他改出来的句子还是有问题。同样在大家共同的探讨合作下,还是写出了正确答案。

第三名同学基本上弄清了方法,也能判断同学的回答。

这番探讨,学生渐知其“味”。

很多时候学生不是我们教会的,而是他自己在问题的探讨中学会的。所以,正如有人说过的,没有在深夜哭过的人不配谈人生,或许可以说,没有体验过知识的发现的人不算是学习的主人,而在发展的今天,没有让学生自己探求问题的教学也不能算有效的教学。

第四,问题设置要新颖,具有趣味性。

中学生一般都有丰富的想象力和求新好奇的心理,对于新颖的事物更易产生兴趣,所以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注意问题内容和形式的新颖。在《祝福》一课的教学中,我设置的一个问题是杀害祥林嫂的凶手是谁,要求学生做简易的庭审,法官与嫌疑人要做辩论。

学生对此还是很感兴趣。在法官与婆婆、小叔子的辩论中,嫌疑人提出了一个问题,祥林嫂改嫁之后不是生活得很幸福吗,生了儿子,人也变白胖了,婆婆与小叔子对祥林嫂的死应该没有责任。

一个有趣的问题引出了学生一个更有趣的问题。

综上所述,问题教学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个有效有益的途径,而这需要我们设置出好的问题。问题设置得好将有益于把握教学的重难点,有益于训练学生的思维,有益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于是我们需要研究文本,我们需要学习,我们需要把功夫做足。

[1]孙春成.语文课堂问题教学策略[M].广西教育出版社,2003.

[2]殷海华,杨丽华.有效教学的基本功·新课程下中小学教师课堂提问技能指导[M].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

猜你喜欢

问题设置长句设置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船舶防火结构及设置的缺陷与整改
科技英语长句的理解与翻译
英语语言特点视角下英语长句翻译的解读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设问技巧的思考
高中物理“少教多学”模式的教学实践与反思
问题化教学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长句变短句方法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