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方法”视角下国际汉语教学的相关思考
2015-08-15陈勇京
○陈勇京
(天津师范大学 国际教育交流学院,天津 300384)
一、“后方法”教学理论的产生及其内涵
1.“后方法”教学理论的提出。“后方法”,指的是20 世纪中后期以来西方外语教学研究中出现的从根本上超越传统教学法概念的一种外语教学思想,旨在寻求替代教学方法的研究,构建自己的教学理论体系。库玛(Kumaravadivelu,B.)教授为语言教学“后方法”时代的重要代表人物。2001年,库玛教授在《后方法教学法》一文中较为具体地提出了“后方法”的理论思想,并在2006 年出版的著作《理解语言教学》中进行详细阐述。他不再循现有方法或谋求已有模式中的另一种教学法去代替,而是从更宽广的角度,探求新的理念和途径进行教学。
2.“后方法”教学理论的内涵。库玛(Kumaravadivelu,B.)将“后方法”教学理论视作一个系统:特殊性、实践性和可能性。特殊性要求任何存有相关性的语言教育必须注重存在于特殊社会文化环境中的教育机构的特殊性,注重在该机构中执教的教师以及他们所教授的学生的特殊性,注重这些学生学习目的的特殊性。”[1]24实践性主要是指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关联性,包括教师们反思和行动,以及他们的领悟性和直觉力。可能性强调寻求宏观社会政治因素与参与者主体身份相衔接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将会“使参与者带进课堂的社会政治意识成为继续寻求主体性和塑造自我身份的催化剂。”[2]库玛指出三个参量之间的关系是相互融合的,相互间界限不分明,互动协同,共同影响着第二语言的教学。
二、“后方法”宏观策略框架
库玛(Kumaravadivelu,B.)在结合了第二语言教学与学习的相关理论、实践的基础上,创建了一个包括十项宏观教学策略的框架,用于指导教师在第二语言教学的课堂上具体实施“后方法”教学理念。
1.学习机会最大化。第二语言教学的课堂其实是一个充分创造与利用学习机会的过程。最大化学习机会的方式在于学生参与的有意义。课堂上教师提供尽可能多的学习机会,课外,把课堂与校园社区、本地社区、全球化社会相结合。
2.最小化感知失配。指“教师输入”和“学生获得”之间的差距。教师课前设计的教学目标与最终学生理解的教学目标往往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存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学生认知的不同,文化理念的不同,交际方式上的差异等。
3.促进协商式互动。指课堂上学生和学生之间,学生和教师之间有意义的互动。根据Michael Halliday 所提出的“语篇性功能、人际关系性功能、概念性功能”三项语言宏观功能,库玛对于互动活动做了三重划分。(1)语篇活动互动,即需要利用语言与元语言特征理解语言输入;(2)人际活动互动,即使用稍微高于学习者水平的语言输入以促进参与者的语言交际;(3)概念性活动互动,即参与者带人课堂的自身经验和课堂内外环境事件。
4.提升学习者自主性。学习者自主性的狭义观点为学会学习,广义观点为学会解放。
5.培养语言意识。语言意识作为方法,它旨在使学生深入感知语言的本质,使其了解语言在个人和团体的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作为目标,它旨在培养教师对语言的敏感度。
6.激发直觉启发。意味着教师创设丰富的语言环境以激发学生自我发现,尤其在语法教学中,只有当教师为学生提供足够多的例子,创造丰富的语言环境,分析并总结出例句中所包含的语法规则和语用知识,学生才能真正掌握语法并学会正确使用所学到的汉语知识,从而激发他们直觉地进行探索。
7.语境化语言输入。语言交际只有在语境中才有意义。在教学中,通过语言环境的创设,进行语言输入,有利于交际能力的培养。
8.整合语言技能。听、说、读、写这样单项的语言技能理念,自听说法开始就被广泛应用于第二语言教学,然而,没有哪一堂课仅只涉及某一单项技能的训练,即使只强调训练一门专门的技能,教师和学习者也会不自觉的采用多种技能整合的方式来完成。
9.确保社会关联性。第二语言教学的课堂也是社会的一部分,并受到社会的影响。社会、政治、经济等因素对第二语言教学中学生学习汉语的动机、接受能力等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10.增进文化意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要想学好一门语言也要了解其中的文化。教师除了在文化课堂上培养学生理解文化的自觉性,还应有意识的在课堂或生活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以上十项宏观教学策略构成一个开放式的框架在宏观上指导教师实施课堂教学,教师在真正理解了这些“后方法”教学理念的基础上,创造自己的特色,构建出适用于自己的教学理论体系。
三、“后方法”宏观策略框架对国际汉语教学的启示
“后方法”是寻求代替教学方法的研究,所以不能将“后方法”理论当作一套可以直接应用在国际汉语教学上的教学理论,而应该把它作为一套用来发展、形成个人教学实践理论的工具。
1.总结归纳,将教学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国际汉语教师可以将课堂教学中的切合具体语境的教学知识进行总结,将他们的实践理论化,将理论实践化。多数的国际汉语教学一线的教师,尤其是海外汉语教师志愿者普遍特点就是年轻,对国际汉语教育事业有着足够的热情,语言文化功底与第二语言教学理论掌握的都比较扎实,但是他们缺乏课堂上的实践,缺乏将实践进行总结形成理论,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的意识与能力。“后方法”教学理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师要有结合教学实践的实际情况,构建出一套属于自己的教学理论体系。这样的教学理论并不是某一种现成的理论,而是在教学实践基础上,结合自身情况得出的,能够适应国际汉语教学课程的属于自己的教学理论。
2.因材施教,培养国际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材施教,强调在教学中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认知水平以及自身性格特点,教师选择适合每个学生特点的学习方法来有针对性地教学,发挥学生的长处,弥补学生的不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后方法”,同样强调因材施教,强调不拘泥于某一种教学方法,要根据国际学生的国籍,国际学生学习汉语的目的,以及我们教师自身的教学条件,并对国际汉语教学的社会大环境和文化小环境先做深入调查,与社会文化环境相关的教学内容应当与当地的需要紧密相关,然后制定因地施教,因时施教和因人施教的可行性方案,从而构建属于自己的教学理论。事实证明,“因材施教”不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适应学生水平的基础上提高学习汉语的积极主动性,而且还能够带动其对中国文化的热爱。
帮助国际学生利用直觉学习也是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好方法,作为国际汉语教师,我们有针对性的鼓励那些善于借助猜测与感觉学习的学生,纠错应适量,不要不停地对学生的错误见错就纠,教师对国际学生犯下的一些无伤大雅的错误采取过于严厉的态度会打击到学生学习汉语的积极性。
3.创设情境,注重非预设事件的教学价值。在国际汉语教学的课堂上,我们发现,教学过程中的很多时候并不会按照上课前老师的预想来进行,现实中的课堂是一系列复杂事件的组合,有着不可预测性,抓住并充分利用好这些课堂上的非预设事件的资源价值,有意识的创设非预设情境,将学生的学习机会最大化,这也是语境化输入很重要的一部分。
4.能力培养,培养国际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国际学生学习汉语的自主学习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是需要培养的。学生可以通过“后方法”语言教学的宏观策略框架,充分利用学习资源,实现自身学习利益的最大化。在学习的过程中主动地创设学习策略、目标和意义,能够正视由个体理解能力、认知水平带给自己的局限,监控和凋节自己的学习行为并根据创设的目标来评估自己学习的效果。在学习过程中时刻对学习目标和学习方法进行自我调整,在这个调整的过程中提高自己自主学习的能力。
5.与时俱进,鼓励国际汉语教师更新教学理念。鼓励我们加强对第二语言教学中新的教学理念的探讨,从根本观念上摒弃滞后,守旧的教学理念,结合教学实践,形成属于自己的教学理念。
[1]库玛(Kumaravadivelu,B).超越教学法[M].陶健敏,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2]刘珣.对外汉语教学引论[M].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0.
[3]陶健敏.Kumaravadivelu“后方法”语言教育理论评述[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7(6).
[4]饶小飞,季频.“后方法”视域与全球化时代的大学英语教学[J].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2014(3).
[5]冯锦程.浅析对外汉语教学的“方法时代”和“后方法时代”[J].学理论,2011(29).
[6]崔永华.“后方法时代”之我见[J].世界汉语教学,2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