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现平等对话 优化阅读教学

2015-08-15

语文天地 2015年22期
关键词:师生高中语文课文

黄 勇

随着新课程改革日益深入,对话教学也已变为目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一种创新模式。对话阅读教学指的是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学生和课本之间的对话当做阅读教学理念,以师生地位平等为基础进行对话,实现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的相互交流,从而实现师生的共同成长,提高教学质量。下面笔者结合长期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通过对话教学优化高中语文阅读教学。

一、激发兴趣,教师引导师生对话

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以教师为主体,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习惯了听讲,自然会大大降低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对话教学最重要的是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乐在其中。在对话教学的实践中,语文教师应当依据学生的学习规律,按照个性化的原则,灵活地和学生对话;以悬念和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想象,积极敞开心扉感受阅读情感。

激发学生的兴趣可以采用多种手段,如多媒体手段和朗读。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荷塘月色》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凤凰传奇组合的《荷塘月色》,引发学生思考两者的不同,让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进行生生、师生对话;还可以朗读戴望舒的作品《雨巷》,让学生体味那种淡淡的忧伤,进行对比分析。此外,教师可以借助提问激发学生的兴趣,讲授鲁迅的《祝福》时,提出祥林嫂姓什么、怎样体现鲁四老爷对祥林嫂的歧视等问题,以此激发学生探究,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二、创设情境,营造平等对话氛围

高中语文教师应当适当使用多媒体、音乐等方式呈现课文的场景、语境等,引起学生情感共鸣,从而让学生产生对话的欲望和明确对话的内容,共同营造一个平等的对话氛围。学生和学生之间进行的平等对话可以是问答式、辩论式、互补式对话。教师可以针对学生阅读过程中感兴趣的话题进行探讨,让学生畅所欲言,将“要我阅读”变为“我要阅读”。

如在沈从文作品《边城》阅读中,教师可以利用电影将整个画面呈现出来,安排学生扮演翠翠、傩送、爷爷、天保等角色,同时让学生通过对话的形式阅读,创设教学情境。对于有争议的观点,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辩论,如“傩送该不该独自离去”,“如今生活中顺顺可不可能接受翠翠当傩送的媳妇”等。学习《雷雨》时,鲁侍萍和周朴园之间的情感关系如何?是不是存在真爱?经过激烈的辩论,不仅让课堂气氛变得轻松、活跃,还拓宽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敢于质疑的精神。

三、设置话题,完善教学评价标准

对话教学应当是由一个主题展开的。话题设置是对话教学的前提条件,一个巧妙、科学的话题往往可以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让学生产生极大的探索兴趣。话题必须有深度、有现实意义、有想象空间。完善教学评价标准,才能深化学生对课文的掌握。传统的教学评价标准以分数为主,对话教学应该改变这种模式,侧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促进学生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因此教师应当科学设置话题。

对话教学中话题的设计应符合以下要求。一是有吸引力。话题必须是学生日常生活中喜闻乐见的,可以激发学生的对话热情,引起学生的深入思考。二是有想象空间。有想象空间的话题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进行充分的想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三是开放性。话题的内容不应仅仅局限在书本上,还应当延伸到课外生活,拓展开来,启发学生思考。

四、强调对话,设立学生对话平台

对话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强调对话,设立学生对话平台,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一是设立学生与教师对话的平台。阅读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索的过程,师生对话应当是以课文为核心进行的平等对话,是一个和谐的对话平台。如在讲解《我与地坛》的时候,重点把握学生的阅读规律,在进行课文教学之前,以一些富有哲理的话语吸引学生,启发学生思考。在阅读的前半阶段,提出问题:“作者要带领我们看的地坛是怎样的?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可以简要概括吗?”阅读的后半阶段,启迪学生思考文章蕴含的人生哲理以及真挚动人的情感。

二是构建学生与学生进行对话的平台。这种类型的对话多以相互沟通交流、相互分享等形式进行。学生可以自由发表自身的观点、见解,可以评论他人的观点或者与他人进行辩论。例如在《边城》教学当中,启发学生思考如果自己是翠翠,那么应该怎样选择;如果是傩送,是否会留下。这样的对话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是非判断能力,引发情感共鸣。

总而言之,对话是改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水平的有效手段,能够推动学生和教师、学生和课文之间的相互沟通交流,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

猜你喜欢

师生高中语文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谈高中语文阅读理解课程的建构
背课文的小偷
背课文
麻辣师生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