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阅读教学文本多元解读研究

2015-08-15蒋长兰

语文天地 2015年22期
关键词:意图文本阅读教学

蒋长兰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一直处于语文教学最基础、最核心的地位,而文本解读则是完成语文阅读教学活动的关键,学生语文文本解读的能力和水平直接关乎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决定语文教学的质量。《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这说明语文阅读是一个个性化的行为,不同阅读主体对同一文本的解读会形成各自的感悟和思考,甚至同一阅读主体对同一文本在不同的条件下进行解读也会产生不同的解读结果,这可以理解为对文本的多元解读。因此,通过多元解读可以大大提高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对文本理解的深度和广度,为语文阅读教学开辟一个新的天地。

一、文本多元解读的内涵

1.什么是文本?

法国学者利科尔称:“文本就是任何由书写所固定下来的任何话语。”这里的文本解读中的“文本”指语文教材的一篇篇文章。“文本”具有意义的开放性和结构的空白性。

所谓意义的开放性是指文学作品的语言具有模糊性,意义具有潜在性及多义性,意象具有隐含性,因此文本解读必然具有开放性。钱理群先生在其《〈雷雨〉的多种阐释》一文中曾经说:“好的文学作品总是包含着多重的甚至是开掘不尽的意义的,有的意义是可以意会不能言传,有时连作者自己也说不清楚。作品的价值是要在读者的创造性阅读中去实现的。也就是说,文学的本性决定了对它的理解、阐释必然是多元,甚至是无穷尽的,而且随着阅读对象、时间、空间的变化而不断地发展。经典性的作品更是常读常新,每一次新的感悟都会带来新的发现的喜悦,文学的魅力也就在于此。”

所谓结构的空白性是指文本中没有明确写出来或未写出来的东西,但解读者可以通过已写出的部分感觉到那些潜在的暗示或提示提醒的东西。英国作家萨克雷说过:“作品最有趣的地方正是那没有写出的部分。”孟浩然《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诗人通过春天早晨的鸟鸣、无声的春雨、春天花蕾的凋落向人们展示了一幅雨后春天的美景,构思非常独到,春天很美但又无法用更多语言表达出来,看似平淡,却韵味无穷,留下空白,让读者自己去憧憬美好的春天,这样描写反而取得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这种空白结构为文学意义解读的开放性提供了条件。

2.什么是文本解读?

一部文学作品从它的诞生之日起就开始接受读者对其文字与内容的阅读与解释。“解”即为理解,“读”即为阅读。文本解读就是指读者对作品的文字与内容的阅读、理解和阐释。蒋成瑀教授在《读解学引论》一书中提出:“读,是文本理解的起点,侧重于文字、结构以及作者写作背景等的研究,尽量读出文本原意;解,是以文本释义为起点,侧重于文本意义的辨析、评判以及潜在意义的发掘,要求读者有创造性的发挥。”

因此,“解读”实际上就是尽可能地恢复作者的写作意图,要恢复作者的写作意图可以从两个层面去考虑:一是通过语法去解释,二是通过心理去解释。语法层面的解释要求读者借助作者生活的时代所具有的公众性的语言文字特性去解释作品中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文字的关系,这种解释是一种客观性的解释,没有读者的思想个性,仅仅靠语言文字这一手段去恢复作者的写作原意。心理层面的解释就是试图通过作者所处的历史情境及作者写作时的心理活动来恢复作者原意,它要求读者解读时不能带有个人的感情色彩,排除自己的见解,搁置自我,通过穿越时空的隧道,进入作者当时所特有的内心世界,重新还原作者当时的精神世界。

3.什么是文本的多元解读?

关于多元解读,目前还没有明确的定义,但基本上可以理解为解读对象的多元性、文本意义解读的多元性、文本解读方法的多元性等。简单地讲,多元解读就是不同的读者或者同一读者在不同的解读环境下对同一文本的文字与内容所产生的不同感悟。每个读者都会凭自己的知识结构、生活经验、社会阅历对同一文本(开始的认识是“空白”的)进行理解、补充、建构和创造,形成适合自己的解读结果。

二、文本多元解读的方法

1.紧扣词语进行解读

文本内容是通过文本中的词语来进行表述的,解读文本首先应从解读词语开始。语文文本中的词语、句子、段落除了本义之外,往往还具有比喻、引申或象征等含义,有些文本词语离开当前文本后就可能完全不是此含义了。著名学者金岳霖先生曾说:“中国语言文字的特点是朦胧、模糊,它的涵盖面几乎无边无际,暗示性几乎无际无涯。”因此,解读文本首先要从文本语言开始,首先要了解其文本中词语的本义,然后通过引申义来解读作者的思想情感,通过象征义来解读作品的内涵,通过比喻义来细细品味作品的意蕴。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对文本中词语的多元解读。

2.紧扣文本主题进行解读

语文文本的主题是作者在文本中通过各种材料来说明事物、阐明道理所表达的基本思想,它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情感、审美等意义,贯穿着整个文本。解读文本的主题是语文阅读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通过主题的解读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分析能力、概括能力、综合能力,可以让学生从本质的层面来理解该文本;另一个方面还可以让学生从更高层次上受到思想教育,影响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由于学生的认知基础、认知能力及审美情趣等存在个性差异,不同学生对语文文本主题的解读就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来解读文本主题的深刻内涵,达到准确理解语文文本的目的。

3.通过对话交流进行解读

对话交流解读是指不同读者在自我初步解读文本的基础上,通过交流沟通的方式彼此阐述对文本的理解,从而实现文本解读的进一步提升的一种方式。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中的对话与交流,应指向每个学生的个体阅读。”对话交流不是一两个学生的独自活动,而应该是有教师、学生、教材编者、文本,甚至作者参与的多方面多层次多方向的交流,每个参与者都有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通过交流沟通,可以取长补短,可以获得心灵的启迪、人生的感悟。对话交流可以通过个性化阅读、分组讨论、课堂交流、教师小结等步骤来实现,教师是引导者,要善于营造活跃的对话氛围,努力让所有的学生都能积极参与。

4.通过问题引导进行解读

“一石激起千层浪”,一个有价值的问题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还能引导学生从不同层面对文本进行有效的多元解读。当然,所抛出的问题一方面应具有一定的发散性,可以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地解读文本,从而得出多种结论,这类问题的显著特点就是答案不唯一;另一方面,抛出的问题应该具有一定的弹性,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参与思考、讨论,可以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能力层次将他们分成若干小组,围绕同一个问题进行不同层次、不同层面的讨论,这类问题的特点是能够让学生各有所思、各有所获。

5.通过填补文本“空白”进行解读

优秀的文本往往有意或无意隐藏着许许多多的“空白”,艺术上称之为“留白”。这些“留白”通常是通过隐蔽、省略、中断或残缺来实现的,它为文本的多元解读提供了最为广阔的空间,需要读者去探索、发现、阐释、填补。解读文本时首先要找准文本的“空白点”,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大胆“补白”。当然,不同学生的“补白”常常是不一样的,一般都是带有较强的个性色彩,有些可能还具有一定的创造性。“补白”既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拓宽学生的视野,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文本多元解读的原则

多元解读并不是自由解读,更不是随意解读,不是为了多元解读而多元解读。多元解读应该有度、有界,不能超出作品“规定”的范围,多元解读应遵循一定的原则。

1.立足文本

多元解读应立足于被解读的文本。文本是作者在一定创作思想指导下完成的,具有一定的结构、层次、主题,读者应该理清文本的脉络,必须要用心去接触文本、解读文本,解读不能架空文本。多元解读应该紧紧抓住文本中关键的词语、核心的句子与段落,要围绕文本的主旨,紧扣文本的文体。文本的文体一般有两种:一是文学的文本,一般是小说、散文、诗歌等;二是非文学的文本,一般是说明文、议论文等。前者比较适合多元解读,而后者则不适合多元解读。

2.本义、引申义协调

本义主要是指作者原来写作的意图,是作者通过文本中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语言艺术等表现出来的创作意图,这种含义往往从作品的表层就可以看出来,绝大多数人都能理解。理解文本的本义可以提升读者的阅读能力,使读者更接近作者的创作意图,是读者更深层次解读文本的前提和基础。

读者在对文本本义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文本进行解读,挖掘文本更深层次的含义,是为“引申义”。它是在本义的基础上产生的新的含义,是读者对文本更深层次的感悟,它的挖掘需要结合文本创作的时代背景、社会背景、作者经历等诸多因素。通过对引申义的挖掘,读者可以理解文本的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使文本常读常新,从而赋予文本新的生命与活力。

3.解读主体协调

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文本解读活动中存在四个主体,即作者——作品创作的主体、教师与学生——教与学的主体、编者——教材编写的主体。

首先,任何一部作品都是作者为了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观点见解而创作的,而不是为语文教学活动专门创作的。所以,尊重作者的创作意图是进行文本多元解读的前提,任何强加于作品、扭曲作者意图的解读都应被视作误读。

其次,文本是教材编者围绕课程目标与内容精心选择的教学示例,教材编者可以根据特定的需要及自己对文本独特的见解与感悟对文本进行再组织,从根本上说这种加工是为了教师更好地“教”和学生更好地“学”,为了使学生更好、更快、更深地贴近文本。教师在引领学生解读文本的过程中应该明了编者的意图,既要遵循它,又应根据学情适当调整,灵活操作。

再次,作为文本解读活动的引领者,教师可以根据自己对文本的理解、体验、感悟来解读文本,并就自己对文本解读的内容同学生进行沟通与交流,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这里,教师所起的是学生与文本之间的桥梁与纽带作用,教师既不能越俎代庖,也不能放任不管。

最后,阅读教学中学生是最重要的主体。学生因个性、环境、阅历等的不同而形成了个体差异,这种差异决定了文本多元解读的必然存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尊重这种差异性,积极引导学生在尊重作者意图、编者意图的基础上大胆进行文本的多元解读,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创新能力。当然,在阅读教学中,上述的四个主体既有一定的独立性,又存在必然的关联性,它们相互作用、和谐统一于文本解读活动中。

4.多元有界

文本一旦生成,便是一个相对独立而且完整的世界,有自己独立的结构、意境,这便要求解读者要尊重文本独立的主体地位,要尊重文本的客观存在,解读者要善于倾听文本,从文本中捕捉信息,接受文本释放的信息。解读者要沿着文本所指的方向以及文本所规定的范围进行解读,努力与作者创作意图保持一致。根据文章的写作思路进行解读是深入理解文本的一种既简单又行之有效的方法,它能帮助解读者比较全面、准确地把握文本的内容与层次,快速明白作者的写作意图。

总之,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对文本实施多元解读是语文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它能够还原语文文本阅读的本质。让学生自己品味文本来获得对文本的真实理解,有利于因材施教,有利于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通过对文本的多元解读,让阅读真正成为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从而真正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猜你喜欢

意图文本阅读教学
原始意图、对抗主义和非解释主义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陆游诗写意图(国画)
制定法解释与立法意图的反事实检验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加强读与写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