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教学中的个性化教法探析

2015-08-15徐淑娟

语文天地 2015年20期
关键词:优秀生学困生笔者

徐淑娟

当前,初中语文教坛正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喜人景象,各种教学模式的出现和运用,为教学效率的提升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初中语文教学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个性化教法成为了一支新生的力量,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极大地提升了教师的语文教学水平。笔者在这方面开展了初步探究,本文将作简要论述。

一、将“教师讲解为主”转变为“学生学习为主”

较长一段时期中初中语文教学都是以教师讲解为主,这样的状况源于应试理念的影响,教师走上讲台,主要依靠自己的讲解灌输知识,来提高学生的感受、理解程度以及学生的学习能力。然而以教师讲解为主的教学,一方面容易抑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学生的成长。笔者在教学中努力尝试将教师的讲解为主转变为启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语文学习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包容性,这就为教学改革的发展提供了厚实的土壤。笔者在教学中始终坚持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凡是可以设计为启发引导的教学内容原则上不进行直接讲解,而确实需要讲解的内容则局限于难点点拨,更多时候让学生自己去尝试,自己去探究,自己去努力寻求问题的答案,即使发生了错误也不重要,关键在于培养学生努力探究寻找答案的能力。在以学生自学为主的模式中,笔者注重体现引导掌控和促进功能,在放手让学生学的同时,并没有忽略教师所起的作用,教师在其中进行重难点的引导,对整个教学秩序进行有效掌控,营造学生乐学善学的氛围。同时,把握好教学节奏,使语文教学工作始终处于有效掌控之中,特别是流程的紧凑程度、时间的安排等等,体现对教学的全面把握。

二、将“点对点的提问”转变为“组团模式引导”

教学提问是课堂上开展互动的最直接形式,大部分教师在教学设计中采取点对点的提问模式,按照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提问。这种方式具有积极的一面,也有一定的制约性,就是容易打断学生的思维过程,使学习活动缺乏前后连贯性。笔者在教学中从“点对点提问”转变为“组团模式引导”,即在教学设计中针对一课时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提炼出来设计为一组思考题,从教学回顾环节之后将这样的思考题抛出来,让学生明白自己下一步该学什么,从而为学生接下来的自主学习提供基础。这样的组团模式具有三个方面的优势:一是能够从整体上把握本课时教学的重点难点,避免零零散散;二是能够较好地发挥合作小组这一类型载体的作用,将全部目标任务落实到小组里面,便于学生进行学习研究;三是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思考题里面除了重点难点之外,笔者还专门设计了一些基础性内容,其目的在于让每一个小组的学生都积极参与,有表达的机会。因为每一个小组里面既有学困生也有优秀生,大家都能够融入其中,这是语文教学成效得到全面提高的基础和前提。从“点对点提问”到“组团模式引导”,转变的不仅是提问的数量,而且是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这是对语文教学模式的优化与改进。

三、将“单一教学讲授”转变为“专题活动探讨”

许多教师在教学中以教师讲解或是师生互动开展语文教学,教学过程中没有能够就一些热点难点单独提炼出来进行研究,教学成效遇到了瓶颈制约。学生虽然完成了大部分学习目标任务,但是在整体成效上,在重难点突破上有一些欠缺之处。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笔者在语文课堂上设置了各种类型的专题研讨活动,以此为切入点推动教学活动深入进行,特别是提高重难点突破效果。例如,针对阅读理解这一传统的学习难点,单纯进行讲解或是提问并不能取得预期的圆满效果。笔者在教学中专门设置了一些专题活动,如阅读分析中要求学生对课文的细节描写、心理描写、肖像描写进行详细分析,集中大家的智慧探讨作者如何将人物描写得活灵活现,如何通过一些细节描写反映出一些大的问题。这样的专题研讨活动将学生分析中的盲点提炼出来,进行放大剖析,结合具体内容并延伸到学生的写作活动,所起的作用不仅是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而且提高了学生写作水平。由此可见,在语文教学中针对一些重点难点开展专题引导活动,不仅有利于突破提升,而且对语文教学氛围的营造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四、将“教师一统天下”转变为“学生反串角色”

大部分时间,课堂上都是教师在表演发挥,如何以新颖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需要教师下工夫,动脑筋。笔者在教学中打破了教师一统天下的格局,尝试在一些环节发挥学生的作用,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例如,在复习课教学中,笔者要求学生针对某一类型的学习进行总结,如总结怎样又快又准地进行短文阅读分析,如何准确背诵古文、翻译古文等等。这样的经验介绍,让学生走上讲台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开展讲述,其他学生能够得到更多的借鉴,取得较为明显的成效。大家从交流中收集与自己学习相关联的内容,弥补因为学习技巧不足而造成的缺陷等等,这些方面可以让学生的学习活动更加高效。另外,笔者在部分容易混淆的知识点教学中,还鼓励学生走上讲台代替教师进行讲解,既讲述自己是如何区分辨别的,又介绍一些小技巧小经验,通过这样的方法实现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巩固理解效果的综合目标。

五、将“一刀切的目标”转变为“个性化的要求”

一般情况下,一个班级的教学目标是一致的,大部分教师都按照新课标的要求设定教学目标。实际上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差异性,决定了教师的教学目标必须体现差异,否则就会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体现差异性的目标主要体现在难度的设置上,不仅要兼顾到语文学习基础能力较好的学生,还要考虑到一些学习存在困难的学生。对于初中生而言,打造量体裁衣的教学,让他们看得到希望、降低畏难情绪显得至关重要。笔者在教学中设置了ABC三个层级的目标体系,在大部分学生按照B 级目标的基础上分别进行提升下降,难度提升为A 级目标,要求优秀生对照执行,降低后的C 级目标则面对班级全体学困生。这样的目标转变真正体现了因材施教。对学困生而言,语文学习侧重于掌握基础知识,进行简单的阅读分析、作文创作;对优秀生而言,基础知识牢固掌握是前提,对阅读分析、作文创作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他们基础较好、能力较强,必须要设置较高难度的目标,才能使他们始终处于一种跳一跳摘桃子的境界,使优秀生始终保持积极向前的状态,学困生消除畏难情绪,在原有基础上不断进步,真正做到了保中间顾两头,整个语文教学不断向前推进。在个性化教学要求中,教师要始终牢记将差异性的目标落实到每一项教学之中,从预习要求、课堂提问、作业训练及语文测试等各个方面都要充分体现差异目标,要让差异性目标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达到全面激发学生兴趣和动力的目标。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个性化教学探讨,应当成为广大教师开展教改教研的有效路径,要结合他人经验准确把握新课改脉搏,更多地融入自身经验体会,打造更加高效的语文教学模式。

猜你喜欢

优秀生学困生笔者
老师,别走……
基于数据和统计证据的初中体育优秀生成才路径研究
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学困生的转化措施
高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谈初中物理学困生的转化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关注优秀生的心理健康
关注“优秀生心理综合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