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与交融——中国陶瓷琉璃的发展轨迹
2015-08-15冯忠民
冯忠民
山东艺术学院
中国陶瓷的发展轨迹有据可查的经历了一万两千年的历史。琉璃与其一样也是人类征服自然中较早掌握和使用的材料,是人类在改造自身生存环境使用火的过程中所掌握的人造材料。因此陶瓷与琉璃始终是在人类发展历史中,同时伴随着人类的进步一路走到今天。它们都是土与火的艺术,是人类使用火的过程中进步的标志。其在世界各地都有发展,并有着不同的历史轨迹,都同为世界文明做出了重大贡献。
在中国古代发展史中,中国陶瓷和琉璃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与中华文脉的各方面如政治、文化、艺术、经济有着密切的关系,并促进着中国文化的发展。而陶瓷与琉璃的发展过程本身就有着错综复杂的各种联系,如器形、颜色、厚度、使用原材料、制作工艺、使用功能、审美趣味等各方面。其发展历史等相关历史资料和实物都有着相互借鉴、材料通用、审美趣味相似(如仿玉效果)。因此陶琉文化有着平行发展、各成体系、交融借鉴、互相促进及在使用中互相替代,以致成为各历史时期的发展主流。
在中国历代政治变革中各种生产工艺的兴起、消失和复兴都为这两种火的艺术的潮起潮落起到了各种影响,下面我就从古至今陶琉的共同发展、交融做一次总结,并以中国陶瓷琉璃的发展中心山东博山为例。
一、琉璃概述
西方国家的玻璃生产史与中国陶瓷一样有着丰富的发展历史。从西方国家的发展轨迹中,可以了解到自六千年起就有玻璃的制作,早在公元前1600年埃及人就有了大规模的玻璃生产,而两河流域的玻璃生产也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古希腊、罗马时期玻璃就已经成为了广大人民的生活必需品,而在当时的中国玻璃只是贵族的礼器或欣赏品,这是中国陶瓷琉璃器发展的必然,在中国的历史发展舞台上,瓷器的高度发展替代了玻璃、琉璃的实用功能。而在西方瓷器的最早出现是中国丝绸之路的输出,在此之前陶器与玻璃是并行发展的,而中国是陶器、瓷器与琉璃的平行与交融发展。
在中国何谓琉璃?自远古的中国直至明清时期,人类把不在传统陶瓷类别的二氧化硅产品如玻璃、琉璃、药玉、玻藜、琉琳等统称琉璃,这些名称是琉璃制品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称呼和不同种类。它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五大工艺(玉石、青铜、陶瓷、琉璃、金银)之一。而在古代中国琉璃制品十分罕见,甚至比金银玉石更加引人注目。
琉璃在中国古代同陶器一样,自夏代就应已出现,另外《管子》《穆天于传》等都有对琅玗等文字记载,特别是自战国早期开始,不断有琉璃串饰“蜻蜓眼”出土,在中国各地均有出土,特别在西南、西北地区有大量出土。早在公元前1000年埃及地区已出现“蜻蜓眼”珠类的流行,其特点是以含二氧化镁为主,中国公元前500年前也开始流行,并出现在贵族和普通百姓的墓葬中,相比较西方珠子,中国琉璃以氧化铅和氧化锌为溶剂,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加工配方。关于中国琉璃的起源说,一直没有人去考证,它并不像天文、历法、渔网、造纸术等发明一样有着明确的源头。能够被提及的是例如①道士炼丹所得②青铜冶炼所得③陶器上釉所得④雷击所得。利用铅的低温融化特性去生产低温铅釉,这是自商代以来就有的釉烧釉陶及原始瓷,而此时上釉过厚,坯体上所留下的釉滴是启发古人去研究琉璃这一新物质的最大可能,这应是中国历史上陶瓷琉璃的第一次碰撞交融。
中国自商代就有原始釉陶及原始瓷的出现,而琉璃应同时出现或是稍晚些,但公认中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应有了成熟的琉璃生产,并且历代风靡于贵族阶层被视为珍宝,在历代王朝中兴盛、衰落或失传、再复兴,一直作为统治阶级和佛家、道家等宗教团体所珍藏使用。其中包括自产及通过海上、陆上丝绸之路流通过来的西方琉璃。
二、早期陶瓷与琉璃平行与交融发展
中国陶器的出现距今已有一万两千年的历史,它包括中国史前新石器时期的陶器,这其中非常重要的是黄河中上游的仰韶文化,它包括马家窑文化、马厂文化,中游的半坡文化,黄河下游的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仰韶文化文化的主要特征是彩陶文化,大汶口、龙山文化的主要特征是磨光黑陶和白陶,并以蛋壳黑陶闻名于世。另外长江中下游的大溪、琅渚文化也是中国长江流域重要的史前文明,它的主要特征是夹碳陶。
夏商周在史前陶器的基础上出现了印纹硬陶和原始瓷器,原始瓷器在中国的湖南、湖北、江苏、江西、河北、河南、山西均有出土,其绝对年代不晚于商代中期,器表已有釉色附着,以青绿为主,并有深绿、黄绿、豆绿等,其配釉以铅釉为主,这与战国琉璃生产的原料相同,工艺、色泽外观均为一种物质,这一时期陶瓷、琉璃是平行发展,并且相互借鉴。自战国时期,我国完成了自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的过渡,社会生产力、生产工具增多,科学技术发展迅猛。社会的进步使手工业有了高度发展,这一时期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有了突出反映,就是战国后曾一度断烧的原始青瓷,经过秦汉时期的复烧,终于在东汉时期成功烧制青瓷器,这是中国陶瓷从原始瓷器到正式青瓷的完美过渡期——中国瓷器。
而这一时期的琉璃只是仅供皇家和贵族使用的高档物品,其功能以简单的装饰品向礼器、实用器过渡,两汉时期中国已经生产能够仿玉效果的铅钡琉璃及比较透明的高铅琉璃。其发展方向为仿玉效果的半透明白色及透明彩色两种。但随着社会的动荡及瓷器的出现,琉璃工艺在东汉末年就已失传,其原因有两种:①是由于瓷器的出现,瓷器较之琉璃有着易于成型、易于烧制。具有美观、实用性高,可以量产普及等原因而发展迅速。②是琉璃由于原料短缺、接受面小、烧制工艺复杂、工艺流程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加之社会动荡,因此在瓷器迅猛发展的东汉末琉璃即宣告失传,但其灿烂的色彩在中国瓷器上表现的淋漓尽致,创造出震惊世界的多种名窑名瓷,因此与其说琉璃没落不如说其找到了另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光明大道,既以精美的釉色展现在世人眼前,这是中科国陶瓷琉璃的最大最成功的一次交融,让国人在瓷器创新道路上根据各窑的特色发展出了青瓷、秘色瓷、唐三彩、宋代五大名窑、元明清青花等世界名瓷。
三、魏晋南北朝之后陶瓷琉璃的平行发展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皇家、文人士大夫对琉璃的喜爱,并未对其淘汰,但是限于贵族阶层,一介平民很难见到,此时主要是西方流入,而同时期西方还没有陶瓷的出现,以琉璃制品为主要的发展方向,这一时期西方琉璃发展迅速,和东方瓷器一样著名于世,其产品进入东方的量很少,且价格高的惊人,如同现在的高档奢侈品。直到公元500年的南北朝时期,波斯工匠带来了当地玻璃的制造技术,并有了吹制玻璃的技艺,中国琉璃价格下降,从贵重的装饰品转向实用器制造,并使中国的琉璃制造工艺向透明发展,仿玉的琉璃逐渐消失,而此时中国的瓷器也渐成熟,有了成功的透明的青瓷系列,及黑瓷系列。
到隋唐时期,为适应贵族需求生产大量佛教用铅玻璃,运用烧青瓷的方法恢复古法琉璃,即铅釉玻璃,这又直接使玻璃瓦在这一时期产生,并发展为唐三彩,宋代是中国瓷器高度发达的时期,汝、官、哥、均、定各具特色,并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力,所以就没有投入太多精力去研究琉璃,但至此玻璃和琉璃已有明显区分,并且由于瓷器的高度发展,日常用品的角色已被其占领,使琉璃、玻璃作为生活用品的角色结束,以后只是作为装饰品、工艺品、礼器使用,并有了新的名称“药玉”使中国玻璃又返回了仿玉的起点。
金元明清时期由于战乱、琉璃制造业大受打击,但是琉璃瓦大量使用,很易被后人与琉璃混淆。但至明清、民国一直以仿玉为主,并且在山东淄博与花釉平行发展、互相借鉴,除去熔点的因素,在琉璃与花釉几乎可通用。
四、以山东博山为例说明陶瓷琉璃的共性与渊源
山东博山地区,古时曾称“陶琉”,博山出土的元末明初琉璃作坊遗址是中国迄今发现的最早的琉璃作坊。历史上淄博陶瓷和琉璃生产就相当发达,其制作历史并存了上千年,所以淄博古地名“陶琉”就是陶瓷与琉璃的并称。
博山位于齐国故都临淄西南方向的多山地带,故称“博山”,这里是齐文化的发源地。即是齐地陶瓷生产的主产区,也是全国著名的琉璃制造区。这里的陶文化早期有著名的后李文化,距今约7000千年。而博山当地俗称的陶胎琉璃的料珠,最早出土标本为西周时期,其表面的琉璃釉主要成分为一氧化硅,与陶瓷主要成分相同,它与商周时期原始瓷釉色同源,这足以说明陶冶同源的历史。中国有句名言即“陶冶情操”陶即烧陶,冶即冶炼,这两种工艺在中国是一先一后出现的,两者的关系又是密不可分的。冶炼包括琉璃制造和冶金,先有铸铜,后又冶铁。
博山矿产资源丰富,陶瓷琉璃生产主要集中在这一地区,琉璃利用长石矿为原材料,用萤石作为助溶剂。并且煤矿、石英、长石、陶矸土、马石、萤石等,这都是陶琉生产的主要原材料,而博山唐宋以来也以长石作石灰碱釉。其陶与琉的主要成分相同,这足以说明博山陶琉平行交融的渊源。
另外根据博山当地的传统,每年三月琉璃行业开始生产旺季,大量琉璃生产工匠聚集。每到夏季,琉璃行业的窑炉高温加天气的高温不适于工匠生产,所以当地有“歇伏”的习俗。于是工匠大量转入陶瓷生产,冬天转回琉璃制作。同一批工匠干着两种活,于是两种工艺的技法会融合到一起,这也是当地陶琉交融的一种奇特现象。
结 语
中国陶瓷与琉璃的平行与交融所表现出来的形式多样性,不仅丰富着中国历代的传统文化,同时也影响着现当代的陶艺创作、玻璃工艺、陶瓷生产的多元化发展。其不同工艺的艺术交融体现在当今社会的各个层面,极大地丰富了当今社会人们的生活。
[1] 中国硅酸盐学会编著 《中国陶瓷史》 文物出版社 2004年
[2] 王进著 《女娲的遗珍——琉璃》 重庆出版社200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