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激励理论 搞好企业管理

2015-08-15射阳县金融与企业上市工作办公室李桂芹

中国商论 2015年31期
关键词:职工理论情感

射阳县金融与企业上市工作办公室 李桂芹

在企业的管理中,管理人员应当不断地对职工进行相关的工作激励,这种激励措施可能是物质层面的,可以是精神层面的,又可能是情感层面的。在企业管理理论中引入激励理论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对职工内部驱动力的提高也是非常重要的管理战略。倘若恰当使用,可以使企业得到长久稳定的经济效益。本文基于在企业管理活动中引进激励理论来分析重要性,进而提出了激励理论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方法。

1 企业管理中引入激励机制的重要性

1.1 用激励手段调动职工积极性,提高企业绩效

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绩效是企业最关心的问题。在经营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高素质的职工绩效显然比不上能力不如自己的人。个人的能力好坏,不单单和职工自己关联,更重要的是和激励水平和所处的工作环境有密切关系,决定的因素是对工作行为激励的水平。如果职工有很高的工作能力,但工作没有积极性,就不可能有良好的表现。此外,相关方面制定了满足职工需求的政策,对大力提高职工工作效率大有作用。因为职工自身的工作效率的提高,可以促进企业整体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提高,在根本上促进了企业的经济发展。

1.2 激励有利于企业人才潜力的挖掘

激励理论运用于企业的管理实践,就是在对职工的激励中使职工的需求得到满足,使企业职工对企业本身的应承实现最佳。企业具备良好的管理规范,职工会为了达到他们的需求而努力奋斗,那么管理者可以更清楚地发现职工在工作过程中的表现,就实现了企业挖掘人才潜力的目的,通过提高个人的能力,就会收到大幅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效果。

1.3 激励有利于人们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

激励理论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理论就是业界一直流行的马斯洛需求理论。职工的由低到高的需求按照这个理论分可以为五个等级: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双因素理论告诉我们,生理和安全需求都是健康的因素,达到这个程度不会让职工安心和尽心竭力地投入工作,如果达不到这个程度,又会发生职工满意度降低。社会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属于社会性的需要。职工实现自身的工作价值是肯定自身的需要。激励理论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使公司职工在工作中得到激励,同时有利于自身价值的实现。职工需要追求进步,企业形象、地位和职工等各方的薪资是他们需要的一种反映;企业从工作环境方面为职工营造良好的氛围,使职工得到训练有素的工作技能,从而给他们在自身职责范围内掌握相关知识,更好地完成自身价值的实现。

2 几种行之有效的激励模式

2.1 物质激励

企业使用物质刺激的手段,鼓励职工的工作叫做物质刺激,这是从物质层面满足职工的物质需求,属于外在激励的手段。它的激励措施是积极的,属于正激励,如工资发给、奖金补助、福利等形式;还有负激励,如工资的扣除和经济处罚等。物质激励也有不足,需要制定相应的管理薪酬制度及另外的辅助激励措施。

2.2 精神激励

对职工进行精神上的鼓励属于精神激励,这属于满足职工心理需求的层面。例如,安全感人人都需要,感受自己被别人爱护和理解;人们需要承认感,需要被重视,需要让人感到他存在的重要,以及对他出色的工作表现给予信任;还有很渴望自己被尊重。

人是动态的动物,他除了自己的最基本的生存需要外,还希望拥有权力和取得令别人瞩望的成就等。从事企业管理的工作者就是要善于挖掘存在于人内心深处的这种隐藏的目标,帮助他们制定职业生涯计划和细化的步骤,并在工作中帮助他们一步步达到这个目标。人在单位里实现自己的内心深处的强烈需要和孜孜追求的目标时,就会自然而然地关心企业的成长和长远发展,热切的关注,使工作责任感变得十分强大,在日常的工作中不需要他人监督就可以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比设定目标帮助他实现这样的激励手段效果要好。“百分之百俱乐部”是美国IBM公司建立的,职工如果实现了他的年度目标,就会被授予“百分之百俱乐部”成员,职工就会带上他的家人参加十分隆重的聚会。这一激励措施使得公司成员都围绕得到“百分之百俱乐部”会员资格当成最高目标,以得到这份荣光为无上光荣。这样的激励方法把职工的荣誉需求放在第一位,其激励的效果十分到位。

2.3 情感激励

情感激励就是管理者加强与职工的感情沟通,尊重职工,使职工始终保持良好的情绪以激发职工的工作热情。情感激励既不是以物质利益为诱导,也不是以精神理想为刺激,而是指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以感情联系为手段的激励方式。积极的情感可以增强人的活力,消极的情感可以削弱人的亲和力。情感激励主要是培养激励对象的积极情感。其方式很多,如:沟通思想、排忧解难、慰问家访、交往娱乐、批评帮助、共同劳动、民主协商等。只要领导者真正关心体贴、尊重、爱护激励对象,通过感情交流充分体现出“人情味”,他就会把你对他的真挚情感化作自愿接受你领导的自觉行动。

情感激励要求管理者和职工加强沟通和联络感情,使职工得到尊重并具备好的工作情绪,使他们的工作热情迸发。情感激励和物质利益和精神基础没有关系,它联络的是职工感情的纽带,即便是领导与被领导的也是以感情联系着。每个人都需要关心和体贴,那亲切的问候,那暖人心肠的安慰话,可以成为动力,激发人们的正能量情感。积极情绪能增强人的精力,负面情绪会减弱人的亲和力。情感激励是为了培养积极情绪的激励对象。它表现在很多方面,比如:思想的沟通、问题的解决、慰问走访、沟通娱乐,批评帮助和合作、民主协商等。只要我们企业管理工作者有爱心,尊重、爱护激励对象,在情感交流中彰显“人情味”,就会受到感召行动起来,管理者的真诚感情会化作职工接受你领导的动力。

回首三十多年来企业从最早的包产到班组到奖金制度,到最新的“股票期权”,其和激励机制紧密关联。历史走到今天,激励的方式也呈现出多元化激励。从管理的角度来看,激励利大于弊,但也有双刃剑的性质,用得好是一个很好的工具,用得不好也可能伤害自己。这就是说我们在激励中需要掌握一个度,不能过多和过滥,不然就会造成人员流失多,造成短期行为和“机会主义”行为盛行,使企业失去了发展的动力。

3 企业管理中运用激励理论的对策措施

3.1 注重绩效考核的科学性,建立公平竞争的平台

在企业中,公平对职工很重要,职工的付出实际上是需要得到回报的,这就为激励手段的使用留下了方便。企业给职工安排的职位定然要和其能力相关,以确保有能得以使。在当前的企业管理活动中,有能力的职工并没有受到重用,不公平的感觉就会油然而生,心理失衡,影响工作,使他们的工作效率低下。为此,企业领导应该创造一个良好的竞争平台,以公正和民主为指导,明确管理标准的所有方面,比如工资、绩效、技术职务等,以此将企业的反映和职工行为呼应,产生一个良性轮回。从中国目前的情况看,平均分配仍然是难以操作和棘手的问题,职工劳动成果所作的贡献具有差异性,倘若只是用一样的分配量给不同的职工的话,那么,那些作出了大的贡献的职工会觉得自己的付出没有得到回报,而那些显然是贡献不够的人会侥幸沾光。这样的结果导致那些有贡献的人的积极性受到了打击,而那些小的贡献的人就会占便宜。为此,企业要实现工资和激励机制的突破,从而使他们的竞争平台得到更好的保证,注重考核和评价,注重科学的绩效评估,这样职工才会在企业中大显身手。

3.2 从职工保障入手,让职工无后顾之忧

为职工提供完整的生活保障支持,增强职工的心理安全,在提升公司职工的积极方面起着基础和有力的作用。对于在职职工,应该缴纳医疗和养老保险。住房补贴,或是帮助解决无息住房贷款可以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进行。职工住房问题的解决,将会使他们的工作更加尽心竭力。企业要建立遣散资金和制度。许多人认为,职工在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上班缺乏保障,一般都是老板拍脑袋行事。如果建立遣散系统,职工年老体衰或无能力时,按照工作年限长短发遣散资金,这样职工的情绪会稳定下来,从而更舒心的在企业工作。此外,要做好国家规定的休假制度的执行。这一制度除了国家规定的法定假日,还要按照企业的实际和他们在企业的工作年限安排职工做相应的休假,如时下最受欢迎的带薪休假,就可以规定员工工作满2年,可以每年带薪休假15天等。

3.3 建立培训机制,为职工技能提升打好基础

企业可以给职工升迁或继续培训的更多机会,让他们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继续教育和在职学习是很好的形式,应鼓励职工参与,成绩好的给予相应的奖励,奖励可以是考核加分或是报销学费。如果是集团化管理的企业,从统一管理和宣传企业文化的需要出发,不妨建立一个综合性的培训基地,专门从事各下属公司及集团本部人员的培训。各单位集中培训,成本不高,集体参加培训,培训成本低,各部门还可以面对面的交流一些经验教训。在企业内部,也可以进行轮岗和灵活的工作安排,以及用“师带徒”等方式来提供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机会。

3.4 做好两类奖励的有机结合,促进企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两类奖励就是指企业在对职工实施奖励时,需要很好的将外部奖励和内部奖励、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结合在一起,这样才能真正起到激励的效果。在工作实践中,我们要妥善处理企业的领导者和下属之间的关系,管理者应勤于和下属人员沟通,了解职工在工作中的状况和遇到的难以克服的困难,并给予能解决困难的详细的建议。领导和普通职工之间的关系处理得好,不但能营建出比较好的工作气氛,同时也能改变企业工作人员的态度,企业的凝聚力也将会得到增强。企业单纯依靠物质刺激提升职工的积极性是不够的,这是因为马斯洛需求理论告诉我们,让职工得到基本需求满足的只是物质奖励,这可以在一定时间内起到一些效果,时间长了物质激励就会达不到效果,这一状况越是发展到后期越明显。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就是将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很好地结合起来,只有这样职工的需求才能得到满足,在以后的工作中才能卯足力量。精神奖励补充物质激励的不足,其关键点是满足职工的需求,物质激励和精神奖励的紧密结合起来,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才能有效地促进企业的进步和发展。

4 结语

企业要发展,离不开人的创造力和积极性。企业必须重视对职工的激励机制,采取各种奖励措施,把鼓励手段和目的运用结合在一起,改变思维方式,做到企业利益和职工利益的紧密结合,一个具有本企业特色,符合时代的开放特性和职工需要的激励制度就会形成,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稳操胜券。

[1] 王世民,曹瑛.现代企业经营管理[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5.

[2] 王培玉,傅勇.激励理论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J].企业经济,2011(07).

猜你喜欢

职工理论情感
以职工之家为抓手 让职工享“家”温暖
职工书画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失落的情感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