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FDI技术溢出效应的研究综述

2015-08-15东北财经大学祝宁

中国商论 2015年8期
关键词:外资企业东道国效应

东北财经大学 祝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积极出台鼓励外资政策,加强国际经济交流与合作,大力吸引外商投资。经过数十年的积累,我国外商直接投资规模日益增加。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资料,截至2013年底,我国实际使用外商投资额共计13936.95亿美元,每年实际使用外商投资额从1994年的337.67亿美元增加至2013年1175.86亿美元,2013年吸引外资数量约占全球总量的8.2%,位居世界第二位,总体呈稳定增长态势。然而,随着现今科学技术的发展,知识经济迅猛发展,我们不再满足于引入外资总量的提高,转而更加注重利用外资溢出效应提高我国管理经验、组织效率、科技水平、创新能力等。本文旨在通过对FDI知识溢出机制及影响因素的归纳研究,分析如何更好地利用外资,提高外资利用质量与效率,并给出相关政策建议。

1 FDI技术溢出文献综述

FDI技术溢出效应是指跨国公司在东道国进行性直接投资,带动当地技术和生产力的进步,而跨国公司不能获取其中全部收益的一种外部效应(Mcdougall,1960)。从国别角度看,部分学者认为FDI对东道国有明显技术溢出效应。如Caves(1974),Globerman(1979)和Lee Branstetter(2006)对澳大利亚、加拿大和日本的研究。也有部分学者认为FDI技术溢出效应并不明显,甚至为负向。如Haddad & Harrison(1993),Kokko(1994),Atiken & Harrison(1999)对摩洛哥、墨西哥及委内瑞拉的研究。对于对华FDI技术溢出效应同样存在上述两种不同观点。何洁(2000),冼国明与严兵(2005),王欣(2010)等均认为FDI会带动国内技术进步。然而,袁诚&陆挺(2005),蒋殿春&张宇(2006),马野青&林宝玉(2007)等人均认为FDI对国内技术进步未产生积极作用。

2 FDI知识溢出效应的影响因素

2.1 吸收能力

一国经济是由无数个个体经济相互关联,相互交织,相互影响而构成,微观的企业发展影响着宏观的社会经济发展,国家的科技进步依赖于企业的创新能力,而企业的创新能力主要在于其研发投入:研发成果可直接促进技术进步,同时间接地提高了企业学习、模仿、吸收外来技术的能力。本文主要从研发和人力资本两方面阐述吸收能力对FDI知识溢出的影响。

2.1.1 基于研发水平的吸收能力

一种理论认为,知识具有很强的自我积累性和路径依赖,即新知识的产生是基于已有知识的基础,较大的现存知识量意味着企业具有较强的研发能力开发更多的新知识产品。因此适当的内外资企业技术差距有利于国内企业吸收外资企业的技术扩散,但若差距水平过大,虽提供了更广阔的学习空间,但可能由于受限于其自身能力水平,减弱甚至妨碍外资的技术外溢效果(Cohen& Levinthal,1989)。

新增长理论则认为技术存在趋同效应,后发国家可在外商投资技术溢出过程中利用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不断发展自身科技最终实现赶超发达国家的策略。他们假设知识具有非竞争性,新知识被生产出来后,学习、复制和再生产这种新知识的成本很低。随着产业在国家间的转移,生产产品所应用的技术知识也随之转移。而且由于技术模仿的成本远远低于技术创新的成本,企业也倾向于学习和模仿国外先进企业的技术。此外,新增长理论还假设模仿成本与可供模仿的知识产品选择成反比。即承接技术转移的国家模仿选择余地越大,其模仿成本越低,回报率越高。基于上述观点,新增长理论认为引资国企业与外资企业技术差异越大,FDI技术外溢效应越明显。

然而,我国学者对FDI技术外溢效应的实证研究却不支持上一观点。刘辉煌等(2009),孙江永等(2011)和沙文兵(2013)的实证分析均支持内外资企业技术差距与FDI知识溢出存在“倒U型”关系,只有技术差距小于某一门限值时,企业间会产生相对充分的竞争,内资企业学习吸收外资企业技术溢出效果较明显。若实力相差悬殊,可能导致内资企业在竞争中阻力较大,抑制妨碍企业吸纳技术外溢。

2.1.2 基于人力资本的吸收能力

历经两次工业革命,人类社会已经步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促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生产要素。人作为知识的生产者、创造者和发展者,作为知识经济的主导者,运营者和推动者,无疑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科技的进步和生产率的增长依托于人力资本进行的知识创新,高水平的人力资本推动并完善着经济社会发展。同样,人力资本是东道国企业吸收外资企业技术外溢的关键因素。东道国良好的人力资本基础是学习外资先进科技的前提。

首先,人力资本的数量和规模影响引入FDI的数量和规模。较大的人口基数意味着充足的劳动力资源和更加广阔的市场前景,意味着更多的跨国公司和国际直接投资的进入,是外资产生溢出效应必不可少的条件。实证研究也表明FDI对一国经济增长的作用受东道国人力资本临界值影响,即只有东道国人力资本存量足够丰裕时,东道国才能受益于FDI的技术外溢。

其次,人力资本的质量和素质影响引进外资企业的能力和水平。第一,高质量的人力资本会吸引大量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企业,相较于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企业,前者拥有更大的技术溢出潜力。第二,外资多实行本土化战略,雇佣和培训当地员工,通过人力资本流动,这些劳动者本身都会成为技术溢出的载体。第三,本地企业较高的员工素质和人力资本水平均有益于企业更好地学习消化吸收及运用外资企业的先进科技。

最后,人力资本结构影响本地企业吸收外资企业技术溢出的效果和程度。M.Lankhuizen(2001)以研发人员(工程师,科学家)占总人口的比重代表人力衡量的绝对水平,以直接参与到生产活动中的研发人员占全部研发人员的比重代表人力资本的内部结构,通过实证对比研究二者对FDI技术溢出效果的影响,发现后者能更好地衡量一国的吸收能力,由此其提出企业的研发活动效果更为直接,为提高本国吸收能力,应多鼓励研发人员从事具体的企业实际生产和经营活动。

2.2 劳动力市场发展程度

FDI技术溢出效应可通过内外资企业间的人员流动实现,即受过外资企业培训的原外资企业员工流动到内资企业工作,带来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生产技术。高效的劳动力市场允许各类人才跨区域和跨行业充分自由流动,内资企业容易获得能模仿、使用外资企业技术并加以创新的人才。然而,当今中国国情为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人才价值被低估,外资以其高工资,高福利待遇,高效的管理和完善的培训发展系统吸引了大量高素质人才,外资企业员工往往不愿离开原企业,因此我国低效率的劳动力市场往往阻碍了我国内资企业吸收外资企业的技术外溢。

2.3 企业规模

企业作为微观经济主体,在国家技术进步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有关企业规模对企业自身创新能力的影响目前存在两种大相径庭的观点。其中一种理论以“熊彼特假说”为代表,认为二者是正向相关的。他们认为企业规模越大,其在规模经济,风险承担和融资便利等方面拥有越大的优势,技术创新就越有效率。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企业拥有垄断地位后,创新积极性会被削弱,进而阻碍创新能力的提升。我国部分学者分别以省际面板数据(张海洋,2010),工业行业面板数据(吴延兵,2008),和高技术产业面板数据(沙文兵,2013)为基准,就企业规模对企业创新能力做了实证分析,其结果均支持“熊彼特假说”,即企业规模越大,其创新能力越强,越有利于吸收消化并改进外资带来的先进技术。

2.4 东道国金融市场

外商到东道国进行直接投资运作以及东道国进行技术学习模仿和创新都需要稳定高效且发达的东道国金融市场的支撑。一方面,当地宽松的贸易环境,有利的信贷支持和高效透明的金融系统是吸引外资的重要因素,尤其是一些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的企业,更加渴望东道国金融市场的支撑。另一方面,融资方便程度直接影响本地企业利用新技术的能力。企业承接国际间产业转移,学习外资先进技术,需要大量的财力、人力、物力,如购买新设备、新技术,员工职业技能培训,或企业兼并重组等,有些企业内部融资不足,必须依赖外部投资,这就需要东道国发达的金融市场为其保驾护航。

如今,我国金融市场形势不容乐观。金融体系效率低下,信贷结构严重扭曲。国有企业更加易于从信用垄断的国有商业银行获得商业贷款,而更具组织灵活性,投资效率更高的非国有企业却较难从正规金融市场上获得融资(阳小晓,赖明勇,2006)。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低效率的金融市场已很难满足内外资企业融资的需要,最终FDI竞争效应超过其技术溢出效应,进而使得FDI净溢出效应为负(赵奇伟,张诚,2007)。

此外,经济开放度,政府政策,市场竞争环境,东道国知识产权保护程度,东道国基础设施等都对FDI技术溢出效应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本文在此不予详述。

3 FDI知识溢出效应的作用机制

3.1 示范效应

FDI技术溢出示范效应是指内资企业通过模仿和学习外资企业的新技术,新产品,生产流程,管理经验等,提高自身科技水平。由于企业进行自主创新,研发新产品等活动具有费用高、风险大、回报率未知等特点,企业更倾向于模仿和学习其他企业已有的新产品新技术,节约成本,控制风险。

然而,目前我国内资企业通过示范效应吸收的外资技术溢出效果并不很突出,原因如下:第一,大部分外资在我国进行直接投资是以利用我国丰富且廉价劳动力资源和自然资源为目的,因此投资的企业大多为劳动力密集型,资源密集型或一些加工装配类企业,该类企业本身并不具备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第二,为防止商业竞争,维护公司利益,跨国公司很少在东道国进行核心技术的研发和转移,其核心技术往往控制在母公司手中,并未随资本转移。第三,能进行直接模仿学习的技术多是低水平的如外包装,产品设计等简单工艺,对国家科技创新意义不大。

3.2 竞争效应

FDI技术溢出竞争效应是指外资企业进入东道国市场后,由于其资金技术等优势,加剧了东道国市场的竞争程度,迫使东道国企业加大研发力度,加速资源设备更新,加快生产技术革新。跨国公司到我国投资设厂,多是瞄准我国广阔且潜力巨大的国内消费市场。面对外资企业的威胁,国内企业必须加快技术开发速度,提升自身科技管理水平,以保持其市场竞争力,以创新寻求新的发展空间,最终促进我国科技水平的整体提高。

3.3 人力资本流动效应

FDI技术溢出人力资本流动效应是指经外资企业培训的当地员工,尤其是管理人才和科技人才流入本地企业,提高了本地企业的人力资本积累。其具体溢出路径如下:

3.3.1 东道国人力资本质量的提高

跨国公司在东道国投资,往往在管理上实行本土化战略,雇佣当地员工。为保持其自身的市场竞争力,通常会组织对东道国企业员工的技术,技能和管理培训。这直接增加了一国产业内的知识积累和人力资本存量,为东道国科技创新储备了不可多得的人才。

3.3.2 人力资本流动与转移

曾就职于外资公司并接受过良好技能和管理培训的人才通过向本地企业流动或自主创业,必然会再去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应用到其之前学过的知识经验,就会间接地带动外资公司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的转移。

3.3.3 其他溢出路径

除上述两条溢出路径外,外资企业还可通过与当地科研院校合作研发,员工在日常生活中包括诸如市场前景,融资手段,管理经验,人才选择等方面的非正式交流,制定更高的行业标准,促使本地企业革新生产工艺提高管理手段等途径,向东道国产生溢出技术知识。

3.4 前后企业关联效应

FDI技术溢出前后企业关联效应是指外资企业通过与内资企业产业链之间的关联带动上下游产业链上的国内企业的技术进步。一方面,外资企业带来的先进设备和技术产品会无形中提高购买其设备产品或服务的当地企业的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产生前向链接效应;另一方面,外资企业在向上游产业中的内资企业购买原材料,中间产品或服务的过程中,对其生产及管理提供一定技术援助与支持,并可对内资企业提供的产品提出一定的生产标准,迫使当地供应商不断提高自身的科技水平,产生后向链接效应。

4 结论及政策建议

外资,作为弥补一国资金缺口、带动市场经济活力、传播先进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的重要工具,对我国改革开放后的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均做出了突出贡献。在科技、知识地位愈显珍贵的今天,如何提高利用外资效率,提高FDI知识溢出能力成为未来我国引资方向及政策制定的关键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给出下述政策建议:

4.1 加大政府及企业R&D投入,提升企业自主研发及吸收能力

企业自身的研发水平是企业求得生存发展的基础,是社会科技进步发展的源泉。本土企业良好的技术水平,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不仅说明企业拥有更强的模仿吸收外来科技的能力,而且可以“以竞争求技术”,促使外资企业不断提升在华技术水平。因此,企业要加大研发力度,政府给予适当引导,建立有效的研发机制和创新激励制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企业及社会的整体技术水平。

4.2 提升人力资本水平,完善人力资本流动机制

人力资本的数量、质量、结构及流动性影响和制约着FDI知识溢出的效果,只有东道国人力资本超过某一临界值时,才能顺利承接外资企业的技术转移。因此,我国应继续加大教育投入,鼓励企业对员工技能及知识培训,提高整体国民及劳动者素质,奠定良好的人才基础。建立人才激励机制,完善分配政策,充分调动人才的积极性。畅通人力资本流动,本地企业通过完善自身,正确认识人才价值,改革薪酬及福利待遇等,提高对人才尤其是外企高素质员工的吸引力。

4.3 积极推进金融体制改革,为内外资企业发展提供便利

目前,我国的金融市场尤其是融资结构不合理已不能满足内外资企业谋求科技进步和自身发展的需要。因此,提高我国金融市场水平,提高信贷利用效率,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对我国吸收FDI知识溢出刻不容缓。

[1] 赵奇伟,张诚.金融深化、FDI溢出效应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1997-2004年省际面板数据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05).

[2] 阳小晓,赖明勇.FDI与技术外溢:基于金融发展的理论视角及实证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6(6).

[3] MacDougall G.D.A.1960,“The Benefits and Costs of Private Investment from Abroad:A Theoretical Approach[J].Economic Record 36.

[4] Cohen,W.&D.Levinthal 1989,“Innovation and learning: the two facts of R&D”[J].Econ.J.,(99).

猜你喜欢

外资企业东道国效应
铀对大型溞的急性毒性效应
外资企业在中国国内价值链中的采购结构及产出用途
懒马效应
论投资者——东道国仲裁中法庭之友陈述的采纳
国际投资仲裁庭对东道国反请求的管辖权探析
穿透虚假外资企业的“包装外衣”
应变效应及其应用
浅谈外资企业收购民营企业的成败因素
妥协与平衡:TPP中的投资者与东道国争端解决机制
经济全球化下的跨国公司本土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