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企业文化的“处世之道”
2015-08-15中国计量学院人文社科学院刘宝成
中国计量学院人文社科学院 刘宝成
企业的“处世之道”不仅是企业文化重要的一部分,而且直接影响企业的发展状态。企业文化的价值原则是指企业在进行经营活动过程中所具有的或者推崇的基本的信念和目标。所谓“处世之道”是指企业在对内和对外的活动中员工所具有的的价值原则,这一原则不仅仅局限在企业的经营活动,在企业内部员工和外部活动过程中都应该所具有的这一价值原则。从时间原则、人事原则和企业责任三个维度我们把“处世之道”分为时、信、和、义四部分。所谓处世之道,就是员工在处世过程中应该遵守的价值原则,也就是说,处世之道就是企业和员工在处理对内和对外事务的活动中所遵守的价值理念。企业和员工可以通过处世之道来协调管理在对内和对外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关系和矛盾。我们可以把处世之道分为四点:时、信、和、义。这四点又可以分为时间原则、人事原则和企业责任。但是这四点也有分工,就是体和用的不同,我们把它分为时信为本,和义为用。
1 时间原则
从不同的角度去视察,企业文化建设会呈现出不同的风貌,相应的有不同的问题值得探讨。从时间链条上看,企业文化建设必须处理很多问题,例如传统与创新,历史与现在等。只要抓住了当中的临界点,企业就会在时间原则上占得先机。
1.1 恒久(不变)
一个企业的传统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它的内涵和气息,所以当企业想要继续生存并不断得到发展,这些恒久不变的东西就成为了企业的基石,不以领导层的更换而更换,不以管理层决策的不同而不同,只要该企业继续存在,那么这些恒久不变的东西就会继续存在。这些永恒不变的东西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企业的长远目标。跟企业的短期目标和中期目标不同,企业的长远目标应该是恒久不变的。这个长远目标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宗旨和存在的意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二是企业的传统和历史。企业的传统和历史是一个企业继续发展的基石,是企业的无形资产。许多企业在经历了创业期后慢慢把自己企业的传统和历史扔掉了,之后会发现企业找不到自己的定位。三是企业的制度和氛围。这是企业在进行日常活动的基调,也是关乎员工敬业进取的最重要因素,当一个企业的基调能够松紧结合地管理员工,员工的变动率将会变得很低,企业的发展就会免去许多障碍。
1.2 时宜(变)
抓住时宜,也就抓住了企业发展的先机。这种时宜就是全方位的创新性、时代性和改革性。企业想要生存发展,不能一成不变。随着时代的进步,企业要不断地关注本行业甚至是全球范围内本领域的最新动向,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了解之后,还要令企业做出有效的反应。企业需要抓住时宜的地方有如下几个:一是创新。创新是一个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是企业保持核心竞争力的源泉。所以说,创新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是十分关键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客户对于产品会有不一样的感受,所以企业必须以客户需求为出发点,不断推陈出新。二是短期目标。企业在保证长期目标不变的前提下可以对短期目标不断地进行微调,以保证企业的可实现性和员工的积极性。现今社会,企业的内部压力和外部竞争不断加强,企业在每个季度,甚至每天都可能面临不同的挑战。所以企业在定制完短期目标之后,应该适时地更新使其具备可操作性。三是销售策略。这属于企业销售范畴,放在这里是因为不断地有效变更销售策略可以使企业管理层和员工产生一种即时高效的品质,这在企业文化中也是十分重要的。
2 人事原则
人事原则是指企业在经营活动中所体现的员工之间、企业之间、企业与员工之间、企业与客户之间的价值原则。在这里,人事原则分为信与和。
2.1 信
诚信是企业兴旺发达的基础,企业只有在经营活动中遵守诚信理念,才能拥有广泛的客户。才能做到既保持老客户,又能创造新客户,从而拥有原有的市场和创造新的市场,最终才能使企业高效益地可持续发展。如果一个企业缺乏诚信理念,在经营活动中损害了客户的利益,那么虽然可能在短期内能够获得一定的利益,但是从长远利益角度来看,则是一种自我损伤。因此,诚信是企业存亡与兴衰的试金石。也就是说,只有有了诚信,那么企业才能够最终赢得客户,赢得市场,赢得一种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格局,例如“海尔”的“首先卖信誉,其次卖产品”的诚信理念,促使企业持续稳定发展。
在现实的经营活动中,诚信实际上是一个体系,所以企业应该按照各个形式的诚信内容,来安排自己的经营活动。一般来讲,诚信理念包括以下三种形式:一是以契约为基础的诚信。这点要求企业按照自己的承诺办事,承诺实际上就是当事者之间的契约书,因而任何企业都必须遵守。也就是说,如果企业已经和客户拥有了各种形式的契约,那么就应该全方位地自觉遵守这些契约,而不是去设法逃避契约的束缚,更不能曲解和修改契约的内容,甚至去毁约。因此,以契约为基础的诚信,是企业的一种重要的诚信的形式。二是信息非对称条件下的诚信。这种诚信就是指有的当事者可能因为信息获取上的阻滞性原因而无法清楚地把握信息中的全部内容,从而不能真实地把握问题的全部情况;而另外的当事者可能因为各种原因能够全面地拥有信息,从而可以真实地把握问题的全部情况。这种信息的非对称性,使得掌握较多信息的一方处于交易的优势地位,可以说,那种掌握较多信息的当事者,可以借助信息拥有的优势地位而欺骗另一方,但是对一个谋求长期发展的企业来说,也要严格遵守信息非对称性的诚信。三是完全考虑当事者利益的诚信。也就是说,当事者一方并没有仅仅从自己的利益出发,而是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充分考虑了当事者的另一方的利益,告诉对方应该怎么做利益才最大。这种考虑对方当事者利益的诚信,是一种最高形式的诚信。
这三种形式的诚信层次不同,从最基础的契约到最高形式的考虑当事者利益,是逐级上升的。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如果能够坚持这三种诚信,将会在未来的发展中,获得更多的长远利益。
当然,针对员工,企业内部的诚信也是必不可少的。所谓人无信不立,如果员工之间能够做到诚信,也会使企业在良好的竞争中不断活动进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员工之间的诚信。企业内部人员相互信任是企业宝贵的财富。二是员工对待工作的诚信。员工要努力提高工作的质量和产品的质量,这不仅关乎到企业内部的诚信,也涉及到企业对外经营活动时候所体现的企业诚信。三是员工与管理层人员之间的诚信。这种诚信要求企业员工如实地向管理层反应在工作当中所存在的问题和目前的工作现状,可以让企业管理人员有效做出正确的反映。而管理层也相应对企业员工如实反映企业目前的发展进程,使得员工有目标,有针对性地工作。
2.2 和
和,即中和,就是以中庸之道来处理企业内部事务。按照哲学观点来说,有三个层次,这三个层次恰到好处地指明了企业处世之道的原则:一是中不偏,庸不易。指的是人生不偏离,不变更自己的目标和主张。这就是一个持之以恒的成功之道。员工在从事生产工作中,也应该设定自己的长远目标,并且为这个目标持之以恒地奋斗。二是中正、和平。员工在处事活动中要保持中正平和的心态,治怒唯有乐,治过喜莫过礼,守礼的方法在于敬。就是对待长幼,对待人我都要抱着一份敬重之心。三是中庸之意。“中”是指好的意思,而“庸”则是用之意。指人要有一技之长,做一个有用之人;又指员工要坚守自己的岗位,做到在其位谋其职。当然,企业的“和”主要是通过员工来塑造的。
3 企业责任
3.1 义
仁义代表了企业的责任。企业作为社会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享受社会带来利益增长的同时,还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企业的责任有很多,包括经济责任、法规责任、伦理责任和自愿性的慈善责任等,这里主要谈的是企业对社会作出的自愿性无偿奉献部分。一个企业对社会承担一定的责任,并不是对企业本身的拖累。恰恰相反,这种责任对企业来说是十分有利的。它能够树立企业的品牌,强化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做到品牌和竞争力同步前进的效果。其次,这种责任能够优化企业环境、引领行业内部良性竞争,使企业的发展更加可持续。
总的来说,企业要做到义利并行,主动承担自己的责任,才能使企业做到社会的长期肯定和欢迎。具体来说,企业的社会责任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消费者的责任。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如果发现产品质量和安全性的缺失,企业有责任告知消费者或者对产品做出相应的弥补措施;对消费者提供真实有效的产品信息。二是对社会生态平衡的责任。保证产品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在产品生产和制造的过程中,始终保证产品符合保护环境、节约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要求。并且产品在试用期内保证对消费者的健康安全并无危害。三是对社会发展的责任。企业要为社会创造日益丰富、健康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为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和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提供物质条件,并推动整个社会精神文明的提高;企业要有社会良心,要积极参与和支持社会慈善事业和其他公益活动,为减少社会不公,消除贫困以及其他弊病做出应有的贡献;企业要依法纳税,支持国家各项事业的发展,并且推动社会发展;企业要努力创造就业机会,表现出企业对促进公平就业,雇员培训,就业稳定和失业人员再就业的责任。
[1] 舒云岳.我国中小企业文化建设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06.
[2] 冯华敏.文化环境对中小企业发展的影响探讨[J].才智,2015(1).
[3] 刘伟鑫.浅析中小企业文化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价值工程,2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