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营改增”对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影响①——以广西地区为例
2015-08-15辽宁师范大学陈薇伊杨超
辽宁师范大学 陈薇伊 杨超
1 “营改增”背景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
1994年,我国进行分税制改革,将增值税这一税种引入我国税收体系中,明确了对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就其行为增收增值税的政策,形成了增值税与营业税两税并存的局面。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不断推进、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分工不断细化,重复征税明显不利于社会分工和市场公平,税收制度的不合理使企业税负过重。我国经济结构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发展的矛盾愈发突出,增值税和营业税两税并存,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势在必行。
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在广西正式建成。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使得商品、服务、技术、资本、劳动力等因素在世界市场上得到了流通,东盟各国间的关系也随之变得紧密。这无疑给中国和东盟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然而,国内市场的发展仍受到因不完善的税收制度所带来的限制,使得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其中,营业税与增值税两税并征造成税负过重,便是影响经济发展的一个重大因素。想要提升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消除两税并存所带来的税收阻碍是一大关键。
2011年,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下发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方案。2012年上海作为全国第一个“营改增”试点地区对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进行了改革。由此,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这场意义深远的改革拉开了序幕。
2013年8月1日,广西作为全国第三批“营改增”试点地区,全面启动“营改增”试点工作。如今,广西“营改增”试点范围包括交通运输业、研发和技术服务、信息技术服务、文化创意服务、物流辅助服务、鉴证咨询服务、广播影视制作播映发行服务、有形动产租赁服务等行业。
2 “营改增”政策对广西经济的影响
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大环境下,加之“营改增”政策的实施,给广西经济带来了共性的影响以及一些充满个性的影响。
2.1 积极影响
从宏观上看,中国与东盟各国的经济都处于高速发展状态,各国对外部市场的需求也在不断上升,中国需要东盟国家的棕榈油、橡胶、油气和煤炭等能源资源,东盟国家则需从中国进口大量的机电产品、钢铁、纺织原料、日用品等。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成为促进双边贸易增长的重要动力,同时为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带来了商机。“营改增”政策在广西推行后,减轻了纳税人的经济负担,降低了企业的投资成本,使得企业有更多剩余资金可以在国际市场上进行新的决策和投资,加快了与国际接轨的步伐。
2.1.1 “营改增”政策促进外贸出口
首先,“营改增”政策对出口贸易的影响在于外贸企业可以享有更多的优惠。在实施“营改增”政策前,企业将增值税发票开给外国企业,意味着原本可抵扣的增值税税额不可再抵扣,这必然使企业承担的税务负担十分沉重。以运输业为例,未推行“营改增”政策前,我国对交通运输业征收的是营业税。在商品出口前,企业需承担因商品运输流转而支付的营业税税额。这就意味着作为价内税的营业税无形中抬高了商品的出口价格。而国际上普遍的做法是“零税出口”,出口商品不包含国内税额。与国际税制的差异,使得国内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缺乏价格上的优势,降低了国际竞争力。广西毗邻东盟,在地理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这为经贸往来提供了先天性的便利,但由于过重的税负,极大地阻碍了进出口贸易的发展。
2.1.2 优化产业结构
放眼国际市场,全球经济竞争重点正从货物贸易逐渐转向服务贸易。服务业作为现代经济发展的核心,其发展程度已成为衡量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2007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服务贸易协议》的签订,东盟各国间加紧了相互开放服务业的脚步。随着自贸区服务贸易规模不断扩大,东盟许多国家的服务贸易发展都呈现出由产业间贸易向产业内贸易转型的特点。2011年,货物劳务税收制度的改革拉开序幕,在服务业的流转环节摒弃了税负较重的营业税,选择了税负相对较轻的增值税。国内税制改革不但解决了企业重复纳税的问题,同时成为了建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良好契机。
2.1.3 提升就业空间
据人社部发布的《2013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全国就业人员中,第一产业就业人员占31.4%;第二产业就业人员占30.1%;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占38.5%。可见第三产业现已成为吸附就业的主力军,第三产业的发展有助于提升就业空间,解决就业问题,从而起到改善民生的作用。数据统计显示,2014年广西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为47.7万人,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人数为9.72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人数为3.01万人。通过对近两年的数据分析,不难得出以下结论。首先,“营改增”政策推动了较制造业而言对劳动力更具有就业吸附能力的第三产业发展,实现了产业结构优化的同时,对劳动力的吸附能力增强,相应地增加了就业,改善了民生。其次,产业结构升级优化与经济全球化、区域贸易自由化相适应,双边贸易稳定发展,许多企业充分利用“营改增”所带来优惠,视野不再局限于国内而更多地转向国际市场。对于人才的选择和培养,企业将“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
2.2 消极影响
固然,“营改增”政策为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拓宽了广西经济的发展空间,但凡事都具有两面性,这一政策为广西经济发展带来利好的同时还伴随着许多风险和缺陷。
2.2.1 对地方财政税收的影响
“营改增”政策实施后,营业税、增值税两税并存的问题得到解决,将原本由地方独享的营业税改为中央与地方共享的增值税,所取得的增值税税额按75:25的比例在中央和地方两方面进行分配。营业税作为广西掌控的唯一主体税种,是广西的主要财政来源,营业税税额遭到大幅削减后难免会减少地区财政收入,使得广西的分配能力和承受能力降低,这无疑给广西财政收支平衡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地方财政收入的减少,意味着政府对财政收入支配能力的降低,这难免会造成政府对外贸企业的资金投入收缩。如今,外贸企业在广西的发展尚未成熟,这样的做法无异于限制外贸企业的转型和发展,不利于自贸区的发展。
2.2.2 对各行业税负公平
广西于2013年对服务等行业实行“营改增”。这就意味着,在试点地区、试点行业实行“营改增”,而不在试点范围内的地区和企业则不享受该政策。例如,企业将增值税发票开给其他企业,若该企业不在试点范围内则不能享受进项税额的抵扣。这就造成了各行业间税负不公平的现象。由此可见,一方面使得在整个社会产业链中只有部分企业的税负能够减轻,不在试点范围内的企业并没有得到减税。另一方面“营改增”后增值税税率由原来的17%、13%两档税率,变更为17%、13%、11%和6%四档税率。税率差异变大,各企业间税负程度也就明显不同。各行业间税负不公平的现象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同样是不利的。
2.2.3 对企业的影响
“营改增”政策使大多数中小型企业税负下降,但同时仍有部分企业因可抵扣的进项税额有限,企业税负反而加重。对于广西而言,为建设中国—东盟“海上丝路”经济带,广西物流业的发展在未来十年应该有着可观的前景和发展空间。然而,税负的上升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企业在物流业大展拳脚的空间。“营改增”政策在部分行业领域没给企业带来税收上的优惠,反而加重了企业的负担,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广西经济的发展。
3 双重背景下对广西经济发展的建议
自2011年起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至今已经历了4个年头。2013年广西作为第三批“营改增”试点地区加入税制改革的大队伍中。广西地处南疆,在经济上并不算发达,加之“营改增”政策才刚刚起步,改革中的许多举措还不完善。
3.1 加大对外贸企业的扶持力度
在自贸区的环境下广西与东南亚国家之间的进出口贸易频率明显增大,外贸企业在整个社会产业链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但相比起西部其他各省对进出口贸易投入的资金,广西在进出口贸易上投入的资金相对较少,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广西进出口贸易的发展。特别在“营改增”政策下,近年来第三产业得到长足发展,外贸企业向第三产业发展的空间也随之增大。因此建议政府加大对外贸企业的投资力度,力助外贸企业向第三产业转型和发展,进一步打开中国与东南亚地区进出口贸易的市场。
3.2 进一步推广“营改增”政策
现在正处于“营改增”政策的初步改革阶段,许多企业在“营改增”问题上还带有诸多疑问。政府应该加大“营改增”政策的推广力度,解答人们最关心、最不了解的问题,使企业和个体都能全方面了解“营改增”政策带来的深远影响。另外,对于企业而言,应积极响应“营改增”政策及其他相关政策。遇到疑难问题,主动寻求咨询方式,力求企业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享受“营改增”政策带来的优惠。
3.3 力助高新企业的发展
近年来,相比起越南、马来西亚等国家,国内劳务成本不断上升,商品的成本也随之不断飙升。这使得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失掉了原有的人力成本较低的优势。降低出口产品的成本成为在国际市场重获竞争力的一大新挑战。在“营改增”下寻找新的竞争优势,即推进企业新技术的研发和设计,发展高新技术,以求降低成本。支持企业发展高新技术,在国际市场上打造本土知名品牌,增强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地位。
4 结语
“营改增”的改革不仅是“谋全局”的改革,更是“谋万世”的改革。的确,眼下“营改增”政策或许还存在着许多缺陷,但其给广西发展所带来的影响是利大于弊的。广西的经济发展尚不发达,远落后于经济相对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作为后发展的民族地区,广西更需要充分利用“中国—东盟自贸区”带来的优势。“营改增”改革使税制结构得到优化,与国际进一步接轨,内资企业税收方面不再处于劣势。同时,东盟其他地区的跨国企业也更青睐于在广西投资和发展第三产业,这有利于更进一步加深国际间贸易的合作和往来。唯有准确地把握“营改增”的深层含义,在东盟自贸区的大环境下对政策作出科学的研究,对目前政策中尚存的缺陷有理性的认识,才能使广西的经济呈现出可持续发展的态势。
[1] 刘青.对我国银行业“营改增”实施路径的设想[J].财务与会计,2014(10).
[2] 马欣.“营改增”对广西外贸企业影响初探[J].广西经济,2013(11).
[3] 杜兴鹏,黄勇明.中国一东盟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J].现代商贸工业,2014(8).
[4] 周金城.中国一东盟服务贸易发展的现状及战略选择[J].东南亚纵横,2012(5).
[5] 王乔,伍红.“营改增”的效应分析[J].税务研究,2014(12).
[6] 董仕军,黄明锦,季晓玮.“营改增”对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及政策建议[J].经济研究参考,2013(11).